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一九五九年七八月间,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住进牯牛岭上的359号别墅,这是当年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宅第。朱德夫妇刚上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夫妇作为主人前往看望远道而来的老友朱德夫妇,朱德情绪颇高,他兴致勃勃地说:“我这是第二次上庐山” 。杨尚奎说:“朱老总和江西省主席还挺有‘缘’。”朱德笑着说:“和我有‘缘’的省主席是朱培德,不是这位熊式辉。”说完,两位好友放声大笑。

朱德第一次上庐山是1927年,当时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刚发生,江西反动势力已倒向了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礼送”共产党人出境。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的朱德被迫秘密离开南昌,前往武汉寻找党组织。途中为摆脱敌人的跟踪,便在九江住进了昔日北伐时的好友,时任第九军军长兼赣北警备司令金汉鼎的家中,并由其陪同上庐山“游览”,摆脱了“尾巴”后朱德根据党的指示,再次秘密返回南昌,和周恩来等一道,策划领导武装起义,打响了向反动派进攻的第一枪。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那次因形势紧迫上庐山,无暇辨识庐山面目。三十二年过去,此番再上庐山,所处环境根本改变,心情也迥然不同。朱德利用会议间隙和闲暇游览了庐山的花径、仙人洞、三宝树、黄龙寺。朱德喜好登高还连续攀登了诺那塔、大月山。

一个晴朗的早晨,朱德和夫人康克清相偕从别墅驱车来到庐山植物园,登五老峰在当时只能从植物园开始。朱老总今天特别高兴,兴致也很高,一路不时传来老人轻松的笑语。刚进入植物园不久,只见山上一簇一簇的茶树,层层叠叠地向山顶延伸,朱德兴冲冲地走进茶园,见有一位老人在忙碌着就走上前问:“老俵,你们是在准备采茶吗?”老人笑着扬扬手中的杂草说:“茶早就采了,我们在锄草,把草除了明年就有更好的茶叶了。”老人见朱德穿着软底的布鞋,拄着用树棍弯曲的拐杖,站在茶山上就像是一位老农,一点架子都没有,像老熟人一样和自己说话,老人倍感亲切,拉着朱德的手说:“庐山的云雾茶从种植到采摘、制作都很讲究的。云雾茶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有寺庙里的和尚在庐山栽培,到现在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庐山水气重,云雾多,适宜茶叶生长,头摘茶最好,次摘茶差一点,再以后长出来的茶叶就不算是上品,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采茶了。” 朱德听了连连说:“采茶还有那么多讲究,老俵今天又给我讲了一课。”

老帅健步如飞,七、八里的山路很快就到了五老峰的山门,随行保健医生建议七十三岁高龄的朱德休息一会儿,朱德手一挥,“上!”好像是在当年指挥红军打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援,尽管流着大汗喘着粗气,但是登上五老峰的朱德依然是神采奕奕,在阳光中连绵起伏的五老峰断崖绝壁、直立千仞,就像五位睿智的老人并肩伫立,凝望着茫茫苍苍的世间风云。站在峰顶极目远眺,鄱阳湖烟波浩渺,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在山顶上朱德兴致勃勃地用浓重的四川话音咏诵着:“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忽然,薄薄的云雾从湖面缓缓升起,雾气越来越大,渐渐地涌上山顶,人在雾中行仿佛进入琼瑶天宫。朱老总依然诗性不减高声朗诵:“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7月7日,朱德回到住所把这次登山的体会,作了一首诗《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中午,朱德一行回到庐山植物园,就近在植物园职工食堂吃饭,朱德特别嘱咐:“不要另外准备,和植物园的同志一起吃”。吃饭的时候朱德问:“庐山有多少种植物,有什么习性?”植物园的技术员一一作了回答。朱德又问:“庐山有很多野生兰花,你们有没有?”技术员回答说:“我们还没有人工驯化它。”朱德说:“我过两天拿几株来给你们看看。”

饭后,庐山植物园的同志给朱德沏上庐山植物园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庐山云雾茶。朱德连饮两杯,赞叹道:“好茶!好茶!”植物园的同志介绍道:“庐山云雾茶得庐山的云雾滋润,芽叶肥嫩。茶香浓醇,汁多耐泡,具有回味甘甜、明目提神的特点。庐山云雾茶鲜叶原料以刚长出的一芽一叶为标准,长度为3厘米左右。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多道工序。”朱德端着茶杯仔细地观察茶汤,又拿起茶叶撮了一点,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拨弄着。茶细致匀整,条索蜷曲,形似细眉,色泽绿润。又仔细品了品说:“真是‘色香幽细如兰花’呀!” 朱德略作思量欣然挥笔写下: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没有两天,朱德夫妇又到庐山植物园。这一次,朱德手里捧着一束春兰,请技术员朱国芳陪同到花房。花房门口有十几个工人忙碌着,朱德走到工人们中间说:“我今天带来了春兰花,想请你们在这里培育一下。”一听朱老总像老熟人一样和自己说话,工人们热情地围拢上来,有的拿板凳,有的拿花盆,朱德袖子一挽,和花工聊了起来:“这是四川春兰,我托四川的同志从我老家带来的。庐山环境好,云雾多,湿度也大,腐叶土丰富,间隙地都可以养兰花。”朱德一边说一边做,在花盆里放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木炭、石子,“这样有利于排水通气,上面放些腐叶土。”朱德小心翼翼地将带来的兰花分成四份,放了一株兰花在花盆里,上面铺上苔藓,以利于保水通气。一株婀娜的春兰很快在花盆挺立。朱德向康克清一笑,说“大功告成”。剩下的三份兰花,朱国芳请朱老总不要管了,我们会“照葫芦画瓢”种好的。

朱德看着花工全部按要求种上,乐滋滋对大家讲:“兰花太娇贵了,马虎不得。我有个‘怪僻',不论到哪里都忘不了兰花。” 朱国芳热情地说:“朱德委员长对春兰的爱好有半个多世纪了吧?”朱德很坦诚地点点头,“是呀!算起来有六十多年了。” 临走前,不断地嘱咐年轻的技术员:“要养好这些兰花,要多向老师傅学习。在庐山人工栽培兰花有一定的困难,温度不够,冬季寒冷。要有信心养好它,要知难而进。兰花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要驯化野生品种,还要与外界交换品种,交流栽培经验。”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1970年8月,朱德再次来到庐山,他念念不忘庐山植物园的兰花。上山后的第二天清晨,便踏着露水前往庐山植物园。在技术员朱国芳的陪伴下,虽然明显有些苍老,但依然精神灼悦。他围着长长的展台,一盆一盆仔细地观赏,花圃里不仅有十年前栽种的四川春兰依然芬芳,还有独花兰、薰兰、虾脊兰、金兰、杜鹃兰争奇斗艳。这些新培育的兰花有的是植物园科研交流引进的,有的是朱德托人从北京、四川、海南、贵州送来的。看到这些茂盛的兰花,嗅到沁人心脾的芳香,朱德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满意地说:“传统名贵的品种要保留好,野生品种还要不断地挖掘。他还建议向群众出售兰花,大盆的不好卖,可以栽成小盆的。冬天群众无处安放时,可以送回兰圃代为保存。要经常举办花展,让大家来观赏,为广大人民服务。”

朱德同志一向谦虚待人,在党内外有口皆碑。8月18日中午值班卫士向他报告:董老的夫人何莲芝大姐曾来看望康大姐。我告诉她:“康大姐外出了。” 何大姐问:“总司令也出去了吗?”我说:“总司令在楼上办公。”何大姐听后就回去了。总司令听完之后和蔼地对他说:“你这个同志呀,怎么能这样子待客呢!周公离现在已经几千年了,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又是宰相,很谦虚。周公有时在一次洗头当中,三次握着头发去接见来访的人,有时在吃一顿饭当中,三次吐掉口里的食物去接见来访的人,惟恐怠慢了客人。这叫作‘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古人都讲谦虚,不搞官僚主义,我们共产党人怎么能不讲谦虚呢。你不让客人见我,就给打发走,这样做,多不好呀!”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庐山味道:庐山红色故事——朱德在庐山二三事

朱德一生钟爱有君子般性格的兰花,不但爱它的端庄秀丽、淡雅幽香,更欣赏它质朴高洁的品格与坚韧刚毅的气质。在出生入死的艰难岁月里,兰花是他对革命战友的缅怀;在欣欣向荣的和平年代,兰花是他功高不自居,德高不自显的真实写照。在庐山我们随处都可以寻访到朱德的足迹,庐山植物园当年朱德亲手栽种的兰花,依然年年芬芳吐艳,香溢满园。

#庐山# #庐山天下悠#

文:庐山会议旧址

来源:#庐山旅游# #庐山味道#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旅游景点推荐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住宿温馨提示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的特色美食

​[微风] 庐山旅游:最新庐山旅游攻略 - 庐山自助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