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狰猶荐书篇(16):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穆天子传》

《穆天子傳》六卷 附錄一卷 晉郭璞注

狰猶荐书篇(16):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穆天子传》

狰猶荐书篇(16):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穆天子传》

狰猶荐书篇(16):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穆天子传》

《萬卷精華藏書記》子部 小說家類

原文

平津館本。是書出自汲冢,臨海洪頤煊校,嘉靖丙寅年刊,前有至正十年北岳王漸元翰《序》、洪頤煊《序》,晉侍中中書監光祿大夫濟北侯荀勗《序》,附錄:隋、唐、晁、陳、玉海諸志。

洪氏《序》曰:書記“周穆王遊行四海,見帝臺西王母,暨美人盛姬死事”。《隋志》云:“體製與与今起居正同,蓋周时内史所記,王命之副”。《史記》:“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此書所載,不過四五年間事耳,雖殘編斷簡,其文字古雅,信非周秦以下人所能作。《聘禮》:“管人布幕于寝门外”,鄭注:“管猶館也,古文‘管’爲‘官’。”此書:“官人陳牲”乃古文之厪存者。西王母之山所記與《爾雅》合。《史記》:“共王繄扈”。《世本》作“伊扈”,此書云:“喪主伊扈”,尤足與經史相證。據《晋書·束皙傳》:“此書本五卷,末卷乃《雜書》十九篇之一。《索隠》引“《穆天子傳目録》”云:“傅瓒爲校書郎,與荀勗同校定”。今本首載荀《序》,當即勗等所定也。勗时收書不謹,已多殘阙,厥後傳寫益復失眞。晁《志》:“書凡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今本僅六千六百二十二字,则今本又非晁氏所見之本矣。今取《漢魏叢書》本與明程榮本、吳琯本、汪明際本、钱唐趙君坦所校吳山《道藏》本暨《史》《漢》諸注、唐宋类书所引,互相参校,表其異同,正其舛謬,爲補正文及注若干字,删若干字,改若干字,其無可校證者阙之,十得五六云。

文光案:此竹書也,與《列子·周穆王篇》相出入,又可與《紀年》互校,但《紀年》為後人所亂,此《傳》獨存其眞,近儒所校古書,以文字為重,於註疏百家所引,搜括殆盡,再三詳審,而後付梓,故人以為重,與明人所稱校本者大異,是可寶也。

王氏《序》曰:“是書紀王与七萃之士,巡行天下,然则徒衛簡而徵求寡矣!非有如秦漢之千騎万乘空國而出也。王之自數其過,及七萃之規,未聞以爲迕也。登羣玉山,命邢侯攻玉,而不受其牢,是先王恤民之法,未嘗不行。至遇雨雪,士皆使休,待辄旬然後復發,是非督令致期也。非有暴行虐政,而君子猶以爲王獲没於祗宫爲深幸,足以见人心之危之如此也。是岂可效哉!南臺都事海岱劉贞庭幹舊藏是書,稍加讎校,命金陵學官重刊,与士共之,谂予题其篇端云。”

荀氏《序》曰:古文《穆天子傳》者,太康二年,汲縣民不準盜發古冢所得書也。皆竹簡,素絲編。以臣勗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簡,長二尺四寸,以墨書,一簡四十字。汲者,戰國時魏地也。按所得《紀年》,蓋魏惠成王子,“今王”之冢也。按《史記·六國年表》,自“今王”二十一年至秦始皇三十四年燔書之歲,八十六年。及至太康二年初得此書,凡五百七十九年。其書言周穆王遊行之事。《春秋左氏傳》曰:“穆王放肆其心,周行於天下,將皆使有車轍馬跡焉。”此書所載,则其事也。王好巡守,得盜驪、騄耳之乘,造父爲御,以觀四荒。北絕流沙,西登昆侖,見西王母,與《太史公記》同。汲郡收書不謹,多毁落殘缺。雖其言不典,皆是古書,頗可觀覽。謹以二尺黃纸寫。上請事平,以本簡書及所新寫,並付秘書繕寫。藏之中經,副在三閣。謹序。

文光案:《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左傳正義》皆引王隱《晉書·束皙傳》:“盜發安釐王冢得竹書”,與荀勗《序》異,今《晉書》兩存其說。

晁志:詔荀勗、和嶠等以隸字寫之,郭注本謂之《周王遊行記》,勖之時古文已不能盡識,時有缺者,又轉寫益誤,殆不可讀。

文光案:《陳錄》在起居注類,起居注自漢明德馬皇后始,後世因之。

附记

①以上三篇《序》在引用均有删减和改动

②隋、唐、晁、陈、玉海诸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王应麟《玉海》。

《玉海》藝文 傳類:《周王傳》、《穆天子傳》 《文選》:陶潛《讀山海經詩》:“汎覽《周王傳》”。《拾遺記》:穆王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

③陈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说明

①图文即用繁体,写之亦同。

②文中三篇序文引用均有删改,与三家原序稍有不同。

③《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清·耿文光撰。

④耿文光,字星垣,又字斗垣,号酉山,自号苏溪渔隐,山西灵石人,因所处闭塞,且清末动乱,藏书不易,耿文光以八万卷藏书成山西藏书巨擘。

⑤耿氏所藏亦《平津馆丛书》所收洪颐煊校本《穆传》,因洪校本校勘精良,且入《平津馆丛书》,遂流传广泛,易得易藏。

⑥该《穆天子传》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第二十四册·卷九十九·子部·小说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