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阿里拍卖ceo)

大咖拍卖CEO张皓在广西艺术学院演讲现场

首届移动拍卖博览会城市论坛第四站-南宁站在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广西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大咖拍卖创始人兼CEO张皓亲临现场,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非物遗产保护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话题和论坛嘉宾专家、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发表了题为“拥抱变化-与时代浪潮共舞”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全文。

拥抱变化-与时代浪潮共舞

by 张皓

各位同学、老师、院校领导,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在艺术学院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们时下最热的话题-“互联网+”及其在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结合应用。首先做个简单自我介绍,我本人也是个有着15年高校教学经验的艺术专业教师,在安徽的一所地方院校任教,教学之余我也做过一些互联网相关、结合艺术行业的互联网实践项目。大咖拍卖是我的第三次互联网创业项目,是由2012年我在中央美院作访问学者时结合艺术市场所做的一个艺术互联网项目引发的。

大咖拍卖做的艺术品移动拍卖平台,我们使用互联网技术来助力传统拍卖产业升级,是在传统拍卖业务的既有模式之上,为传统拍卖公司增加更便捷的线上客户竞价渠道,为其低成本拓展出新客户,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的玩法。大咖拍卖推出的“同步拍”和传统拍卖会结合的时候,可以让任何不能亲临拍卖现场的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参与到线下拍卖会并自主出价,这在整个拍卖史上是一次巨大的模式创新,突破了传统现场叫价模式的地域性限制,借助互联网技术瞬间低成本扩大了受众群体,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艺术品收藏。这是我们公司所做事情对于传统拍卖行业的价值。

广西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众多的非遗项目,对于非遗文化这一块我并不是一个专家,但我了解到例如壮族的壮锦以及咱们百色县这边的绣球,应该都是被列入非遗保护的项目。然而如此宝贵、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和工艺美术品,往往给人留下只是一般的旅游纪念品或者普通工艺品的印象,这其实就是创新和民族文化艺术相互结合衔接中,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品牌意识不足,加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文化推广的方面有着比较大的缺失所造成的。

大咖拍卖自身在拓展艺术品交易业务的时候,仅仅通过移动互联网,去年只花费了很少的人力就快速拓展出了1000多个新的艺术藏家。今年推出同步拍业务后更是可以看到传统拍卖行在嫁接互联网的时候爆发出的巨大威力,传统拍卖的受众人群一下子拓展到了百万以上,而原本传统艺术圈里的藏家大概只是20万左右。拍卖行位于整个艺术市场产业金字塔的顶端,承担着重要文物及艺术品交易流通的职责,虽然非常商业,但实际上它却承担了许多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责,现在拍卖行可以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嫁接把艺术收藏文化更便捷高效地推广到大众中。

作为典型商业机构的拍卖行在学术研究和推广上的贡献却往往超过了很多学术机构,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拍卖行有钱。说到这里,许多做学术的朋友可能感觉不太舒服,在后面,我会说一下“钱”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信息化革命带来的文化变化

“互联网+”是什么?简单看就是给传统产业嫁接上互联网技术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成为助力传统产业变革的推手。移动互联网是一次巨大的信息革命,它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运用于日常通信的微信、微博之类交流工具的传播技术,而是现代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文化变革。移动互联网已经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我来到南宁后就很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叫车软件来解决出行问题。这就是传统租车出行服务和互联网结合后的一个共享经济的创新案例,短短几年时间就改变了全国几亿人的出行习惯。兼顾行业效率提升和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互联网帮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说到信息,一方面信息是我们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信息还意味权力,掌握更多信息就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通过对信息重新整合,让信息流通的渠道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继而影响到我们社会中的实体经济和社会人群,重新划分出很多新的文化团体并衍生出新的群体属性。

信息化革命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带来社会文化结构的改变,文化圈层被打破。比如说,在十几年前,我们想认识马云这样的大佬是非常困难的,现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渠道,我们有很大机会联系到他,甚至可以和马云进行单独的对话。这其实就把我们传统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行了打破和重塑,它背后对应的文化圈层也发生了扁平化的变化。掌握着社会资源和财富的人群能够在扁平化和快速连接的社会中,相互连接到商业的方方面面。这是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现代商业文明,也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文化结构的改变。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这也在影响着我们传统民族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下的传承与保护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民族艺术的文化境遇

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特定的地域性、族群性,特定族群的文化同理心造就了区域范围内的民族艺术。例如百色的绣球文化,背后就有着一个非常久远的民间爱情故事,这个原本带着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最早是在某一个地方成长和慢慢流传的,只有当地人知道。而如今通过互联网,从来不了解这个绣球历史的人,也可通过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把所有广西的绣球发展和演变史甚至式样,都能够非常快速地得到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梳理。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原本由于区域距离和文化差异造成文化猎奇心理得到了优先的补偿,这也让我们发现和理解民族艺术不再是远在他方的遥不可及的东西。但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艺术因为地域性形成的文化认知差异特点也在公众的习以为常中逐渐失去。

互联网经济加速了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强势的都是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不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口口相传的表演艺术,在互联网上快速流传的时候,文化神秘感就开始淡化。那么,谈到传统文化保护时,学术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焦虑是什么?他们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能够在传承中得到发扬。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传承和创新之间的矛盾。我们一呼吁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和民族艺术,这就说明它是处在没落甚至濒临灭绝状态,所以希望公众和国家将它保护起来,但如果是必须依赖政府的外力干预和财政投入进行保护的文化“活化石”,需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人作为特殊的人群“圈养”起来的话,他们可能就会失去了民间文化本身的“草根性”活力,那这个民间艺术或非遗文化还是我们之前想要的那个极具草根意识的、鲜活的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吗?它不一定再是了。

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广西的绣球和山歌等地方特色文化,最后只能依赖几个被“包养”的研究员而生存下来,成为地方政府需要政绩展演时才拿出来表演一下的一种文化标本,最终沦为不能自我繁衍发展的“熊猫文化”。

一个互联网从业者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非遗”保护项目中有一些很好玩和有价值的项目,国家往往非常热情,地方政府也积极卖力,因为中国在面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时候,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涉及到民族的、文化的自尊心。但是现实往往是:国家热情、地方政府卖力、学术机构焦虑、老的技艺传承人着急,恰恰年轻人无感,导致技艺传承后继无人。

纠结:开发与保护

国家近年来对“非遗”保护的热情,催生出各类文化基金和众多非遗产业扶持政策和项目。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艺术系也做了一个民间陶瓷艺术项目的尝试,将被列为“非遗”项目的传统景泰蓝工艺与现代陶艺设计融合,形成极具视觉美感的日用工艺品,做出来非常漂亮。后继又进行了商业化运作,非常成功,但许多专家却认为这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了。

“非遗”项目的商业开发带来的文化面貌变化,让许多专家和学者心中会很有些纠结。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在座的各位男同学现在都很喜欢18岁左右青春貌美的姑娘,会去狂热的追求她,但恋爱结婚后,随着岁月的变化,她看上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容颜了。但我觉得若是真爱,其实不必要纠结这个外貌问题,人还是那个人,内在精神气质是一致的,应该看到岁月赋予了她更多的变化是越变越有魅力。对待非遗的态度也是如此,时代赋予的外在形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不需要特别担心商业开发带来的文化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尴尬:年轻人的无感

因为国家很着急“非遗”保护,所以下面就成立各种学会及研究机构,很多老专家、学者以及技艺的实际传承人,因担心自己的独门绝活会消失而非常焦虑。于是,国家就给钱来培养新一代技艺传承人,但是我们知道所有“非遗”保护项目,却往往都会遭遇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就是年轻人大多不感兴趣,传承无人。

我和一些咱们广西的同学私下交流的时候,他们说其实觉得桂剧挺美的,可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剧目,内容缺乏创新,与当下生活严重脱节。而桂剧最辉煌的年代恰恰是其结合了当时的生活情境和当时最流行的生活元素,所以老百姓喜闻乐见,流传甚广,这种紧扣当下生活的民间性、草根性生命力恰恰才是我们非遗项目需要保护的。在当前泛娱乐力量如此强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被海量的或唯美、或暴力、或情色的各类泛娱乐文化产品占据了大量时间,以满足我们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如果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不能紧贴当下生活进行创新,赢得年轻人的喜爱,那无论我们如何忧心忡忡,没有活力、缺乏吸引年轻技艺传承人兴趣的传统民艺仍将继续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传承人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技艺传承后继乏人。因此,改善艺人工匠的个人生存条件,是民间技艺存在的前提。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我们国家为非遗项目已经投资了35亿,和动不动就上万亿的其它国家项目相比,非遗项目保护的投入并不算大。 自2006年以来,全国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就达1372项,其中我们广西有27项。此外还有众多的市县级文化保护项目,政府保护资金分布到各个层级如此之多的项目时,尤其在我们的国情之下,资金经过很多层过滤,最终到实际传承人手上时已经所剩无几。

而有学术担当的学术研究机构最尴尬的事情,面临的现实是没有充裕资金和时间。如果让非遗项目成为一种专业,一个此专业的学生却不能够通过这个专业技能获得好的谋生机会,他养活不了自己,那么他肯定是不会继续学习这个专业的。如果技艺传承人不能够在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承认, 无法在社会上立足,那也无法让他把传承技艺做为事业,发扬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平时最不愿意正视的“钱”恰恰就是传承和保护民族艺术中最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民族艺术传承与保护者一定要勇于谈钱和正面对待资本市场,学会借助资本的力量。

“非遗”保护现状简单总结就是:政府文化政策支持,但是重申请却轻保护;社会及学界关注,但传承人缺乏市场意识、产业化能力不足,与当下社会脱节、缺乏创新,年轻人不感兴趣,技艺传承难以为继。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民族文化传承必须树立“新三观”

1.新的价值观

2.新的经济观

3.新的人才观

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但人才观是基础,没有人才一切都白搭。

第一,价值观

这里面的价值观是指民族文化艺术保护要围绕着创新发展来做,保护是为了发展,我们要勇于拥抱变化,敢于丢下包袱。我们既有的老技艺传承人、非遗研究者和相关保护部门,越看重这种文化保护,越想要让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原生性保存下来,就越要勇于拥抱变化,在开发性保护中进行创新。有人说,民族文化艺术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所以大家格外珍视心目中的家乡文化遗产原始模样,但我们要认识到的当下看到这种文化遗产的形态在它最有生命力的黄金时期,所反映的恰恰是当时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以我们广西的壮锦为例,作为当时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也很能反映那时广西人民的生活情趣,所以深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过去织锦工艺的广泛发展,很大的因素就是因为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织锦工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揉合在壮锦里面,所以壮锦是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

现在,妇女们的社会角色分工极大不同了,也通过网络了解到其他地方的女性可以有更多如此精彩的活法,也可以走出去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年轻女性发现“我”甚至和远在他国的玛丽莲•梦露在想象界限和心理上的界限都可以是非常非常接近的,而不再是甘于依附于家庭和男人的传统织锦妇女。所以壮锦这个传统织锦工艺逐渐就脱离了其旧有社会功能,年轻人也因为无法在此项工艺劳作中获得更多经济回报和社会尊重而逐渐远离,于是技艺传承开始变得难以为继。人们觉得我不穿不做壮锦,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品质甚至生活得更好,所以就逐渐的淡忘了这种传统织锦工艺。

一种民间文化技艺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不和“我”发生关系的话,是很难被大众喜爱并生存下来的。无法自足发展的东西更无从谈起对它的保护,外界过度的保护可能会让它造血能力丧失,从而失去自我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很多人认为非遗保护项目不适合商业开发,我并不特别同意。在有能力接触和接受商业资本的时候,能够尽快地开发出商业产品实现自我造血,经济自足才能够对文化实施更大的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它了解它,当有人更多喜欢他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去追溯它的发源并去做传承和创新,最终这个技艺会找到自己的忠实受众并不断发展下去。

我们不能把非遗、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变成一个包袱,该丢弃就要扔掉,我们如果什么都要保护、什么都要保持原汁原味,实际上是一种伤害。其实我们看到壮锦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久远的演变发展,从最早期使用非常粗劣的棉麻编织出简单纹样,到现在经过很多代人的努力才演化成今天这样绚丽多彩的面貌。在壮锦样式的不断变化和确立过程中,它承载的情感和社会意义越来越多,才有了我们今天非常丰富的壮锦编织工艺。如果我们先人把它保持在最原始的出粗麻阶段,不敢创新,后来也不会有人去喜欢它。所以对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我们不用怕,只要能够加进去让大众喜爱它,让社会承认它,这才能够谈生存谈保护,才能让它能自足发展并持续传承下去。

第二,经济观

经济观就是我们在做民族艺术的文化保护项目时要敢于把它产业化,敢于通过产业开发和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商业合作,让它快速地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解决非遗保护及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最重要的钱的问题,而不再让非遗项目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

必须让非遗项目接受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非遗项目,恰恰是当时经济生活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生动体现,它往往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具体实用价值。让非遗项目在保护性开发中与当下生活发生亲密关系,具备产业价值的同时也具有社会价值的,这里面就要具有产业意识。

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公司在做一个事情,我们筹划成立一个非遗保护基金,全国范围内寻找100项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开发让他们实现自我造血,不用再等着政府的钱去保护就能生存和发展。我们认为只有当它自己能够有非常好的商业价值,具备自我推广和生存能力后,甚至可以变成类似时尚产业一样有社会关注效应的行当,它才能够吸引优秀年轻人加入。假如人们在做壮锦文化相关的研究和传承会得到和演艺明星一样的社会关注和地位,年轻传承人就会感受到社会尊重而愿意投入更多。

今年“故宫淘宝”公众号火遍全国,文风俏皮泼辣,“朕知道了”小胶卷更是卖的家喻户晓。雍正皇帝当年喜欢眼镜,他收藏的几百幅上千副的眼镜,故宫的艺术衍生品部门,根据这个故事开发出相关艺术衍生品进行网络销售,借用的是互联网传播方式,编制非常精彩有趣的文案故事,把整个一段历史说得特别接地气、特别好玩。这种娱乐化的互联网传播方式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方式,故宫淘宝在达成其商业目的同时也做了很好的历史知识普及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在座各位可能认为这谈不上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我恰恰认为他们在赚钱的同时又非常好的做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工作,也保护了我们传统文化既有特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传统文化保护并不该停留在喊口号瞎着急的阶段,我们要正视商业化的力量。

第三,人才观

民族艺术保护一定要让年轻人放胆去干,不要有包袱,老人要放手,政府要放权。这样年轻人才有胆子去各种折腾,我认为好的民族艺术一定是不怕被“玩坏”的,如果年轻人也玩的很high,那就是很有价值的。前几天朋友圈里流传了一张戏谑小米创始人雷军和360公司周鸿祎“基情”对话图,引发众多关注和疯传,这就反映出年轻人喜欢有趣的东西。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部门也要反思一下,要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创新才成为可能。

具体做起来就是不要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先尽情地玩儿high了,不要过多担心破不破坏民族文化艺术原有精髓的原汁原味。一件事情一定是你愿意投入极大热情和兴趣,才能够做成。

最后,我想说的是,未来一定属于在座的诸位敢于出格的、大胆的、做破坏性创新的同学们。衷心祝愿同学们都变成胆大包天、敢作敢为的有创造力的人。

大咖拍卖CEO张皓:拥抱变化-非遗保护要有“新三观”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