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夷夏一家!句吴之句对应有夏之有

文/张德苏摘要:“句吴”之“句”,这个“夷语发声”其本质是一个喉牙辅音,从这个认识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夷地区的族名、地名中,这一“夷语发声”有大量的存在与多种汉字写法。上古华夏语中的“有”字实与“夷语发声”有相同的功用,并且共同根源于更加

夷夏一家!句吴之句对应有夏之有文/张德苏“句吴”的“句”字一直吸引着各代学人的关注,其意义、用法得到了持续的探讨研究。但是古代学者由于方法的有限,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近代现学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提出了不少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然而在研究中多注重与现代壮、侗、苗、瑶等语言的比较,唯独缺乏与上古中原华夏语言的比较,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视角。故本文踵武前贤,再辟新径,试尽微能,以启后来。

“句吴”之“句”本质为一喉牙辅音最早记载“句吴”之名的文献是《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

”最早分析此名构成的是唐人颜师古,《汉书·地理志》师古注云:“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於越’也。

最早为颜师古这个解释提供了语言学旁证的是孔颖达,孔疏《左传·宣公八年》“及滑汭,盟吴越而还”云:“太伯、仲雍让其弟季历,而去之荆蛮,自号句吴,‘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

”孔颖达说“句”或写作“工”,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句”字乃表音而非表义的“夷语发声”,而且为我们寻求“句”字之源提供了入门的启钥。

“句吴”可作“工吴”,虽然古文献上的实例极少,但在出土的吴国器铭上,“工吴”的写法则相当普遍:吴王戈(1995年在安徽六安市九里沟春秋墓中出土)铭文:“工吴王姑发者坂自作元用。

”(《新收》1312)姑发O反剑(1959年12月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出土)铭文:“工大子姑发反自作元用……。

”(《集成》11718)不止于此,由吴国器铭,我们进一步发现,这个“夷语之发声”还可以写作“攻”:吴王夫差剑(1991年山东邹县城关镇朱山庄村出土)铭文:“攻敔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近出》1226)吴王光剑(1974年出土于庐江县汤池)铭文:“攻敔王光自乍用剑,……。

”而且,“句”又可以写作“姑”,“句吴”也可以称作“姑苏”。

《世本·居篇》:“吴孰姑徙句吴。

”张澍注云:“今蘇州也。

”后世之“蘇州”即上古之“姑蘓”,可见“句吴”即“姑蘓”也是一音之转。

卫聚贤认为,“吴”字即“蘓”字,“姑”即“句”字,“句吴”可以写成“姑蘓”]。

谭其骧分析“姑苏”之名时也说:“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

”后世文献中“句”又可作“勾”,如“句吴”、“句践”皆可写作“勾吴”、“勾践”。

《说文》无“勾”字,乃后世俗字。

考“句”、“工”、“攻”、“姑”、“勾”诸字,其韵部颇有差异,而声纽却没有变化,皆为“见母”。

故此,我们可以初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颜师古所说的“句”这个“夷语发声”,其本质不是“句”这个字,也不是“句”字的完整字音*kou,而是它的声纽——见母K。

或者说,这个“夷语发声”由于写定环境的不同,在文字上有“句”、“工”、“攻”、“姑”、“勾”等多种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一定是个见母字。

既然颜师古、孔颖达都说它是“夷语发声”,“夷语”乃东夷之语,不限于“吴”,那么我们就应该跳出吴国这个小圈子,从整个“夷”地来验证我们的判断。

我们发现,上古东夷地区的族名与地名,有相当多是以“句”、“姑”开头的:句容、句绎、句町、句章、句无、句鼆、句阳、句渎、句注、句骊;姑蘓、姑蔑、姑幕、姑眛、姑棼、姑射、姑熟、姑余、姑胥、姑逢。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以“高”、“根”、“昆”、“介”这些见母字开头的族地名号,这些都应该是与“句”字同类,都是见母字,表夷语发声。

如:根牟、根艾、高密、高阳、昆嵛、昆吾、季禺、介根。

更进一步,东夷地区的族名、地名中还有如下一些例子:巨洋水、巨青山、岠嵎山、拒柳河、柜艾水、渠丘、于越、於越、於陵。

这些字虽非典型的见母字,但它们都与见母有着语音上的密切关系,如“巨、柜、拒、渠”皆从“巨”得声,属群母,与“句”同属牙音系列,为旁纽关系;而“於”属影母,“于”属匣母,皆为喉音,而上古“喉牙同音”“喉牙不分”,皆可与见母通转。

所以应该判定为与“句”同类的“夷语发声”字。

我认为,这种语音偏离不是夷语的变化,而是汉字写定的时间的不同。

因为夷人没有文字,在用汉字书写的时候,由于时地的不同,授受者的不同,在记录时出现语音的变异是难以避免的。

增加以下两条实证资料,可以完全打消我们对“巨”与“根”、“姑”、“句”之间是否可以通转的疑虑:《大清一统志》云:“柜艾水,在胶州南,亦名洋河。

”而《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柜县”下则说:“根艾水东入海。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以《水经注》考之,即拒艾水也,‘根’乃‘拒’之讹。

”又说:“‘柜’字《水经注》俱从手旁。

”他的意思是,这个“根艾水”原本作“柜艾水”,《水经注》把“柜”写成了“拒”,后人又因《水经注》而讹作“拒艾水”,再后来又因字形相像而讹为“根艾水”。

实际上没有这么复杂,“柜”、“根”、“拒”为一声之转,口耳授受有异,所用之字遂别,要皆见母发声字头的记音而已,并无所谓讹误。

《水经注》云:“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

袁宏谓之巨昧,王韶之以为巨蔑,亦或曰朐瀰,皆一水也,而广其目焉。

”由此条材料中“巨”与“朐”之间的同位关系,可以知道,“巨”、“句”的作用是一致的。

且“巨蔑”即《左传》所谓“姑蔑”,“巨”与“姑”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证明。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句吴”之“句”这类“夷语发声”在东夷地区的族名、地名中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其写法多样,但其本质是一个以见母为主的喉牙辅音。

在东夷语言早已消失的今天,我们还能否搜奇探幽,一窥其用义用法呢?“有夏”之“有”与“句吴”之“句”类同对句类字意义的探讨,古代学者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这大概是因为“句类字”已经成为僵死的语言“化石”,而且用法单一,用例不丰,线索有限,故难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