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金华市中心是哪个区)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哪座寺庙顶老财,金钱寺,顶老财……”

这首耳熟能详的金华民谣,讲述着唐代古寺金钱寺(法隆寺)昔日的辉煌。寺内的法隆寺经幢,这座先人留下的瑰宝,如今成了一处珍贵的文物遗址。

从金华市区繁华的宾虹路或义乌街走进开发区金钱寺村,村东有一座古寺遗址,就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古金钱寺(法隆寺)。走到村中央,国家级历史保护文物——唐代法隆寺经幢便出现在眼前。

法隆寺建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法隆寺经幢上的铭文,只能证实经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遍翻府志、县志,关于法隆寺的记载只有后人引申自建幢记中的寥寥数语,那座曾经气势恢宏、香火鼎盛的寺院的璀璨过往,流传于金钱寺村人代代相传的口述史中。

法隆寺经幢是金华现存较为完整的唐代佛教建筑,是金华现存唯一的一座石经幢,也是金华现存有据可查最早的建筑之一,是长江以南地区现存时代较早的一座经幢,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法隆寺经幢

在流光中遗世独立

■文/摄 吴彰义 郑建良

昔日南关,因法隆寺的别称金钱寺而更名

从前,此地没有金钱寺,此村也不叫金钱寺村,而叫“南关”。

一条古代大路穿村而过,连接县城,直达宣平(今武义)、处州(今丽水),武义江则由南往北经雷塘后直通八咏滩,与义乌江合流汇入婺江,形成水陆交通枢纽,是来往客官、商贾的必经之路。南关村世代居住着徐、吴、邢三姓村民,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富庶安逸。南关村俨然风水宝地,后来陆续有钱、方、郑等姓来此定居。

唐大中十一年(857)之前,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婺江南岸。一名高僧云游来到南关,看长天辽阔,红日高曜,绿水徊绕,土地肥沃,被深深吸引,便率弟子在此驻扎,大兴土木修建禅寺,广结善缘广纳僧众。历经数十年努力,一座气势恢宏的禅寺终于建成,取名法隆寺。因其经幢下石隙周匝有大金钱,当地人就管它叫“金钱寺”。

金钱寺(法隆寺)逐渐吸引了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上香。年逾六十的徐德行先生回忆说,其祖辈曾一直在金钱寺帮忙,佛事活动曾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金钱寺香火日益鼎盛,人们就将这一区块统称“金钱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南关村”这一村名了。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仰莲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八角宝盖,每角雕出一个兽首

大隐于市,立于盛唐的法隆寺经幢历经繁华沧桑

相传,金钱寺原来清幽恬静、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经幢就立在山门之上,过了山门约50米,有一口水塘,名叫寺塘。据说塘里的荷花特别大,有如观音之莲花宝座,其颜色也特别鲜红,十里之外便可闻到幽幽荷香。塘中鲜藕磨制成粉,香甜可口,更是有名,食之可以消暑解痧。塘边有许多大樟树,三人合抱不下的就有二三十棵,郁郁葱葱。离寺塘不远有一口方形小池塘,即放生塘,与寺塘相通,另有一小渎直通武义江,塘中架有一座石拱桥,延塘周围杨柳低垂。走过石拱桥,一条中间青石板两边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直通金钱寺寺门,路边翠竹茂盛,硕大的朱漆大门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寺门朝西,门口有一远一近两棵大樟树,是方圆几里之内最大的樟树,靠近寺门的一棵,树身有个凹穴,里面可睡五六个小孩。整座金钱寺筑有高高的围墙,墙体用三合土(土、砂石、石灰)夯成,墙面用石灰水刷成白色,墙顶盖有灰色土瓦。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连珠上的共命鸟

进得寺门,青砖铺成的空地两侧,各摆放着一个铜制大鼎,边上摆着十八个插蜡烛的架子,正面就是大殿,共五进九殿,外观雄伟庄严,门楼翘角。第一进供奉着四大天王神像,象征着民间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第二进供奉着各种佛祖像;第三进供奉着罗汉像;再进去,里面还有几座小殿;两旁分列着偏殿、藏经楼等殿堂。出了偏门,便是一排念经房和一大片平房供僧人念经、住宿。

寺内还有一个后院,建有大操场,是武僧练武之处,地上放满石锁、石墩和二头墩等石器,各类兵器一应俱全,武技高手辈出。寺院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充分体现出佛教文化的深邃高远,金钱寺因此名声远扬,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许愿还愿,每逢初一、十五,更是香客云集,香烟缭绕。曾经的金钱寺有殿宇20余重,僧众五六百,更有骑马烧香、策马巡夜之说,可见当时规模之宏大。 金钱寺当时有寺田十八余石(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5亩),位于寺院周边,紧邻婺江、义乌江、武义江,由僧人自垦、自种、自管、自收,所产粮食蔬菜自给有余,寺内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潜心修佛,积德行善,遇见贫穷的乡民,还会慷慨施舍。

由于金钱寺建在武义江边,屡遭洪水侵袭。年复一年,河床向西南改道,河道不断变宽,寺田越来越小,直至完全被洪水冲走。清朝,金钱寺遭灭顶之灾,毁于洪水,全寺冲毁殆尽,成为一片沙滩(金华人叫溪滩,亦叫金钱滩),和尚们四散而去,唯有法隆寺经幢、寺门和两棵大樟树幸存。

尔后,当时的县令钱仁隆出资,请来石匠艺人,为经幢造一座青石亭,以避日晒雨淋,风雪之侵。怎奈石匠偷工减料,用木头架起亭子,四面用开石砌平,涂上颜料,请人写上诗文,骗过了县令。民国十一年(1922)春,一场洪水冲垮了亭子,连同寺门和两棵大樟树也被大水卷走了。至此,浩大的金钱寺只留下了山门上的法隆寺经幢。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短柱上的经变故事人物雕像

后来,金钱寺村民陆续在经幢周围建起了民房。民国三十一年(1942)5月,金华沦陷后,日本军队一把火把金钱寺村房屋点燃,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经幢周围的百来间高大宅院全被烧光,幸存的经幢则因大火的高温熏烤,风化更加严重,现在还依稀可见当年被大火熏焦的痕迹。

1961年初,唐法隆寺经幢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90年代,金华市区在武义江西岸金钱滩上开展围江造地,不久,在金钱寺遗址上一幢幢住房拔地而起,昔日的佛教圣地被现代建筑所取代。岁月流逝,仅存的法隆寺经幢隐于民间,尘封已久,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甚至不少金华本地人都不知道城里还有座唐代经幢,更不要说法隆寺了。

2006年5月25日,法隆寺经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隐于市井寂寂无声的唐代法隆寺经幢前,不时有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许愿,更有信徒从日本前来朝拜,还有一些学者和文物爱好者慕名前来拓印佛经。

千年国宝,盛唐文物华彩重现

历尽沧桑的唐代法隆寺经幢见证了金钱寺的兴衰,近年来,民间关于保护千年历史佛教圣地金钱寺的呼声越来越高。

1999年,文物部门对法隆寺经幢进行纠偏,并围上了简易铁栏杆,并几次修缮。后来还陆续种植了一些小叶冬青和柏树,2013年3月中旬将柏树换成了茶花。

为提升国宝形象,金钱寺村村两委班子成员顺应民意,拆除了经幢旁8户老房子。2015年7月30日,村里又自筹资金50余万元,对位于法隆寺经幢东南侧一座200多年的破旧老宅实施改造,修缮成一座建筑面积270.5平方米的白墙碧瓦一层仿古建筑,作为老年活动室。同年10月,该村又启动了紧临法隆寺经幢的金钱寺街改造工程。

2016年,金钱寺村自筹资金20万元,并报上级批准,新修了一座坐北朝南,宽6米、高8米(内空高4.6米)的牌坊。这座牌坊规模宏伟,石刻精致而庄重,与经幢遥相呼应,有效地起到了宣传和引路作用,让藏在深闺人不知的法隆寺经幢揭开神秘面纱,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8年,金钱寺村自筹资金近40万元开始对法隆寺经幢西边进行综合整治,清除建筑垃圾约1500立方米,腾出广场面积约750平方米,设置体育健身等设施,其中绿化面积180平方米,花坛立面采用仿古青砖嵌缝工艺,建筑风格与旁边古色古香的法隆寺经幢和老年活动室融为一体,分别用金桂、紫薇、茶梅球、毛鹃、大花月季、草花、麦冬等乔灌木装点,别具特色。

近日,金钱寺社区按照“弘扬美丽文化、留住乡愁元素”的要求,把法隆寺的传说搬上了经幢前的房屋外墙,着力将金钱寺街打造成传统风格与时代特征相融的古画一条街,画中古典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带给人们许多遐想。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经幢八疑

1.经幢因何建于此,幢下是否有舍利子?

佛塔分为两种,一是生身舍利塔,二是法舍利塔,尊胜经幢即属法舍利塔。我国唐代的经幢中便已埋藏有舍利,今所知记年最早的是杭州龙兴寺经幢,始建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宣宗大中五年(851)重修,后于后梁末帝梁乾化五年(915)再度重修。题记中云:梁乾化五年五月八日头陀僧处道重修,内有舍利五十四颗,琉璃瓶盛。比龙兴寺经幢晚20年建造的法隆寺经幢内,是否也埋藏有舍利子?

2.经幢上是否曾经帖金画彩?

唐代就有在经幢上帖金画彩的做法,不只为庄严经幢,更重要的是佛教徒藉此表达对菩萨和佛经咒文的敬重。法隆寺经幢上刻有“刘四娘舍金钏一只,重一两,帖咒及佛”字样,由此可否推断,法隆寺经幢曾经帖过金施过彩?

3.经幢之下是否有古井?井中是否有镇幢之宝?

传说法隆寺经幢下有古井,人若饮此水,马上两眼发红,脸现杀气,村民认为造经幢是为镇邪。据传,可以从经幢底座的裂缝投铜钱,若听到击水响声便能消灾(清光绪金华县志有此记载),但市文物处1999年纠偏时并未发现有水井迹象。

4.连珠上的图像是共命鸟吗?

共命鸟,梵语“耆婆耆婆迦”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后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如唐代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响共命鸟,金膀双回三足乌。”共命鸟不具有人身,但连珠上的四个图像都是人身,而且极像古希腊神话中的丘比特。唐代佛教图像一般都依照古印度版本,那么,金华法隆寺经幢连珠上的鸟翅人身是共命鸟吗?还是金华在唐代就受西方文化影响并在雕刻艺术上“中西合璧”了?

5.经幢上的长方形孔有何用?

经幢的三层勾栏和盘石上面凿有多个长方形孔,是祭祀、避邪、插旗之类举行佛事活动之用,还是安置顶盖之用,或是别有用途?

6.经幢为何历经千年仍昂然屹立

经幢是由10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块垒叠而成,这些石块在没有任何粘合物的情况下,如何连结在一起,且稳固地立于地面上,历经千年而不倒?内有榫接,还是另有高招?

7.经幢之石来自何处?

经幢之石取自金华北山一说一直存疑。据一些石匠说,金华北山石头因过于坚硬一般不用于雕刻,密密麻麻每字1.5厘米见方的经文也不是北山石所能胜任的。

8.工匠是何人?

法隆寺经幢雕刻,无论从画面结构、线条功力,还是人物神情等方面都美妙绝伦,体现了盛唐艺术丰腴饱满、绚烂富丽的时代特征,堪称金华境内石雕之佼佼者。能有如此刀法绝非等闲之辈,雕刻者何人?字字传神的经文之后刻有“于知仁书沈成镌”,但这只是写字、刻字者的名字,而未提雕像者为何人。

经幢传说

A.经幢为鱼枪化身

金钱寺位于江南鱼米之乡八婺大地,自古有“先有金钱寺,后有金华府”之说。村中有一座法隆寺经幢,幢下是一口井。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金钱寺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

某年春天,突然来了一条顽皮小龙兴风作浪,顷刻间婺江两岸洪水四溢,庒稼被淹,农舍被冲,民不聊生。以后每年一到春季,小龙都要光顾几次,每次都会带来大风、暴雨、洪水,造成灾难性破坏。

一天,盘踞在南山修炼多年的一条长蛇恰好路过,见此情景,正义感油然而生,与小龙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恶斗,小龙敌不过长蛇,一甩尾巴,劈开一条大河顺流西去,洪水也随着小龙沿河滚滚分流而下,大地露出了水面,这条被小龙劈开的大河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龙渎河”。为保护良田和农舍不再遭受小龙的侵害,长蛇从此定居在金钱寺,它头朝北山尾向南山,在江边布下长蛇营,形成一条坚不可摧的堤坝。

此后,虽然小龙每年春季都来,但一见长蛇就绕过金钱寺,径直顺龙渎河而去,从此,勤劳善良的金钱寺人,在长蛇的呵护下安居乐业,年年丰衣足食,一派富饶景象,吸引了大量过往客官。渐渐地,金钱寺成了八婺大地的水陆交通要道、鱼米之乡、风水宝地。

后来,某朝皇帝得知江南有一条长蛇,造福一方,为当地百姓所爱戴,担心有一天长蛇会变成真龙,危及帝位,就派出心腹大臣,带领精兵强将征剿。由于长蛇勇猛顽强,几次征剿都没有得逞,这位大臣心生一计,带上几名心腹小校,化妆成当地百姓模样,提着鱼枪,半夜三更悄悄接近长蛇。当时经过几天大战的长蛇正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官兵就对着长蛇的眼睛猛扎下去,将长蛇牢牢地钉在地上,以达到“独眼不成龙”的目的。

百姓得知长蛇遇害后,揭竿而起,赶走了官兵,而此时的长蛇仍然头朝北尾向南静静地躺在江边,用自己的身体阻挡肆虐的洪水。人们为了怀念长蛇的功绩,希望它能起死回生,每天为它念经祈祷,渐渐地,长蛇的两只眼睛和尾巴分别化为三口井,鱼枪变成了经幢,即法隆寺经幢,一直留存至今。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幢上的碑记

B.法隆寺因经幢殊胜而香火旺盛

据传,唐朝时期,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汉土,希望见到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下,遂五体投地,祈求菩萨让他看到文殊菩萨。此刻山中忽现一老者,用印度话告诉佛陀波利,让他返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流传汉土,才告知文殊菩萨在哪。佛陀波利大喜,至心敬礼,举头之顷,老人不见,僧惊愕之余,倍加虔诚,返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再返中土大唐时已历经多年。

古代翻译佛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经皇帝同意,由高僧大德主持翻译。佛陀波利将上述情况报请皇上,皇帝见此经功德利益甚巨,便将经文没收,在皇宫内自用,禁止流向民间,同时重赏佛陀波利。佛陀波利悲泣,声称自己捐躯委命取经,只为救拔苦难,不求财宝,要求取回经本流行汉土。皇帝见佛陀波利恳切,还其经本,佛陀波利访得懂梵语汉僧一起翻译,从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汉土流传。经中咒语成为唐朝寺院三大神咒之一,所有僧尼必须每日诵此经21遍。

唐大中十一年(857),在江南古城金华,法隆寺的僧人们瞻仰新落成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眉宇间充溢着无限的虔诚和信仰。因金钱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法隆寺经幢殊胜,守经幢的寺庙因此香火旺盛,僧人众多。

金华市中心竟然有这样的古建筑!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特别支持 金华市地方志办公室

“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

为充分挖掘、梳理、展现金华人文脉络

本报与金华市政协文史委、金华市文物局共同推出系列文化报道“古婺芳踪”

用心整理和记录这座城市的历史,寻找八婺大地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欢迎社会各界关心金华文化事业的人士撰文、投稿、提供线索

投稿邮箱:125059335@qq.com

你去过吗?

去过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