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二郎神的原型居然是隋朝的一位太守,名叫赵昱,相传曾斩杀恶龙(沉香原型是二郎神吗)

二郎神的原型居然是隋朝的一位太守,名叫赵昱,相传曾斩杀恶龙

作者:赵汗青

在隋朝时,赵昱是嘉州太守,曾斩杀恶蛟,为二郎神主要原型。《方舆胜览》载:“赵昱隐青城山,隋炀帝帝起为嘉州太守。时键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昱率甲士千人夹江鼓噪,昱持刀入水,有顷,潭水尽赤,显左手提蛟头,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一日,弃官去。后嘉州水涨,蜀人见昱云雾中骑白马而下。“宋太宗赐封神勇大将军.”到了《嘉定府志》中,则说成是:百姓们感戴赵昱的恩德,在灌江口立庙奉祀他,俗称“灌口二郎”。《常熟县志》所记也大体相同。《八闽通志》又说宋真宗时张泳入蜀平乱,得到二郎神的帮助。事后张泳奏请追封川主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

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引《龙城录》载,隋朝时有个赵昱,隐居青城山学道,因隋炀帝迫其入仕,出任四川嘉州太守。时有老蛟兴风作浪,成一方祸害。赵昱乃持刀投江,没入水中,与老蛟大战,顷刻间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最终赵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于是州人顶戴,奉为神明。其后赵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但又在嘉陵江水涨溢为患时,几度“显神”。唐太宗从地方官的奏折中获知后,即封他为神勇大将军,在灌江口为之立庙。后来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逃到四川时,又加封赤城王。

二郎神的原型居然是隋朝的一位太守,名叫赵昱,相传曾斩杀恶龙

据学人考证,《龙城录》乃宋人王铚托名唐柳宗元而撰,有关赵昱人江斩蛟的事迹,应在五代时已经流传,王铚只是作了总结并加以记载。而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称,在唐太宗封神以前,当地民众已为赵昱立庙于灌江口,俗曰灌口二郎。北宋真宗时,益州大乱,张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诣祠下求助于神,事后请皇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从此,这位“二郎神”声望日隆,宋元时代小说戏曲及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二郎神,基本上就是这位赵二郎的形象和“神迹”,并对其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中二郎神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史料记裁:某年的三月二十八,正是春耕季节。突然,天空乌云笼罩,狂风大作,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不一会,暴雨倾盆而下。顷刻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赵昱大人带领军民在城上察看水情。没多久,洪水已冲上河岸,扑向州城。赵昱大人急忙组织军民用石块、沙土堵住城门。但洪水不断上涨,洪滔已至半城墙,水声如雷,加上雷鸣电闪,声势甚是惊人。赵昱大人站立城头,内心十分焦急,他想,春天哪来的如此大雨大水呢!难道是水神爷怨我为官不够清廉而惩治于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弃官不做,归乡为民,耕耘一生,请水神爷不要侵害绥州军民。于是,他便脱掉官靴,抛向洪水中,以示弃官自惩。然而洪水仍在上涨。

二郎神的原型居然是隋朝的一位太守,名叫赵昱,相传曾斩杀恶龙

赵大人心想,是怕我心不诚吗?便接着将官袍、官帽一齐抛入水中。谁知洪水仍不减退,反而越涨越猛,洪峰已离城头二三尺了,浪花已溅到城头。赵大人在隐隐中似看见洪峰中有一蛟魔在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他顿时才明白了,原来是你这妖孽在作怪。为了全城军民的生命财产,我只好与你拼死搏斗了。于是他披头散发,手执宝剑,大喊一声:“妖孽休得猖獗,我来也!”说罢纵身一跃,跳入水中。

赵昱大人跳入水中后,洪水停止上涨,但只见河中心浪滔上下不住翻滚,似有厮杀搏斗之声。一会儿,声浪渐渐平息,雷止闪停雨住,水势迅速跌落下去。只是赵大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赵昱大人为绥民捐躯了!绥民为报答这位大恩人,便在文屏山建庙祭奠。因赵大人排行第二,故为赵二郎庙。

绥德有赵二郎庙,赵二郎治水患是为了保护全城军民的生命财产,其象征意义十分明确。古人留下了诗篇,其中明朝马汝骥的《登二郎山同大兄》和杨锦的《二郎山》就很有代表性。

二郎神的原型居然是隋朝的一位太守,名叫赵昱,相传曾斩杀恶龙

马诗云:“丹梯百丈绕云松,秀出吾州第一峰。山接石城屯虎豹,水交沙窟混鱼龙。天门绛节时朝斗,日殿黄冠自叩钟。扪棘践苔兄共上,回看万井翠烟重。”

杨诗云:“名城正对二郎山,层叠峰峦万玉环。登眺路连青嶂外,转移身在紫霄间。遮门古木幽禽集,摩汉仙宫共客攀。借问斩蛟郡守事,徘徊遗迹不知还。”(二诗均见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编写的《绥德直隶州志?艺文志》)

赵二郎庙建立后,香火一直旺盛,并确定每年三月二十八为庙会之日,后来城内又建起了杨二郎庙,绥民便一并祭奠这两位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