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家以德养生(道家的四大养生菜)

道家以德养生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háo)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yuē)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

赤子是指刚出生的婴儿浑身赤色,纯朴柔弱之至,无求无欲,不犯众物的状态。虿与蝎同属一类,长尾的为虿,短尾的为蝎。虺指毒蛇。螫指毒虫叮刺。

意思是有德知“道”之人,气足神旺,身体健康,百病不生,体格柔和,无思无虑,若初生的婴儿。毒虫见之不刺,猛兽见了也不加伤害,恶鸟见了也不拍抓。虽然骨嫩筋柔,握持却很牢固。虽不知男女交合之事,阳物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他的元精、元气、元神极为充沛。他终日哭叫而声不哑,这是因为他先天元气淳和的缘故。知道了阴阳平衡,即会元气淳和,这就叫“常”。知道了“常”就叫做“明”。为了长命而厚生,反而因有意厚生而不能长生。只有自然无为,不贪生,无意于长生,才能自然延长寿命。同样,只有自然而然,去私无欲,元气才能畅通,流经百脉。如果有意支配精气,必然会破坏气流的正常秩序,这是人为的逞强,是养生炼功之大忌。气强硬,肌肤强壮,然而物强壮了就要衰老,走向反面,违背了道,反而会过早夭亡。

道家以德养生

其实养生之道与处世之道,都要遵循常道。常道主要有慈道、谦道、无为之道与中庸之道,慈道之根本在于与人为善,谦道的根本在于卑己柔下,无为之道的根本在于功不自恃,长而不宰人而要成全人。总之都是要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人做得好,德性自然提高,养生也自在其中了。

《老子·第四十二章》还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意思还是说做人不可横行霸道,否则不能尽其天年。《老子》认为这是教人的基本准则。

道家以德养生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也极力批评子路,“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行(hàng)行然”,“不得其死然”。强暴固然有性格的因素,但稍不慎就会走出道德的底线,伤人害己而己不以为然。所以做人要柔和谦下,有慈悲心肠,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愿而施于人,为人谋而尽心尽力。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子夏和曾子有一天在街上遇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问:“老兄一向瘦骨嶙峋,怎么现在肥胖了?”子夏回答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曾子不解地问:“战胜了是什么意思?”答曰:“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来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心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不思茶饭,人也瘦了。现在先王的仁义取胜了,我也就发福了。”故事是在告诫人们内在的和顺才是发福的根本。只要我们树立了以仁义道德为一切的根本价值理念,就会排除一切杂念私欲,也会清除一切迷惑,也会不再在乎外在的功利,只求其心中的价值实现即足了。

道家以德养生

南宋文学家刘义庆在《宣验记》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有只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把鹦鹉当贵客看待。鹦鹉想,虽然快乐但却不可久留,于是就飞走了。几个月后,山中起火,鹦鹉老远看见了,就投入河中沾湿自己的身体,飞来洒下水滴救火。天神见了说:“你虽有意救火,但不会起多大的作用。”鹦鹉告诉天神说:“我虽知道这样做不起作用,但我曾居住过此山,山中的禽兽待我如兄弟一般,我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们遭灾啊!”天神听了很受感动,随即便把山上的火灭了。这则故事真有点像孔圣人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鹦鹉与其说是用水滴救火,不如说是在用善心救火,人生因为受各种机缘、形势与世道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呼风得风,呼雨得雨,内圣外王。但只要心尽到了,也就足够了。内圣可能即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外王则未必。此种内圣的精神不仅是做人做事的信条,更是养生的信条。仁者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这与佛教的因果报应在精神上也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