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语音版」碑林的石刻对联,文/解维汉

 

「语音版」碑林的石刻对联,文/解维汉

 

西安碑林,馆内藏有多通清代和民国石刻楹联,从联文到书法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清廷重臣左宗棠篆书两联

  碑林四室有左宗棠楹联刻石两副。第一副“负郭无田,几亩荒园都种竹;传家有宝,数间茅屋半藏书。”张曜撰,左宗棠书,书体为小篆,龙门对,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刻石。对联大意是:靠近城郭没有田地,仅有的几亩荒园全都种了青竹;传家拥有的宝贝,就是几间茅屋一半都是藏书。张曜:字郎斋,清大兴人,随僧格林沁讨伐捻军,曾在甘肃玉门屯军时与左宗棠共事。官至山东巡抚,当时山东河患日深,他上任后首重河工,采用西法用机器船只节节疏浚,又因牡蛎口河水入海不畅,改浚韩家垣海口,以疏其尾。他一年中呆在河上几乎300天,光绪年间卒于任所。此联重在言志,表现了武将的儒雅气质和恬淡情操。 第二副“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此联为小篆,左宗棠书,清代同治十年(1871)刻石。从管晏跋文看系同治九年(1870)他在左宗棠手下任职时向左公求书的。 全联意为:减少人的欲望以回归天理,提高道德修养而有所作为。

  咸丰武将马德昭两联

  碑林七室有清人马德昭两副行书楹联刻石。第一副“多福多寿多男子;如山如岳如冈陵。” 尧在执政五十年的时候,上华山祭天。当地人祝他多福多寿多男子,尧统统辞绝,理由是多男子则多惧,多福则多事,多寿则多辱。冈陵,山冈丘陵。 旧时常以这副楹联作祝颂之词。第二副“奇石寿于尊者相;老藤缠作献之书。”是说奇石酷似寿星或高僧,古藤缠绕像王献之草书。 书者马德昭,号自明,生于1824年,四川阆中市江南镇奎星村人,咸丰初年调处江南军务,在湖南湖北及江南一带立功,荐升直隶大名总镇。朝廷曾授总兵陕安,震慑秦中,随即再补甘肃固原提督,但西安士绅挽留,以保护省城。马德昭战守兼擅,以游击之师,或解豫皖急危,或扼守潼关要道,或防护蒲水饷区,以一军固中原腹地,一时之间,称其为大河南北之“长城”。后驻防潼关数年,因受多隆阿诬陷,回归故里终老于家。西安碑林有马德昭“魁星点斗”“一笔寿字碑”“一笔虎字碑” 等刻石。

  忠于职守的官员自勉联

  碑林五室西游廊楷书联“天恩报于何处惟有实心;民力惜得几分便是造福。”此联朱昌颐撰,清代咸丰年间刻石。体现了封建时代勤勉官吏上报皇恩、下恤民力的思想境界。朱昌颐(1784—1855), 浙江海盐人,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状元。授编修,历官吏科给事中,有《鹤天鲸海焚余稿》。书法有欧阳询风,道光帝曾命其书扇面。朱昌颐办事尽心尽职,有卓识,性直爽,曾与同事议事不和,竟牵连被议降级。咸丰时被起用为主事,但他谢病归里,辞官不做。在乡热心公益,曾督劝绅民修筑海塘,主讲敷文书院,学者奉为楷模。

  文人笔下的治家报国楷模

  碑林四室刻石“眉齐案梁家夫妇;笏满床郭氏儿孙。”此联为清代浙江上虞人吕松年隶书,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石。眉齐案:东汉扶风孟光每天举案齐眉向其夫梁鸿恭敬奉饭,被后世誉为相敬如宾的和谐夫妇。笏满床:唐朝陕西华州平定安史之乱功臣、三朝宰相郭子仪,儿子8人、孙子31人、曾孙以下57人均为朝廷官员,可谓一门忠烈。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玉板。“笏满床”是说这一家做官的人很多。上联通过列举“治家”典范颂扬夫唱妇随的和谐关系,下联通过赞扬“报国”楷模力挺忠君爱国的优良品德。

  格言联憧憬的淡泊生活图景

  碑林四室刻石“造物与闲兼与健;山人知老不知年。”此联崔志道题,为行楷,民国三十六年(1947)刻石。全联宣扬了有闲是福、宁静致远的养生哲学。崔志道,清同治进士,户县崔家湾人。光绪三年(1877),陕西饥荒,他上奏请赈,得颁五万金并倡集千金救灾。光绪五年(1879),任四川雅州(今雅安)知府。励精图治,劾查赃官,革除陋规,扶助开辟铜矿销路,减征土货产税,解除商业困顿局面。雅州少数民族世袭继职,每一袭职都要给地方官馈赠,动以万计,崔志道均令如数退回,兄弟民族莫不称颂。离任后,当地人于雅州书院藏经阁,为之设位奉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