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文章目录:

A、道教符咒中的文字和符号分别有什么意义?

↑↑

符的结构组成,需要用功去解读。我们一般能看到的符,只是其画完后的表象,其中的结构难以几句话就穷尽。为了使大家对符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一、以文字组成的符

这是符的最基本的形式,这一类符在早期道教中最多,后世亦不少。

比如下图中的“制魂符”,此符意在使魂魄安宁。人有三魂七魄,若是惊动,轻者生病,神志恍惚,重者魂魄离身,死期到来。所以修道者最起码魂魄要安。神霄派有一种“制魂法”即为解决此问题。制魂符是修此法时配合使用的灵符。另有一幅“月魄符”,统通行文字明变形成“日日”,然后再加上神霄本身创造的篆书构成。

道门中有所谓真形的概念。即一切神灵乃至于万物,都有一个符形的名号,代表其真炁所在。即使像老子这样的先天真神,也不例外。而知其真形,则高等级的神仙可以见之,较为低级的神灵则可以召之即来,甚或控制之。所以此图称月魄,就是其真形所在。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中有多幅符,都是由文字构成。那些是让人佩戴在身的符,据说可以由之出入诸仙境,直到上清天。有些符由文字构成,但与神灵画像在一起,更能显示其义。

下符为六甲玉女符,为上清派所传。大约是供人存想所用,要求每当逢“甲”的日子,都要闭气内视这些玉女的形象,以便修成仙体,同时拥有其符,也意味着六甲玉女能“为我使命”。此符原是配合《灵飞经》的,其文字与形象都甚优美,唐代曾有著名书法家写有灵飞经,坊间刻为字帖,附有灵符。

二、以文字杂以法器、星图等构成的符

这也是创造灵符的基本路数之一。比如《护宅神历卷》中有一幅符称为“盛安心符”的符图中,一大鬼持大棒,手捉一小鬼。是器物入符的一个例子。此图有人解释说“一个阎王左手抓着一只降鬼棒,右手提着一个小鬼”,此说大谬。没有任何痕迹说这位大鬼是阎罗王。

其实,这位大鬼,即是民间知名度极高的钟馗,俗称钟进士,是一位捉鬼的健将。据说是当年唐玄宗生病,似是打摆子,即疾,久而不愈。一次忽然做梦,见一个大鬼形貌丑陋,追赶一个小鬼,放在嘴里啃掉了。一问才知,那位大鬼原叫钟馗,本中了进士,但因皇帝以貌取人,不予正式录取,于是碰死在后宰门。醒来之后,一身冷汗,但病也好了。于是钟馗之名声大振。皇帝且亲自向画圣吴道子描述梦中所见,让吴道子画出其形象,遍赐重臣。

这一故事很奇异,但是这位钟进士的原形,却是打鬼棒。原来古代中国人用大棒打鬼,这大棒,古称为“椎”,即是如今说的大棒槌。椎,按切音读,便是“终癸”,南北朝时还有人取名叫终癸,因为这名儿实在威武。钟馗不过是它的拟人化。后世钟馗的传说和画像越来越多,它的原形却越来越模糊了。所以这一钟馗也入了符,有时将钟馗的名号作为画符的签押。但这里引的这一张符,却还保留了钟馗持大棒打鬼的若干痕迹。他们是大棒,只是被拟人化为持大棒者了。

三、以文字与鬼神形象构成的符

文字与鬼神形象相结合的符,也相当普遍。也有出现神将等正神的。如张天师符,就是画有天师并加名号的符。

人或神形的符数量不少。太乙天尊符、歘火律令符,都是这一类的符。这些符,因为似符似画,神灵的面貌奇特,也很引人注意,有时乍看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还会随着民间信仰的兴趣所在, 做出若干惹人喜爱的图形,有的似文字游戏。

如独占鳌头,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理想, 其画早见于宋代,现今西安的碑林中尚存有刻石,俗称为“魁星踢斗”。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夺魁意味着取得冠军,而在科举中便是中了状元,那是何等的荣耀!魁星虽是主管人间爵禄的星君,却名号上带有鬼旁。因为北斗七星的崇拜来自上古,当时神、鬼都是人们信仰中崇高的象征,不像现今的习惯,讲鬼都带有贬义。

四、综合形式的符

以上几种构图形式,有时会混合运用,这里且举一幅太岁符为例。

此符形有“南辰赐福北斗延寿”二句,看似一般的吉祥语,但其句子旁即有二星图,七星伴月,指北斗,六星合日,即南斗。下侧有“纳珍利市,招财进宝”,实为财神赵公明手下的四位仙官,其下二个符字即为召他们的符。中间文字太上道祖,即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值年太岁郑祖,星君到此太岁特保平安,罡。”才是真正的太岁名讳。符上所称为当年的太岁,加上罡字,是强调其劲健无比。

罡原是北斗斗柄上那一颗星,因为北斗转动,最末那颗星所指,似乎全部星宿都依其所转而行,所以这星是最有力量的。平时讲的踏罡步斗,就由此而来。但是罡字使用普遍后,泛指一切星宿之轨迹,认为在地上模拟而步之,力量奇大,可以禁止鬼神,改变外物。罡,便成为道法中的一种。所以加一罡字,以示厉害。其间还有一幅八卦图,中嵌太极。此符虽不算是大符,但其构图却有综合性质。

上面讲了符构成的几种常见的形式。实际上,这些形式有时分开,有时是综合地相配而成符的。同时随着时代变迁,符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变化。通过以上的分析介绍,相信大家对符又有了进一层的认识,下次在道书中看见符图时,就更容易认识和分辨了。

B、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道教的“神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

符咒是重要道术。许慎《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 分而相合。”《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邵注 曰:“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张晏曰:“符以代 古之圭璋。”镌刻篆书于竹简上,半留京师,半予郡守,使达帝王旨意,符合是取信的 凭证。道士书符以召役鬼神或即沿用其意而来。以为天神垂符图,示以云采图像,即所谓 “云篆”,录之而神符。又以为天神降授神符,焚之取信天神,可役使、召劾不 同司职的鬼神,或镇邪祛疾,或倒转日月,或称位五岳。《山海经》记有一则神话:东海仙 都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居有神荼、郁垒二神,监领众鬼之恶,所以后人常用桃木板 书符,以示镇邪避恶,治病疗疾。

咒与祝、诅,在道书中通用,是与神灵取得联 系的语言,大抵承继古巫祝之术而来。同符一样,咒也是感召神灵,以达到所祈求之目的的 法术。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符箓,又称“神符”、“符字”、“墨符 ”、“丹书”等,是一种用朱或墨画于黄色纸、帛上或木板上的特殊符号, 形似篆书,难以辨认,给人神秘莫测之感。《玄门大义》解释说:神符起“即龙章凤篆 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道教声称,这种符号文字,是仿天上“三元五德八 会”之炁,自然结成的“天书云炁”而产生的。

相传道教符箓 最早来自黄帝“云书”。黄帝善作云书,故以云为纪。“云书”是以 流云为主要模拟对像的一种书法。云书在秦汉之际演变为“神符”,古人相信天 神以云彩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图纹或篆文,方士、道士将它记录下来,便是神符。书符者 “以道之精炁,布之简墨,会物之精炁,以却邪伪、辅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 持劫运,安镇五方。”也就是说,道士画神符,具有召神劾鬼,镇邪扶正,消灾祛病, 保佑平安的神奇作用。神符的内容,一般为神真的名讳、形貌、符咒等。神符是以意念与精 炁为载体,沟通人与神关系的信息通道。道教中称:“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 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符?对于道士来说是极为重要和神秘的,它是与上天神灵交流 的密码。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道教符箓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从形式上看,符?又是一种具有抽 象意义的书法艺术。早期道教符箓,基本上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代隶书若干字的 结合。因此,画符就成了具有独特意味的道教书法。后来,道教为了加强神秘感,对汉字作 了大胆的变形,突破了字体笔画的束缚,并吸收了古代各种字体的写法,特别是吸收了草书 的写法,创造出人们难以辨认的一种文字。但符箓也不是道士随意所为的产物,而是有着一 定规律的独特文字。唐代书论家张怀?曾说:“案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 书各数百言,其文犹在,象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明代陈继儒《记道家书》也说: “道家书学详见于三洞经教部”,他认为道教书体共有32种,包括“本文 ”、“云篆”、“八体六书”、“符号”、“ 八显”、“玉字诀”、“皇文帝书”、“天书”、 “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 ”、“题素”、“玉字”、“玉箓”、“玉篇 ”、“文生柬”、“玉札”、“丹书”、“玉 策”、“福运之书”、“白银之编”、“赤书”、 “火炼真文”、“金壶墨汁字”、“琼札”、“紫字 ”、“自然之字”、“会成字”、“琅简芯书”、 “石箓”、“琅简蕊书”等。

道教的这些书体,对于一般 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连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也望字兴叹,他在《天篆记》中说:道教 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也认为,道 教的书法“其书类飞白而不真,笔势遒劲,莫能传学。”可见,道教书法有自己 的体系和要求,它既来自于书法,又不同于一般书法。但它对文字的大胆突破,进行富于想 象的变化,使道教画符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对于道教书法的特征,陶弘景 有过论述。陶弘景(西元452-536年),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又号阳陶隐、华阳真 人等,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南北朝梁代著名的道教人物,茅山宗的创始人,对道教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一生著述甚多,除道教著述外,还著有天文、历算、地理、兵学 、医药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书论家。关于道教书 法,他在《记仙书》中认为,道教书法的主要特征是“实中之空,空中之有,有中之无 象”,这实际上是老子的“道”在书法中的体现。他还将道教书法分为两大 系列:“今三元八会之书,皇上太极高真清仙之所用也;云篆光明之章,今所见神灵符 书之字是也。”陶弘景的《论书启》也谈论书法创作,是后人收集在一起,汇编而成的 著作,共九篇,包括陶弘景五篇,梁武帝萧衍批答四篇。《论书启》主要鉴赏和评价古代书 家作品。

道教的画符、书法,以及道教的宇宙论,对文人士大夫们的书法创作, 具有重要的影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是道教信仰者,他在《白云先生书诀》中说: “天台绿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 万古能名。”由此可见,他的书法艺术,受到道教理论的浸染。

道教文化:符咒法术·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到了唐代 ,由于上层社会崇尚道教,使道教得以迅速发展。社会上道教的流行,必然给书法带来重要 影响。虞世南、李邕都崇尚道教,他们的书法,带有明显的道教特征。道教书法,对唐代草 书的影响,更为直接。信仰道教的大书法家张旭,他的狂草艺术,直接受益于道教宇宙论和 狂奔宣泄的道教符?。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法艺术,也都从道教那里得到启 迪。

道教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它的宇宙论、遨游宇宙的神仙境界,改变了书家的思维方式,对打破传统书法艺术模式,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方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