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唐密是密宗吗)

前文请接《唐密(密宗)-日本的佛教主体宗派,但他的老师中国却已经失传》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大兴善寺是唐密祖庭,占了靖善坊一坊之地,是唐时长安城面积最大的寺院(约30万平米)

醍醐灌顶

天宝五载(746年),南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江湖名头响彻中国的佛家“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金刚,作为唐朝使者访问其祖国后,返回大唐。他这次没有走传统的丝绸之路陆路而是走海路,取道广州,风尘仆仆返回帝京长安复命。

他这次回来,满载着从狮子国搜集并带回的包括《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大小乘经论二十部等共计一千二百卷的梵文经书,除此外,他还带回了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给唐朝进贡的托献方物。

这一年的初夏,身居市井之中的兴庆宫富丽堂皇,透露着文艺气息和不俗的品味。和煦的暖风吹过龙池,花萼相辉楼前,一个密宗法坛搭建完毕。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众僧做完法事,不空法师登上法坛,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拿着宝瓶甘露水、咒幔、法相、铃杵及水晶等各种法器,配合修持仪轨。此时的玄宗打坐于坛上。 诏见不空法师将圣水缓缓灌在唐玄宗的头顶……

就在这一日,做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开创人“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法师为玄宗 “醍醐灌顶”。

“灌顶”之于佛教徒,尤其是密宗,如同基督教的洗礼。从此,玄宗就成了“科班出身”的佛教徒了。礼仪完毕, 玄宗为不空法师赐号“智藏国师”,并赐紫袈裟。

接着不空法师在长安应玄宗之请,在长安设坛祈雨。不空法师在坛上打坐念完密宗咒语以及诵经半日后, 关中大地普降甘霖……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灌顶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今西安大兴善寺街上“开元三大士”三位高僧的雕像 (摄于2018年6月)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密宗在长安相关寺院及祖庭大兴善寺

“开元三大士”之 善无畏 – “胎藏部密法"

佛陀的父亲是净饭王,而佛陀还有一个叔叔叫甘露饭王。甘露饭王的后代因国难跑到了乌荼国,成为乌荼王。乌荼国位于印度次大陆的普里(Puri)镇附近,这里也是印度教的七大圣城之一。

王子和国王

在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乌荼国出生了一个王子。 王子长到10岁就开始领兵打仗,13岁就继承了王位。可是他的兄弟为了和他争夺王位而起兵造反。他率领军队讨伐他的兄弟,取得了胜利。

对于谋反这种十恶不赦的罪行,王子不仅不忍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且通过这次血腥而惨烈的平乱战争,他厌倦了争权夺利。他想出家当和尚。

这位王子就是善无畏②,他很快将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兄长,他走出皇宫,一路向南来到海滨。他在殊胜招提寺修习佛法和修行。他聚沙建塔,共建塔一万座以了自己的心愿。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画家范曾笔下的善无畏法师

学法

之后,善无畏开始乘船游历印度文化圈的各国,目的是学习佛教。他即使在船上也不忘了念习佛经,每当他念诵佛经之时,则海上风平浪静,万里无云,航行也变得非常顺利。

有一日,突然有海盗打劫。他没有半点慌张,而是打坐念起了真言。不一会儿,七俱胝准提尊(也叫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全现身相。突然又来了一拨海盗,结果两拨海盗火并,后来的打跑了先来的,并向善无畏请罪忏悔, 最终船只安全抵达中印度。

接着善无畏过摩揭陀国,结识了国王王妃。再后来,他去了佛教的最高学府,那兰陀(Nālandā)寺,并将母亲给他的传国宝珠,装饰在了寺内大佛像的额头之上。

在那兰陀寺,善无畏拜圣僧达磨鞠多为师。就在几十年前,玄奘大师曾在那兰陀寺时,善无畏才刚刚出生。玄奘大师也曾和圣僧达磨鞠多有过几面之缘。据传,圣僧因为“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所以虽然已经800岁,但看起来却只有40左右。

一日,圣僧达磨鞠多正要用斋,周围和尚看到圣僧的钵中的食物充满异域风格,很是好奇。僧人中有见多识广的,说这些食物是东方一个叫大唐的国家的食物。食物还冒着热气,好似新鲜出炉。众僧人大为惊奇:“大唐离这里十万八千里,这早上刚做好的食物,中午就到咱们这里了,这也太神奇了!“

但是,只有一人,不动声色,异常淡定。这个人就是善无畏。

“大唐国的白马寺,重新修建的重阁竣工了,我刚在白马寺受了供。所以带着这些食物回来了。善无畏,只有你一人陈定默然,没有吃惊。所以,我决定传你大法。”圣僧对徒弟善无畏说。

接下来的几日,达磨鞠多向善无畏传了“总持瑜伽三密教”。并授予了“无量印契”,同时为善无畏做了灌顶。此后的善无畏被称为“三藏”,一直待在那兰陀寺中,越发勤奋研修佛理。又是五年过去了,善无畏将密宗的奥义融会贯通。

接着善无畏法师的周围出现了一个个神迹。他先是“周行大荒,遍礼圣迹”,在鸡足山被观音摩顶;在灵鹫山,被满山野兽引导进入一个山洞。洞内奇光异彩,突然间,洞内明亮如白昼,释迦牟尼的佛像突然显现,左右侍者俱在;中印度大旱,善无畏三藏法师求雨。众人惊奇看到,观音在空中的日轮之中,手执玉净瓶,将水注入地上,顿时大雨倾盆。雨中的人们欢呼不止,载歌载舞;善无畏的母亲失去了儿子的消息多年,认为儿子可能已不在人世,于是哭瞎了双眼。善无畏给母亲写了封信慰问母亲,母亲立即复明了……

八十岁高龄的善无畏已经成为五印度的密宗大师。这一日,他的师父圣僧达磨鞠多对他说:“你与震旦中国有缘,你应该去那里弘扬佛法。”

八十岁的善无畏,俯首跪地,以头顶师父的双足,向师父施了“足顶礼”。他告别了亲爱的师父和那兰陀寺, 开始了向东方的行程,目的地是大唐长安。

善无畏去东土大唐的路上,又是一路神迹出现。路过今天阿富汗克什米尔的迦湿弥罗国时,有小河阻挡,眼看天色已晚,无处落脚。善无畏念动咒语,飞了过去……;在今天巴基斯坦的乌苌国,有只小白鼠,天天不离他左右,每天都给他拖来金币;再往东到了当时大唐属地,今天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善无畏给那里的突厥可汗宣讲密宗经典《大日经》。离开那里时,路遇强盗,贼人为了财物,向善无畏,连砍三剑。但是就像是砍在了铜铁之上,善无畏丝毫未受伤;善无畏又向南去吐蕃,过高海拔的雪山时,善无畏由于缺氧,倍感不适。此时善无畏的师父达磨鞠多突然从天而降。

“菩萨牺牲自己,身处凡世,不舍生死。你早已离相,不受生死困扰,你不会有病的。”师父向他说完后,就没有了身影。而他却突然像换了一个人,精神抖擞百倍,不适和疲劳顿失;他搭伴商队一起到了吐蕃,可是刚到吐蕃,就遭到当地人前来抢货。善无畏打坐并密运心印, 劫匪一个个跪倒请罪悔悟。

入唐

此时大唐的掌舵人是唐睿宗,他听说善无畏法师要东行拯救东土苍生,于是派人在玉门关恭迎大师的到来。

很快唐玄宗接了睿宗的班,奉睿宗为太上皇。玄宗晚上做梦,梦见有一个僧人,威武异常,非常不同凡人,长有异相,他觉得很蹊跷, 于是找来画师, 他口述梦中神僧的模样,然后画在了宫中墙壁之上。

四年过去了,这一年是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高力士报有西域僧人求见。玄宗冥冥中仿佛是期待了很久,立即诏见。

善无畏一出场,玄宗就是一惊。这不就是自己四年前梦中的那个神僧吗?和墙壁上的画像一摸一样。玄宗对有些事的确信了,于是聘善无畏为国师,并立马在大明宫中搭坛、设内道场,请善无畏在宫中作法诵经,并为玄宗的兄弟宁王和薛王灌顶。

接着玄宗安排大师先住在宫城之西的修德坊兴福寺,很快又搬入西市东南角延康坊的国寺西明寺菩提院译经。 西明寺本是李世民最喜欢的王子魏王泰的府邸,后被改为皇家寺院。

此时的善无畏在长安译出了《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而这卷经书是“唐密”(唐代密宗)的最根本的经典。接着又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等,并作《大日经》等经典。

善无畏的"胎藏部密法"和金刚智的“金刚界秘法”是唐密中两大心法。“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 胎藏界是由善无畏第一次传入中国,而中国第一个传承人是一行大和尚。

在善无畏的译经队伍里有位中原的名僧,他就是著名的僧一行大和尚。善无畏为他灌顶并向他传授了胎藏界密宗心法。僧一行就是我们小时候教科书上那位发明浑天仪的古代天文学家。他有一个很牛的曾祖父,叫张公谨,其为唐太宗凌烟阁24功臣之一。善无畏是“唐密”的鼻祖之一,而僧一行则成为了正宗密宗传人之一。“虚空等心者,即是净菩提”这是一行的著作《大日经疏》中的语句。这本书也成了僧一行密教思想的代表作。

几乎同时,和善无畏法师同为“开元三大士”的不空法师正在在锡兰学习密法,同时受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灌顶。他又将这两法再次传入中国,这是后话。

善无畏后来受玄宗之邀去了洛阳,99岁时圆寂,并葬于龙门西山的广纪寺。

“开元三大士”之 金刚智法师-“金刚界秘法”

唐玄宗25女病重,眼看公主就要不久于人世。玄宗悲痛异常,此时的唐玄宗想起了天竺国来的高僧。于是他请来了金刚智三藏为公主诵经以传授戒法来做临终关怀。

此时的公主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睁开眼睛了,一直处于昏睡状态。金刚智大师选了两名七岁童女,用白色的绢蒙住她们两个的面孔,然后让这两个孩子躺下。其后让宰相牛仙客以唐玄宗的口气写下敕令,再烧掉。

接着金刚智大师口诵密咒,躺在地上的两个童女竟然能够一字不差地复述大师的咒语。接着大师止息杂念,然后使心神平静,进入“三摩地(samadhi)”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昧”境界。他让两童女拿着敕令到了地府见了阎王爷。

大约一顿饭工夫,公主和两个童女都醒了。公主从躺了一个月的病榻上起身,就和没有任何病一样。玄宗听说后,立即赶来。公主拜见玄宗说:“定数不能改,只是阎王开恩让我再见父亲一面。”

原来阎王看到两个童女带着敕令下来,阎王派了早已过世的公主保姆刘氏,护送公主灵魂和两个童女一同返回到了阳间。

公主在一切如常的情况下生活了半日后,再次躺到卧榻之上后就溘然长逝, 再也没有醒来了。

那么这个金刚智法师又是谁呢?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金刚智法师

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有一艘波斯商船到达广州。有搭乘该船的一行天竺僧人下得船来,领头的僧人正是金刚智法师。

金刚智法师和善无畏法师不同,他不是从西域走陆路而来,他是走海路,先到广州,经洛阳来到长安的。

学法

这位金刚智法师,是南印度摩赖耶国(今印度西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一带)人。和达摩笈多法师、善无畏法师一样都是高种姓的婆罗门出身。法师自幼年就有佛教天赋,能读佛经过目不忘,而且日诵万言。10岁那年去了那烂陀寺出家,他的师父是止寂静智师。他当时学习的科目是《声明论》。

金刚智法师曾经和善无畏法师同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

我们看看金刚智这个佛教“学霸”是怎么学习佛经的:

  • 15岁在西印度,学习法称论师的著作, 耗时四年,然后再回到那烂陀寺;
  • 20岁在那烂陀寺受戒;
  • 21岁起,学习大小乘各种戒律,以及南宗的《般若灯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著作,耗时六年;
  • 28岁在迦毗罗卫城,从师胜贤论师,学习《瑜伽论》、《唯识论》、《辩中边论》,耗时三年;
  • 31岁在南印度,拜龙树菩萨的弟子龙智为师,学习了《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等大乘经典,以及各种五明论著,耗时七年。此时的他,显教、密教皆为通达。他在这里接受了“五部灌顶”。

通过这么多年的悉心学习和研究佛教经典,此时的金刚智已经是佛教领域的大学者和高僧大德了。辞别师父龙智后,他又回到了中印度。

南印度三年大旱,国王请他求雨。他在王宫中建坛设道场,施法后,大雨倾盆。于是国王为他建寺院,金刚智在这里修行了三年。接着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神迹,在寺院门口有颗树枯萎了,他在那里辟谷七日修炼, 树木竟然起死回生,最后变得枝繁叶茂;一日,观自在菩萨在金刚智身旁现身,金刚智叩头便拜。菩萨说:“ 你已经学佛理大有成就,你现在可以先去狮子国去瞻仰圣物佛牙,然后去楞伽山礼拜佛的圣迹。然后你要去东土大唐拜谒文殊师利菩萨。东土大唐和你缘分极深,你应该去那里普渡众生。”金刚智法师表示谨记菩萨的教导。

于是,后来的金刚智法师按照菩萨的指示,一步步去实现。

入唐

金刚智决定走海路搭波斯的商船去东土大唐,他启程时带了《大般若经》和其它各种佛典,还带了印度的七宝器具和许多名贵香料。启程后的商船船队,一路上多次受到海盗和暴民的抢劫,一行船队几乎全都遭到抢劫,只有金刚智的船安然无恙。这条船队经锡兰、苏门答腊等南洋港口,历时三年,终于于开元七年(719年)抵达广州。此时的广州波斯和大食商人云集, 一派国际港口的气象。

金刚智在广州做了下休整,第二年经洛阳,来到了长安。

在洛阳停留时,恰逢连续五个月无雨,天大旱,金刚智施法在洛阳求雨。自己亲绘七俱胝菩萨像,开光后求雨。半天功夫,狂风大作,飞龙在天,一会儿就倾盆大雨落下,洛阳百姓奔走相告。

金刚智终于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玄奘大师修建大雁塔下的晋昌坊大慈恩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迎接大师的到来,并安排金刚智法师在大慈恩寺住下。

金刚智法师到长安后,见到了另外一位,4年前来到长安的印度高僧-善无畏。两人是“校友”,都曾在那烂陀寺求佛学法,两人又都是印度密教宗师,但是却流派不同。这两人来到长安的路途也不同,一个自西取道西域陆路而来,而另一个自东取道东南亚海路而来。这二人共同成为了中国佛教密宗的创始人。

金刚智大师不久又移居到小雁塔下的安仁坊大荐福寺。随后法师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在长安东市西北顶角相对的崇仁坊资圣寺翻译经书,在这里翻译出了《瑜伽念诵法》二卷和《七俱胝陀罗尼》二卷;在开元十八年(730年),金刚智三藏又于大荐福寺译出了《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经书。法师这几年共译出经书四部七卷。

开元十九年,又译出《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共四部四卷。从开元十九年(731年)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5年间,法师共译出密教经典、仪轨等二十一部二十四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功夫,金刚智在大唐已经待了二十一年。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金刚智思念故土向玄宗请求回国。唐玄宗批准,金刚智依然打算走来时的路,取道洛阳,然后去广州走海路回国。

当金刚智行到洛阳光福寺,并在这里住下时,他突然对寺的守门人说:“白月圆时,我将去矣!”果然到了阴历8月15日中秋之时,金刚智在广福寺礼毗卢遮那佛像旋绕七圈,然后回到住处,先焚香然后许愿,再叫来弟子吩咐了一些事情后,圆寂于此。春秋71载,僧腊51年。

他的灌顶弟子

开元年间大唐的几位高僧大智、大慧、不空、一行等都曾被金刚智法师灌顶,拜他为师父。

不空法师是金刚智法师在来长安之前就收下的徒弟。作为唐代僧人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僧一行,不但拜了善无畏法师为师,学习了善无畏的"胎藏部密法"。而且一行还拜金刚智法师为师,学习了金刚智的“金刚界秘法”,唐密两大流派皆领悟心中。他受到两位大师的灌顶,协助善无畏法师译经,同时力劝故请求金刚智三藏翻译经典,以便流通。

而金刚智大师的灌顶弟子里还有朝中大员,那就是中书侍郎杜鸿渐。在大师圆寂后,杜鸿渐曾撰写碑文赞美师父功德以及弘扬密宗要义。杜鸿渐曾经拥立肃宗,并在代宗一朝拜相。

金刚智大师的弟子不空法师最后终成中国密宗集大成者及祖师,他的译经场所大兴善寺也因此成为唐密祖庭。不空法师就是前文中为玄宗醍醐灌顶的法师。

“开元三大士”-不空法师 – 唐密祖师和集大成者,唐密祖庭大兴善寺

隋唐的译经场所总是和大兴善寺这个皇家寺院分不开。唐长安城位于九五至尊之地-九五高岗上的靖善坊大兴善寺,自隋文帝开皇年间到了唐玄宗的开元年间,一直是全国的佛教中心,也是一个大型译经场所。而这里更是唐密的三大创始人-“开元三大士”集大成者不空法师创立密宗-唐密的地方。

就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玄宗批准金刚智法师和弟子们回印度。金刚智一行准备取道洛阳,到广州乘船走海路回国。金刚智的弟子有一位就是不空和尚。

奈何71岁的金刚智大师到了洛阳,就圆寂辞世。他的弟子不空,准备完成师父的遗愿,继续前往印度回到那烂陀寺。可是就在这时,玄宗下诏让不空作为大唐使者送国书到他的祖国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于是不空法师,改了行程,率领其弟子含光、慧辩等37个僧众,到了广州,乘坐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 耗时一年,回到了他的祖国狮子国锡兰。

他回到狮子国后,由于是大唐的使者,受到了狮子国王隆重的款待。但他心中却满怀佛理、经书等宗教事业,在狮子国他又拜师于普贤阿阇梨(或说龙智阿阇梨)接受了灌顶,并得到了大量的经书。包括《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大小乘经论二十部等共计一千二百卷经书。

天宝五载(746年)不空法师带着这些经卷以及狮子国王尸罗迷伽进贡给唐朝的托献方物,满载而归长安。

就是这次回到长安,不空法师为玄宗在兴庆宫灌顶。并奉敕在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淳化坊净影寺从事翻译及开坛灌顶。在此期间,不空法师又在长安设坛祈雨,由于施法灵验,又被赐号智藏,并赐最尊贵的紫袈裟。

四年后的天宝九载(750年),不空法师再次奉旨回国,但到了韶州,不空法师就生病不能前往了。

三年后的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请玄宗将不空追回,去河西地区讲经。于是不空法师又赶回长安暂住在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东南的来廷坊保寿寺, 稍事休整后,赶往武威开元寺从事灌顶译经等佛事。

在武威开元寺期间,不空法师又征用了安西高僧大德-法月的弟子利言(一称礼言)一起参加译经事业。这一年是天宝十三载(754年)。

就在第二年底,“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了。安禄山大军一路向西南打了过来。

天宝十五载(756年)年初,不空法师被急诏入京,入住大兴善寺开坛灌顶。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安禄山大军攻占长安,玄宗一行仓惶逃亡蜀地。而不空法师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期间,却一直镇守在大兴善寺内, 成了肃宗在长安的情报中心。

紧接着肃宗继位,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元年。由于长安沦陷期间,不空法师和肃宗保持了紧密联系。一年多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九月长安光复后,唐肃宗和唐玄宗返还长安又给了不空法师很多礼遇并让法师住持大兴善寺。

第二年的乾元元年(758年),不空法师向唐肃宗上表,请求搜集和汇总在大唐的梵文经夹然后加以修补,并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传授给大唐僧人。于是唐肃宗敕许将长安城中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以及其他寺院的经书,并将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所带来的梵夹全都集中起来,让不空法师在大兴善寺内统一集中翻译。依《贞元录》记载,不空在此间共译述经典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

不空的翻译特点是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尤其是密宗咒语的梵汉对照,他的咒语很多是音译。例如不空法师翻译版的《大悲咒》:

“曩慕啰(引)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曩莫阿(引)哩夜(二合二)

嚩[口*路]枳谛湿嚩(二合)啰(引)耶(三)冐(毛上音下同)地萨多嚩(二合下同)耶(四) 莽(浮声呼)贺萨多嚩(同上)耶…….”

大兴善寺也与玄奘译经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义净译经的荐福寺(小雁塔)合称为唐长安三大译场。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著名译场,那就是东晋后期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城南终南山的草堂寺译场。不空法师也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

不空法师住持大兴善寺后,在寺内行息灾咒法,并设灌顶道场与戒坛。此后的长安和大唐土地上首开了“醍醐灌顶”之风。大兴善寺也成为唐代密教的祖庭和中心道场。

几年后不空法师的弟子惠果住持的乐游原上新昌坊的青龙寺也成为和大兴善寺并列的唐密中心道场。这两个寺院并称为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已经年迈的不空法师还派弟子含光到山西五台山修建了金阁寺,玉华寺等五座寺院,每寺院定额僧二十一人。 这里也逐渐成为了密宗中心。

大历九年(774年),法师圆寂,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唐代宗敕赠“司空”,并加“大辩正”的谥号。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德宗又敕准不空弟子惠朗在大兴善寺为不空法师立了《唐大兴善寺大辨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该碑严郢撰文及徐浩书丹, 现藏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唐大兴善寺大辨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不空法师的弟子们

不空法师的弟子众多,而且牛人辈出。

先说政界,他曾从天宝年间到唐代宗的大历年间,为唐玄宗、唐肃宗以及唐代宗灌顶,是为三代帝师。 一个和尚做了三代皇帝的师父,估计也只此一家。

这三朝的王公大臣均对不空法师尊敬有加,翰林待诏赵迁曾受大师灌顶,并在拜师后的四十年中,受法门人约万计,本人亲自授予比丘戒的弟子两千余人成为一代戒师。他撰写并介绍不空法师的《不空三藏行状》。

再说他的僧人弟子。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被时人称为“六哲”的五台山金阁寺的含光法师、新罗人惠超法师、长安新昌坊青龙寺的惠果法师、长安休祥坊崇福寺的惠朗法师、长安来庭坊保寿寺的元皎法师和觉超法师。

这六个人中,崇福寺的惠朗法师最为年长,在不空法师圆寂后,继他的法位,教授后学,也是他负责为法师立了碑;而青龙寺的住持惠果法师,以后也成为了一代密教宗师,他在青龙寺收了个日本徒弟叫空海。空海回日本后,在日本东大寺创建了日本真言宗,也就是所谓的“东密”。不仅如此,空海法师回日本后,还发明了日本的字母“平假名”,后来在“平假名”基础上又形成了“片假名”。空海法师也是日本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大师,他与日本嵯峨天皇、橘逸势共称为日本“三笔”。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从此可窥一斑。在青龙寺一节中再次详述。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不空金刚像》唐代画家李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

唐代有个画家叫李真,他曾为不空法师做了一幅《不空金刚像》送给了不空的弟子青龙寺住持惠果。而惠果又将这幅画送给了空海。在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年),空海回国时将这幅画带回了日本,到今天都保存完好,现藏于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中。

不空法师应哥舒翰邀请去河西时,还收了一个疏勒(今新疆喀什)人弟子,法号叫慧琳。这个慧琳法师也曾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他广征博引,解释梵汉名义,此著作也成为了佛教重要的著作。

不空法师的弟子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天文学家和科学家僧一行。一行大和尚,先后受过密宗创始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法师三大宗师的灌顶。一行法师在开元七年(719年),曾求不空法师灌顶①。所以此后一行也成为“唐密”传人中学习最全面的一个。一行法师,兼修“胎藏界”和“金刚界”两种法门,并能融会贯通而“不二”,成为“唐密”集大成者。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长安靖善坊的大兴善寺成为了密宗, 又叫“唐密”包括日本“东密”,当仁不让的祖庭。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大兴善寺 (摄于2018年6月)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大兴善寺 (摄于2018年6月)

唐密(密宗)起源之“开元三大士”

大兴善寺 (摄于2018年6月)

该文节选自笔者的系列丛书《长安108坊》。

————————————————————————————————————————

注释

① 面首形伟,待异常伦,顶起肉鬃,耸若云峰,目正处中,上下量等,耳高且长...... 《续高僧传》卷二《那连提离耶舍传》

② 故事根据《开元释教录 · 总录 · 卷九》及宋《高僧传》

③ 开元七年,至于西京,一行禅师求我灌顶。-《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