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

他出生于澄迈老城,修真于澄迈白石岭,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他的诗书画令后世惊叹

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

澄迈白石岭环境清幽,峰峦起伏,风景堪称奇绝。 澄迈白玉蟾研究会供图

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

白玉蟾

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

澄迈南渡江白石岭半山腰的山洞里至今仍有仙人枕,相传是白玉蟾修真之地。 本报记者 张茂 通讯员 王邦照 摄

也许是海南自古孤悬海外的现实,也许是因为地处南荒的闭塞,曾经不少人对海南历史文化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底蕴并不深厚”的层面上。如果说苏东坡带来的贬官文化,黄道婆漂泊前来学习织锦技艺,鉴真东渡意外来到海南,都不归入本地自然而生的人文历史的话,那么延至今日的历史序列里终有一位奇人,可以堪称海南人文历史源头上的最耀眼的星宿,那就是素有“海南历史文化第一名人”之称的白玉蟾。南渡江畔,澄迈是奇人白玉蟾的出生地。据县志记载,白玉蟾也曾修真于澄迈白石岭,后赴儋耳山,再云游四海。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探访白玉蟾在澄迈的文化遗迹,寻找人们对这位传奇人物的点滴记忆。

从叠嶂的山峦穿过,

把妩媚留下许多;

一缕涓涓的溪流,铺就了江面的如此壮阔!

南渡江,你就这样走来;

南渡江,你就这样流着;

你在诉说着琼岛的饥渴,

你在谱写着天涯的壮歌!

你饱尝了岁月的愁苦,

你经受着风雨的肆虐,

哪怕只是一叶扁舟,

你也奋力前行,

因为在那河海的交汇之处,

有你不变的执着!

他是海南的一个传奇

“他出身于海南北部一个贫穷的村庄,却诗书画无所不精,造诣令后世惊叹;他是第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出自中国最南端小岛上的大家,却没有人能清楚地说明他详细的身世;他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却没有像寻常的宗派鼻祖那样占山结庐,开坛立宗,门徒广授;他的足迹遍布南宋山河,诗书传遍市井乡村,但就在他仙游人间,声誉鼎盛之际,却又如惊鸿一瞥,回到海南羽化而去,从此消逝得无影无踪。”海南省作家沈汝青曾对白玉蟾有这样一番描述和感叹。

据史料记载,白玉蟾天资聪慧,刻苦自学,7岁能吟诗咏赋,背诵经史。白玉蟾12岁时应琼山童子试,主考官命赋《织机诗》,他便即应而赋:“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主考官认为这首诗诗意狂妄,不予录取。

澄迈白玉蟾研究会会长郑峰告诉记者,后来,《全闽诗话》收录了这首诗,并叙述他随口吟诗的情景,是才思敏捷的范例,后又作为科举场上的一段佳话。然而,此后白玉蟾屡试不第,科举失意,他怀才不遇,因而“厌秽风尘,臊膻名利,慕长生久视之道,喜神通变化之术”。于是,他16岁离家,云游黎母山寻师,养真松林岭(古称儋耳山)。21岁后他潜心研读经典,“三教之书,靡所不究”。23岁只身渡海,拜师学道,足迹遍及南宋天下。他自称自己“非道非释亦非儒,读尽人间不读书,非凡非圣亦非士,识破世上不识事”。在京城临安(今杭州),皇帝诏他进宫,“对御称旨,命馆太乙宫,诏封海琼紫清明道真人”。对于他的离世,有两种传说,一种是在海口石山镇典读村玉龙桥化解成仙,另一传说是在定安文笔峰化身成仙。而真相如何,至今仍是谜。

出生和修真均在澄迈

而说到白玉蟾与澄迈的渊源,不能不提到该县境内的一处胜地——白石岭,据县志记载,白玉蟾曾于此修道,后去儋耳山。

位于昆仑农场的白石岭是澄迈的“屋脊”,海拔511米,相传是廉贞发祖之山,古代传说北斗星的第五颗星叫廉贞,传说这颗星在民间化成了一座山脉,就是澄迈的白石岭。

记者来到白石岭脚下时,远远望去,在密林绿意中,看见整座山岭都是白石披身,而当地农场居民讲,之所以叫白石岭,是因为这里有一段很神奇的事情,晴天这座山岭的石头都是白色的,而到了暴雨来临之前,山岭的石色又会发生变化,变得灰暗。

白石岭风景秀美,远远望去,双峰缥缈,举目环视,群山起伏,丹岩凝翠,呈现出双白石峰的景致。郑峰从小在农场长大,12岁时就爬上了山岭,他回忆,白石岭峰上环境清幽,峰峦起伏,风景堪称奇绝,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秀美的身姿,不怪乎很多人称之为“仙山”。在南北走向约17平方公里范围内,山岭多是白石头,并且有天池泉水从石隙涌入池,久旱不涸,多雨不溢。而白石岭半山腰的山洞里至今仍有仙人枕,相传是白玉蟾修真之地,遗迹仍清晰可见。

而今,因为白石岭的石壁陡峭,能快步攀登上去的人至今也并不是很多,白石岭原生态环境保护得十分完好。

除了白石岭,人们可以探寻的白玉蟾的另一处遗迹就是他的出生地老城永定村,如今这里因城镇化改造而变得车水马龙,新式的小楼林立,当年的白玉蟾故里石碑深埋于地下,村里的仙人井也不见了踪影,被高楼替代,白玉蟾的故事也多在当地老人们的口中相传甚广。

诗书画三绝传于后世

澄迈白玉蟾研究会副会长羊中兴告诉记者,除了生平的奇特,事实上,白玉蟾的诗书画也堪称为三绝。

在云游四海的岁月里,白玉蟾纵情山水挥洒文字,创作下大量诗文,足迹所至之处无不留下诗篇。据说白玉蟾吟诗多不存留。而那些热爱其才情的追随者们,反而用心将它们收集起来,编为文集,如《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庐山集》等,均是被追随者相互传抄,或镂板印行,得以流传至今。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不把双眸看俗人,五湖四海一空身。洞天深处无人到,溪上桃花度几春。”

“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

……

白玉蟾的诗作既有坐看云起云飞了无牵绊的意境,也偶有金刚怒目的世人情怀。在白玉蟾看来,即使修道为仙,如不关怀人间疾苦,仙又何为。学问不能使其迂腐,修道并未让其忘情,这也是后世之人特别欣赏喜爱白玉蟾的原因。

羊中兴认为,白玉蟾的书法也同样造诣高深。元代隐士黄王介,赞赏白玉蟾的书法“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明朝人唐顺之的《史纂左编》有这样评论:“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及白玉蟾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白玉蟾善画梅竹及人物像,白玉蟾的传世画作,有《竹石来禽图》、《墨梅图》等十六幅,部分名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道德经》注疏类的著作数以千计,但当清朝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时,却对浩如烟海的注疏文字大失所望,觉得看昏了头,挑花了眼,都不过尔尔,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白玉蟾注解的《道德宝章》时,才如获至宝。最后,四库全书里唯一收录的《道德经》注疏著作,就是白玉蟾的《道德宝章》。(记者 杜颖 特约记者 陈超)

(本报金江9月11日电)

人物访谈

老城镇原副镇长沈元珍:

白玉蟾故里石碑 拆毁后深埋地下

追寻着白玉蟾的文化遗迹,澄迈老城镇原副镇长沈元珍向海南日报记者娓娓道出其家族三代人对白玉蟾遗迹的探访故事。

“在澄迈,深埋于道辅村小学门前地下的白玉蟾故里石碑,以及永定村的‘仙人井’的故事,都是今天人们可以听到的传说。”沈元珍说。

寻找白玉蟾的故事,要从沈元珍的祖父沈天位讲起。沈天位,在当地很有名气,一生以教书和当县衙录事(秘书)为业。因为对文化有着执着的热爱。早年,他曾对沈元珍的父亲沈德兴说过:古代老城周围有3个村庄,东边有永定村,居住着白姓、李姓10多户人家;西边有香蕉园村,西北边有下寮村。永定村距县衙约有500米,该村坐西北向东南,后背大海,前向平坦的盆地。宋代的白玉蟾,就诞生在这个村庄里一户姓白的人家,出生后其貌像石蜍,就取名石蜍。不久父亲病死了,母亲带他改嫁到当时的琼山县典读村,改为葛姓,名叫长庚。”

耳濡目染,沈元珍的父亲沈德兴后来也成了老城地区一名懂文书的小有名气的青年。据其考证,在永定村中间,白玉蟾家门口,立一块石碑,高约2米,宽1米,碑顶上盖有如屋脊样的石块,有瓦路,碑两边有两支石柱撑住主碑,远观如一座小庙。主碑上端写“白玉蟾故里”五个正楷字,字从右到左横排,下端直写许多行小字,内容记不大清,大概是介绍白玉蟾的事迹。然而,1939年日军侵琼时,日兵将此碑拆去筑公路桥了,就在深田桥,距碑址约400米,往海口方向。

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时任澄迈县史志办副主任的王明恩对白玉蟾故里也进行过考查,遇到了老城墟72岁老人沈德兴,于是真实记录下这段白玉蟾与澄迈的渊源。

“我的父亲1997年去世,他非常希望白玉蟾文化能够在我们澄迈发扬光大。”沈元珍说,1996年至2006年,他担任老城镇副镇长期间,也对白玉蟾文化遗迹进行探访。在永定村,村里老人将“仙人井”的故事告诉了他,传说因为白玉蟾喝过故乡的这口井水,这口井世代不干涸,人人都很珍惜,每年只有在大年初一,村民才舍得挑井水回来煮饭烧菜,寓意一年都有好兆头。“遗憾的是,这处古井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最终没能保存下来,现如今只出现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了。”沈元珍不无遗憾地说。

沈元珍老人现在的愿望是,因为“白玉蟾故里”的石碑如今就在道辅村小学门前的道路底下深埋,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探掘,或者对这一遗迹进行标注,加以保护。

尽管白玉蟾在澄迈的文化遗迹因历史原因而被破坏,但时至今日,老城的人们对白玉蟾的故事仍相传相续,实物没有了,但文化痕迹仍在,历史的故事至今清晰记忆在人们的脑海里。(记者 杜颖 实习生 符君)

(本报金江9月11日电)

专家连线

澄迈白玉蟾研究会会长郑峰:

深挖白玉蟾文化 开发白石岭景观

澄迈白玉蟾研究会会长郑峰:在海南,有3个闻名于世的白石岭,一座在琼海,海拔118米;一座在定安,海拔168米;还有一座在澄迈,海拔511米。3座山岭中,高而险的当属坐落于昆仑农场的澄迈白石岭,这里也是白玉蟾的修道之地。借南渡江及两岸旅游开发之机,我们建议地方政府能够进一步深度挖掘白玉蟾文化历史,使其文化内涵在海南能够为更多人所熟知。

对于白玉蟾文化,我们认为用“抢救”二字并不为过。白玉蟾是澄迈县历史文化名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四年甲寅(即1134年3月15日),至宋理宗绍定二年己丑(即1229年)解化于盱江(今江西临川江),享年96岁。白玉蟾原姓葛,名长庚,父亲叫葛振业。旧志载:白玉蟾家居澄迈香山地。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母亲改嫁到琼山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典读村)。白玉蟾早年正是修真于澄迈县西黎白石岭白石洞,因洞中有玉石形如白蟾,故自号为白玉蟾。

要提升海南的历史人文,我觉得功夫势必要下在本土成长的历史人物上,因为他们身上更体现了海南本土人文历史的底蕴和特色。过去多年,澄迈当地对白玉蟾文化重视不足,没能充分挖掘整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现象近年来已有很大改观。我们在外省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地区将白玉蟾这宝贵的文化进行了旅游运营,并打造成为景点,在海南定安等地也有围绕白玉蟾文化故事进行投资开发的景点,而白玉蟾真正的祖籍是澄迈。

所以我们建议澄迈县进一步重视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修真之地白石岭等作为文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记者 杜颖 实习生 符君)

(本报金江9月11日电)

网友跟帖

@琼州大桥上的小狮子:涨姿势了!南渡江好像一条穿越时空的江,让我们看到古老的传说,也看到革命的光辉。如果不是《海南日报》记者细心挖掘,我们不会了解这么多,真是太棒了!点赞海南日报哦。

@china红树林:旅游开发,富国富民。

@何呵呵呵休:希望海南的生命大江奔流不息,造福万代。

@老黄:时下社会时兴倡导环保,环保顾名思义保护环境,这当然也包括生态旅游,但资源真正被开发起来,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政府的监管力度、手段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是关键,当然更离不开社会个体的自觉性。

@小小丢:南渡江风景美,《海南日报》刊载的画面清新动人,描述的文字更是优美至极。作为来自澄迈的读者,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深度游澄迈,了解南渡江的历史渊源,领略南渡江的原生风采,希望生态旅游能够给大家带来美好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是在给它穿上保护的外衣。

@收破烂的小行家:南渡江两岸的古村落太让人着迷了!时间请你走得慢一点儿,不要让这样的古村落变老,让它永远留在这金色水道……(记者 陈蔚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