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首部抗疫题材电影)

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民间信仰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文化智慧和慈悲的象征,2013年由张鑫执导,李纯、中泉英雄、中野良子 、斯琴高娃、聂远联袂主演的首部以观音菩萨为题材的电影《不肯去观音》与观众见面。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它以公元842年至864年间日本僧人赴大唐求请观音的一段历史传说为线索,讲述了梅岑山烧瓷艺人余秀峰(牛犇饰)奉命为皇叔光王李怡(聂远饰)烧制秘色瓷护身观音宝像,二十年后信奉道教的唐武宗以灭佛为由追杀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光王李怡。作为光王护身符的秘色瓷观音宝像历经权力斗争、皇位争夺及东瀛高僧执着恭请下复归梅岑山,历经千年终成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故事。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借秘色瓷观音宝像宣扬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

1.有爱生因,由因生缘。因缘和合而生。

颖王李炎作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登基称为唐武宗。他的叔叔光王李怡自小装痴卖傻以求平安度日。李怡母亲郑太妃(斯琴高娃饰)携小光王上殿奏请武宗,想为光王烧制秘色瓷观音像一尊,为光王祈福。朝臣虽有反对,但在郑太妃据理力争下武宗同意。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此事落在了梅岑山烧瓷名匠余秀峰身上,奈何一直未成功。直到在烧制第七七四十九窑开窑之际,余秀峰的孙子海生发现莲花池中漂来一名女婴,余秀峰十分开心决定收养她。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五台山的无尘大师说,开窑的吉祥日子,这名女婴出现在此是福分。余秀峰请无尘大师给孩子赐名,因海生从女婴身上发现琉璃莲花,无尘大师以佛陀曾以莲花比喻,修行要远离污染,这名女婴又出现在莲池,仿佛观音菩萨显示人间,遂为她起名莲妹。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开窑之际,无尘将琉璃莲花扔进窑炉。秘色瓷观音宝像烧制成功。小光王李怡跪在秘色瓷观音像前,海生喊着观音菩萨来了。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郑太妃对儿子光王的舐犊之情是因,莲妹在观音像开窑之际恰巧被发现是缘。由此牵出了莲妹与秘色瓷观音像的缘,余秀峰与莲妹的祖孙缘,莲妹与海生的兄妹缘,余秀峰一家与光王的缘以及二十年后东瀛僧人与余秀峰家人、光王、秘色瓷观音像等数段缘。

2.佛家提倡与人为善,信三世因缘,认为佛菩萨无相,相由心生

二十年后,唐武宗信奉道教,颁旨灭佛。五台山乃唐朝高祖太宗父子龙兴之地,唐武宗特恩准保留此庙宇。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武宗皇帝借灭佛为由欲除掉信奉佛教的光王李怡。在得知光王要去五台山时,他命将军尉迟携尚方宝剑和毒药速去五台山将光王毒死。

五台山上的光王知道皇帝不会放过他,于是和无尘大师商量如何应对唐武宗,同时二人怕唐武宗对秘色瓷观音像不利 。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为使秘色瓷观音幸免于难,无尘大师提议将其藏于民间,交给观音宝像的烧制者——梅岑山的烧瓷艺人余秀峰一家保管,等到天下太平,再请回五台山。光王同意。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余秀峰一家人前往五台山,路上遇到昏迷的东瀛僧人惠萼(中泉英雄饰)。莲妹(李纯饰)将爷爷余秀峰都舍不得喝的水喂给惠萼,海生(王增奇饰)责备莲妹,余秀峰老人说,你要善待每个你见到的人,要把他们当自己的亲人。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老人家的善良,其实就是佛家所主张的众生平等,与人为善,与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个道理。

五台山上,无尘大师见到惠萼、余秀峰一行人时,得知惠萼不远万里从东瀛而来时,他说,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佛家讲究三世因缘,宿命轮回,认为今天的相遇,肯定是在过去有过某种交往,所以在他们眼中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一种必然的缘分,是久别重逢。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余秀峰、莲妹、海生等人参拜观音时,莲妹说,她见过有的观音像是男像,而且还有胡须呢。面对莲妹的疑惑,爷爷回答,观音是没有性别之分的,男像、女像是为了方便示众,渡人而已呀。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在度人方面以男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男身,应以女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女身,性别只是为了随顺众生,度化的方便而已。

无尘大师将秘色瓷观音宝像交给余秀峰一家人,嘱咐莲妹,她与秘色瓷观音像同岁,乃大机缘,大因果,还让她帮自己好好供奉。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3.菩萨亦度有罪之人且无处不在

下山途中,余秀峰等人遇到被尉迟所伤的光王,而司马为救光王欲杀尉迟。莲妹却冲出来阻拦,不可犯杀戒,菩萨亦渡有罪之人,坏人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余秀峰也说,尉迟是奉命行事。光王听后让司马放了尉迟。莲妹见光王受伤,提议让光王和他们一起去梅岑山。她还用爷爷的话说,一切皆由因缘。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第二天早上,惠萼向无尘大师提出,自己乃奉橘皇后(中野良子饰)之命请秘色瓷观音像去东瀛。无尘大师告诉他秘色瓷观音宝像已被余秀峰等人带往他们的家乡梅岑山了。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惠萼随即赶往梅岑山,路上他遇到船夫,他与船夫讲述观自在菩萨。渔夫问,观自在菩萨在哪里?惠萼说观自在菩萨在我们心中,在我们身边。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惠萼在余秀峰家中见到秘色瓷观音宝像,提出想将秘色瓷观音宝像请回东瀛,余秀峰很为难说,这要征得无尘大师的同意。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在用松木火焰给光王治伤时,莲妹不顾自身安危冲入火中救治光王,让惠萼非常感动。他开始思索如果每个人都像莲妹般善良,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一番祥和景象。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4.佛家之德——忍,善恶终有报

尉迟带兵追到梅岑山捉拿光王。光王、司马逃走,为引开追兵莲妹、海生假扮光王、司马二人,余秀峰为阻止官兵追杀莲妹、海生被官兵杀害。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光王向余秀峰尸身叩头敬谢救命之恩后离去,惠萼趁机想将秘色瓷观音宝像带回日本,被赶回的莲妹、海生抓住,海生认为是惠萼为了观音宝像杀死了爷爷将他一顿痛打。惠萼说,爷爷是被官兵杀死的,光王和司马可以作证。但海生不信,对惠萼拳打脚踢。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莲妹怕错怪惠萼阻止海生,她相信惠萼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但秘色瓷观音像乃是爷爷二十年前亲手烧制供奉在五台山上的,现在无尘大师将它交给她和哥哥保管,她不能让惠萼擅自带回东瀛,请惠萼把观音像还给他们。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惠萼被莲妹的善良感动,自惭形愧下认为自己不配带走这尊观音圣像。因为失去慈悲心的任何作为,带走的也只不过仅仅是一尊美丽的瓷像而已。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海生、莲妹跪在爷爷余秀峰的墓前。海生发誓要为爷爷报仇,莲妹却转述爷爷生前所言,学佛之人要难行能行,非忍能忍才是。海生反问,难道有大悲心,连杀父之仇都不报了吗?莲妹却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一个坏人,就算他狠得过天下人,但他狠不过因果。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5.慈悲的最高境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兄妹二人为找杀害爷爷的凶手决定去寻光王,奈何在明州城门口因私藏佛像被抓,被尉迟得知。于是他想利用海生兄妹二人引出潜藏的光王,遂散布明日将海生兄妹二人斩首的消息。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大仇未报的海生不甘心就此被斩。于是设计打晕狱卒,二人成功越狱。善良的莲妹为不牵连他人主动自首。她说,如果他们因为我们而送命,莲妹就算活着也不会心安的。海生也投案自首,他说,我若一人逃了,日后九泉之下无颜见爷爷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光王得知此事后,感叹,民女尚且如此,我却在此偷生,有愧啊。于是第二日刑场,光王为救海生兄妹自投罗网。司马为护光王,杀了很多护卫。关键时刻圣旨来临,唐武宗因服食仙丹而亡。皇太叔光王李怡被立为新帝即日登基。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尉迟乃奉命行事光王不予追究,但尉迟心中有愧,无颜面对新帝李怡自杀谢罪。莲妹只想和哥哥过平淡生活,遂谢绝封赏。光王敬佩莲妹菩萨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无缘大慈”就是无条件爱护众生,不分对象,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等,都要平等对待,没有分别,;“同体大悲”则是说一切众生和我都是一个生命,别人受苦就等于我自己受苦,别人快乐就等于我们快乐,所以要无条件的帮助爱护别人。

6.缘合故有,缘尽则灭

大唐新帝登基。东瀛橘皇后以东瀛终年战乱,国民惶恐不安,为佑东瀛,国土平和昌盛,再次命惠萼率僧团出使大唐。在五台山,惠萼与来还秘色瓷观音像的海生、莲妹再次相遇。他们拜见无尘大师时,惠萼再次提出奉橘皇后之命欲将秘色瓷观音宝像请回东瀛供养。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他的请求立即遭海生拒绝,他说秘色瓷观音像是爷爷的心血,绝不能拱手送给他人。 无尘大师也以这秘色瓷观音像乃余秀峰师傅一生心血所制,如今他魂归极乐,他实在是难以从命。最后以“缘合故有,缘尽则灭”来拒绝。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世间的一切都是缘合而生,一旦缘分尽了也就没有了,无须执着。

奈何无尘大师被惠萼水食不尽,风雨袭身却仍旧岿然不动的精神所打动,再加上莲妹与惠萼大师共同跪求无尘大师同意将秘色瓷观音宝像相送。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新帝李怡赞此乃好事,他说,一灯之明,亮及方寸。若能以一灯相传,燃亮万灯。万灯之明,定能普照四方。莲妹恍然大悟,原来惠萼大师迎请观音圣像于东瀛供养是传灯之举。新帝李怡希望惠萼点千灯万灯将大唐佛法宏及天下。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影片结尾以一个“和”字巧妙引出佛教的六和精神!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惠萼得偿所愿,求得秘色瓷观音宝像。无尘又送了一个和字给惠萼。回东瀛的船上青目不解这个和字。惠萼说是佛教的六和精神,即“口和无诤,身和同住,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还说若他东瀛能体会此六和精神,必能如大唐般平安和谐,繁荣昌盛。至此,惠萼已从佛教六和精神中悟出了解决东瀛战乱,民不聊生的方式,即和。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佛教的六和精神是佛教僧团的一种佛法,通俗讲,口和无诤指在言语上,和谐无诤;身和同住指在行为上,不侵犯人;见和同解指在思想上,建立共识;戒和同修指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利和同均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意和同悦指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一个和字,通俗易懂却又意味深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百姓常说,家和万事兴。可见和是一种选择,一种态度,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也是每个国人不可或缺的品质。

影片借东瀛惠萼和尚之口说出了《不肯去观音》的主题实在是妙。东瀛橘皇后因东瀛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前后两次让惠萼到大唐迎秘色瓷观音宝像,她认为若能请观音东渡日本定能引导大和蒙昧众生走向和谐。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但是橘皇后不懂,决定国家安宁,民族和谐的不是观音宝像,而是治国的正确理念。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观音宝像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对国民的慈悲精神,一份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策略和思路。幸运的是惠萼已从这个和字领悟出。

秘色瓷观音诞于梅岑山,不肯东渡,复归梅岑山,终成今日观音道场

惠萼及其僧团的船行至莲花洋时触礁。惠萼怀中的观音圣像跌入水中,惠萼为救宝像纵身跃入水中。生死一线中惠萼被不舍观音宝像前来送行的莲妹舍身所救。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面对莲妹和观音宝像的同时离去,他痛苦愧疚,诚心祈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如若他东瀛众生与菩萨缘分未到无缘供养,他当遵从菩萨旨意,请菩萨选择去处。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秘色瓷观音诞生于梅岑山余秀峰老人之手。它在梅岑山与五台山之间数次奔波,或许是与东瀛缘分未到不肯东渡,又或是不舍故土,毕竟菩萨无相,它是一种精神,是善,是悟,惠萼既悟此精神,菩萨像去或不去亦无多大意义,复又归于梅岑山。这是菩萨的选择,是菩萨的心愿,毕竟菩萨也是众生,也渴望落叶归根。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梅岑山也在千年的斗转星移中渐渐变成了如今的普陀山并成为举世闻名的观音菩萨道场。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千年后的普陀山,莲妹、海生、惠萼等人或站或跪在观音像前,是初见亦是久别重逢。莲妹说,只要心中有善,你我他每个人心中都有观音菩萨。

首部观音题材电影,竟用人人都懂的佛教六大理念,讲一“和”字

不错,善之所在,菩萨亦在。愿世间善念长存,众生和谐。南无大慈大悲观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