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阴骘”一词,其源盖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们,这是古代比较简单的天命论思想。

文昌帝君虽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统里面的一位神明,可是他并不是传播道术的,他主要就是劝导世间人广行阴骘,阴骘就是阴德,做善事。所以这篇《阴骘文》通篇都是教我们止恶修善,不仅是在行为上要断恶修善,更要在我们心地上,在暗室屋漏当中要懂得规范自己,不可以产生恶的念头。

《阴骘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排除了空洞的理论说教,结合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教化规劝,如:“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施茶水以解渴烦”等,这些词句所代表的窦禹钧、范纯仁、郭元振、孙叔、程一德等皆是被载入史册的人物。《阴骘文》对挽救道德危机,缓和阶级对立情绪,维护当时社会正常的纲常秩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随着释门发展壮大,已经元清时期对于道教的打压,很多道教经文被人为恶意篡改。所以对于道家来说,必须正本清源,才能有所继承和发展。那么对于经文的正确解读和梳理是必须的工作。

此文,笔者试以传统之精神,校对迷乱之经文,继望大德鸿儒不吝赐教。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此文为清朝释门居士周安士《安士全书》中所记载内容,对比多个版本,有着明显的修改。圆圈位置为缺失部分。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O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O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O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O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此为对照内容: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zhì],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为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guǒ),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qīn]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pián)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此文为综合比对版本,红色部分为清朝释门居士周安士《安士全书》中所删除的部分。蓝色部分为本人怀疑后续故意添加部分。如果将蓝色部分去除,全文文意较为通顺,且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儒家思想。在北京白云观文昌殿内所供奉的文昌帝君两侧,则为孔子和朱熹。都是典型的儒家代表。


下面就针对更改和添加的内容,结合中国传统思想和释门思想进行对比。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存平等心,扩宽大量。

释门虽然说众生平等,但是这一观念并非原始释门存在的思想,而是中华本土思想,在外来经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不要说众生平等,即使男女也不平等,即使是男人之间也不平等。释门徒虽然在释迦摩尼时期乞食修行,而到中原随着势力的发展,他们强调出家人种种功德,寓意出家人高人一等。因此,安士全书中将“平等心”删除。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和睦夫妇,教训子孙。

谐和宗族,解释冤怨。

释门讲求出家,因此没有夫妇关系,没有子孙,没有宗族,所以也将此内容删除。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毋慢师长,毋侮圣言。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

圣言者,圣人之言,主要指老子和孔子。这与释门的释迦摩尼相比,在中原地区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若重圣人之言,则对于佛语佛经则不会过于重视,更没必要去念经,所以周安士将此删除。而中国传统文化上跪天地君主,下跪父母宗亲。即使救助神灵,也是上有天神,下有祖先,没必要拜异族之佛。而周安士则将此句加入,从文意上来说,很不通顺,从文化层面上,也不合理。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

举善荐贤,饶人责己。

中华圣人之言,要的就是人开悟得道成贤成圣。中华之道德,要的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而不是以此约束别人攻击别人的托词。周安士将此处删除,就在于释门所追求只是解脱肉身,而非圣贤之人;所行的是要人绝对相信佛经内容,容不得半点的质疑和非议,否则要下地狱。此种言论下,难得不迷信。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造漏泽之仁园,思想出于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在经典传承方面则是要建立义塾,所谓义塾就是可以提供免费教育的地方。为的就是传道布道,传承文明。而此处周安士则修改为: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试问,文昌者为了弘扬文化,为什么不建立书院而建立寺院呢?即建立书院,印造经文不是其中一个部分吗?所以此处文意及其浅陋。


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

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

这里提出几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本分,谦恭,规矩,法度,礼。而这些是自以为高人一等的释门徒在中原地区所没有的概念。他们眼中只有释门戒律却没有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所以周安士才将此删除。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

此处添加的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带有明显功利性质的释门行为。

首先看放生,目的是什么?什么佛法和释门徒不能感动动物的持有者直接放生。却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放生产业链。我们现在也看到,台湾所谓大师组织的商业放生,实际上是在杀生。很多放生的动物还被绑着就扔进水里,导致更早的死亡。那些在小区放生毒蛇的更不用说了。

再看持斋。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释迦摩尼是吃肉的,而且也不认同吃斋。持斋这个是中华传统文化,是在祭祀前所需要进行的行为,所以一般人还没有持斋的资格。吃素和持斋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同时,持斋也有区别,分为吃素和心斋。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从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在孔子时代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境界,对于外在形式的持斋和内在的心斋有着明确的区别。所以吃斋在儒家只是低层次行为,而释门讲究吃斋念佛。高下立显。

说起吃斋念佛,对应儒家的心斋坐忘。我们在看下儒家的坐忘。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中华文明本源为一,只是在发展中表述概念有所不同。

儒家中通过颜回之口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则表述为:今者吾丧我,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

老子道德经中表述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肉身的堕,离,丧,无,都是一种心态,而非如释门所说的臭皮囊,急切的想要抛弃。以至于有人直接自杀以求成佛。可见释门之说,荒唐至极。

谁动了我的经书——文昌帝君阴鸷文

所以作者调整文章为: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 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 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为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弹非礼之言。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