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贴身侍卫发一毒誓

贴身侍卫发一毒誓

明朝,很多人一说起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热血沸腾,因为他一介乞丐,最终却坐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这种逆袭的路子,迄今为止没有谁真的实现了。即便是在他之前的刘邦,也是不够格的草根。但开局有多热血,结局就有多落寞。

明朝最后的历史,尤其是南明的历史,是一部让人非常心梗的历史。

因为后期的明朝,奸臣当道,朝臣只顾党争,不顾大明的江山最终如何。

崇祯想改变大明的现状,但他没有朱元璋的才能,无法逆天改命,最终吊死。

更何况,他还凌迟处死了袁崇焕。

袁崇焕死后,他的一侍卫发毒誓守护,现在已经执行了392年,到了18代传人。

01宁远大捷,一战成名说起明朝的将领,其实有很多,比如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还有在朝鲜战场上发挥大作用的陈麟、李如松等等。

但他们基本是在明朝比较辉煌的时候。

一般来说,最令人伤感的就是王朝末路,明明大厦已经将倾,但仍旧坚持抗争,最后依旧是马革裹尸的悲剧。

明朝最后的悲剧,大概就是孙传庭的死亡。

”的确,明朝末期最后的将领孙传庭,其功绩是不可忽视的。

但其实大明灭亡的开始,并不是从孙传庭开始的,而是从袁崇焕开始的。

袁崇焕并不属于少年英才,相反,他在古代属于大器晚成了。

他三十五岁时,仕途才开始慢慢有起色。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因为抗击外敌而慢慢走入明朝皇帝的眼里。

当时,明朝的外敌威胁不是北元了,而是经过了好多个世纪,越来越壮大的女真,也就是当时的后金,所以袁崇焕的成名之战自然还是从后金那里来的。

当时,他在北方镇守,属于相对不起眼的小官,所以没有牵扯到朝廷的党争,但是带着他的孙承宗却不得不被牵扯其中。

孙承宗十分善于看人,且本身能力突出。

所以当时的他带着袁崇焕一起在北方建立了一道防后金的防线。

但奈何当时他的实力太盛,而朝廷中又是一个鼠目寸光的魏忠贤在把守。

所以在魏忠贤看来,镇守边关重要,但是把持权力也很重要,就设计将孙承宗罢免,安排自己的人上去。

当时后金的努尔哈赤见自己的劲敌孙承宗落马了,于1626年率领大军攻打宁远。

就在他信心满满以为此战定可拿下宁远突破关宁防线时,却打了很久都没有打成功,而且在指挥井然有序的情况下,遭受了明军炮火的重创。

不得已,他去打听镇守的人,才知道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将领,名叫袁崇焕。

此时的袁崇焕,抱着必死的决心在镇守宁远。

所以努尔哈赤这一仗没有吃到好果子,后面无论他怎么施计,袁崇焕始终都油盐不进。

努尔哈赤偏偏还在这一仗中受伤,最后只得撤回后金上京,撤走之前,说他自用兵以来,从未遇到像袁崇焕这样的能者。

回到上京后,努尔哈赤死去。

自此,宁远守卫算是取得了大捷,而袁崇焕也因为这一战成名,被拜为辽东巡抚。

这时的魏忠贤注意到他,于是重新用了曾经设计孙承宗的法子,设计了袁崇焕,袁崇焕愤而辞职。

直到朱由校死去,魏忠贤失势,崇祯皇帝上位,袁崇焕才复起。

02党争内讧下的牺牲品复起的袁崇焕步步谨慎,生怕犯错被罢免。

但崇祯皇帝一心想改变明朝当时千疮百孔的局面,所以很是相信袁崇焕。

当时的明朝因为没钱发放军饷,军队发生哗变,派袁崇焕去摆平。

袁崇焕很快就摆平了,崇祯更加信任他。

但是这种信任也崩塌的很快。

1629年冬,上位的皇太极大举进攻,并且一路所向披靡,剑指京师。

当时的袁崇焕吓得立马率兵救援,打退了后金士兵。

原本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群臣却怀疑是他放的清军入关,甚至觉得他与清军有勾结。

崇祯皇帝有多信任他,不信任就来的有多快。

听到群臣的话,本就对内忧外患担心得过分的崇祯皇帝立马就产生了怀疑,加之有皇太极的人散布谣言,一招离间计将袁崇焕打下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