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什么都江堰)

青城山脚下的这座道教宫观是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30)的建福宫。大门这幅对联:吹笛天寒玉华更控青鸾住,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对联寓意建福宫的位置是仙气云集,文人向往的圣地。它位于青城前山山门左侧,丈人峰下,原名“丈人祠”。南宋时,因成都制置使范成大的奏请,赐名为“会庆建福宫”,取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简称“建福宫”。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

现在的建福宫是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外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内山门门额上“建福宫”三字是林森题写。整座宫观完全掩映在一片翠绿的苍楠之下,仿佛与世隔绝,又因邻近车道与世相通。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

二殿名为“丈人殿”,祀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及杜光庭。宁封原是黄帝手下一名制陶官员,后辞官归隐于青城山。在中原统一以前,有另一部落首领蚩尤作乱,百姓受难,他能兴云雾,不好对付。黄帝为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不辞万里来到青城山,向宁封拜师学道,在宁封的帮助下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黄帝便封宁封为“五岳丈人”,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山”,所以东方朔的五月朝真图的序中讲的“拜青城为丈人,著庐山为使者”的出处就来源于这里。杜光庭为唐代著名道士,写书作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道教经文,时人誉之为“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被后世之人尊为天师,即杜天师。杜光庭隐居青城山时完成了30部著作共计250多卷,为一时之冠,时人著书立说时便假托杜光庭之名,后来便戏称为“杜撰”,杜撰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杜光庭在青城山修道时还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虬髯客传》,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青城山,2004年9月27日,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游历青城山时,曾亲往祭拜。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

建福宫第三殿即为后殿,二殿与后殿间为后院。后院即使离山门很近,却无半点车马之声、喧嚣之音透到这里,保持了一种特有的近凡尘而无世音的道家清宁境界。院中两株上百年的仙人松,更衬托了这清静无为、欲修成仙的气氛;时而飞来栖息的白鹤,更自然描绘了一幅松鹤延年图、天人合一的画卷。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

殿堂板壁刻有张三丰祖师的诗。在后殿的楹柱上挂着一副长联,这就是著名的青城山长联。该联由四川通江人李善济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撰,全联共394字。上联描绘青城山“纵横八百里舆图”景色,于绘景中抒情;下联以“上下四千年文物”为中心,于咏史中寄意。这副长联上款题“宣统二年春月游青城联”,下款题“通江李善济撰书”,原题于天师洞,后移至建福宫,正楷恭书,字大如拳,显宏大磅礴,据说为迄今全国名胜古迹已经镌刻悬挂的第一长联。这副长联描述了享有“天下幽”盛名的青城山秀丽幽深的景色,而与青城山有关的人物、故事、传说作者都写进其中,可谓情景交融,即事抒情。

问道青城山|走进建福宫

梳妆台位于丈人山麓,从建福宫楠木林右侧上山,传为明末庆符王陈妃遗迹。传说,明末庆符王屯兵于此,希望重振大明江山。后来,他带兵出山征战,清晨陈妃于此处梳头,眺望奏凯归来的庆符王。不料其夫战死,陈妃也自尽。后人为纪念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在此建梳妆台。中国道教协会前副会长易心莹(1896—1976)曾于此题诗:“水月山花万种愁,镜妆高处晓云收。迷离蝴蝶传金粉,宛转峨眉想玉钩。香草有情台畔绿,溪光无语庙门秋。江颜寂寞知多少?不及荒寒一墓丘。”

转自:每日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