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山海经》里的昆仑到底在哪里?为何昆仑虚几千年一直没找到?

《山海经》里的昆仑到底在哪里?为何昆仑虚几千年一直没找到?

此昆仑非彼昆仑昆仑与昆仑山,是神话研究者无法避开的话题,对研究西北神话者尤甚。上世纪七十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中国神话的地理分布应由东、西两部分组成的观点,他将古代神话分为两个重要的大系统:昆仑神话系统和蓬莱神话系统,并认为昆仑神话源于西部高原,是由西北古族创造的。 在顾先生的观点中,昆仑已经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观念与文化符号,概括了整个西北乃至西部神话的内涵。

但在原始神话中,狭义上的昆仑究竟指什么?后人大多将昆仑直接解释为昆仑山,并对它的位置所在做出了多种多样的解读与探索,但至今仍未有定论。

古籍中对于昆仑的记载有很多,从现有的《山海经大荒西经》、《山海经西次三经》等资料可以看出,昆仑在古代是极其神秘之地,有山有水、有人有神,是帝之下都与百神之所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记载中并未有昆仑与“山”连用者,大多言“昆仑之丘”或“昆仑之虚”,《山海经》中所提及的山数以千计,为何独昆仑不直称其为山而称为“丘”或“虚”呢? 首先,山与丘、虚二字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昆仑被作为地理符号的山脉,是缘于秦汉时期人们对于《山海经》中神秘事物记载的好奇与推崇。

上至天子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除了对《山海经》中所载奇珍异物有探索之心,由于受佛教长生不死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山海经》中所说的不死树、不死花、不死药等事物心存好奇,于是引起当时政治上层包括民众对于古籍中所载的昆仑的向往。

汉朝曾派出的特使见识到西北地域的奇特景貌,于《山海经》中所说的昆仑之地有相符之处,于是便认定西北河源所出一带为古籍中所说的昆仑山。

从此以后,神话中的昆仑与西北高原的独特地貌合而为一。

从而引发后人对昆仑山究竟指的是哪座山展开了无数个版本的考证与探察。

从《大宛列传》所载明显可以看出,并非是昆仑多玉石,而是天子将多玉石之山、河所出之山名曰“昆仑”。

所以,将昆仑解读为西北高原的山脉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读。

从字义来说,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昆,明也。

”说明昆与光明、白天有关,与太阳有关。

从字形来看,昆在甲骨文中写作,上是“日”,下则是两人相从而立,这其实代表了一种人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即两个人相从而立站在太阳底下。

而仑字,实指圆形事物,《说文》:“仑,思也。

”等等,“浑沦”与“昆仑”可以相互通用。

说至此,就不得不说《庄子》中所载中央之帝“浑沌”:袁珂认为“浑沌死”,象征着“整个宇宙、世界也因之诞生了。

”似是说浑沌神话应为开辟神话,未免牵强,因为这里并没有说明浑沌与天地开辟的关系。

浑沌神话反映的是原始先民的宇宙观。

帝江即帝鸿,古音“江”“鸿”通。

帝鸿,即中央之国的黄帝。

上古时期,“中央之国”、“天地之中”、“中土”、“轩辕之丘”等与昆仑所指实为同一个区域。

茅盾说:“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

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天地开辟的神话,便是他们的原始的哲学,他们的宇宙观。

”所以,比起言及天地开辟之事,浑沌神话体现的是更早阶段的对人类从何而来以及天地中央有何物的探索神话。

首先,《山海经》说“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肉乎乎的圆球在唱歌跳舞的情形,这与婴儿在母体中的浑沌状态是相似的,而到了《庄子》中,作为“识歌舞”的天神,却无“视听食息”之能力,实在令人费解,于是代表着迅疾的时间的“儵与忽”二神自告奋勇为其“凿七窍”,原因是“人皆有七窍”,可见两位时间之神是以已有人类为比照而来解释人之形象与特征,因此,浑沌神话首先体现的是人对于自身来自何处以及何以有人类特征这一困惑的解释。

其次,浑沌“六足四翼”,是一种十分奇怪的长相,比之《庄子》中所说的“中央之帝”,可见浑沌的形象隐含着大地四极的意义。

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中央之地是充满好奇的。

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之说,极有可能是上古时期四方部族攻破中央部族的历史事实的曲折反映。

浑沌神话是昆仑神话的投射。

前者在时间与空间之间转换,并将神与空间合而为一,而后者是单纯的空间概念。

两者均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对于宇宙方位与奥秘的想象与幻想。

因此,神话中的昆仑并非人们所认为的昆仑山,而是先民原始思维当中所想象的一个立体的空间状态与虚幻存在。

司马迁就曾怀疑:“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何)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但《禹本纪》所说“昆仑……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者也”一句,反道出一些神话的韵味来——昆仑是日月所隐避并生出光明的地方。

具体来说,是先民想象中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在原始社会,太阳的东升西落循环往复,是一个奇妙的现象。

先民们无法理解这种现象,于是想象在日落之地有一群神仙,居住在一个神奇美妙的地方,有花有草,皆有不死或者死而重生之神力。

屈原所说“昆仑悬圃”,后人多解为昆仑山上有“悬圃”,实则因为昆仑本就是一个浑沌的空间所在。

汉代及汉代以后,人们把神话中所载昆仑完全当成了一座真实存在的山脉而进行考证。

司马迁在《大宛列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汉书西域传》称:“河有二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魏晋以后,人们认为喀喇昆仑与祁连属同一山脉,将喀喇昆仑称作“西昆仑”,将祁连山称作“东昆仑”,二者之间的整条巨大山脉统称作“昆仑”。

唐宋两代,人们认同《山海经》、《禹贡》、《水经注》等古籍所说的“河水”是指西域的塔里木河而非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