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坐

文章目录:

A、如何在红尘中休息个,修道人需要遵守丹九个修行方法

↑↑

《云笈七签》中谈到:"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故养生者慎物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矣。"

然而,要如何修道呢?

文中接着指出七条修道阶次: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直至得道,可为吾人参考。

今天本文要强调的则是《诸真学要部》中所论之"九守"所指出的学道精神与方法,值得学习。

一、守和

圣人法天、法地,以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即言我们要要顺应天地、四时、阴阳、自然之道,所以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守神

人之耳目何能久劳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驰骋而不乏。所以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且必须"致虚极,守静笃"。

另外,庄子也同样提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守气

夫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也。能够守气则耳目精而视听明。

所以,神农经曰:"食穀者智慧聪明,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

四、守仁

老君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正如《论语》颜渊篇提及:克己复礼为仁。而《荀子》不苟篇亦有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只是修道之守仁更加强调清静无为,而达到至人或真人之境界。

五、守简

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辞馀,不贪多积。是言人之外物欲、内心慾愈少愈好,愈简单愈轻鬆。所以老子言:"见素抱朴,去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

六、守易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正如易理中所谓了解变易的道理,而掌握简易和不易的本质,同时这也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哲学观。正是老子所提倡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或庄子言:"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七、守清

老君曰神者知之源也,神清即知明,神清意平乃能制物之情。静默恬淡所以养生也。

所以老君清淨经云:"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八、守盈

老君曰天道极即盈,盈即损,日月是也,故圣人保冲气不敢自满。

这里的守盈其实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反者道之动"的意义。另外,也要求我们学道要虚怀若谷,谦受益、满招损,因为"道冲、而用之久不盈。"

九、守弱

老君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者也,故有若无,实若虚。是故圣人持养其神,和弱其气。故老子言:"夫惟不争,故天莫能与之争。","柔胜刚,弱胜强"。

依以上"九守",自然修行,当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长生久视之目标。

B、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坐

↑↑

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坐

人人都知道,修行要打坐,打坐是修行中人必备的修行方式。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要打坐,但对打坐这么个事物,却不怎么了解。

要学习打坐,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要去打坐,怎么样去打坐,打坐的目地是什么?

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坐

打坐目的

1

首先,打坐是为了让身体不因为身中气血的冲击而动。

平常人在没事干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这里摸摸,那里挠挠。所以通过打坐的方式,使人体不妄动。四肢不动,则意在脾。

2

其次,虽然身体被束缚住,不能动,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人们常常在打坐的时候身上会发痒,发胀。这是人身中,精气,血气在躁动时,身体没有随它们而动所产生的反应。

只要,人心不动,神气相合,气机自然归伏。以后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3

再者,身中气机调理顺畅之后,神气自然相恋。

修行人,在这种时候,可以借此忘形,身心混融,浑然一物,真气自生,忘形以养气也。若是会得玄机,也可以钻杳冥,开混沌,展关窍,立鼎炉。金丹大道可期也。

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打坐

打坐之要,说到底,其实就是要人回光返照,不向外发泄,则内真圆明攒足五行,和个四象,以为药生之凭。人自主的后天返生出先天太极未破之象,所谓混沌大道也。

打坐以伏气为要务,长生需伏气。人欲施行于外,则当先于己无结,欲得天地之造化,先得己身之造化,自己都没理清楚,说其他的,都是扯。

修道之理,通常都是相同的,打坐,是一个修行的方法,修行,要么为了长生,要么为了超脱。丹道修行,就是为了成丹,要成丹,要成丹,得先采得大药,大药是先天之物,要得大药,就先入先天境界,要想入先天境界,就要断后天运用,死中求活,眼不视耳不听,鼻不闻,身不动,心不动,打坐正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修行。

打坐修行,难在初下手,血气不定,念头驳杂,需要慢慢调理一旦能入得静定,则身心一大解放,时间既久,自然与常人不同,心中,总有一点空明处,红尘虽深吾性真。

有数息,听息,观想,摄息,运气,坐忘,守一等等很多方法,可以在打坐初期凝神袪念,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必拘泥。

用意身心和畅,便于忘念忘身为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