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他与林则徐肝胆相照,自缢于圆明园,逝后81天香港割让

俗话说“文死谏,武死战”,古人将这两点视为评定大臣是否忠君爱国的最高标准之一。倘若一个朝代有几位这样文臣武将,则是十分幸运的事。再遇到明主,自是遇合之美,留下一段君臣佳话,国运昌隆也指日可待。倘若遇到糊涂的帝王,那便只能自叹明珠暗投,即使比干复生,也逃不了什么好下场,更于国计民生无补。

这不,在政局糜烂、官场贪墨成风的清朝,就有这么一位清正廉洁、忠君爱国的清官、好官。他官居一品大员,恪守职责四十多年,最终因对朝局糜烂的极端失望,在75岁高龄时以死相谏,自缢于圆明园。这个人就是两朝元老、道光帝帝师、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鼎。奈何王鼎虽有大才,却无力扭转乾坤,因为他遇到的是虽有宽仁之量却才略有限的道光帝。这位皇帝以仁厚著称,但既勤奋又昏庸,在治国理政上却没什么建树,还成为清朝第一位割地求和的皇帝。

他与林则徐肝胆相照,自缢于圆明园,逝后81天香港割让

王鼎,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虽然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28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当时同乡同族王杰时任宰相,但他却处处避着王杰,几乎到了绕着走的地步,从不依人上爬,堪为自律表率。王鼎曾任除兵部之外的其他五部侍郎、尚书,工作能力非常突出。也因他的实干和坦荡,与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都有深交,互为知己。

道光年间,鸦片泛滥已成国家大患。王鼎力主禁烟,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王支持抵抗派,同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进行抗争。随着战争逐渐对中国不利,道光帝开始妥协动摇,最终将抵抗派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充军。

他与林则徐肝胆相照,自缢于圆明园,逝后81天香港割让

道光二十一年(1841)夏天,黄河在河南省府开封地带又一次大决口,当时朝廷有一部分人认为水势泛滥,抢修耗费巨资且成效有限,不如迁移省府,放弃开封。王鼎十分反感这种弃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消极行为,不顾身家性命之忧,立下“军令状”,声言如不能按期完工,愿受制裁。此后,他奉旨前往救灾和治理,任东河河道总督,组织民夫抢修河堤,整治洪水。为赶工期,这位已经患病、74岁高龄的一品大员,不避严冬,与民夫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曾八日不返公寓,困了就和衣在轿中眯一会,连春节也在工地度过,吃饭时就买民夫食物充饥。

当时林则徐受贬发配伊犁,王鼎一贯支持林则徐禁烟抗英的爱国行动,对林遭革职和遣戍愤慨不平,不愿让林则徐身陷边地,远离朝廷,便以林熟知水利为由,保荐林协办河工,以便使林则徐能有机会再起,挽救国家危局。两人住宿在工地,躬率吏卒昼夜巡护,督促民工抢救河堤,保全了开封城,仅用六个月就完成了全部修复工程,还节省了大笔费用。

还在王治河期间,鸦片战争已处于打打谈谈之中,等他功成回朝,中方失败已成定局,对英和议在即,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将要签订。工程完成后,王鼎立即上奏道光帝,说林则徐襄办河工有功,可以将功折罪,重新起用。但是这时的道光帝,已经被投降派所包围,急于与英国媾和,更怕洋大人追究,仍命将林则徐发往伊犁

王鼎因治河有效,朝廷晋升他为太子太师。但他不顾疾病,昼夜兼程进京,向道光慷慨陈辞,坚决反对与英国议和,力荐林则徐,还置生死于度外,面叱穆彰阿为祸国的秦桧、严嵩,要求惩办投降派。琦善因在对英交涉中获罪被革职锁拿进京,王鼎奉旨审理。他在上奏中说:“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坚持对琦善的党羽一一制裁。

他与林则徐肝胆相照,自缢于圆明园,逝后81天香港割让

但道光帝决意向帝国主义屈服,对王鼎的意见不加理睬。次日,王鼎又当面廷诤,道光仍不听,转身便走。王鼎拉着道光的衣服哭着喊道:“皇上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老臣知而不言,无以对先皇!”道光气急败坏的甩袍下殿。

面对这腐烂透顶的朝政,王鼎气愤到了极点,也深深绝望到了极点。在廷谏、哭谏均告失败的情况下,他决心效法春秋时卫国史鱼尸谏故事,以“尸谏回天听”。

1842年6月8日深夜,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75岁的王鼎怀着一腔悲愤,自缢于圆明园。
王鼎死后,穆彰阿的亲信、军机章京陈孚恩赶到王家,骗得遗书,又对王鼎之子王沆威胁利诱,并“代为改草遗疏”。最终遗疏被穆彰阿的党羽陈孚恩查抄焚毁,未能上达道光帝。昏庸的道光被奸臣蒙骗,隔绝内外,王鼎自缢于圆明园这样一件轰动的事,天下人人皆知,唯独道光被瞒的死死的,压根不知道,还以为自己的老师是暴病身亡。

远在新疆的林则徐听到王鼎尸谏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诗两首,赞王鼎“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1845年,林则徐被招还北京时,特地转路到蒲城,泪撒王鼎故居,并亲到王氏的坟莹祭奠。

王鼎一生勤奋好学,也擅长书画,但他仕途50年,始终清正廉洁,从不售卖自己的书画,以至于死后“廪无余粟,椸无新衣”(《清史稿·王鼎传》)。王鼎逝后81天,清朝签订《南京条约》,从此香港被割让,满清掀开了近代史上屈辱的一页。

他与林则徐肝胆相照,自缢于圆明园,逝后81天香港割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