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寻美成都》之青羊宫的另一种美

《寻美成都》之青羊宫的另一种美

三十里路花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首诗成就了青羊宫,青羊宫也成就了这首诗,因为它被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读到它,想到它,不自觉会勾起你对青羊宫的神往。于是乎,我借朋友来成都之际,专程陪其前往了青羊宫。

说到青羊宫,读到杜甫的诗,就不得不说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的花朝节,这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百花斗艳,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不过,我们前去的时候,不是花朝节的时候,也就没有欣赏到这道美景。但是,来到青羊宫山门外,那古铜色的山门,那饱满圆润的大字,既衬托出了青羊宫的历史厚重感,又透射出了青羊宫的文化放射性,自然给了我们另一种美的享受。

来到青羊宫,那书香味浓烈至极,书是那对联、匾额的美,香是游客送给圣人的高香。虽然这些信徒中没有共产党员,因为中央对党员干部有明确规定,但香客却是络绎不绝,尤其有些大妈,手里握着香,肩上挂着包,背上还背着香蜡纸钱,那虔诚得让人都不敢想像。过去听出国留学回来的人讲,中东地区的人信仰宗教,礼拜时间到了连雷都打不动,还有在西藏当过兵的同事讲,那里的藏民也是特别地虔诚,为了见上达赖喇嘛一面,可以数月一步一叩头地赶过去,甚至有些信仰的人会以吃其大便为荣。当时我是不太相信的,现在看到香客们如此地虔诚,我不得不信服宗教信仰的力量。

道教是中国的国教,其始祖应该是老子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上老君。关于老子的思想,我花了足足五年时间来学习,因为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其思想之深邃,至今尚无人敢放言尽知,而且不同大师的注解,就会有不同的版本,那理解起来就更是需要厘清头绪。由于用心良苦,兄长便叫我从教育孩子入手,写一本专著,就叫《与老子对话》。我身为官场之人,并已过不惑之年,加之自我把控的时间较多,也就有了把专著做出来的想法,不过整部书稿还没完成,因为我正在修改《中义理论》一书。来到青羊宫,自然想亲身感悟下道家文化的精髓,也可为书稿润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刚跨进山门,就有大队人马前来,导游激情地向游客介绍道,青羊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唐朝扩建,但毁于兵灾,现在的建筑多是清朝重建的,而且山门进行了改建。如今的山门,也别具一格,与寒山寺、灵隐寺等截然不同,其与山门道路一环路呈45度角而建,这是青羊宫独居的特色,因为成都西北边海拔较高,东南边地势较低,母亲河岷江由西北阿坝州流经成都,再一路歌唱着流向东南边的乐山。古代建筑风水学讲究背山靠水,因此成都的民居都是坐西北朝东南,这与我国传统的坐北朝南习惯,刚刚形成45度的位移。青羊宫山门斜位而建,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习惯与成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

走进山门,有一照壁,上面书写的是一幅对联,这是熟悉道教文化的人无所不知的。就老子《道德经》里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前句的意思是说,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便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后句讲的是,人要按地上的规律做事,地按天上的规则演变,天按一定的法理运行,这个法理就是自然。因此,老子教导人们要“道法自然”,即按规律办事,不可妄为,否则就会带来大祸心。

过照壁,前行几步,就来到了混元殿。混元殿因老子得名,因为唐真宗封老子为混元上德皇帝,道教里便称其为混元祖师爷,殿内正中树立的正是老子。老子的手里还拿着混元乾坤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圈。为何这样塑造呢?这正是对道家思想的物化,因为太极圈拉直后就成为了一根绳,寓意为道生一的意思。在混元殿里,你可以领略到道家文化的精髓,尤其可以感观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的尊容,慈祥中带着智慧,智慧中透着灵气,特别是我正要创作《与老子对话》,自然对《道德经》反复研读了数遍,以期真正领会老子的思想,自然对老子特别地尊敬,可以说甚于孔子。于是乎,我站在混元殿前,静默了片刻,以表达自己对老子的敬仰之情。

从混元殿出来,我们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八卦亭。说到八卦,自然就会谈到《易经》。近年来,组织部门社会化选学课程,我有多次选修易经相关课程,因此对《易经》有所了知,其一生太极,太极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然后八卦又生六十四卦。但对易经只知皮毛,了解不够深刻。八卦乃伏羲所创,常用于占卜,后被引入道家,并成为道教教义体系重要内容。八卦亭既然据八卦而建,自然少不了八卦的元素与符号。比如第一层是盘柱,第二层为八方形,上面立有八根石柱,柱子上覆亭盖,且雕刻着九九八十一条龙,象征着老子有八十一化。关于八卦亭,导游还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当年亭子快要竣工时,面对着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云而去,结果被月御值日使者发现,便一拳将其定于柱子之上。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望去,还清晰可见一个拳头印。看到这景观,不仅是我,就是其他游客,都不禁感到惊叹。

八卦亭后,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唐朝始建,后废于兵乱,清朝康熙年间重建。三清殿很有文化味儿,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专门为三清殿题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下联为“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三清殿和其他寺庙一样,殿内也供有高人,正中的是上清灵宝天尊,左边是玉清原始天尊,右边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其实,三清殿内无特别之处,如果没有导游的解说,我想看了就看了呗,也不会留下多少印象。但是,在三清殿,游客来了就不会忘记,因为它前面立着的两只铜铸青羊,左边是单角青羊,是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了送来的,右边是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赠送的。为何一单角一双角,我问及过道观之人,尚无正解。这铜铸青羊,不仅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而且还有讲不完的故事哩。

从双角青羊底座铭文可知: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讲的什么呢?就是青羊宫里老子的事儿。说是老子五十多岁时,东周王室日益衰落,他便决定离开东周去秦国,骑着青牛一路西行,途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听说老子来此,高兴得不得了,于是设宴好好款待,并请老子著书。老子盛情难却,便留了下来,遂写成关于道德的文章五千多字,也就是如今的《道德经》。书写好后,老子告辞尹喜,并嘱咐他,千日后寻我于成都青羊肆。其实,老子离关西去后,一直隐居秦国,人们再也无法找到他。可是,老子的粉丝尹喜为与其重逢,辞掉官职来到成都西郊的青羊肆,却不见老子的身影。等了数日,但见一童子牵着青羊,尹喜心里太想见到老子了,以为这是老子的化身,便上去跟他讲:“我就是尹喜……”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小孩摇身一变,竟成了老子。然后,他就在说法台给尹喜讲起《道德经》。为了纪念老子,成都人民把二月十五日视为老子的生日,四面八方的人提前一天就会来大殿里坐守一夜,第二天清早再去摸铜羊,因为传说摸了铜羊可治百病。这个做法,游客至今倍信,因此两只青羊都被游人摸得铮亮。

出三清殿,周边还有不少殿宇楼阁,比如斗姥殿,又名元辰殿,这是青羊宫唯一的明代建筑,里面供奉的是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位女神,也叫紫光夫人,她是掌管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共生了九个儿子,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妇孺皆知的王母娘娘,左边祀奉的土皇地祗,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的女神。除斗姥殿外,还有玉皇殿,但都没有前面的几处好,因此我们只快速地浏览了一圈。当回到山门时,见有导游又在介绍青羊宫的历史,我便问了她青羊宫名的来历,看来是问对人了,她便给我们娓娓道来,旁边的游客也个个洗耳恭听。说是周朝初建时,人们称之为青羊肆,所谓肆就是陈物的地方,也就是个小道场而已。后来,因老子到此讲法,于是这里成为了神仙聚会的圣地,到唐朝初期,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就叫了青羊(道)观。到中和元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并在观中驻营。其间有红光如球入地,遂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返回长安,认为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祖师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恩典,特下诏令,赐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青羊宫由此得名。

当太阳西沉的时候,霞光万丈,彩虹壮丽。回首望望余辉下的青羊宫,心中的感慨良多:人心不古起祸端,贪赃枉法不自然;中线施主恒心在,不知何时牢洞开。阴阳二气混元存,生生死死终归尘;老子道法悔人深,我辈立志当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