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宋代观音菩萨驭牛木雕造像(宋代观音菩萨造像)

宋代观音菩萨驭牛木雕造像,高29厘米。《法华经.普门品》中载:观音可以示现三十三身,但骑牛雕像传世极其稀少,除江苏及湖南西北部外,主要发现在川东北极其周边地区,而且十分有限。此尊木雕观音菩萨右腿盘坐,左脚采在莲花上,手握经书,从坐姿分析属典型宋代造型。头戴男帽,早期观音为男相(大足石刻209窟雕刻有菩萨坐在牛背上的造像)。但从此尊造像座骑及人物装扮似乎又和道家有几分相似。要想理顺此尊菩萨驭牛木雕造像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从《老子化佛经》说起。宋代观音菩萨驭牛木雕造像

西晋道士王浮撰《老子化胡经》之前,在东汉时期社会上就已经流传着化胡说,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力挺本土道教,认为佛教源于印度、乃夷狄之教,其文化不及华夏。而佛教传入之初为了立足中土,必须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老道术。《史记•老子传》中说:“去而不知终所”。后经有心人借此发挥,就成为老子出关化胡,这就是化胡说的雏形。《魏略•西戎传》:“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这类化胡说在二世纪已经十分普遍了。宋代观音菩萨驭牛木雕造像

到了唐代,李渊及李世民家族自认是老子(太上老君)的后人,李唐王朝定“道教”为国教,给予道教以最高礼遇,太宗明诏天下;道教在佛教之上,并规定先道后佛之席次,成为唐王朝对“道佛”所持立场的一贯方针,至此道教在唐朝得到了蓬勃发展。宋代观音菩萨驭牛木雕造像

宋代秉承唐代重道轻佛的宗教方针,道教进一步凌驾于佛教之上,王重阳创建全真教,到了元代,其第五代教主邱处机之弟子李志常占佛寺,毁佛像,并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刻板刊行。道教势力恶性膨胀,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下诏弹压全真教,至此魏晋以来佛道两家激烈之争逐渐平息。

当年,老子乘青牛至函谷关,在关令尹喜挽留下著书,写下了被道教奉为经典的东方圣经《道德经》之后,不知其去了哪里?《史记》以“莫知其所终”。写到这里大家或许会相信《老子化胡经》中所述:老子西出潼关,经流沙奔印度;教出了释迦牟尼那样和他一样伟大的大弟子。

综上所述,此尊木雕驭牛菩萨像和道家始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古往今来保存完好的菩萨木雕造像十分稀少,驭牛木雕观音菩萨造像更是难得一见的古代宗教木雕造像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