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曾仕强:5条让你人生越走越顺的为人处世心法!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间,最大的学问是处世,最深刻的文章是人情。只有把人情世故参透了,读懂了,才能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换句话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是为人处世的本事。

人活着,免不了为人处事,最难做的也是为人处事,而为人处事一定需要智慧。

我们中国人为人处世自有一套哲学,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让自己获得一份心安悦乐。

今天分享曾仕强教授5条心法,助你修炼为人处世的本事和境界,成就游刃有余的人生。

1、有钱时想别人,无钱时想自己

贫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富有的时候,可以享受许多金钱所创造的乐趣,却也同时带来很多苦恼。

例如,出入隐秘并且雇用私人保镖,慎重择友以防被人觊觎财富,为求保持财富而牺牲与家人共聚的温暖时光,等等。

这时候只要多想想别人,也就容易减少这些苦恼了。有钱的人,要记住舍得花小钱,才能免去花大钱的灾难。

舍不得花小钱的有钱人,终究要花大钱,算算更划不来。因此,有钱时一定要想到别人,回报社会。

没有钱的时候,反而要认定人应该靠自己,不要老想依靠别人,不应该有不劳而获的念头。

亲戚可以救急,不能救穷,偶尔周转一下,以解燃眉之急,人家还会同情,要靠人家长期援助,或者养一辈子,谁也不愿意。每个人都应该独立,不应该依赖性太重。

这样才会自我反省,为什么同样的工作,自己却弄得如此穷困。而且不会因高度寄望他人而失望,甚至怀恨在心,萌生恶念。对于亲朋好友的帮助,也会感谢,不致得寸进尺,反而对自己有害。

富有时多想别人,才是懂得赚钱又懂得花钱的人,也才不会沦为钱财的奴隶,不会因财富而被害。无钱时多反省自己,才能够及早悔悟,重新出发,建立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不卑不亢,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怜也不厚颜,为自己谋求一个新的机会。

2、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

做人,得意的时候,要顾虑那些不得意的人。

不得意对别人来说,已经够不舒服了,如果你再炫耀自己的所有,吹嘘自己的本领,夸张自己的成果,岂不令他们更加难过。

做事顺利,不要说自己有能力,要说自己运气好,才不至于让别人感到生存受到威胁。

夫妻相处得很好,要说是缘分够,大家听了比较安心。

喜乐不形于色,如果是虚假的,称为面具,若能发自内心,不希望刺激别人,便是不炫耀。

不对失败的人谈论自己的成功,不向失意的人夸耀自己的得意事。

这种涵养功夫,称为含蓄,是一种谦虚、憨厚的表现。

当然,可以有几位至亲好友,能够分享我们的快乐。

在这几位之外,最好都有所保留,以免惹人讨厌,招人妒忌而种下祸根。

失意时千万克制自己,不要到处诉苦。

就算至亲好友,听了也难免会有一丝幸灾乐祸,更何况一般朋友。徒然让人取笑,无济于事。

失意的时候,最要紧的是情绪稳定,冷静地检讨一番,然后痛定思痛,反省警惕,以求重新出发,再登上成功的大道。这时候必须十分忍耐,而且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

对众人打落水狗、翻白眼、拒不见面、推三阻四而又虚情假意要能淡然处之,坚信自己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必须把得失看作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过程会改变,要使得意延长而失意逆转,需要含蓄而有涵养,有实力而不随便展现,能隐人所不能隐,藏人所不能藏。

3、位尊时不虚妄,位卑时不讨好

一个人职位尊贵、握有大权的时候,很容易虚妄,真的以为自己一言九鼎,说话算数,大家都应该绝对服从。

历代枭雄,生前大家怕他、惧他,把他的指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旦去世,其所说过的话,都一一被后人推翻。

历代官方记载,无不尽力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时过境迁,真相也不免被揭穿。

位尊时为自己树立铜像,将来会被推倒;在大门口题字,也有可能被更换。

凡是自认为了不起,可以一言为天下法的念头,都是虚妄而不持久,不足为法。

所以,位尊的人,必须自我警惕:我不是神,有时也会犯错。

虚心听取大众的批评,客观而冷静地接受大家的意见,以求下情得以上达,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而为人部属,必须以“不讨好”的态度,来获得上级的赏识与信任。

人所犯的错误,一般在认为上级喜爱部属听话、没有意见,因而主动猜测上级的意图而尽力配合。包括过年过节送礼、生日祝寿,以致过分讨好,可能最终害了上级。

上下之间是互动的,上级贪污舞弊,部属的过分配合也是一个原因。要记住,位尊时不妄自尊大,自以为了不起;位卑时不讨好,上下之间才能够合理互动,彼此勉励秉公行事。

这样为人处世,会规避很多祸端。

4、势强时多助人,势弱时要自持

常言道,形势比人强,可见势很要紧。但是,势强的时候,不但不可以仗势欺人,而且应该趁势多帮助他人,帮助那些应该获得帮助的人。

有势而不用,等于没有作用;有势而乱用,将来作茧自缚,仍需自作自受。

助人的时候,要让他觉得没有压力,如果给予他很大的压力,或者摆明要讨回人情,对方就可能拒绝,甚至产生反感,反而得不到良好的响应。

人在衙门好修行,指的是有势而用得正当,即为造福;若是用得不正当,便成为造孽。造福造孽,系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岂能不特别警惕?

形势不利的时候,最容易违背原则,做出令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为。

虽然说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自持的功夫,也在此时遭受考验。

能不能安然过关,要靠自己平日的修养。好死不如赖活,是势弱时忍受万般委屈的一种生死观。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当年司马迁受过宫刑,也是忍辱偷生,最后才能够完成《史记》这本巨著。

不过,身体受折磨、行动受限制、有志不能伸,都可以忍受,也应该忍耐。

若是过分违背自己既定的原则,使自己良心不得安,那就应该宁死勿屈,奋战到底。

有时候不打不相识,坚持原则而不屈于形势,反而赢得对方的敬佩,而解除自己的困厄。

5、有理时能恕人,错误时要坦承

理直气壮比较适合于法庭相见的场合,既然兴起诉讼,自无人情可言。一般情况,仍以理直气和为宜,因为“祸从口出”。

气壮时所说的话,一定不如气和时来得圆满。打人不打耳光,骂人不揭短处,即使是理直,也应该留些余地,以免人急造反,对自己不利。

得理不饶人,不如得理时还能够宽恕别人。给人一条生路,总比把人赶上绝路为好。自己要生存,别人也要生存,退一步海阔天空,才能各得其安。

情理摆在法理之前,先由情入理。这时候把不伤感情列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把道理说清楚,要气和,而不能气壮。当道理说清楚之后,必须适可而止,不要一再乘胜追击。

不打落水狗,才不致狗急跳墙,反过来咬人。犯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坦白地承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记住教训,并且举一反三,不犯类似的错误,就已经十分难得。

所以犯错并不可怕,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才可怕,也才令人痛恨。

坦白承认错误时,还需要诚恳地设法补救。

否则光是嘴巴上说对不起,承认错误,对方仍然气愤不已,觉得一句对不起就算了,这么没有诚意。

若是加上一些行动上的表示,真正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诚心诚意要补偿对方,效果就要好得多。

最好不要犯错,不小心犯错误时,就应该一方面向对方道歉,认真承认错误。

另一方面用心设想,用行动来做一些实际上的补救措施,这才是真诚的体现。


为人处世,无外乎贫富、得失,尊卑、强弱、对错等这些事情的处理对待。一念善,一念恶,看得就是修养的功夫。遇到不同的问题,处在不同的情境,做出正确的选择,恰到好处的处置,那你的为人处事一定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