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神奇的八卦井:盛夏井底没水却有冰(八卦有多神奇)

在河北兴隆县的双林村,有一口没有水的枯井,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井底没有水却有冰,尤其是在夏天,室外温度越高,井里的冰就越多。这些冰从何而来?井底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神奇的八卦井:盛夏井底没水却有冰

1987年8月,河北省兴隆县双林村村民于忠庭为解决吃水问题,想在自家的庭院里打一口井。在当地,农民打井有一个土法子—“用碗扣黄豆”,即在准备打井的范围内用碗扣上豆子,等过12个小时后,翻开碗来看豆子,豆子发胀的地方,说明水气多,就在那个地方打井。

于忠庭就是用这种方法打的井,可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几辈人用的法子失效了,发芽的黄豆骗了他—当井打到8米多深的时候,依旧没有打出水来。但此时,于忠庭却发现,井的底部纵向有一洞穴,拳头大的石头扔进去,很长时间才能听得到回音。

因为没有水,于忠庭想把井用水泥筑起来,当水窖使用,于是,就请村民帮忙来筑井。可是,来帮忙的村民于广军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井外酷暑炎炎,在井底搅拌的水泥却很快凝固了。见此情形,于忠庭于是把家里的啤酒和肉放进井里做实验,结果,啤酒搁一天一宿,10瓶有7瓶被冻崩了,而肉更是冻得硬梆梆的。

转眼间到了冬天,于忠庭家里的那口枯井又出现了新“情况”:缕缕白烟从井口袅袅冒出,仿佛炊烟,近前一看,原来是从地下冒上来的热气。

自古阴阳不两立,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可是,这口井冬则生暖,夏则凝寒,很是神奇。很快,于忠庭家有口神奇怪井的消息不胫而走。

村里的村民们有了各种猜测和议论,有人认为是山神显灵,有人甚至联想到会不会是老于家挖井无意中触动了龙脉。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兴隆地区是龙脉所在。300多年前,清朝埋葬顺治、康熙等5位皇帝的清东陵就选在兴隆县附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兴隆被划为风水禁地,严禁老百姓私自挖掘深坑,以免破坏龙脉。村民们甚至认为,老于家应该是龙脉最核心的位置,老于挖的这口井,正好是龙脉的正上方,所以才会出现井底结冰的现象。

另外一个流行甚广的传说是,在数亿年前,太极八卦井处还是古燕辽的最深海域,龙王就住在这个地方。沧海桑田,地质变迁后,海水退去,地壳隆起,最终形成了宏伟的燕山山脉。没有了海水,龙王也只好被迫离去。但龙宫的宝藏却被留在了该处的某个地方。为了保护宝藏,龙王将宝藏的入口设在了于家这个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并在宝藏的入口处设置了道道奇异的关卡。而于家挖井处正好是挖到了宝藏的入口,触动了龙王设置的机关,于是,这口枯井便冬天热腾腾,夏天冷冰冰了……

除了上述龙脉传说,当地村民还传言,会不会是八卦井跟承德避暑山庄是连通起来的,这才有了夏季结冰的反常现象?

种种传言让于家人害怕起来,在大家的劝说下,于家人专门为这口井建造了一个四角亭,防止雨雪进入井内,并把井口砌成了八卦图案,这口井从此得名“八卦井”。

神奇的八卦井:盛夏井底没水却有冰

八卦井的各种传言,引起了河北省地矿局工程师崔石林的注意。崔石林从事水文地质工作近50年,对兴隆县一带的地质构造非常熟悉。为了弄清这个奇怪的现象,他去实地查看了于忠庭家的八卦井。

崔石林首先对井底的温度进行测量,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一般情况下,水井都会有冬暖夏凉的现象,可是这口井在炎炎夏日,井底温度却只有—4℃,井内外温差相当之大。

对于村民们流传的龙脉说、承德避暑山庄关联说,崔石林并不太赞同。事实上,承德避暑山庄距离八卦井非常遥远,并且隔着山脉,再加上此地岩石的岩性特别复杂,不可能没有断层构造而连通。

于忠庭猜想,八卦井附近会不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冰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崔石林特意到于忠庭家周围的山体中去寻找答案。于忠庭发现,在八卦井的后山山峰凹陷处有一个凹槽,而这正是冰川最典型的特征。

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运转中,经历过多次暖期到冷期的过程,在距今约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地球上是一片冰雪世界,暖期来临,冰雪消退,低洼的缓坡上形成了大量冰川遗留下的堆积物,再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这些堆积物被封存起来,而后进入寒冷时期。

会不会是几百万年前的冰雪,长时间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而保留至今,而八卦井的打通,才将这些冷气不断释放出来?这种说法似乎给了井底结冰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在崔石林随后的探寻和调查中,并没有发现任何与冰川有关的遗迹,冰川说被推翻了。

这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猜测,会不会这口井是底下溶洞的出风口?据当地村民讲,靠这个后山的山底全是空的,并且有溶洞,所以,这口井才会往上不断冒凉气。

带着对八卦井的诸多疑问,中国地质大学从事工程地质研究的专家们一起去了双林村的于忠庭家一探究竟。实地测量温差后,专家们认为,在八卦井的井底附近,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冷源,而这个冷源会不会是老百姓们猜测的溶洞?

为了验证底部是否存在溶洞,必须采集井底的矿物质样本进行化验才可以,于是,专家决定下井取石。下井的专家发现,井下没有土壤,底部也没有井水,井底堆积的石块容易松动,在石头接缝处,有些地方有着清晰的空洞,而且能感觉到从这些小洞里有凉气往外冒。井壁上,散落着一些大小不等的冰块,这些冰块都在石缝中。更奇怪的是,井壁只有正北方向有冰,正南方向没有冰。由于井底实在太冷,专家采集完矿物就返回了地面。

经过化验,专家从井底采集到的岩石是火山岩,并不是石灰岩。溶洞的形成多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这就说明,八卦井附近并没有溶洞存在。

神奇的八卦井:盛夏井底没水却有冰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专家们针对发现的井底正北方向有冰、正南方向没有冰的奇怪现象有了新的分析和推测,认为八卦井结冰的现象应该和北边的自然气候和地质结构有关。

八卦井所处地区位于燕山山脉,而燕山山脉的最高峰雾灵山就在八卦井的北面。我国古代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水经注》里曾有记载,兴隆县伏灵山夏天山崖积冰。伏灵山就是雾灵山,它是古时的旧称。那么,八卦井结冰会不会跟雾灵山有关呢?

从兴隆县气象局了解到,此处是冀北多雨地区之一,由于雾灵山海拔为2116.2米,当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向北移动时,会受到雾灵山的阻挡,从而产生强降冰,而八卦井所在的双林村,正处于暴雨的中心地带,年降雨量能达到740毫米。这些降雨源源不断地从北边流入八卦井所在的山体内部。

八卦井三面环山,东面是灰岩,西面是火山岩,南面是页岩,形成了一个像颠簸式的洼地,而八卦井所在的洼地,正处在断层破碎带的地方。八卦井南面的页岩和西面的火山岩都具有阻水功能,水来了之后,就会被阻隔在由火山岩和页岩构成的墙体内,这就使得在八卦井下面,形成了一个蓄水结构。

降水丰富和蓄水这两个自然条件构成了八卦井有冰的首要因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低温。

兴隆县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7.5℃,属于比较冷的地方,而八卦井所处的双林村历史最低气温为—29.8℃。这里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从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冷气顺着灰岩的裂缝和上覆层缓慢传至地下,将地下水变成了冰,地下水库就变成地下冰库。正是这几个因素,才形成了这口怪井。

这不禁让人疑惑起来,冰融化起来应该很快,八卦井下冬天生成的冰是如何保存到夏天的呢?专家解释说,沙尘碎石堆积形成的隔温层,是造成冰窖效应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个盖层里面是一些松散是碎石、碎土,孔隙比较大,而且孔隙都是充满着空气的,所以,盖层的隔热保温效果比较好。

就如小时候见到的走街串巷卖冰棍的人,他们都是用棉被把那些冰棍盖起来,其实,它所利用的原理,是棉被里面充满着纤维,纤维与纤维之间充满着空气,空气不导热,而且,棉被外的热气也进不去,所以,棉被里的冰棍不会融化。

八卦井的盖层是松散堆积层,空隙比较多,像棉被一样保温性好,特别是充满不流动空气的碎石层,就像是给冰块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形成了很好的保温作用。

其实,这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大冰窖,古代冰窖是用来存放冬天的冰块的,因为那时没有空调设备,没有电风扇,消暑主要靠冰,冬天把河里结的冰采下来,然后拉到冰窖里盖住,夏天热的时候,再把这个冰块拿出来降温。古代建造冰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隔热保温,八卦井的盖层,正是形成了一个类似冰窖墙壁一样可以隔热保温的环境,这才让井底的冰可以高温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