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小诸葛”白崇禧生平事迹 都有什么 最后结局怎么样啊 谁知道

李宗仁的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据说,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曾很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果真如此,李宗

李宗仁的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据说,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曾很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毛人凤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谷正文奉命后,就积极策划暗杀行动,并确定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绝不留下半点痕迹,以免外界怀疑是一起政治谋杀。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一位姓杨的副官。不久,这位杨副官报告:“先生去花莲县寿丰半山打猎。”这样,谷正文决定在白崇禧出外打猎时,于山野外杀死他。 谷正文密令侦防组:“暗杀不准用枪。要把一切制造意外死亡的条件搜集起来。” 经过勘查,侦防组发现狩猎区有小型山间铁轨,可使用人力轨道台车登山。白崇禧当时已年逾70,不会徒步上山,而一定会乘轨道车。 这样,侦防组派人到现场实地勘查后,决定等白崇禧上山时,把握时间破坏途中一木制小桥,等他下山行经桥面时,便会连同轨道车一起坠入50余米深的峡谷。经过实地演练,他们还找到了螺丝松脱法,能丝毫不留痕迹地使轨道台车“发生意外”。 事发当天,白崇禧等一行人兴致很高地去打猎。 10点37分,白崇禧一行人通过预定的谋杀地点后,侦防组的行动人员迅速爬到桥下,将支撑桥面木墩的螺丝钉一一松开,然后,躲入不远处的树丛里,静候白崇禧等人下山。 下午3时许,寂静的山中传来轨道台车的响声,两辆车从高山背面滑出,相距约30米。前面一辆车上坐着林意双乡长父子与一名助理;白崇禧与两名副官坐在后面一辆车上。当第一辆车滑到已经去掉了螺丝钉的桥中央时,突然连人带车一起坠入深谷中。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崇禧的一名副官用力将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则随车跌入深谷。 白崇禧从地上爬起,拍去尘土,他望着谷底下的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再望望四周的山野,似乎明白了什么。 事后,谷正文和毛人凤前往蒋介石官邸汇报行动结果,蒋介石并未苛责,只是不无遗憾地对他们说:“再从长计议吧!” 白崇禧经历这次险情后,行动更加谨慎,这使谷正文的暗杀行动很难下手。 白崇禧晚年异常苦闷。在白夫人去世后,为解除烦闷,居然与身边的护士张**热恋起来。侦防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致白崇禧于死地。 一天,谷正文打电话给医生赖少魂询问白崇禧的情况,赖少魂报告说:“白将军不是病,他想补……” “不管他是买什么,你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蒋总统要你多‘照顾’将军,须以猛药起沉疴,重病得下猛药”。 谷正文暗示赖少魂在药的剂量上动手脚,使衰老的白崇禧不胜药力,一“补”不起。 赖少魂奉命后,立即给白崇禧开了一帖药力很强的药方。白崇禧照方到天生堂中药店买了两大包药回家泡酒。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频繁往来。 俗话说,“房中之事能杀人”,尤其对白崇禧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来说,女色犹如伐性之斧,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 1966年12月1日晚,张**与往常一样到白宅夜宿。就在这天晚上终于发生了“马上杀”的悲剧。 第二天早晨,白崇禧的副官发现主人赤身裸体趴卧在床,而张**早已离去。 这位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却在失意中做了风流的花下鬼。

1966年12月2日,75岁的白崇禧被家人发现死在台北松江路公馆的卧室地板上。现场睡衣和床单被撕毁成片,尸体也出现多处抓伤并且周身发绿,床头还有半杯尚未喝完的酒。

这种种奇怪的迹象,对于当时身处极为复杂政治形势的白崇禧来说,他的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遭人陷害,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一、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出生于 广西 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回族人,不过其祖先据说是迁徙而来的阿拉伯人。

临桂白家,原本是书香门第,但是到了其父白志书这一代开始弃文从商,开了一家经营日杂百货的店铺。起初,该店铺的生意非常红火,但是在白志书因病去世,账房先生卷走白家所有资产后,店铺也就倒闭了。白家也就此倾家荡产,生计尚且堪忧。

白崇禧的母亲马氏共生了七男四女,但是相继夭折7个男孩、1个女孩,白崇禧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三。虽然说这时白家已经落寞,但是在母亲的支持下,白崇禧依然得到了十分宝贵的求学机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在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读书的白崇禧加入了广西学生军,随后又进入了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白崇禧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之后,于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营长。

1921年,白崇禧代表当时已经是旅长的同学黄绍竑,到广州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据说,当时白崇禧还要求孙中山支持自己统一广西的革命。不过,孙中山最后听从了廖仲恺、朱培德的建议,委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

那时,白崇禧与李宗仁领军的桂系部队被称为“钢军”,他们骁勇善战,又军纪严明。也正是在和李宗仁联手之后,白崇禧等人成功打败了广西军阀陆荣廷、沈鸿英,又逐出了唐继尧。在广西统一中,白崇禧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之后的美名“小诸葛”,也是从此而来。

1926年2月,白崇禧以全权代表的身份前往广州,同国民政府洽谈,并达成了两广统一。同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李宗仁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同时,白崇禧也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国民党,他和李宗仁毕生的友谊也从此开始了。

在当时桂系军阀的势力中,白崇禧的地位仅次于李宗仁,二人也常被人称为“李白”。从北伐到抗战,李、白二人始终合作,屡有胜果。

至于白崇禧的军事天赋如何?程思远曾这么说过:“他所指挥的部队,与他个人从无 历史 渊源,竟能运用自如,如臂使指。对此,充分显示出他的指挥天才。”

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还是蒋介石的重要谋士之一。

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白崇禧任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成为蒋介石的重要谋士之一。1938年,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之后,白崇禧曾提出“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甚至还专门编著了《游击战纲要》一书发放到了各战区。

至于白崇禧的《游击战纲要》有没有借鉴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笔者也弄不太懂,这里便不再多提了。不过,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倒是说,他父亲提出这个说法,是受俄国人的启发。俄国人曾把拿破仑拖进俄罗斯腹地,最后把他们拖垮。那白先勇的这个说法可不可信呢?各位读者也就见仁见智吧。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南岛追随在大陆败势已不可扭转的蒋介石奔赴台湾。

按照李宗仁的说法,白崇禧是受蒋介石承诺委以“国防部长”职务而赴台。可真是如此吗?笔者认为,白崇禧的选择绝不仅是出于权力的考虑,而是要向 历史 交代。

“要向 历史 交代”一词,出自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之口。他说:

虽然白崇禧无论如何都算为蒋介石立下过汗马功劳,但蒋介石却始终把他视为自己丢失大陆的败军之将,对他冷漠处理,白崇禧在台湾也再没有获得过蒋介石的信任。

白崇禧刚到台湾的时候住在圆山,后来台湾省政府腾出一些房子给从大陆来台湾的公务人员住,他便从圆山搬到了台北松江路居住,后来又自己买下了那栋房子。

据说白崇禧刚搬到松江路居住时,“国安局”曾突然前来查抄住所,连白崇禧家中的地板也被翻得乱七八糟。这让曾在大陆位高权重的白崇禧不能接受,为此,他曾致电蒋经国。而蒋经国则要他直接问蒋介石,蒋介石对此的回答是:“我知道此事,不仅对你如此,人人都应该这样来一次。”

不仅如此,白崇禧甚至还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由。白公馆曾经多次向台湾当局提出希望前往美国散心,但是始终未能获得批准,甚至连亲生女儿在美国的婚礼,白崇禧都未能前往参加。

三、

对于蒋介石而言,自己的三次下野都和李宗仁、白崇禧有关,所以他对白崇禧始终戒心重重。他之所以力劝白崇禧赴台,很大原因是希望借白崇禧的影响力,来牵制政坛宿敌李宗仁。

然而令蒋介石和白崇禧都没有想到的是:在1965年,李宗仁夫妇竟然回到了北京,且受到了中共***很高的礼遇。

毕生密友的回国,给了远在台湾的白崇禧一次致命的打击。白崇禧自己也十分明白,李宗仁一旦回到大陆,那么自己对于蒋介石来说牵制李宗仁的价值就会消失。

据说,在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曾迁怒于白崇禧,命令军统局高层毛人凤对白崇禧施行暗杀,毛人凤又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当时,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一位副官,并从副官那里得到了白崇禧将去花莲县寿丰半山打猎的消息。也是为了避免外界辨识出这是政治谋杀,谷正文曾密令侦防组暗杀不准用枪,“要把一切制造意外死亡的条件收集起来”。

勘察之后,侦防组发现狩猎区有小型山间铁轨,可使用人力轨道台登山。而白崇禧当时已年逾七十,已不可能徒步上山,必然会坐轨道车。

白崇禧等一行人去打猎的当天早晨,侦防组的行动人员则迅速爬到桥下,将支撑桥面木墩的螺丝钉一一松开。到了下午,打猎归来的白崇禧和随从从高山背面乘坐的轨道台车滑出,白崇禧与两名副官坐在后面一辆车上。当第一辆车滑到已经去掉了螺丝钉的桥中央时,连人带车一起坠入深谷中,白崇禧的一名副官用力将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则随车跌入深谷。白崇禧经此大难而不死,彻底明白了自己在台湾的境遇。

或许,曾在过去杀敌无数的白崇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命一直在别人的点头和摇头之间,只需要扳机轻轻一扣吧。

四、

上海白公馆,这栋承载过风光 历史 的小洋楼,如今依旧豪华气派,花园里清透的水慢慢流过,仿佛时间也跟着倒流。白先勇曾回忆说,一家人难得在这小花园里照上一张合影,尤其是小弟,过于顽皮,总也不肯站在镜头前乖乖照相,总是站得好好的又忽然跑掉,于是大人就摘下手表给他戴,小孩子稀罕,又觉得好玩,戴了一手的手表,可算乖乖立定,也就有了白崇禧一家12个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可仅此一次,之后,白崇禧一大家子人就再也凑不齐了。

1925年,白崇禧在桂林与马佩璋结了婚。妻子马佩璋,是桂林当地出了名的美人,据说因为马佩璋的品貌太过出众,又有巾帼之气,从商的父亲对其疼爱有加,不肯让其轻易嫁人,同时由于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规则限制,马佩璋就一直没有婚配。

恰好此时,白崇禧奉命率北伐军攻打广西,打败了广西军阀,两人的婚事一时也传为了佳话。婚后不久,白崇禧在龙潭与孙传芳交火,在上海的马佩璋听到白崇禧阵亡的传言,她居然冲破封锁线,在枪林弹雨中历时多日,奔到前线与白崇禧会和。

马佩璋这样的气魄,实在不是一个普通女人所可以拥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果敢,马佩璋在白家的地位很高。也许,对于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战场上度过的白崇禧来说,坚强的妻子一直是他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即使性格如此强悍,白崇禧对马佩璋始终谦让。

赴台之后,蒋介石复行视事,白崇禧也只剩“战略顾问”的闲差了,英雄至此早已无用武之地。对此,白崇禧的侍从参谋吴祖堂曾回忆,自国民党改造以后,白崇禧甚至连一个评议委员的身份都没有,可是即使如此,蒋介石召开的每月一次的小组会,白崇禧依旧是每会必到,不过蒋介石并不怎么搭理他。

过去三星上将的熠熠光芒,在政治舞台上已逐渐淡去,此时的白崇禧不但有职无权,甚至连举动都遭到严密的监控。据谷正文回忆,那时,白崇禧每天去了哪里,和谁同行,谁看他,他看了谁,都有着详实的记录。大概每一个礼拜前后就去和蒋介石汇报一次。

相较于白崇禧晚年在台湾的苦闷岁月,以前一身军戎打扮的他显得十分风光,当时“二二八”事件才刚发生,他以“国防部长”的身份赴台宣慰,让许多台湾人十分感念。

他允许本省人控诉,有冤屈的可以控诉,陈存恭回忆起当时前去白崇禧面前控诉的李建兴,“他抱怨说自己是开煤矿的,今天开到这里说是军事要塞,明天开到另外一处也说不能开。白崇禧听罢,说哪有这回事?准他开!遂下了准许令给李建兴”。

后来白崇禧回到台湾时,李建兴曾将仁爱路一栋独门独院的日本房子围好,欲送予白崇禧,让他居住,以表他作为一个“煤矿大王”对当年的一丝回谢。不过,白崇禧并没有接受这份“谢礼”,依旧住在自己松江路的宅子中。

令白家的后辈们记忆犹新的是,白崇禧特别为那片园地取了一个名字,叫“退思园”,即所谓“丢掉大陆,匹夫有责”,作为曾经身居高位的军事将领,当然“责无旁贷”。或许,这亦是他对 历史 的交代。失去大陆江山后,白崇禧便是在这“退思园”中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低潮,生活清苦却甘之如饴。

五、

1962年12月,马佩璋在手术开刀过程中过世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劈到了毫无准备的白崇禧头上,令其悲痛万分。

按照回教的惯例,马佩璋过世三天就要葬下了,而后从过世起开始“走坟”,即从下葬开始后每天去墓前“走坟”。当时已经69岁的白崇禧每日清晨都会率子女到妻子墓前诵经祈祷,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持续了整整49日。

也许,对彼时的白崇禧来说,妻子的离去带走了过往生活留给他最后的美好。

1966年的那个冬天,73岁的白崇禧在清晨被发现暴毙身亡,死因众说纷纭。一说心脏病发,一说每天喝药酒的他遭人下毒。可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那一天,时任白崇禧侍从参谋的吴祖堂当时是第一个爬上窗户的,只见白崇禧睡在那里纹丝不动,惊觉情况不对,遂破门而入,发现已然身亡,直至幺儿白先敬到家的时候,父亲也依旧保持着“离去时”的模样。“我到家的时候我父亲还在床上,是仰躺在床上的,可是旁边那个床单有拉过的痕迹。”

人生舞台匆匆谢幕的白崇禧,身后突然勾起了人们的怀念。此时,最像父亲的白先敬在蒋介石面前吐了一口怨气。

“早上6点多我们在灵堂的时候,就有人来通知说蒋先生马上就到,我们就整理整理等他。等到三鞠躬礼完了以后,他就把我们每一个小孩子那样子看了一下,那时大哥站在第一个,我是最小的,在最后。他就用江浙话讲了一句:‘有什么困难?有困难来官邸找我!’”即刻,最小的幺儿白先敬脱口就冲出了一句:“白家子弟没有困难!”

就这样,随着一抔化作粉末的骨灰,蒋白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只是,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抗日名将既没有获得“国葬”,也没有褒扬令。他生前亲笔题的“忠肝义胆”,仿佛是为自己立的墓志铭,戎马一生,却落得晚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