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第一章(道经)

道妙章·观玄妙章

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段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①。

第三段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②。(徼,jiào,边际)

第四段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③。

第五段 同谓之玄。

第六段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④。

【版本校订】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王弼通行断句;王安石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名”失义,与上句不关联,重点强调“有、无”二大理念。恐非。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王弼通行断句,王安石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王安石新断句被后人广泛接受,帛本出土又遭推翻。帛本:“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也”字是断句符号,有注释家认为帛本“也”误用,义理以王安石新断句为上,恐非。王安石新断句虽突出“有、无”理念,但丢失“无名、有名”、“无欲、有欲”二大理念。常,帛本为“恒”,避汉文帝讳。帛本“恒”与“常”有别,常是名词,如“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因“常”已经成为老子道宗和哲学核心概念,考虑文化、哲学的一致性,此版不更改。

③原断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新断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据憨山本。二种断句对“同”的认知深度有差别,一是名词(名相),一是形容词(弱化名相,丢失义理)。

④帛本:“二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帛书缺“同谓之玄”一句,老子重要玄同思想丢失。帛书研究家高明等认为应据帛本,恐非。

【章名释】

道妙章:道体是妙。真谛言,妙是不可思议,是精彩绝伦,是无限喜悦;俗谛言,妙是未显形,未固化,无边际。妙是未观察态,是无心观察;徼是观察态,是有心观察。

观玄妙章:由观玄妙而证入。观是深入大定以后,策发妙解,直照道体本真,玄妙由此开显。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义理】

道德经》阐述“道”和“德”二大主题,但又以‘道’为核心,第1章开宗明义阐述“道”的本体,是全经的总纲。“道”究竟地,“德”代表现实地,《道德经》是究竟地和现实地圆满的古代道宗经典。老子要人们认识宇宙的第一因,第一因是无形无相的,因此是无名的,老子勉强称为道,又勉强称为大。名由形生,故称形名,无形则无名,无名则可一切名。《庄子·大宗师》说老子“一以己为牛,一以己为马”,因为道体是妙的,是未固化的,一会儿显示牛形,一会儿显示马形,可以显示无数形。水也是如此,水本无形,但用方形的勺舀水则显示方形,用圆形的勺舀水则显示圆形,非方非圆,可方可圆。牛形马形是所显,道体是能显。整部《道德经》都是叙说道体,道体是“微妙玄通”的(15章),因此牛与马是玄通的,鲲与鹏是玄通的。庄子用形象化的语言演说老子的道,玄通来源与玄同,这正是第1章所阐述的妙理。牛马是确定性,鲲鹏是确定性,能变是非确定性,确定性是非确定性的特例而已。世人执着确定性,但真谛是非确定性,确定性的箭无法射中非确定性的靶。

道体如一团泥巴,可以塑造出无数形,可牛可马,但又非牛非马。万物犹如泥牛泥马的雕像,出于同一本原。人看见了泥牛泥马,觉悟者却能穿透牛形马形,看见唯一的真形,真形原来无形。人由于受到眼睛五官的限制,心也随着眼睛五官起舞,“形”成为认识的依靠,由“形”得名。“形”不是真谛,但“形”的背后隐藏着真谛。柏拉图意识到现象不是认识的目标,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认识的目标。“形”就是最基本的现象,背后的真谛就是本质,人所认识的是相对本质,老子要认识的是本质的本质,是究竟本质,是第一因。智者们对本质的认识开启了哲学和科学,科学的诞生是基于对本质的追求,认识本质能够改变现象,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但这只是对相对本质的认识,并不是本质的本质,不是第一因,大智者并不以认识相对本质为满足,认识究竟本质,认识第一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宇宙的统一性、有序性、稳定性、可解释性都需要探索第一因。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形”障碍人们对第一因的认识,牛形马形的雕像障碍对泥巴的认识,冰雕障碍对水的认识。“无有入无间”(43章)是老子的方法论,以“无有”的心才能认识“无间”的道体。“入”就是对牛形马形的洞穿,只有“无有”的心才有洞穿的力量。身体不能穿过一堵墙,因为身体是“有”,如果身体是X光就能过穿过。“无有”的心能够穿过有形,“无无”的心能够穿过“无有”。“形”的价值在于被穿过,而不是用来障碍人的眼睛,“形”不是一堵遮挡视线的墙,而是训练视线穿透力的靶。可惜人把“形”当做一堵墙,于是混成的道体就被这堵墙分割成为无数碎片,万物就是这样的碎片。一旦具有洞穿力,则万物复归于“一”。圣人与世人得到的“象”是不一样的,但面对的真谛(对境)是一样的。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归宿在哪里?看到碎片的世人答案很绝望,有序性和统一性不可得。看到“一”的圣人答案很乐观,宇宙是精彩绝伦,人类文明是精彩绝伦。

老子与其他智者不同,甚至与大智者不同,因为老子“观其妙”。“妙”(精彩绝伦)是老子对宇宙真相和人类文明归宿的觉受,这是音乐家对美妙音乐的拍案叫绝,是超绝语言表示的内心惊叹。“观其妙”分为五个层次:观其妙,此二者同,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人类文明送出的五份大礼,没有比这更珍贵的大礼了。哲学家看到这个世界是满目苍夷,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是末日景象,老子用“妙”来回答一切,把对未来的忧心一扫而光。这是老子在安慰世人还是见到了真相?我们相信是后者,因为“妙”有五重境界,谁能破五重境界呢?恐怕没有人。老子在“常无欲”的虚极静笃状态下实证了妙的五重境界,真实不虚,任何人只要能够入虚极静笃都能够与老子感同身受。“妙”不是论辩的结果,更不是小逻辑推论出来,而是亲身体验,是心灵的无欺觉受。当把牛形马形,鱼形鸟形洞穿而过,“妙”自然呈现,艺术家似乎第一个为老子喝彩,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妙”。不能洞穿则头撞南墙头破血流,南墙就是“徼”,眼睛中看见的万物会形成一堵堵分割真谛的墙。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有物混成”,“大制不割”,切勿把大象的鼻子割下来,割下来就不是大象的鼻子。但人的眼睛像一把锋利的刀,把“有物混成”割裂了,牛不是马,马不是非马。“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庄子《齐物论》),小逻辑上不同类,大逻辑上是同类,上升一个逻辑等级“异”逆转为“同”。牛与马是“形”的不同,是现象的不同,本质并无不同,人的心固化了,所见的牛马就固化了。心固化就不同类,心不固化就同类,徼心所见是不同,妙心所见无不同,原来是心量在作怪。乐师放一张瑟在堂上,又放一张瑟在室内,“鼓宫则宫动,鼓商则商动”,拨动一张瑟的宫弦,另一张的宫弦就震动,拨动一张的商弦则另一张的商弦就震动。看似两张独立的瑟,原来是混成的,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真实而看不见的联系,老子顿悟万物原来无法分割,因为有“玄”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玄”就是“弦”,看不见而真实的联系,甲骨文造字就是此意。老子用字不可思议,“玄”、“妙”二字真正体现一字师,宇宙的究竟本质,究竟觉受就在其中。牛与马有“玄”的联系,鱼与鸟有“玄”的联系,在基因学发展的今天这人人明白。母与子有“玄”的联系,孩子是不独立的,即使是二个“形”,但心智是紧密相连的(有人认为应该让孩子早早的分床睡,甚至分房睡,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是对孩子的莫大伤害。5、6岁的孩子醒来发现大人不在,就异常恐惧,这是天塌下来的事,于是就会爬窗四处寻找,结果有不幸坠落的报道。有老师指出让孩子在客厅做作业,即使单独房间也不要把门关闭,要让孩子“无意”听到大人的声音。这是非常正确的,房间关闭,“玄”的联系就割断了,孩子心理会发生微妙的不利变化,长大以后孩子会变得孤僻。保持母与子的“玄”的联系在孩子的神经发育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玄”字是极为严肃的,可惜后人滥用,“玄”是桥梁,是路径,是通达。“大制不割”是因为万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法用眼睛这把刀割裂的,泥巴能割裂吗?水能割裂吗?不能。万物也是如此。因为有“玄”的桥梁,万物原来是“妙”的,其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防火墙,一切边际都是假设的,都是暂时的。万物因“玄”而妙,宇宙因“玄”而妙,第一因因“玄”而妙。西方哲学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是极度忧郁的,尼采以“上帝死了”来定义人类文明的忧郁。老子的“妙”是极为突出的,但这不是老子的盲目乐观,而是深刻的实证。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玄”和“妙”是老子思想的二大磐石,是究竟真实。但世人所见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是无处不在的“墙”,是无处不在的隔离栏(正像在高速公路两旁看到的),是无处不在的“断”(天堑),令人无法跨越,只能望洋兴叹。要实证万物是不可分割的妙,必须实证“玄”(隐蔽而真实的联系)。这不是眼睛能过胜任的,因为眼睛的设计功能是发现“有”。世人的心如波动的水,照万物而不真。圣人有一颗不动心,“用心若镜”,此时的心是妙的,能过照见万物的真相。老子把妙心的这一状态称为“观”,憨山说老子之书就是一个“观”字,在不动心的“观”中,“玄”、“妙”就显现出来,万物的真实联系就显现出来。没有“观”,则“玄”、“妙”不可能显现。这就是老子的“观玄妙”三门。老子所见的宇宙真相比世人更为深刻,也与古希腊哲学家不同。老子道宗重视对人体的观察,人体运行规律是依据“道”的法则,中华医学起源于道宗。老子看来科学规律是“玄”的展现,因为科学就是探索万物的内在联系,但宇宙真相是“玄之又玄”的,探索是不可穷尽的。老子顺着一条正确的路,把困扰人们的科学与文化的冲突在大逻辑下统一起来了。

老子把古老的天地人三元宇宙结构提升为道天地人四元宇宙结构,统一性、可解释性大为提高,这一改变意义深远,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天地人三元是很难解释的,只有以道为第一因的四元结构才具有可解释性。只有打通牛与马之间的“同”,才能见到万物的“同”,在万物不同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同,老子称为“玄同”,与不同和相同相区别。这就是老子的万物玄同大逻辑,万物不同,牛马割裂的小逻辑无法安立。《道德经》第1章是全经的纲要,其余80章都是对第1章的阐释。《道德经》的原则几乎都可以在此找到逻辑基础,“道妙德善”是老子的本怀,一切“德善”都是从“道妙”中流出,没有“道妙”则没有“德善”,生生不息的大德就熄灭了。老子用对法阐述微妙奥义。要知道什么是正常人,以疯子为对法就清楚了,否则无论如何定义都无法令人明白。道、名;无名、有名;常有欲、常无欲;妙、徼;同、异是五对法(也可细分为七对法)。

第1章分六段,段与段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道德经》是以严密的道逻辑和道思维展示的。第一段首选阐述“道”的本体,并阐述名实背离(后世名家从此发展),“名”是厕所指示牌,是一个箭头,不是厕所本身,人不能在指示牌前止步,道之“名”也不过是道的指示牌,要理解道就要知道“名”与“实”的区别,并要离名证实。第二段概述天地万物的由来,提出天地的本来面目是“无名”,因为此时天地混沌无形,无万物之分,更无牛马之分。第三段阐述天地万物虽然由混沌无形发展到剖判有形,但依然具有“妙”“徼”二态(如同二个世界)。世人眼睛只能看见固化的徼世界(态),不能看见未固化的妙世界(态)。要看见未固化的妙世界,只有入虚极静笃的定中,心念一动则呈现徼世界(态)。第四段提出妙徼二态是可以逆转的,水可结为冰,冰可融化为水,因此妙徼是玄同不二的,不能割裂的,宇宙万物是互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五段提出宇宙万物的联系是远远超出眼睛五官所感知,也远远超出俗心的思虑,眼睛所见只是极少一部分,未来必将有崭新的发现,宇宙的潜力是无限的。第六段提出宇宙真谛是精彩绝伦的,至善至美的,暗示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是如此。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释句释词】

道:第一因,本原,最高存在。代表法则性、有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存在性、真实性、统一性,变化性。

可道:人们口中谈论的道。

常道:真常道,道的真谛,道的实相。常道是存在的。

名:对道的命名,认知系统,概念系统。

常名:真常名。但真常名是不存在的,如龟毛兔角,无皮之毛。

无名:混沌中不可以名来认识,无一切名而含一切名。

有名:混沌剖判,万物已成,可以命名。有名则万物分割,牛不是马,鱼不是鸟,人不是天。

始:《说文》“女之初也”,《尔雅》“胎,始也”,始祖,母之母,尚在少女时的母,未来的母(潜在的母)。

母:道母,道的“母性”成熟后的称呼。

妙:无边际、未显形、未固化。妙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但不得已用世俗语言,这是“言无言”,以有言阐述无言,于是“终身言,终身不言”。无名学说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正是因为真谛是“妙”,所以“妙不可言”。无名学说与妙的心证是一致的。

徼:有边际、已显形、已固化。人无法认识妙,只有用妙的对法(对立面)来反衬。疯子是正常人的反衬,徼是妙的反衬,徼就是不妙,因为固化而不妙,因为有边际的割裂所以不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形”的障碍。牛形马形,鱼形鸟形,这些固化的形都是徼。世人认为物种是不变的,所以有固化的形,其实物种是变的,根本没有固化的形。形是存在的,但不要固化。其实形并未固化,而是心固化了才以为形固化了,这颗固化的心就是徼心。水没有固化,水结为冰,冰是固化了。但冰真的固化了吗?没有,一旦大地回春,冰又融化为水。妙是未固化的水,徼是固化的冰。《庄子》用“封、畦、界、际、崖”等多个术语表达,是边际、分割、割裂、识别、特征等,与妙对立,但又是妙的一面镜子。历代注释不重视“徼”,因此也不理解“妙”,没有“徼”这面镜子,“妙”就无法显出真容。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徼,边际也,微妙也”,把边际与微妙合解,认为边际是基本义,微妙是引申义,其实引申义是“分割”。固化的“形”就是边际,就是分割。万物玄同,固化的“形”是不存在的,确定的“分割”是假象。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常无欲:心在静中,大定之称。一念不生。庄子《齐物论》说道者南郭子綦“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嗒焉似丧其耦”就是这种状态。

常有欲:心在动中,出定之称。念念迁流,常人的心就是如此。

观其妙:(圣人)妙心能观其妙,亲证有形本来无形,牛形马形,鱼形鸟形本来随缘而有,随缘而无。观:一种入定中的慧观。

观其缴:(圣人)静中观其缴,看见世人的心已固化、已成形、有边际,于是见万物都有边际,万物之间有无形的墙隔开,不可逆转。

二者:妙与徼。由于对徼不够理解,前人注解出现分歧。王弼注:“两者,始与母也”;河上公注:“两者,谓有欲、无欲也”;王安石注:“两者,谓有无之道,同出于道也”;今人高亨说:“两者,有与无也”;也有遥指“道与名”。张松如根据文意和文法,说应为“妙和徼”。理解了徼的真实义,与妙的对法关系,就不会疑惑了。

玄:甲骨文造字是一根细长的丝线,一头连着另一头。表示有形与有形、有形与无形的看不见而真实存在的联系(路径、桥梁、算法、逻辑),由此可以通达、可以逆转,宇宙万物由此联系为一个整体。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此二者同:同谓之玄:妙、徼所见是二者,但实际依然是一,无法分割,是对妙、徼二分的再次否定,见到更高的真相。

出而异名:出是离开本位,落到不同的心地,所以有妙、徼二名。在妙心中名妙,在徼心中名徼。牛马的二分是不存在的,妙徼的二分也是不存在的。上二句一般不断句或作“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憨山断句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甚为精当。“同”就是下句中的“同”,“同”与“出”是二层不同的心证。古代名家有“合同异”的大论,老子以玄同超越之(但这并不说明老子在名家之后,而是老子本身是名家的始祖)。庄子是老子的真正传人,一直与名家领袖惠施论辩,濠上之辨是最著名的论辩。惠施的核心是“子非鱼”,庄子的核心是“子非我”,内涵耐人寻味(在庄子解中详述)。老子道宗与后世名家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是值得深究的,公孙龙留下的五论(指物论、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有助于解开道宗的某些奥义。

同谓之玄:此同不是俗谛的同(相同或不同),而是不同的背后隐藏着同,这是玄同。牛马、鱼鸟的差异是存在的,但无差异也是存在的,不可偏一边,而应抱一得中道。此句是老子道宗的理论磐石,万物都逃不过这一句,宇宙真谛都逃不过这一句。

玄之又玄:只有对妙有深刻的体验,才能对玄有深刻体验,只有对玄有深刻的体验,才有继续体验“玄之又玄”的可能。当大智者实证妙徼玄同,实证万物玄同之后,“玄”的联系并未终结,而是“大曰逝,逝曰远”,奔逸绝尘而去。

众妙之门:前面“观其妙”,再证“此二者同”,再证“同谓之玄”,再证“玄之又玄”,万物的内在联系层层显露,“众妙之门”才开启。众:就是无量无边,“妙”是无量无边的,人类文明的至善至美是必定实现的。老子以无量无边的“妙”给宇宙下最后定义,所以道者不会患抑郁症。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译文】

第一段

译文:世人可以谈论的道,那不是真常之道;世人可以指道称名,那不是真常之名。

补充译文:真常之道是微妙圆密的,不可以俗智认知的,所以言语道断,开口即错;可以俗智认知的,可以开口谈论的不是真常之道;真常之道是存在的,不生不灭的,唯有妙心玄照。世人的俗智指物称名,给万物个个取名,然后以名认识万物,以为所取之名是万物的真名。一旦命名,就形成固化,固化就必然失真。命名如同拍照,咔嚓一声女孩的相就固化了,但女孩的笑容不可固化的。再者,用X光拍摄,女孩的相更是不同,不同的器官构造(仪器)“拍出的照片”完全不同。道体是非确定性的,在确定性的器官构造中“拍出的照片”又是确定的。名就是这张照片,其实所取之名皆是假名,名实永远背离,差距无限。认知万物之名皆是假名,这样方能以真知觉照万物的实相。万物之名不真,所以常名是不存在的。谈论水不能解渴,谈论火不能灼烧,水火之名不是水火之实,道之名与道之实差距如斯。

第二段

译文:道是创造无名天地的始祖,又是创造有名万物的母亲。

补充译文:道是不可言说的,又是可言说的;道是不可称名的,又是可称名的。不可言说的是道的真谛,可言说的是道的俗谛;不可称名的是道的真名,可称名的是道的假名。执着可言说是错,执着不可言说也是错。执着可称名是错,执着不可称名也是错。穿过道的俗谛可认识道的真谛,穿过道的假名可认识道的真名。此是中道正观。

创造无名天地的始祖被称为天地的胚胎,创造天地的始祖是无名无相的,此时天地混沌寞寞,寂灭妙心也无法玄照。创造有名万物的道母被称为万物之母,创造万物的道母是无名无相的,但因万物在肉眼中显形,已经显露万物之母的形迹。天地混沌不可识别,因而无名;万物有形可以识别,所以有名。

道体无形无相,安住在非动非静的妙定中。机缘来临,道的母性成熟,化为“道母”。道母思子心切,首先孕育天地的胚胎。此时天地混沌一片,无形无相,无法用世俗名言来描绘,所以称为无名。后来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天地剖判定型,万物开始诞生,所以称为有名。在妙观察中,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形“道母”的胎体显形而来,首先显出混沌,然后显出形体,天地不是万物的真正来源,“道母”才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来源。大智者借有名认知无名,道眼中无名有名终归不二。

第三段

译文:所以我在常无欲的清静心中观照宇宙真际的妙,又深入世人有欲的凡心中观照宇宙真际被割裂的徼。(我的心安定不动,虚极静笃)。

补充译文:一个绝对观察者以清静心遥观整个宇宙真际,这个绝对观察者假名为“我”。所以“我”在安定不动的清静心中,观照宇宙真际空无一物,一切边际都消融殆尽,大含藏性如实现前,这是精彩绝伦、不可思议的妙世界;我在清静心中,又深入世人扰动不安的凡心中,观照世人凡心中所呈现的却是已显形、已固化、有边际的万物,这是枯燥乏味的徼世界。无名天地是妙世界,有名万物是徼世界。我在定中能够玄照天地混沌的无名之妙,再深入世人的分别心中,玄照世人所见是万物并生的有名之徼,妙徼二个迥异的世界如实现前。徼是一堵障碍万物玄同的墙,世人被隔离在墙的围城中,妙是穿过这堵墙的巨大力量。观照妙世界和徼世界,令我感叹不已,生起欣喜和伤感二种情感。

《道德经》第一章导读:妙徼玄同——老子思想的深刻性

第四段

译文:妙世界和徼世界原来是同一个世界,落在不同的心地才显出二个名称迥异的世界。(更确切的说,妙和徼是宇宙真际的二种态,不同心地见到不同的态)。

补充译文:妙世界和徼世界分别如此之大,历历分明,不可混淆。然而我的清静心深观良久,发现原来是同一个世界,因为妙世界和徼世界是可以互相逆转的。

第五段

译文:原来道体是玄同的,所以妙徼也是玄同的,妙世界与徼世界原来如一,没有分别。

补充译文:徼的边际消失成为妙,妙与徼的新边际再次消失,进入妙徼玄同的崭新世界。“无有入无间”(43章),无有的妙心可以穿过一切徼世界的墙,妙徼的对立因此而消失。

第六段

译文:当实证妙徼玄同的道体时,道体又绝尘而去。进入妙徼玄同的崭新世界后,发现这还是小玄同妙世界,宇宙真际是玄之又玄的大玄同妙世界。

补充译文:宇宙真际是无量的,大玄同妙世界是无量的,妙是无量的,喜悦是无量的,至美至乐至善是无量的,这是大妙世界的希夷之境。

第三至第六段补充译文:“观其徼”是三生万物,“观其妙”是二生三,“此二者同”是一生二,“同谓之玄”是道生一,“玄之又玄”是道法自然、绝尘而去,“众妙之门”是瞠目结舌,惊讶不可思议,至美不可思议,至乐不可思议,至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