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二元对立与多元和合)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会上,国内知名艺术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策展人、作家、学术杂志编审、心理学家等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阐发了对“和”的理解,表达了对“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期待。

本期分享的主题是“和合为美”,分享嘉宾为:

张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总策展人,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李掖平,著名文艺批评家、山东师范大学大教授、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艳芬,济南大学教授。在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和”至少从三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策展人选择艺术家的角度;第二个是济南首届双年展给艺术家出的题目;第三个是观者对“和”怎么理解,能否跟艺术家产生共鸣,这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艺术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呈现方式在这里落地,既能让大家能看懂,又契合我们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不同的学者和专家的阐释,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

冯令刚,本次研讨会主持人,中国美协理论处处长

“和动力”要融合当代潮流与传统文化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张望,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双年展的创意产生于去年下半年,我们根据这几年山东美术的整体发展状况希望在山东建立一个品牌,做一些更为有创见性和突破性的工作。

双年展的模式是世界美术领域里一个比较成熟的方式,展示艺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的理念,它体现一个领域、地域里,或者说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在艺术发展方面最新的状况。

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建立美术话语权和自主品牌的第一次尝试。疫情虽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也是机遇,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有助于推动文化建设,在大的灾难面前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撑。

济南国际双年展采取国际通用的办法,以城市命名,以这样的品牌和国际活动来带动济南打造国际大都市,基本模式是省市共建的模式。主办单位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按照国际惯例,以聘请策展人作为学术定位的方式。我们聘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作为总策展人,我也是总策展人,代表山东,还有八位成员,共十位组成策展团队。其中三位是国际策展人,分别来自德国、比利时和韩国,其他的几位也是中国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策展人。另外还组成了学术委员会,由十几位专家组成,监督和把握方向,并且最后作为对作品审定的机构。

目前的进度是敲定最后的110多位提名艺术家和将近100位的青年艺术家,这110多位的提名艺术家包含40%的国外艺术家和60%的国内艺术家。展览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板块是策展人提名的110多位重要艺术家,另一个板块是青年策展人项目,这个项目是双年展在结构上的突破和创新。

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和为突破”。这是山东双年展的特色和立场,山东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中心发源地,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和”的理念。“和”的理念目前是国家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最需要的理念,也是国际疫情下需要的理念。“和”与现代的形式“动力”结合在一起,更显年轻、活力和当代性,也更有艺术气质。

对“和”在美术表达上有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自我之和。以传统文化“和”为主题,以当代的表达方式、诠释方式、理解方式、运用方式诠释传统理念,这是双年展所追求的东西。

“和美”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李掖平,著名文艺批评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虽然我喜欢看美展,但是不会画,看到研讨的命题之后,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召开这样的研讨会,综合各种学术视野进行交织碰撞,才能激发出无限大的空间。首先我觉得张望兄的介绍非常好,使得双年展定位精准。策展人的双年展首先是鲜活的艺术和个性眼光的挑选,他们所认为的能够表达“和”为动力,“和”为突破,“和”怎么样把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为当代的思维精髓。

我觉得这个“和”选的实在太好了,不仅仅有中国特色,更有山东的区域特色。因为“和”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和平、和美、和乐,大到不同的政治体制国家,小到不同阶层的个人,都能囊括国家愿望、个人生活希望以及民族的情绪、情感指向。而这个“和”,既可以从“中和”的角度谈中庸之道,它怎么有效的弥合人与自然的对峙、人与人的撕裂和人与时光、人与永恒之间的隔膜。我觉得它更多的是在企图意志性的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一种能够覆盖所有人精神愿望的美好指向。而和平是每个人最小也是最高的生活愿望,和美是大家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而和乐是现代化社会把幸福感和人性的自由带给生命的一种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虽然我们一直觉得中国艺术的魅力在于特别擅长表现苦难、灾难、悲剧,但每个人都不是为了悲剧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的愿望都是希望和乐而歌,和悦而载的存活。大概“和”的最高境界就是从消灭战争的和平到欣欣向荣的和美再到生命自由自在的和乐。我觉得如果双年展真正扣住“和”字,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在西方意志和本土文化之间,在人与自然、时间、死亡、宇宙一切之间找到那种能够承载“和”之平,“和”之美,“和”之乐的艺术表达。我想这个双年展就一定会成功。

张望主席说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我之和,基本覆盖了人的精神层面到物质需求再到生存的客观实境之间的各个领域。我觉得尤其是在青年人和已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之间,他们之间的“和合”和“碰撞”也是特别好的选题。如果从艺术的表现介质来讲,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我之和,这三个维度基本可以概括。我觉得还可以从策展方式上,一些很具体的主题来命名,指向性扩张上再下点力气,让它更加精准。比方说人需不需要和未来“和合”。人与传统文化之间既可以抽象表达,又可以具体化的呈现。但实际上也存在一种由于阻隔带断裂和撕裂,在人与传统之间也不是天然的和合无缝。实际上我们扣住时间,在生存和死亡这几大板块上策展。比方说和之美,和之乐。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合适,很有动感,真的是传统的当代敞开。另外需要我们从美学、文艺学、文化批评的角度具体的阐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到底包含哪些层面,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意志性的文化插进来和本土性的文化怎么中西合璧?这些需要一点文艺理论或者美学阐释。

张望主席抓住艺术美的“和”这个最坚实的根茎进行本土化的、区域化、当代化的、国际化的开拓,希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有山东区域的儒家特色向全世界敞开。

“和合”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和合”贯穿古今,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范畴和概念,甚至贯穿了中国传统美学核心。

第一,“和合”理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石。“和合”的理念本身不是源于艺术,是中国古代哲人们一个重要的创新性理念,这个理念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地适应性、贯通性。中国传统艺术始终都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儒学、儒家倡导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道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更多倡导的是人与自我的和谐。这些理念和范畴上自古以来都有极大的共识。中国传统艺术最伟大的贡献应该是与“和合”的精神分不开。

第二,“和合”精神是中国艺术家世代传承的内源性动力。中国传统的艺术发展到今天,艺术家依赖 “和合”理念作为驱动力来进行艺术创新活动。“和合”是对我们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一种最高要求、最高追求。要想实现个人的最高目标,从事艺术的创造,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都需要这样。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贯穿至今的一条最核心的线索就是艺术家对社会极大的责任感,对人与自然极强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我修炼、自我完善的最高追求,依靠这些来从事自己的艺术创造。“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不息的最核心的东西。“气”与当代美学相比较,西方人强调是人的自由和自觉的发展,强调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从康德到黑格尔,马克思本人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强调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和合”精神有联系,但是又有一种内在的细微差异。其差别就是中国自由和自觉意识的显现,实际上最核心的是“和合”,是中庸的追求,是对“和而不同”的追求,是对“求同存异”的追求。做人最起码的准则建立在“和合”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内在的操守和性情的修炼,以及理想的一种不息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和合”美学是中国艺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一样,都在不断地创新。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断裂。无论是哪类艺术,从来都是有内在的美学精神在支撑。这个美学精神就是“和合”美学。山东大学已故去的周来祥先生在50年代就提出过“和合”美学,近代和当代的美学家都提出把“和谐”奠定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和谐”美学就成为了中国艺术最核心的所在。我认为,中国传统美学要想在世界美学中居于它应有的地位,必须找到中国传统美学为世界美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我认为最大的贡献是两点:第一点,从意象到意境,这是西方没有的。西方有意象,但意象和中国的意象有些微的差异。西方人不懂意境,但是他们艺术作品之中也有和中国传统意境美学的相通之处,但他们并不理解其精神和理念。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意象和意境就是以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特别是“和合”为基础的,中国意境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和”。第二点,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最大的贡献就是贯穿于美学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和合”二字。这样的理念生生不息的传承,当代美术界和艺术界的人们对这些精神的弘扬,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当代美学精神在世界美学中有了很高的地位。我们一边在学习西方的美学精神,学习西方从近代到当代这些哲学家、美学家他们的一些建树和理念,一边务必要想到他们这些东西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有怎样的连接,如果找到桥梁,有机嫁接在一起,就是创新。如何让中国传统美学真正在世界美学圣殿里显示出中国美学世代的辉煌,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

第四,“和合”思想是中国对外艺术传播的基本指针。

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在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对外艺术传播必须以“和合”为基础,以和平共处,以和为贵这样的精神来指导我们对外艺术传播各个方面的活动。我们把艺术的传播看作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传播和艺术传播不能完全画等号。一般文化传播最大的区别是艺术传播过程中处处体现艺术的生命性、情感性。正是这两点驱动着艺术传播从古到今,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与一般的文化传播都有着稍微的差别。比如一般的对外文化传播,像一种精神传播、理念传播、学说传播、一种价值观的传播等等,都可以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目的性,或者一定的灌输性,但是艺术不行。艺术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之上,艺术的传播的接受完全建立在各个民族、各个群体的受众们的相互认知理解以及加以认同的理念上,这个理念恰恰建立在“和合”的基础之上。

二是艺术传播的双向理念。艺术传播最好的传播应该是双向的,我是传播的主体方传播给你,你同时将你的文化和艺术传播给我。这种传播有量的不同,也有质的差异,但是核心上是平等的。历史上强势国家把自己的文化推向弱势的国家,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往往在技术方面难以达到最佳效益。艺术传播必须建立在对方受众的认同、理解、接受基础之上,最基础的几点就是要以“和”为中心、为基点。

三是艺术传播以“和合”为基本理念,要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由于历史渊源不同,文化传承不同,国体和政体不同,导致在文化传播中受到了阻隔。想要畅通的传播往往是以“和合”为基础的,特别是音乐和美术,这样的艺术类型叙事性较弱,情感性较强,更需要以此为基础。别的文化,特别是艺术传播给我们,接受过程中也不是照单全收。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在价值观上理解的那一点,比如全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基础上,艺术就可以相互流通。在逐渐流量的加大上,质的提升上,价值观自然就传导出去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艺术传播可以达到实现其他文化传播实现不了的目标。

四是艺术传播应该以“和合”为运作方式的引领。以双赢为基本目标,以互鉴为基本手段,强调相互建设,相互在一定基础上协助,相互把握接受的度。以双赢为基本目标,特别是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强调双赢,不仅是经济目标的双赢,而且是社会效益的双赢。特别是当艺术传播、审美精神、价值理想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人民大众潜移默化和各种不同的方式接受之后,自然就理解了中国,认识了中国,甚至在某些观点上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这才是做到双赢,实现了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审美理想的提升。

艺术是伟大的,艺术是辉煌的,艺术是永恒的,但是艺术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艺术不可能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没有物质性的直接效应,同时艺术也不可能改天换地,艺术只能以它自身的规律前行。

“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意境之美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刘艳芬,济南大学教授

我对这个论题非常感兴趣。虽然没写过画论的文章,一直教美学,但诗和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共同之点。天然亲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核心是我认为的重要命题:意境说。田川流老师说到中国艺术的发展简单的概括为从意象到意境,意境就是代表了比较成熟、比较独特的中国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人懂,确实是如此。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法学的阶段,参加研究生班的时候,我就在那里给他们讲意境说,但大多数人都不懂。今天我就简单说一下我对意境说的理解。

意境说首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和”的结果,首先是儒释道思想相互补充、交流融合的产物。同时是艺术和美学理论等等交融互渗的产物。具体到意境说中的“和”,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情与景的“和”。我有一篇文章讲到,诗歌当中的意境情景交融的问题。《诗经》当中出现了诗作,只不过是融合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有意识的将山水田园作为主角写进诗歌,包括画作当中,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家和画家对于道传自然观的心领神会,使他们对自然风景的书写中确实做到了情与景和,意与象协,清新自然,形成了迥异于西方艺术再现自然的表现性山水风格。同时道佛追求的物我统一的境界又在一定程度上启示了将情与景统一起来,从而较为快捷的解决了情景关系问题。

令西方人更为难以理解的是虚与实的关系问题。道家讲的留白,佛家讲的色空一如,然后就使得深受佛学影响的文论家的眼里、美学家的眼里的自然有了虚实统一的可能性。虚可以涵盖少、形、隐、细、神、意、主观等等。而实则可以涵盖更多。直观思维的物可以发现虚就是实,这就解决了矛盾体之间和的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言外之意的问题。通过有和无、说和不说之间的沟通,最终产生的言外之意。

我感觉意境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理论,至于怎样把这样的深处传达成功,这是一个问题。这是我思考到的问题。通过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问题,关于策展有几点启发和建议。

第一,刚才听了张望馆长所说的,“和动力”主题的三个维度,我感觉特别熟悉和亲切。我参与的生态美学文献与整理的国家重大课题,生态美学通常把他的层面分为三个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人文生态。正好对应起来,这是思想智慧的巧合,可以在策展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态的词语和板块。

第二,策展中要避免抽象。“和”是一个主题,怎样把体现传统文化的东西真正的激活,这也是值得我们考量的问题。由于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时候讲艺术史会说,西方现代派艺术感觉很奇特、突兀。但是近期发现二战之后美国现代艺术变迁与崛起的动因竟然是禅宗。在1952年到美国引进禅宗思想之后影响了一大批美国的艺术家,使得他们真正的激活了美国的文化,成为前卫艺术的理论依据,才发展起了一系列的艺术。

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和合为美:多元视角下的“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研讨会现场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