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夏朝起源于豫西,灭亡后部分夏人北逃成为匈奴

摘要:自夏禹开始至夏王朝灭亡之后,夏族存在着北上进程,而非南下发展。北上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夏禹后期夏族北上控制晋南,二是帝宁之后夏族重新北上对晋南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三是夏王朝灭亡后部分夏族北上亡徙。如此可证夏族起源于豫西而非晋南。史载先

摘要:自夏禹开始至夏王朝灭亡之后,夏族存在着北上进程,而非南下发展。北上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夏禹后期夏族北上控制晋南,二是帝宁之后夏族重新北上对晋南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三是夏王朝灭亡后部分夏族北上亡徙。如此可证夏族起源于豫西而非晋南。

史载先夏时期夏族主要居于豫西地区。

《孟子・万章上》云:“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史记・夏本纪》、《世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皆有禹“居(都)阳城”的记载。

禹“避舜之子”,当然不能在舜之居地,而应回到自己的领地,在豫西地区的“阳城”隐居。

阳城所在,《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曰:“今颍川阳城是也。

”《水经・颍水注》云:“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东南流阳城西……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

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

”70年代以来,在河南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发现一处龙山文化时代城址,多数学者认为其与禹居阳城有关。

又《国语・周语上》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崇山”即嵩山,位于今河南登封市境内。

这里明言夏族之兴起与嵩山有关。

此外,《国语・周语下》称禹之父为“崇伯鲧”,这说明禹之前的夏族已在嵩山一带生活。

以此可知,夏族始源于豫西。

夏朝起源于豫西,灭亡后部分夏人北逃成为匈奴需要指出的是,夏禹后期夏族曾首次北上控制晋南地区。

考古材料表明,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开始至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在今豫、陕、晋三省相邻地区,其文化面貌十分相似,三地已形成一个部落联盟。

至属于酋邦社会的龙山文化时期,三地关系仍较密切,说明这里存在一个范围广泛的酋邦联盟。

从《尚书・尧典》、《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材料可知,尧舜时代形成了以尧、舜为首的酋邦联盟,其成员包括禹、契、皋陶、伯夷、夔、龙、垂、益、彭祖、弃(稷)、朱虎、熊罴、四岳等。

禹是尧舜时代夏族酋邦王国的首领,其邦国当时很有势力。

禹被舜任作“司空”,主“平水土”,逐渐得到舜的信任和众邦国的拥戴,最终继舜之后成为这个酋邦联盟的首长。

因尧、舜二酋邦皆位于晋南地区,晋南地区是联盟的政治中心,故夏禹继作联盟首长也应居于晋南地区。

正如《左传》哀公六年杜预注曰:“唐、虞及夏同都冀州。

”《世本》又曰:“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者晋阳。

”《尚书》孔疏则曰:“尧治平阳,舜治蒲阪,禹治安邑。

”关于“安邑”,《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这里所言晋南地区的禹都,只是夏禹就任酋邦联盟首长之所在,与后世都城含义不完全相同。

夏禹虽然在晋南地区继任酋邦联盟首长,但并未直接统治晋南地区原属尧、舜二酋邦分布区的居民,夏族文化并未取代当地土著文化。

这是由于尧舜酋邦联盟的主要职责一是共同对付敌对的酋邦或酋邦联盟,镇压联盟内某些酋邦的叛乱;二是共同治理广泛肆虐的洪水灾害。

至于联盟成员各自的内部事务,联盟首长并不过多地干预,各酋邦首领在自己领地之内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各酋邦文化仍然继续发展。

从考古材料可以看出,在龙山文化晚期,属于夏族文化的王湾类型文化因素在晋南地区虽有少量发现,但王湾类型与晋南地区的陶寺类型区别是明显的,且陶寺类型晚期不见被王湾类型取代的迹象。

夏禹死后,夏启变酋邦联盟制为世袭王朝,夏王朝正式建立。

在镇压有扈氏的叛乱和排除伯益的干扰之后,夏王朝逐渐稳定下来。

但至启子太康之时,夏王朝开始腐化堕落,引起人民的不满,并招致异族入侵,此即“后羿代夏”和“少康失国”。

由于夏王朝处于危亡之中,无暇顾及周边地区,致使周边部族、方国多有叛乱,不再听从夏王朝的驱使。

很有可能晋南地区在后羿代夏期间脱离夏王朝,夏王朝随失去对晋南地区的控制。

至少康平东夷之乱之后,注意发展生产,从而使夏王朝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政权趋于巩固,军事力量有所加强。

帝宁(予、亻予、杼)时,夏王朝军事力量已较强大,开始对周边地区征讨,而晋南地区则为帝宁首选讨伐之地,此为夏族势力的第二次北上。

帝宁为少康之子,曾协助其父消灭了东夷有穷氏集团,为重建夏王朝做出了贡献。

《世本・作篇》云:“杼作甲。

”《墨子・非儒下》也云:“古者羿作弓,亻予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