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01

中国春节,跟灶神的关系

各位朋友,这个春节过得可好?今天就有上班了哈,意味着又一个春节就要结束了。若问一句“你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哪天结束”?想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上班族是以国务院的假期为标志;农民工是坐上回家的火车开始,背上行李走出家门为结束;小朋友是穿上新衣开始,把口袋里的鞭炮放完了结束;还有许多人是以正月十五吃完汤圆才结束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的开始和结束,有一个明显的标志物,他走,百姓开始过年,他来,年就过完,大家开始新一轮的正常生活。这个标志物是灶神

按照中国传统,人民做忙碌一年后,安排了“春节”这样一个节日进行辞旧迎新的活动,这可是一个大工程,里面设计了诸多活动日程,但它的开始第一项,是家家户户各自进行的腊月二十四“送灶神”

灶神是什么,灶神实际上是一个“官”,是玉帝派到家家户户进行日常生活考察个记录的官。把他送走,去玉帝那里进行一年一度的“续职”,也正好让我们过几天无拘无束的轻松日子,这个日子,不就是“放假”,不就是春节吗

到了正月初四,我们不得再把灶神迎回来。人要吃饭呀,吃饭就要上班呀,这不,无人管束的快活日子也就结束了,人们开始回归到规规矩矩朝九晚五996了,这不就是春节日子的结束吗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02

灶神,是老百姓的家神

中国是一个多节日国度,众多传统节日都跟祭祀相关,都要对某一特定的神灵进行祭祀。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重要,所要祭祀的就不是某一个神灵,春节的祭祀,由一长串祭祀活动组成

中国古人节日多祭祀跟中国古人的泛神论有关,在中国古人眼里,处处有神灵。对于一家一户的老百姓来说,有六大神灵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门神、户神、井神、厕神、中溜神和灶神

这六位神中,其它五位大家都很熟悉,这个“中溜神”是个啥东东?

“中溜神”,秦朝以前的“家宅五祀”中就已经列位其中,到汉代王充《论衡》才第一次看到对它的解释:“中溜,人所托处”。这个“人所托处”是不是还很含糊?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宅基地”,我们可以把中溜神叫做“宅神”

顺便说一句,门和户,现在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古人门是门,户是窗;再顺便说一句,家宅六神里可没有现在大家供为上坐的“财神”[呲牙]

话说远了,我们把话说回那位灶神。在中国古代老百姓供奉的诸神中,灶神是被老百姓在家中供奉得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位。从先秦到民国,两千多年从没中断。哪怕是新中国成立,“破除四旧”后的广大农村,老百姓的灶台边都一直留有灶神的位置

在古代中国,对于一位王来说,城在国就在;对于诸多村庄而已,井在村就是;对于老百姓而言,灶在家就在

自到现在,有人买了新房搬进了新家,新生活的开始都是以开火煮第一顿饭为标志,名曰“开火”,并且要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贺一番。可见,中国人一直在把这个“灶”当成了“家”的主要标志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03

灶神,农耕社会形态的一个符号

灶神为什么那么重要

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第二句话:“农耕文化使然”

经现代学者研究:漫长历史里,中国人大部分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吃,是生活的主题。中国人真正的全面吃饱饭,还是刚刚不久才实现的理想。这样一个民族,喊出“民以食为天”,里面透着几许的悲怆,这是人们虔诚地供奉灶神的原因之一

同样吃不饱的那些游牧民族,他们供奉天上的鹰,地上的马,他们没有供奉一个灶神。因为它们逐草而牧,居无定所。它们走到哪里,架三块石头就是灶,今天的灶不是明天的灶,明天的灶,在未知的前路上,身边无灶又天下都是灶,天下是灶又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灶

我们中国古人,几十年、几百年、一辈子、几辈子都围着一张灶台吃饭。有灶就有得吃,没灶就得出门去讨来吃。说谁家烟囱里不冒烟了,那就是在骂人。要跟谁过不去了,对之恨之入骨了,最恶毒的行为是冲到你家去砸你家的灶,让你今晚吃不成饭

灶,是人定居下来的标志,能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有口热汤热水三餐温饱,就是农耕人的理想。老百姓家里的灶好了,就国泰民安,否则,就揭竿而起虎啸山林,打出一个新天地,垒起一口新灶,重新来一个“遍地英雄下夕烟”。几个回合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就走下来了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04

古代中国,一直是个官本社会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大致存在过三种社会形态

一是神权社会,它是由神为最高权威来规范人们的是非对错,如古印度时期的佛教社会,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统治时期。直到现在的东南亚还有佛教社会遗风。在文明发达的欧洲,教皇还在,在亚洲,天皇还在。在那些曾经的神权社会里,神职人员是社会生活的主宰者,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方向

二是民本社会形态,古希腊城邦社会的十二执政官更换制度,就是原始的“以民为本”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由全体公民中多数人的意志来管理社会,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投票和选举这两个行为上。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但由于这种社会形态过于理想化,最后很快就被官本社会取代

中国,公元前11世纪,周朝礼制制度的建立和分封诸侯的实施,就进入了成熟的官本社会模式。社会由一级级的统治阶级层层把控,由最高统治者制定的礼制,严格地规范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被一级一级的“官”所把持。虽然有李世民那样的统治者提出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但是在实施中只是向民意稍有偏移,从来就没有动摇过官本社会的根基

自周朝开始一直到民国,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三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本质上是一个官本社会

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摆脱过这种社会形态,历朝历代都有大批民众站起来用生命挑战这种社会形态,三千年历史的天空永远有人打出“均贫富,等贵贱”的大旗,但哪怕像朱元璋那样的草根造反成功者,最终也还是摆脱不了官本模式的桎楛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05

灶神,一个官本色彩浓厚的符号

灶神虽然是“神”,却更多的时候被叫做“灶王爷”。这个“爷”,就是“官老爷”的那个“爷”。实质就是落实到家家户户的“官”,一家一个“官”,在无形中管理着一家人的日常行为

在人们的意识中,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最基层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中国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之说。“邓家”是啥?是水上人家,后来也叫“疍家”,其社会地位低于陆上人家

玉帝、官、民,疍,一层一层,分得清清楚楚,一级管一级,根本就是现实官本社会的翻版,所以,这种灶神祭拜,表面上好像是神权崇拜,其实质是官本崇拜

更可爱的是腊月二十四的“送灶神”时,老百姓会供上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塞住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天上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这一行为,看到中国古人用他们的乐观精神,将这项活动从严肃变化为风趣,把对“官”的恐惧转换为生活调侃,体现着中国人的生命智慧和幽默,再细细品味一番,有没有中国官本社会里不可回避的“行贿文化”味道?

灶神:中国农耕社会官本意识的文化符号

结束语

中国人的春节,有一万种过法。以腊月二十四送灶神到正月初四迎灶神来界定“春节”的时段,最符合传统春节的实际情况。中国春节前后的灶神祭拜活动中,有着浓厚的官本社会色彩,但智慧幽默的中国人硬是将这一祭拜演练得妙趣横生,这也是这项祭拜能够从先秦一直流传至今还让老百姓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