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上古神兽飞廉的传说有哪些?历史上关于飞廉有何记载?

风神飞廉是谁?风神飞廉的原型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飞廉简介

飞廉,亦作蜚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中国古代的风神崇拜起源较早。郑玄注:“风师,箕也”,意思是“月离于箕,风扬沙,故知风师其也”。

东汉蔡邕《独断》则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箕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此当以星宿为风神。另外,楚地亦有称风伯为飞廉的。

飞廉传说

风伯

黄帝蚩尤时期,蚩尤的左膀右臂。风伯名字叫做飞廉,他原来是蚩尤的师弟。他的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他的头好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

他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祁山修炼。修炼的时候,飞廉发现对面山上有块大石,每遇风雨来时便飞起如燕,等天放晴时,又安伏在原处,不由暗暗称奇,于是留心观察起来。

有一天半夜里,只见这块大石动了起来,转眼变成一个形同布囊的无足活物,往地上深吸两口气,仰天喷出。顿时,狂风骤发,飞沙走石,把玩意儿又似飞翔的燕子一样,在大风中飞旋。飞廉身手敏捷,一跃而上,将它逮住,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运气侯,掌八风消息的"风母"。

于是他从"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奇术。蚩尤和黄帝部落展开的那场恶战,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势,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

被黄帝降伏后就乖乖地做了掌管风的神灵。风伯作为天帝出巡的先锋,负责打扫路上的一切障碍。每当天帝出巡,总是雷神开路,雨师洒水,风伯扫地。风伯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八面来风的消息,运通四时的节日气候。

历史上的飞廉

蜚廉,亦作飞廉,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的祖先,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商纣王时期,飞廉是商朝重臣,飞廉恶来父子俩都是后来秦国国君的先祖。

《水经注》称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周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为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

蜚廉是赵姓、马姓、缪姓、梁姓及部分秦姓(注:秦氏大宗为姬姓,周公之后)祖先的名字,嬴姓。他的家世源远流长。

天水为秦人发祥地,今有天水风都庙供奉风神飞廉崇拜,天水为赵姓地望,与早期秦文化有关。

飞廉世系

秦国分支: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秦非子

赵国分支: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最近,在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吕陵镇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发现了两座东周(或战国)墓,墓中出土了两件陶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它们奇怪的“长相”,不禁让人探问:他们是当年的工匠任意塑造的,还是有“蓝本”、有原型呢?

“怪兽”

菏泽孙大园堌堆遗址中出土了两只陶兽,造型非常奇特。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一只类似鸟(上图左),两足,足间带蹼,有双翅,尾巴扁平,头微扬,嘴大张。不过与鸟类不同的是,它的头部有两只类似耳朵的部件。

另一只类似兽(上图右),三足,身体为釜状,头部有双耳双角,鼻子隆起,嘴巴宽阔,两肋间竟生双翅。

据现场的考古负责人孙先生介绍,这两件陶器分别是从两座东周墓中出土的,距今大概有2500多年,属于随葬的陶礼器。

面对这两只“丑萌”的陶兽,孙先生直言“不太常见”,“找不到和它类似的器型”。他推断,可能是工匠“当时烧制的时候自己发挥了一下”。

现在,这两件器物名称暂缺。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比考古队更着急的是媒体。

对这两只“小怪兽”,媒体抱有极大的热情。见考古队迟迟不为出土物命名,他们干脆第一时间搞起了在线征名活动,结果引来了网友一大拨响应。

不过,考古是科学,网友起的名字虽然很欢乐,但终究属于娱乐!

要为它们取个很“科学”的名字,必须考查器物的原型到底是什么。

比如下图这件陶壶,1960年出土于苏州吴江梅堰镇东北的一处良渚文化遗址。

它的头部似鸟,身体部分似江(海)豚,因此人们在命名时就“鸟形”还是“豚形”争论了起来。

最终借助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才为它命名为“江豚形陶壶”。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原型

回到那两件“怪兽”上来。

仔细看,它们还是有原型的。——两只脚的陶兽在形象上更像鸟。

如果说它真是战国时的工匠一时顽皮,或灵机一动,“发挥”了一下的话,那就在两个元素上:

一是脑后的两只耳朵,二是突出的两眼与两耳之间的两个圆洞。

从翅膀与尾巴是插在相应的部位来分析,那两个圆洞处似乎也该有相应的插接件。如果有的话,那么只能和另一只“脚兽”一样,是两只角!

这样,就在鸟的形象上添加了兽的成分。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两脚兽”后视图

而那只“三脚兽”,从头部的形态看,更像是鹿或羊,特别是一双角,和羚羊角十分相似。

当然,它的一双翅膀,又使它集合了鸟的特征。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综合分析这两只“怪兽”,悦华认为,它们并非工匠临时起意,随手创造出来的、毫无依据的事物,而是有所本,有原型的。

依据有三:

第一,考古人员言,两件器物出自两座不同的东周墓,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讲两座墓的关系。换句话说,不能证明两件器物出自同一工匠之手,烧造于同时。

而且从工艺上看,二者工艺不同:“两脚兽”的部件似是分别烧造,然后插接组合在一起;而“三脚兽”则似整体塑造、烧制。

假如两件出自两个不同的工匠,就不“可能是当时烧制的时候自己发挥了一下”。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第二,古人重视礼仪,不仅邦国,且及百姓。《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虽然,到了“礼崩乐坏”的战国,且两座墓是规格等级不高的平民墓,但工匠不遵制度,自由发挥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三,两件器物异中有同。

虽说两物一类鸟,一类兽,但却有着共同特征:①夸张的大嘴,②耳、角(“两足兽”的角系悦华由孔洞所做推断),③翅膀。

这些共同要素,表明可能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大嘴、生角、生翅的“灵兽”形象。

三点加在一起,推论就是:工匠创造的这两件器物,非自由创造,而是依据他们心目中的某一原型制作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原型是什么?

飞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向阳在《菏泽墓葬群发现罕见东周陶兽!或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一文中认为,陶兽(文中指“三脚兽”)或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悦华认为非常有道理。

他说: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何家村“唐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不唯“三脚兽”,悦华认为连“两脚兽”亦是飞廉的形象。

如文中所言,飞廉的形象多是鸟身鹿头或鸟头鹿身。而那只带耳带洞(缺角)的“两脚兽”不正是鸟身鹿头的形象么?

从这个角度看,它比“三脚兽”更符合飞廉的形象特征。

其实,不仅在形象特征相似,从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看,“飞廉”出现在地处鲁西南的菏泽也不是偶然的。

在上古神话中,飞廉、蚩尤都属于东夷部落的首领。他们在河北、山东一线与沿黄河东下的黄帝部落展开激战。最终飞廉倒向了黄帝集团,而蚩尤被杀,据传死后尸身沿大野泽分葬。

东周墓出土的陶兽,居然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现在处在古大野泽南岸的巨野和东岸的汶上还有蚩尤墓遗迹。

——大野泽在鲁西南,菏泽东不过百里。

蚩尤的影响仍在,那么飞廉没有理由不影响后人,何况,东周距离黄帝的时代明显地更近。

蚩尤被称为战神,那么拿飞廉部族的图腾“鸟头鹿身”、“鸟身鹿头”的“怪兽”作镇墓兽,应该能说得过去。

悦华非考古专业人士,考古知识当然缺乏。做出些臆测与推断,只不过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向阳:《菏泽墓葬群发现罕见东周陶兽!或是传说中的风神“飞廉”》

2、孙大园堌堆墓葬考古相关报道

3、图片主要来自齐鲁晚报等新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