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华佗,编创了一套气功史上很有名的《五禽戏》仿生导引术(华佗编创五禽戏)

仿生导引术
华佗,编创了一套气功史上很有名的《五禽戏》仿生导引术

先秦养生家的气功实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以“食”、 “色”为主要内容,以“适欲”为核心的日常生活中的修身(养性);

二是以吐呐为主的“养形”、炼形的实践,自秦汉至隋唐,气功养生学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里先从导引的方法(术)和原理谈起。

关于先秦养生家的导引术,诸子中的记载很少,仅《庄子·刻意》中明确提到了熊经鸟伸

作为先秦道家学术思想的汇编的《淮南子》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淮南子·精神训》说:“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浴蝯(yuán)躩(jué)、鸱(chī)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进而考诸历史文物,则 70 年代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宽 50 厘米、长 140厘米的帛上,绘有四十幅做各种姿势的男女人像,各种姿势大体都有文字说明(有残缺)。其中取象于动物形的有:“熊经”、“信”(即伸、鸟伸)、“鹞背”、“鹤□”、“鸇”(zhān)、“龙登”、“猿呼”等;直接表达动作的有“仰呼”、“满厥”等,从图形上看好象是某种呼吸的方法;还有手持器械的动作,如“以杖通阴阳”、“堂狼”(螳螂)等。

此外,在该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里,记述了黄帝和容成公的对话,说到“宿气为老,新气两为。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微九窍而实六符”。为《庄子》所说的“吐故纳新”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由于该墓墓主去秦王朝覆亡仅五十三年,故可以认为这些导引方法是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此外,画中人衣着简单,似为平民形象。看来,先秦养生家的导引术在秦汉之际在社会上十分流行。

由此可见:

①导引行气确实是先秦养生家气功实践的主要内容;

②导引动作大都是模仿自然界某些动物的特殊动作,故不妨称为仿生引导术。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些动物的这些动作呢?动物本身的生命特性(比如说长寿)和动物动作时气的运行特点,似乎是导引仿生动作选择的依据。《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说:“鹤之所以寿者,无怨气于中;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对此,唐徐坚《初学记》作了进一步说明,它说:“鹤知夜半。鹤所以寿者,无死气于中也;猿似猴,大而黑,长前臂,所以寿八百,其气周也。”《史记·龟策列传》中有这样一端记载,说:“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这两段话说明,导引术是“法则自然(仿生)”的,但所“法则(仿生)的不在与动物的动作本身,而在于行气,在于特定动物(如鹤、龟、猿等)的特定动作中体内气机的开闭和气的运行。

华佗,编创了一套气功史上很有名的《五禽戏》仿生导引术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表明,仿生导引术在秦汉之际十分流行。在此基础上,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古仿生导引术的基础上编创了一套气功史上很有名的《五禽戏》。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至于《五禽戏》的具体方法,华佗并无明文记述,只凭口传心授,据《后汉书·方技列传》之注释:“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

《五禽戏》方法的早记载,见于东晋道教大师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文曰: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左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且指出:“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其功能“消谷食,益力气,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除《五禽戏》外,《抱朴子》中还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天俛(fǔ)地仰,会赤黄之景不去洞房,猿据兔惊,千二百至,则聪不损也”等记载。这些都可归属于仿生导引术一类。

至于仿生导引的养生原理,按《吕氏春秋》的说法,在于“形不动者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华佗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动,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魏·魏书·方技传》)这些道理,可以归结为前文所述的八个字,即“引体令柔,导气令和。”然而,这八个字缺少一个主语,谁来引?谁来导?简单地就是一个“我”吗?若然,则与体操何异!这里,关键在于人之“神”。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散;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华佗,编创了一套气功史上很有名的《五禽戏》仿生导引术 所以,导引养生的关键在于:以“神”引体令柔,“神”、形相合而导气令和。而反过来,体柔、气和的结果必将使“神”得其养,而神与形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致养生之效。

(一)、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 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为佛(二)、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和《天隐子》修道之要在“去躁归静”(三)、性 本性 心性 佛性 自性 见性 普及明心见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