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尚书*洪范》点评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即周文王建周十三年。惟,发语词。有,通“又”,连接数量语。祀,即年,记事量语。周朝时,以国家某一次大典记年,两次大典之间为一年。武王纯孝,继承大位后未改年号,继续沿用其父周文王年号。文王建周九年后去世,所以,“十有三祀”其实是周武王登位的第四年。)王访于箕子。(箕子,殷商遗老,商朝的贤臣,纣王的叔叔。周武王推翻商朝,却很尊重商朝贤才,将之揽为己用,顺便也获得了商朝贵族的支持,巩固了大周的政治基础。)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是苍天阴阳相配,繁衍了下界人民,要他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却不知道使人民和睦相处的办法。彝伦:人伦,指社会关系。攸叙:秩序、制度、办法等。周武王天下大定后,大概是商朝贵族与周朝贵族产生了矛盾,武王没有直接袒服周民,而是征求商朝贤臣箕子的意见。武王称对方为先生,而自称“我”,不称“朕”或“寡”,仅仅将自己作为一个天下的管理者,语气恭敬而平等,流露出与箕子推心置腹的心意,使听者为之动容。)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鲧以堵塞之法治水,扰乱了金木水火土运行规律,上帝大怒,就没有将洪范九畴之法传给鲧,社会安定和睦的秩序遭到破坏,鲧也在流放中死去。鲧的儿子禹于是继承鲧的事业,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天帝才将洪范九畴法传给大禹,社会秩序才得到安定。箕子的应答,似乎有两层意思:一是向武夫隆重推荐洪范九畴,二是暗示武王要像舜帝那样任用贤才并且严明追责。同时,作为商朝遗老,箕子也委婉地表明了商灭周兴的合法性,表达了对大周的支持。)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初一”即“第一”。《周易》的阴阳爻的第一爻称为“初九”、“初六”,周代有以“初”作序号的习惯。箕子认为,国家大事,第一是遵从五行,第二是敬用五事,第三是农用八政,第四是协用五纪,第五是建用皇极,第六是人用三德,第七是明用嵇疑,第八是念用庶征,第九是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威用六极”本可以安排在“次十”,箕子却在“次”九中叙述完毕,估计古人对阴阳之数有讲究,认为阴不过八,阳不过九,故而没有“次十”、“次十一”的说法。这一节,是讲洪范九畴的大纲。)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这一节,阐述五行的名称、性质和味相,是对天人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本节有几点值得注意:一、采用了超简洁的说明方式,这是三千多年后的今天才采用的语言方式;二、五行的排列顺序水火木金土,五行元素之间的关系为相克与相生间隔,即水克火,木生火,金克木,土生金,后来的阴阳学家将这种顺序改成金水木火土而置于五星顶角,这样,相邻的元素呈相生关系,相对的元素呈相克关系,这表明,《洪范》对后世的五行学说有着很大的影响;三、箕子是向武王提建议,那么,“一曰五行”提的是什么建议呢?大概是提醒武王将尊重客观规律放在第一位吧。)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従,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従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这节讲君王为人处事的态度:貌要恭敬,使人严肃;言语合宜,使人听从;听闻聪敏,不受蒙蔽;察事清楚,处事圣哲;思虑通达,趋向圣明。讲的是君主修身治国的要领。)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八方面的政务:粮食生产、商业贸易、祭祀先祖、居住交通、文化教育、司法、外交、国防。为政要抓住关键。)

  四、五祀: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五种计时方法:以年、月、日记时;以星辰、历法记时。即以太阳、地球、月亮和星星记时,以此形成记时的历法,大的时间单位有日、月、年。以太阳东升西落记日,以月圆月缺记月,以日月运行一定的周期记年,形成太阳历或太阴历。周代似乎是阴阳合历。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治国要有至高无上的原则,这些原则含纳人民的幸福于其中并得到人民的拥护。“皇极”是本节的小标题,本节围绕这个小标题首论依宪治国的必要性。)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庶民不可以朋比为奸,才可以将宪法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国家才可能保证政令统一。疑“锡汝保极”与上文相连,而不应作下个意思的小标题。)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凡是庶民,都应该为天子谋虑,为天子办事,牢记宪法的要求。这一主张,带有浓重的民主色彩,儒家似乎不太赞成,孔子说:“民可与守成,不可与谋虑。”可见自西周至春秋,中国的民主政治在后退,而君主政治却在发展。)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对于人民不符合宪法原则却没有构成犯罪的行为,中央政府应予以宽容,箕子于此提出了适用法律、依示办事的原则。)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假如有人谦虚地说:‘我的爱好就是遵守王者制定的良法’,那么政府应该保佑他。箕子主张奖励遵法重德的模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不要虐待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但对于那些高明而显赫的贵族,却要心怀畏惧之心而不可马虎。箕子认为,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安定团结,邦国才能繁荣昌盛。)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箕子主张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经济待遇,统一公务系统的价值取向,从而加强国农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和法治力。)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箕子描绘了依国治国的美好图景:一切依法办事,个人的偏私与好恶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不了作用。没有人结党营私,没有人为非作歹,法治的道路坦坦荡荡,畅通无阻。)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箕子认为,天子是天下人民之父母,肩上的责任极其重大。)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第六,治理天下臣民的三种办法:一是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二是以刚制胜,三是以柔制胜。)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要想使国家平安康泰,必须有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于那些刚强不可亲近的人,必须用强硬的办法镇压;对于那些可以亲近的人,就用柔和的办法对待他们。)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对于下面的小人,必须强力镇压;对高贵的贵族,手段必须柔和。)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箕子认为,给予幸福和惩戒,享受锦衣玉食是天子独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可以给臣下,否则危害邦国。)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重大决策力求慎重,主张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同心同德。重视卜筮,相信上天的昭示。缺陷是“上天的昭示”其实是占卜者的解读,但占卜官不等于杰出的政治家,其境界与智慧是有天然局限的。虽然当局增加了卜占之官的人数,避免了占卜官独断,但纰漏还是很大的。后世占卜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应该与此相关。)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民,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则以风雨。(相信和奉行人天思想,热衷于通过观察气候变化预测经济社会变化而采取补救措施,缺点是补救措施仅限于君主的自警自励,所谓权力无限,责任亦无限,但从常理上讲,君主也是肉体凡胎,可行使无限权力,却无力履行无限义务。)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树立正确的价值尺度:以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平安快乐为贵,将社会的和谐稳定纳入个人平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