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被毁前的圆明园有多美?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这句诗出自清朝乾隆所作的《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每到夏天,清朝的皇帝们都会到圆明园来避暑处理政务。身为“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内部更是收藏了数不胜数的宝物。只可惜圆明园被烧毁之后就再也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这句诗出自清朝乾隆所作的《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每到夏天,清朝的皇帝们都会到圆明园来避暑处理政务。身为“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内部更是收藏了数不胜数的宝物。

只可惜圆明园被烧毁之后就再也无人能够重睹它的风采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人们才会对一张圆明园的黑白照片趋之若鹜,最后这张照片竟然拍出了177万的高价。那么这张照片上的圆明园究竟有多么雄伟壮观,才会让人们如此赞叹不已呢?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是当时康熙皇帝为自己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所建的园林。并且用当时尚为皇子的雍正的法号“圆明”给这座园林取名。1722年雍正即位之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扩建了圆明园。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圆明园形成了基本的格局和布置。

哪怕之后嘉庆和道光等皇帝都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但都没有影响到它的基本的格局。虽然很多帝王都对圆明园十分重视,但是皇帝的喜爱似乎并没有给圆明园带来庇护。圆明园这个名字也并没有给它带来好运。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遭遇到了它的第一次劫难。

英法联军野蛮粗鲁的闯入圆明园之后,就四处烧杀抢掠。圆明园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与破坏,当时同治皇帝还想要恢复圆明园,但是由于国库空虚,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财来修缮。所以圆明园修复的项目和议程才被搁置了下来。1860年10月7日,法军的司令还写信告诉法国的委员们要拿走圆明园里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宝物。

1900年,圆明园迎来了第二次浩劫。这一次,不仅仅是八国联军闯入圆明园,就连一些中国的土匪和强盗也都趁乱打劫。他们推倒了圆明园那精美的建筑,看到了圆明园里名贵的古树。圆明园在这些强盗的打劫之下,几乎被毁坏殆尽。清室花费了将近150年的时间,才创建出如此举世卓绝的园林。可是它却在片刻之间就化为了灰烬。

如此美丽的园林,如今只剩下了残墙短柱。就在人们以为此生再也不能看见圆明园昔日美景的时候,拍卖会上惊现了几张照片又让人们欣喜若狂。原来早在1840年,有一个名叫费利斯比特的摄影师来到了中国,并且进入了圆明园中。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情景,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间天堂啊!就在尽情享受这场视觉盛宴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键。费利斯比特拍下的这几张照片也成了孤品,很多人都想通过这次拍卖会买下这些珍贵的影响资料。就在大家争相竞拍之后,这些照片也被拍出了170万的高价。可是照片易买,美景不再。圆明园那些惊艳世人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被毁掉之前的圆明园究竟有多美

历史不应被遗忘。

你无法想象,在一把火之后,我们失去了怎样的圆明园。

它拥有350公顷的面积,相当于5个故宫、3个英国皇家植物园、3.5个法国凡尔赛花园。

作为“万园之园”,即便今天星球研究所的设计师,用近50天绘制的超长制图,呈现的景点也未到它的十分之一。

在它的背后,则是一个占据当时全球近1/3的人口、近1/3粮食产量、近1/3制造业产值的中华帝国。

但是,如此壮丽的园林,又岂是仅凭人口和财富便可以做到的。

那是无数匠人、无数心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园林智慧的结晶,是在丈量大地的极致理性中尽揽江湖沧海、仙界人间的极致浪漫。

1、缘起

山川四时,明月清风,崇尚自然的中国人自古便追求天人合一。

即便贵为帝王,即便拥有恢弘的紫禁城,也不甘心被宫廷高墙禁锢,渴望着园居生活。

京城西北郊,一处绝佳的造园区域吸引了帝王的注意。

从高空俯瞰,太行山自南而来,在城西一路蔓延,与平原相接,人称“神京右臂”。

云蒸霞蔚,山峦起伏,

山间发育的泉水塑造众多湖沼。

自康熙起,清代帝王便开始在此营建皇家园林,而始建于雍正即位前(1709年)的圆明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并非常规的园林,而是要容纳全世界。

在中国古人心中,何为世界?

早在战国时期,阴阳学家邹衍提出,世界由被大海包围的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大州内部又分为九个小州,中国是其中的赤县神州。

圆明园便以此为蓝本,开凿湖泊代表大海,四周布置九个岛屿代表九个大州。九岛围湖环列,如同将天下缩于怀中,是全园的核心所在。

同时,古人认为天下山脉均发昆仑,河流均汇聚于大海,圆明园顺应自身西高东低的地势,参照中国山水的布局,于西北堆砌假山象征昆仑,于东部开凿湖泊象征东海,水系则顺势贯穿全园,并向东继续流入长春园、绮春园,使圆明园三园河道相通,

还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整个西郊园林水系相连。

于是,园内河、湖、溪、涧、泉、沼俱备,一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又似“江雾霏霏作雪天”。

既可“犯溪烟深入”,又可“误入藕花深处”。

水系萦回之中,殿堂、朱楼、水榭、廊桥,千变万化的建筑与千变万化的水系,共同组成了一个极致浪漫的世界。

2、极致浪漫

秦皇汉武苦苦寻觅的东海仙境,化为福海中的三座小岛,小巧精致的殿阁点缀其间,是为蓬岛瑶台。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山间溪水环曲之地,借水流传杯送盏、以文会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圆明园内便让溪流穿亭而过,是为坐石临流。

陶渊明著述《桃花源记》,圆明园内便有一条桃林夹岸的桃花溪,溪上叠石为山、开辟桃花洞,是为武陵春色。

杜牧笔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化为圆明园内的杏花春馆。

园内还设置众多田圃,供帝王观察作物长势、雨水气候,以便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是为澹泊宁静。

又汇集了众多神祇,佛祖观音、龙王河神、风云雷雨诸神济济一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慈云普护。

此外,有如同仙境的高阁,层台累榭伸向水面,是为方壶胜境。

也有严整庄重的殿宇,供奉着皇室先祖,是为鸿慈永祜。

这些风格各异、寓意不同的景观,统统汇聚圆明园,或严整、或妙趣、或飘渺、或洒脱,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千变万化的浪漫世界。

信步园中,视线不断流转变幻,移步换景。

而凭栏远眺,山川风月居然信手一借,宛若图画。

星罗棋布的美景之外,作为帝王长居的园囿,圆明园还拥有大量的政治活动空间。

宫门区分布着六部等各类办公机构,严整对称的朝房、层层嵌套的院落,烘托出主殿的气势,成为园内最重要仪典的空间,是为正大光明。

依地势南北延展的殿阁前,远山近水一片开阔,不仅可以骑马射箭,还可举办游牧风格的宴会,是为山高水长。

帝王频繁使用的办公区域,则更重视实用性,院落规整、且与宫门距离极近,方便官员进宫参与御前会议,是为勤政亲贤。

这些政治活动空间,让圆明园在千花万木、美景迭出之中,成为事实上比紫禁城还重要的帝国统治中心。

而这背后,这些美景、这些浪漫、这些亭台、这些殿堂,也绝非随意为之,而是出自一种深思熟虑的极致理性。

3、极致理性

放眼整个西郊,园林虽形态不一、分布密集,但其规模恰好都有着同一个尺度:800清步(约为今天1280m)。

这是一个可被感知的距离。圆明园的整体规模也同样以福海蓬岛瑶台为圆心,基本保持在800清步为半径的范围内。

然而,在圆明园建设时,玉泉山、万寿山的最佳观景位置已被附近园林占据。

因此,圆明园便以西山作为背景,使园内的一众景区可以看到小西山最高峰,海拔797m的克勒峪。

这才有了“西山爽气,在我襟袖”。

步入园中,也一样有着理性的尺度控制。

400清步是园内最大水面福海的范围,200清步是园内主要景点的范围。

这样的尺度控制使园内空间变幻有致,可以观浮光跃金,

游林泉寂寥,乐此不疲。

在景点内,看似毫无规矩的建筑,也恰好规矩地落于数个10丈方格内。

以九洲清晏为例,中路宫殿区院落宽约2格,西路、东路寝宫区院落宽约1.5格,附属用房宽约0.5格,共同组合出了占地2160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

在10丈方格的控制下,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建筑组群结合着不同的山水形态,时而聚集,时而分散。

单个景点内的单体建筑也各具巧思。

在清音阁戏楼,三层戏台不光能同时演出天井、地井辅以升降装置,使演员可以在各层来去自如,在各类机关运作下,还能实现腾云驾雾等舞台效果。

这些复杂的建筑往往由建筑师通过烫样模型,反复推敲方案,考量如何施工。

理性的尽头是极致的浪漫。而浪漫的背后,也正是极致的理性,这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圆明园。

但是,“这个神奇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大厦将倾,残存的圆明园遗址又被大肆拆卖砖瓦木料,大片的水系被填平成了农田,曾荣耀辉煌的正大光明殿也已沦为垃圾总站。

那些设计者、建造者曾经丈量天地、布局咫尺,寓九州于同域,藏四季于朝暮,衔山川为丹青,执椽梁为诗赋。

然而这座万园之园已经被摧毁了,已经被抛弃了,它所凝聚的创造与想象又怎能继续被遗忘?

为此,一代代中国学者向着过去的时间,开始了另一种远征。

4、不灭的理性与浪漫

1930年代,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核心,学者们开始对圆明园遗物和档案进行整理,并在卷帙浩繁的清代档案中披沙拣金。

大量的史料文物,从样式雷,一个八代担纲皇家建筑师的家族视角,揭示了圆明园,成为一代传奇背后的故事。

他们曾一步步探勘山川,探寻如何因地制宜,绘制一套套图纸,制作一个个烫样,推敲方案。

而样式雷家族所作的河道、建筑、装修等诸多设计,不过是圆明园诸多工种中的一部分,远无法涵盖石作、瓦作、画作、漆作等数十类工种。

而仅存的2000件多件图档及烫样,不过是圆明园添建、改建时所做的一部分,远无法涵盖它的全部景点。

自1980年开始,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名学者,联名发起了整修、保护圆明园遗址的倡议,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对圆明园进行保护,恢复了圆明园部分山形水系。

1988年,圆明园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0年后作为遗址公园进行保护,迁出园内居民、单位、工厂等。

在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还修复了有较多建筑遗留的区域,恢复了约10%的古建筑。

自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与团队,经过无数次翻阅、无数次梳理、无数次推敲,以数字化复原的方式,将圆明园重新引入公众视野。

以上这些还不是终结,也不会终结。

圆明园,这份不灭的理性与浪漫,经无数人创造,又经无数人寻觅,也将经无数人继续延续下去,穿透时间的长河,闪烁永恒的光芒。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食,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圆明园的罪恶之火、耻辱之火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霸占了我国的九龙司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并且大大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控制和对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侵略。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曾修茸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让我们来看看运用3D技术,根据历史来复原的真实的圆明园到底有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