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本组老照片是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理循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北平白云观。海达·莫理循从1933—1946年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3年。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先后到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省采访拍摄,拍摄的作品达数千多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她的作品6000多张),这些作品充分地反映了海达.莫理循对中国——她居住了十三年的古老国家的独特视角。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白云观初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长观,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观,改名为太极宫,金泰和三年(1203),太极宫毁于火。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元初道教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驻太极宫掌管全国道教,遂更名长春宫,为中国北方道教的中心。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金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前后二殿和一些附属建筑,正统年间又大规模重建和添建,使观之规制趋于完善。明正统八年(1443),正式赐额“白云观”。明末,白云观毁于火。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大规模重修与扩建,今白云观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殿阁规制即形成于此时。以后,在乾隆、光绪年间又有修缮和少量添建。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民国期间,观内建筑大都因年久失修变的残破。解放后,政府于1956年拨款进行修缮,1957年定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文革”期间,白云观再次受到破坏,1981年又拨款全面修葺,并对外开放。1979年,白云观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

白云观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以及后院计四个部分,占地面积1公顷多。主要殿宇位于中轴线上,包括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阁等建筑,配殿、廊庑分列中轴两旁。

老照片: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和道士(城墙长满野草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