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人物:林文质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林文质,字代彬,南安石井奎霞村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卒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19岁时,他远渡菲律宾谋生,历经艰苦创业,逐渐成为当地华侨社会中的著名富商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林文质热心公益、救难济贫、修桥造路,赢得“泉州南门外慈善家”的美誉。

遗迹:奎霞建筑群

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是由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建国初期先后建造的上百座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是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等5座,民国建筑有蔚萱楼、春晖楼等5座,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较为典型的有柳姑楼等3座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甘搭连心桥 长留游子根

李杨瑜

向海而生,逐梦他乡。400年前,奎霞村的先贤就已赤手空拳闯荡南洋,在异国抛洒血汗写就传奇。悠悠古渡口,一代又一代奎霞人曾在这里泪别亲人远行。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奎霞村紧邻大海,海的另一头,有无尽的乡愁。

“梦里依稀慈母泪”,父母妻子和故乡,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牵挂。因此,不管在外如何艰辛,生存下来后稍有盈余即寄钱回乡奉养父母妻儿,并建栋房子筑牢家乡的根。他们将深深的思念、谆谆的教诲、辉煌的成就、最美的期待镌刻在故土家园。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建筑100多年来屹立在风雨中,连接奎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守望着游子的乡愁。

在异乡拼搏的奎霞代表人物林文质,还以长期资助在外同乡、捐助家乡的建设等,架起一座华侨和故乡的“连心桥”。

穿越时代

在石井海边,奎霞村因极富时代特色的古建筑群落而闻名遐迩,与金门仅一水之隔。

下高速后,驶入奎霞大道,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往村里的林氏宗祠方向驶去,从车窗远眺,正好将一片广袤的大海滩涂尽收眼底,海况良好、天气晴朗时,可远望金门。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宗祠门口,三五少年正对着老房子写生,把自己的畅想与古老的建筑表现在画面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村内满眼的绿植掩映着古厝,令人身心放松,也为此行增添了几分雅趣。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从祠堂的侧门走出,一条清代兴起的古街蜿蜒伸展开去,两侧红砖闽南古厝,错落有致。尽管有的房子已屋顶坍塌、杂草丛生,但脚下一块块被踏平磨圆的条石板,仿佛还在述说昔日的繁荣景象。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从老街驶过,左侧是清末的古厝,右侧是民国的建筑。

油条、菜粿、花生汤……店铺里传来的叫卖吆喝声是萦绕在林氏后人林智勇心头的记忆。那时的他总会约上几个小伙伴,在古街上奔跑嬉戏。经常能看见老者们聚集在店中,聊起自己海外归来的族亲,到左邻右舍互赠物件。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漫步在古村中,仿佛时间慢了下来。整个村子干净而清爽,往来村民偶遇远客,往往会心一笑,热情推荐走访路线,淳朴的乡音入耳入心,顿觉暖意融融。不管从哪个方位往外走,道路的尽头,总能遇见无边的大海。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侨亲万余外,特色洋楼起。”走在村中,便能看到古厝守护者林志坚笔下的奎霞。特色各异的老宅,建于清末民初乃至解放初期的,足有上百座。大部分古建筑从奎霞古街一直延伸到村头,行走其中,仿佛穿越了好几个时代。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清末民初的建筑红砖红瓦白石基,镶嵌精美的石雕木雕,装饰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两端微翘的燕尾脊活泼俏皮,连绵的红墙又有十足的安全感。

民国时期的房子,是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的小洋楼,穿插在传统古厝当中。这些砖雕、灰塑、花砖、钢筋、水泥等合成的中西合璧建筑样式,会让人不禁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大量装载砖石、木料的船只,在石井港口进进出出,再通过流经奎霞村的溪流运送进村。

而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折射出的光芒、彰显家国情怀的五角星……则被能工巧匠雕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房子窗花上。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老宅的楼牌,往往凸显主人的性情。

在这些建筑上面,可以看到过去100多年里当地工匠的绝活。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在他们手上被打造出时代的印记,被烙上华侨的记忆。奎霞这个古村落,内部被古大厝、小洋楼填满,外层环绕着现代楼房,就像两个同心轮一般,推着村庄朝着新目标前行。

助困引路

如果说各个时代的建筑,就像一粒粒珍珠嵌在奎霞海边,那林文质故居就是最耀眼的那一颗。这栋清末古厝的主人,是闯荡南洋的奎霞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在异国他乡为家乡人助困和引路的关键人物。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林文质故居

走到村子上方,推开围墙边门,一座清光绪年间的宫体五开间大厝豁然眼前,大门口有清末状元吴鲁题写的“忠孝家声”匾额,厝前是花岗岩条石铺成的石埕,三面砌有红砖围墙,正厝两侧连接护厝。府第内的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细致,无不彰显闽南匠人的聪明才智和雕刻技艺。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从林志坚的口中得知,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林文质,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将海边的食盐、海产挑到永春、德化等地贩卖,挣些微薄工钱养家糊口。在得知邻近乡村有好多人下南洋,收入颇丰时,19岁那一年,他告别亲人来到菲律宾谋生。

当时的英商渣甸公司在马尼拉设糖厂制炼白糖,林文质负责与其联系,通过多次交易往来,林文质逐渐发展为独立经营,并慢慢成为华侨社会中的著名人士。事业有成后林文质不忘故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回乡修建住宅。

为人温厚和睦的林文质乐善好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里桥崩裂,他首捐500银圆,与蔡资深发起募捐重修。翌年,南安溪美及安溪仙苑一带为洪水所侵,文质倡捐赈款1000元,其他侨商响应。在任职菲西河堂理事长时,适逢华北大水灾,在菲华侨集资援助会众人讨论之时,林文质拍案而起:“救灾如救火,空谈无补于事”,并率先捐款。豪爽之情,深受菲华侨界拥戴。心系家乡的他,还先后捐助奎霞小学、厦门英华书院、同文书院、航海学校、厦门轮渡码头等单位建设。

奎霞人下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奎霞林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十三世祖林庭爚带领部分宗亲到菲律宾吕宋岛经商。而大规模到南洋一带谋生,则是清末以及民国时期。

作为较早一批远下南洋打拼的奎霞人,在海外根基渐深的林文质,非常照顾同乡人。他不但在生活上资助那些刚到菲律宾的老乡,还想办法为他们找到谋生的出路。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生活难以为继的奎霞人投身海外。

漫长的岁月里,奎霞的海外侨胞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到目前已有1.5万多人,村民九成以上是侨属。

守护家园

“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纳不下灵魂。”家乡虽然很难回去了,但内心深处的家乡一直都在。

在奎霞古村中区,有一幢二层番仔楼,其东面、北面围墙被五棵榕树团团包绕,根须沿着墙面直直深扎于地,穿越墙缝,匍行生长连成一片,蔚为奇观,村里人称为“树中屋”又称“柳姑楼”。房屋主人林华梁的父亲早年为纪念其祖母、传承家风所建,而他及其后代早已移居香港多年。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柳姑楼,又被称为“树中屋”。

岁月蹉跎,鸟儿啄来榕树种子,连着些许土壤,种植在东面、北面墙上,逐渐生根发芽,顽强生长。柳姑楼坐北朝南,是水泥框架结构房子,一楼采用石头及水泥,二楼则用红砖砌就,中西合璧,古朴典雅。树中屋的榕树早已深深扎根奎霞的土壤,也与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番仔楼融为一体。他就像异乡的游子,和故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盘根错节又根深蒂固;在外面又能够融通四方,长成参天大树。

在奎霞古村,以祖母、母亲命名的古厝还有不少。慰萱楼、东婆楼……她们还像在世时一样坚韧地守护着家园,是海外游子与故乡拆不开的纽带。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南安这个村九成村民是侨属,1.5万游子留下上百座百年建筑

慰萱楼

三层楼高的慰萱楼,大门口“榜门乐善师古人训,筑室承志慰阿母心”对联,一下道出了建房者告慰母亲养育之恩的用意。在如今房屋主人林先生的讲述中,得知慰萱楼原为“乌绸楼”,乌绸是其曾祖母的名字。曾祖父下南洋后,其祖父和父辈也追随其后。发迹后,林先生的祖父专为其母李乌绸居住而建。林先生祖父还特意延请石井名仕伍竹先生书门匾“为善最乐”,以及“……积千万金与儿孙,何如予以教育……”等家训和楹联。朴素无华的语言,传递着游子的乡愁和孝道。

一直觉得,这世间风景应是造物者的神来之笔,但奎霞古民居却是海外华侨的朴素心愿。“女儿墙”讲述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为善最乐”“问礼世家”传递着先辈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海外打拼后回乡盖楼的游子,就是为了告慰母亲养育之恩,为了把根深扎故乡。

西边一轮红日缓缓消失在视线中,在海边滩涂上投映出长长的光影。奎霞村正逐渐被现代文明包裹着,但还在坚守内在的宁静。

记者:李杨瑜 (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想拍摄,感谢林瑞球、林志坚对本次采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