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蜀王秘档⑨ 明朝第一任蜀王朱椿的朋友圈 往来有鸿儒 为学皆名士

蜀王秘档⑨ 明朝第一任蜀王朱椿的朋友圈 往来有鸿儒 为学皆名士

胡子昭塑像(局部图)

蜀王秘档⑨ 明朝第一任蜀王朱椿的朋友圈 往来有鸿儒 为学皆名士

胡子昭塑像

纵观明朝第一任蜀王朱椿的一生,他与当时的名士大都有往来,甚至交情深厚,相互之间诗词唱和不断,书信往来不绝。《献园睿制集》中,收录了朱椿与名士们往来的文献。

朱椿幼年起,就在皇宫中接受大儒宋濂的教导;少年时,在中都凤阳阅武时,对著名学者李叔荆、苏伯衡尊敬有加;就藩成都后,特别聘请一代鸿儒方孝孺做世子朱悦燫的老师;此外,他还与当时的诸多名士如陈南宾、王绅、杨学可等交往密切。

所谓“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大致就是说的朱椿。朱椿的藩王身份,当然占据吸引名士的先天优势,但要想与自古以来就有“清高”传统的名士们深交,靠的还是自身对儒学的尊敬和对名士的谦虚态度。

方孝孺在《敬题蜀王殿下来鸥亭诗后》中说,朱椿“谦虚好士,士有见者,未曾不敛容垂问”。一个藩王,接见士人时,能做到态度如此庄重,实在难得。

朱椿入住凤阳时,与三大学者交往

洪武18年(1385)十月,15岁的朱椿接到父皇朱元璋旨令:“命蜀王椿居凤阳。”

朱椿到中都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游览中都的名山胜水,而是“辟西堂,以读书自娱”。

自己读书还不算,还要找人讨论。他把中都国子监的儒生们召来,“探讨经史,商榷异同,沉潜殆忘寝食。”

其间,他结识了当时的3个著名学者——李叔荆、苏伯衡和来复和尚,并与他们交往密切。

李叔荆是中都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洪武21年(1388)的会试,李叔荆与翰林院前编修、已退休的苏伯衡出任主考官。

苏伯衡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明史·苏伯衡传》记载,苏伯衡是浙江金华人,北宋眉山“三苏”之一的苏辙九世孙,排行第三。

洪武21年,苏伯衡完成会试主考官任务后,回到老家金华。在凤阳的朱椿,非常佩服苏伯衡的才华,派人把苏伯衡请到凤阳。

苏伯衡到凤阳后,“入见西堂馆”,与朱椿“讲道论文”一个多月,“殆无虚日。”这一个多月里,朱椿的收获应该是非常大的。

苏伯衡后来被聘为处州府(今浙江丽水市)府学教授,因“表笺误”被处死。两个儿子苏恬、苏怡,也因救父一并被处死。

此后,朱椿又与当时的诗文名僧来复和尚交往。

来复,字见心,号蒲庵,又号竺昙叟,江西南昌人。自幼出家,精勤学佛,刻苦磨砺,旁及儒学、诗文。

他“蚤有诗名”,又“游燕都”,得到一批名儒指正与推赏,“明内典,通儒术,善为诗文”,成为一代名僧。

明初,“公卿大夫交誉其贤,名闻九天”,朱元璋听说来复的名气后,“诏侍臣取(其诗文)而览之”,征召来复到南京参与法会,升座说法。

国子监祭酒李鸿渐、司业刘丞,都邀请来复去国子监当老师,为太学生们授课。

向来喜欢佛教的朱椿,把来复请到凤阳,与他共论经史。

朱椿“复建宝训堂,尊奉《祖训录》及前代帝王经典,命来复记之。又命来复作《正心》《观道》《崇本》《敬贤》四箴以自警”。

朱椿向来复问佛法,来复有“答蜀王问参禅法要书一千余言”。

来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来复因赋诗被杀。

朱元璋赐予来复食物,来复作诗答谢,其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诵陶唐”的诗句。

朱元璋看后,认为“殊”字为“歹朱”,是在骂他;“自惭无德诵陶唐”是在抨击他“无德”。由此,来复被杀。

但是,来复并非堕入朱元璋的文字狱被杀,而是被牵连进胡惟庸谋反案遭诛。

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在此后的10多年里,不断牵连他人进行杀戮。

洪武24年(1371),僧人智聪招供:“胡丞相谋举事时,随(宗)泐季潭长老及(来)复见心等往来胡府。”

来复被凌迟处死,时年73岁。

首任长史陈南宾,与朱椿相处愉快

洪武23年(1390)正月初一,朱椿正式就藩四川成都府。

蜀王府第一任长史,叫陈光裕。陈光裕,字南宾,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古代习惯以字称谓人,所以大家称他陈南宾。

陈南宾为元末明初一大名儒,“少读书,负俊名而持形悫雅。”意思是说,陈南宾自幼苦读,声名远扬,但为人谦逊谨慎,儒雅厚朴。

洪武2年(1369),陈南宾应朱元璋礼聘天下贤士的征召,到京师南京。当时的名儒张以宁等,“皆折节与交”,可见陈南宾的确才华出众。

陈南宾先是被任命为无棣县(今山东无棣县)县丞,后又升任胶州同知(副知州)。陈南宾所到之处,都以“教化”为先,倡导儒学,以儒学理念影响一方。

洪武18年(1385),陈南宾出任国子监助教。朱元璋听说他课讲得好,召见他,叫他讲解《尚书·洪范·九畴》。陈南宾侃侃而谈,像说评书一样滔滔不绝,辨析详细、明了。

朱元璋听后,大喜,夸赞陈南宾说:“此天下善讲书者也。”亲自提笔把陈南宾的名字写在殿柱上,以此作为褒奖。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朱元璋批注《洪范》,大多采用陈南宾的讲解。

陈南宾的才华、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为人谦逊等,受到朱元璋的肯定。朱椿就藩蜀地,朱元璋把陈南宾提升为蜀王府长史。

“文学老成,时称醇儒,谒事善陈”的陈南宾成为长史,对朱椿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作为长者,更作为下属,陈南宾对朱椿尽职尽责,“随事规谏”,看到什么事情,就立即向朱椿指出来,一点也不隐瞒、顾虑。

朱椿对陈南宾“敬礼尤至”。《献园睿制集》中,收录了多篇朱椿写给陈南宾的文献,可以看出,他和陈南宾的相处是愉快的。

朱椿在题赞陈南宾画像中写道:“其心休休,其容申申。不鸷不搏,犹凤与麟。”

洪武29年(1396),四川举行乡试,陈南宾与方孝孺同为主考官。这一年四川乡试,录取的大多为当时的名士,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称赞。

陈南宾年老退休,朱椿赐给他安车。安车是可在车厢里坐着的车子,供年老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朝廷征召名望高的人,往往赐乘安车。这是一种优礼方式,也是表示特殊的礼遇。

陈南宾享受安车待遇只是一方面,朱椿还给他修建了一座府第,取名“安老堂”。相比朱椿交往的其他名儒的遭遇,陈南宾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陈南宾80岁那年去世。他的“诗文清劲有法”,在四川的题咏最多,时人争相传诵。

清风先生杨学可,朱椿题字得雅号

朱椿到四川后,还与四川的文人儒士往来。其中,他与硕儒杨敏交往深厚。杨敏的清风先生雅号,来自朱椿的题字。

杨敏,字学可,新都人,时人称杨学可,学问渊博,“才识丰赡,博通经史。”

杨学可勤奋好学,听闻同是新都人的杜圭精通五经,尤其在《春秋》上造诣很深,就拜在杜圭门下学习。

快毕业时,碰上元末天下大乱,杨学可为避战乱,到云南昆明去讲学。几年后,杨学可受到当地人嫉妒,只得回川。

此时,明玉珍已入川,建立大夏政权。明玉珍听说杨学可大名后,聘请他为大夏政权国子监助教。杨学可“坚以抱疾,杜门自守”。

朱元璋建立明朝,广招天下名士,杨学可也在其中之列。杨学可到了南京,以年老多病为由,婉拒朱元璋任命。

回到四川,杨学可继续从事他的教书育人事业,招徒讲学。

朱椿就藩成都后,“崇儒重道”,非常敬重杨学可,“乃召先生为国中士子矜式”,把杨学可立为读书人的楷模。

为让杨学可安心地教书育人,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朱椿把成都驷马桥北边的良田和美宅赐给杨学可。

不仅如此,朱椿还题书一副对联:“流水画桥题柱客,清风精舍读书人。”挂在杨学可宅院大门外。

“题柱客”的典故出自《华阳国志·蜀志》。汉朝司马相如离开蜀地去京城长安时,发誓要衣锦还乡,在城北升仙桥桥柱上题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后世以“题柱客”指代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升仙桥自此后就叫驷马桥。

朱椿写的这幅对联,上联把杨学可比作题柱的司马相如,下联赞扬杨学可高风亮节,始终保持读书人不图富贵、啸傲风月的坦荡襟怀。

因为朱椿为杨学可题写的这幅对联,士子学者都把杨学可称为清风先生。

杨慎编纂的《全蜀艺文志·清风先生传》中说:“先生少时奔走遐方,先难也,命也;暮年遭遇贤王,锡养老厚恩,后获也,命也。于是乎,先生之清风远矣,高节遂矣。”

朱椿对杨学可的厚遇,成就了晚年的杨学可。杨学可在教书之余,根据亲身经历和掌握的材料,写成了《明氏实录》,详细记载了明玉珍和儿子明昇的事迹以及大夏政权的兴亡历史。

《明氏实录》是记载大夏政权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朝《四库全书》评价《明氏实录》说:“是书所述,虽不无溢美,而序次颇详,亦足与正史相参考。”

朱椿资助王绅,到昆明寻父亲遗骸

朱椿施行“教化全川”的战略,重视学校教育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去府学给学生上课,还延请各地名士到府学任教。《明史·忠义传》中的王绅,就是他专门聘请来的。

王绅(1360-1400),字仲缙,元朝婺州路义乌县凤林乡来山村(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尚阳村)人。他的父亲王祎,是与宋濂齐名的一代忠义名臣。

洪武5年(1372)正月,王祎奉诏前往云南,招谕元朝梁王把都归顺明朝。见到把都,王祎申明利害,把都也知大势已去,心生降意。

没想到的是,元残部派人到云南,要求把都联兵抗明,并胁迫把都杀死王祎。

王祎被害时,王绅才13岁。不久,母亲去世,王绅成为孤儿。

王绅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刻苦读书,把居室命名为“继志斋”,并用为自己的号。

稍长一些,王绅决定去拜父亲的好友宋濂为师。宋濂一见到王绅,非常高兴地说,王祎有后人了!

宋濂对王绅器重有加,用心教导。加上自身刻苦,王绅很快卓然超群,文章学问著称于时,“一时俊杰,多自服不逮”,很多人都叹服不如王绅。

这时,方孝孺也在宋濂门下求学。方孝孺比王绅年长3岁,两人互为知交,相与友善。

洪武25年(1392),在成都的朱椿听闻王绅的贤名,派人带着书信、钱财去找王绅,聘请他到成都府府学做训导。

王绅欣然同意,来到蜀地,朱椿对他“待以客礼”。

王绅一直有个未了心愿,希望能寻找到父亲的遗骸,扶归故里。

在平常的交往中,朱椿得知了王祎的事迹,对王袆大义凛然、慷慨不屈的气概深为感动,也很赞赏王绅的孝心。

洪武28年(1395)十一月,朱椿告诉王绅,将给予资助,帮助他去云南了却心愿。

十二月初一,王绅从成都启程。经过近3个月的长途跋涉,洪武29年(1396)二月二十三日,王绅抵达昆明。此时,距王袆被害已经23年。

王绅多方打听,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骸。王绅捶胸顿足,哀嚎大恸,撰写了著名的《滇南恸哭记》。

王绅万般无奈下,只得打道回到成都。朱椿“慰劳备至,蜀人无贵贱,咸知敬爱”。

没过多久,王绅带着父亲的牌位回故里义乌,朱椿又“赐以冠服及带”。

建文元年(1399),王绅被举荐,朝廷任命他为国子博士,预修《太祖实录》。

建文2年(1400),40岁的王绅在国子博士任上去世。

方孝孺三大弟子,都与朱椿有交往

方孝孺被朱棣杀死,他的门生中也有多人牵连进去而被杀。其中,郑公智、林嘉猷、胡子昭都与蜀王朱椿交往密切。

郑公智、林嘉猷都是浙江宁海县人,方孝孺的同乡;胡子昭是四川人。

洪武25年(1392),方孝孺被朱元璋任命为汉中府府学教授。郑公智、林嘉猷听说后,步行6000多里到汉中拜方孝孺为师,方孝孺对他们喜欢有加。

洪武29年(1396),郑公智、林嘉猷以儒士身份到四川校勘文章。方孝孺向朱椿推荐二人,朱椿把他们召到成都,任命为王府幕僚。

林嘉猷原名林升,字嘉猷。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关联意义的,一般说来,字是名的延伸意义。

朱椿看到林嘉猷的名和字不相符,就给他赐名为“良显”。如此一来,名“良显”,字“嘉猷”,二者之间有了关联和延伸。

郑公智经常与朱椿“语经史、论词艺”。交流中,郑公智多次给朱椿讲述东汉初期河间东平王刘苍的贤行,以此鼓励、敦促朱椿的言行,受到朱椿的肯定。

郑公智在建文帝即位后,以贤良被举荐于朝廷,出任御史,任上颇多建树。建文初年,林嘉猷进入国史馆出任编修。

胡子昭被牵连进方孝孺案时,已官至刑部侍郎。

胡子昭,字仲常,初名志高,朱元璋赐名子昭。关于胡子昭的籍贯,《明史》记载为荣县人,但有关专家考证他是今重庆大足县邮亭镇东胜村人,他的子孙后代也都住在大足。

胡子昭读书用功,“弱冠之年举明经,深谙诸子百家”,20岁左右就精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名声在外。

朱椿闻听胡子昭的大名,举荐他为荣县训导。但胡子昭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继续学习深造,想去汉中府拜方孝孺为师。

对此,朱椿给予了胡子昭大力支持。胡子昭在赴汉中前,朱椿写了一首诗《送胡志高赴汉中兼柬方希直》。一是为胡子昭送行,二是为方孝孺推荐胡子昭。

这也说明,朱椿与胡子昭的关系非同一般,朱椿的爱才、荐才之心表露无遗。

胡子昭到汉中后,不仅成为方孝儒的得意门生,还跟随方孝孺讲学。学成后,朱椿把他举荐给朝廷。朱元璋“新试延访,甚为满意”,特别给他赐名。

建文初期,胡子昭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授职翰林院检讨,后累迁至刑部侍郎。

朱棣入主朝廷,胡子昭因是方孝孺的学生,被牵连进去,拒不投降,被处斩,年仅41岁(虚岁)。

胡子昭的弟弟胡子义(一作胡子仪,一名志远),也因被举荐为官,历任蜀王府典宝(掌管印玺事务)、山东按察佥事。胡子昭死后,他弃官隐居在丹棱县民间。

朱椿非常同情胡家,叫胡子义剃发为僧,以此躲过劫难。胡子义没答应,后不知所终。

名士董伦和梁混,都受到朱椿优待

在朱椿交往的名儒、名士中,还有董伦和梁混。

董伦,字安常,恩县董家堂村(今山东武城县武城镇蒋王庄)人。因所居地名叫贝川,人称贝川先生。

董伦生于元至治3年(1323)。《明史》记载,他自幼酷爱诗书,刻苦用功,遍读经史子集。

董伦“富文学,为时所重”。元末,天下大乱,官府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有答应,而是隐居山林,以讲学为乐,“学者多从之游。”

洪武15年(1382),董伦被征召到南京。朱元璋面见他时,他所说多是忠孝方面的言论。朱元璋很是高兴,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教导太子朱标。

因规范朱标言行成绩突出,洪武18年(1385)正月,董伦升任左春坊大学士。朱标死后,洪武25年(1392),董伦出任河南左参议。

在任期间,董伦心为民所系,竭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把自己的思政之堂取名“后乐”,方孝孺曾为之作记。

洪武30年(1397),董伦因事被免职,被贬到云南。经过成都时,受到朱椿的隆重接待。

朱椿久闻董伦博学多才,这次董伦经过成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把董伦留在成都数月,积极向他问学求教,恩宠有加。

董伦启程前往云南时,朱椿“赋诗八章以导行”。董伦也赋诗八章,劝导朱椿的言行,以此报答朱椿的知遇之恩。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召董伦回京。董伦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给朱允炆讲授经、史、鉴等书,并主持编纂《太祖实录》。

朱允炆对董伦非常敬重,亲书“怡老堂”匾额,挂在董伦家中,又赐予髹几(涂上漆的木几)和玉鸩杖。

董伦为人“质直敦厚”,看到朱允炆削藩心切,他经常劝诫朱允炆要与各大藩王亲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朱棣即位后,没有杀董伦。

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诏,让董伦告老还乡。董伦回家后不久,郁郁而终,享年80岁。

与董伦不同的是,梁混是蜀王府的官吏,与朱椿的交集更为密切。

梁混,字本之,晚年自号坦菴。梁混对父母极尽孝心,对兄长也非常敬重,为人“刚方公直,是是非非,不肯苟徇”,平时喜欢做善事,“凡赈鳏寡,恤死丧,无厌倦意。”

而且,梁混写得一手好文章,文辞古雅,富有文采。他传道授业尽心尽力,学生大多成才出名。

朱椿听说梁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后,举荐他为蜀王府的纪善。

纪善是明朝藩王王府下属的官名,主要掌管讲授方面的事务,为正八品官衔。《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在荆王府担任过这个官职。

朱椿崇儒重士,为提高蜀王府官吏的学识,在府中设立宝贤堂,每天都引领官吏中“贤而有文者”,讨论经史,有时还命题让大家做文章。朱椿还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拿出来给大家阅读,大家的学识长进很快。

梁混是所有官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每次讨论经史,他都侃侃而谈,站在中立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朱椿对他的奖励很多,也很器重他。即使有人在背后说梁混的坏话,朱椿也不为所动。

朱椿的孙子、罗江王朱友壎,在哥哥蜀靖王朱友堉死后继任为蜀僖王,没有管理蜀藩的经验。作为纪善,梁混对朱友壎竭尽全力进行辅佐,朱友壎对他非常感激。

梁混的母亲去世后,朱友壎送去财物等进行慰问。梁混居丧期满,改任鲁王府纪善,朱友壎又派人慰问梁混,并“赐白金等物”。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