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商周历史文献汇编)

商周文字记录主要有四种:陶器上的刻字,龟甲与兽骨上的卜辞,青铜器上的祭祖铭文,以及没有保存下来的(或迄今尚未得见的)竹简或木牍上的"册"。所谓陶文記载,目前尚未解讀,且對"歷史記载"形成的研究恐不起作用。

一 商代文献中的歷譜

《爾雅•释天》曰: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诚然,据周代文献可知,周代中晚期已有编年记录,并使用"年"字,但對殷商文献中"祀"字的意思,学界看法不一致,关于唐,虞时代与夏代的情况更是无从探讨。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中亦有"年""岁""祀"三字,分析論如下:

(一)年

甲骨文中的年字写法从禾,其下有"人"。卜辞中常见"受年"或"受有年"之語。同时,卜辞中也常见"受禾"一词。陳梦家先生認為:卜辞的"年"如"受年",有年即稔,指收获。"受年"与"受禾"意思相同。此解应無疑義,亦為學界所认同。

另一种常见的卜辞,即"求年"或"求禾",都是祈祷豐年。据此可以推断,甲骨文中"禾"与"年"字義接近。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殷墟出土刻有卜辞的甲骨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商代猛虎食人卣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商 猛虎食人卣侧面圖

有些學者特别注意到极少数的卜辞文例中"年"子之前還加上数字。常玉芝先生据此認為:"年"字前加數字,應是指時王的在位之年。其他學者認為此說推論過于武断,缺乏足够证据。载述王在位年次是一种记录时间的系统,零散出现的数字加年文例不可能代表一种系统。尤其这些文例皆出现在卜辞中,而非记录時間的文句。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中,记录時間的方式包含卜辞前用以記日的干支,以及卜辞后指出月數,尚未见有指出年数者。

總之,商人求年,祈祷受年,其義与求禾,祈祷受禾相同。殷商時期的"年"是指年产,而非周年。

二 祀

殷商出土文献中曾出现"王二祀""王六祀"之类的记录,陈梦家,董作宾,胡厚宣,常玉芝都认为,"祀"為殷商紀年之法,而且《尔雅•释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似乎亦可為旁证。不过,许多研究成果一揭示,"祀"實際上是商王祭祀前王的周期!

殷商祭祀先王的系统包含五種周期,無論五种周期的顺序如何,其关键在于"祀"不是由二分二至或十二个月组成,而是已接受崇拜的祖先名额来决定的周期。因此,祀周期不是自然時間的單位,祀數也并不是計算商王在位時間的方法,而是計算祭祀次数的方法。

因先祖逐代增加,祀的周期也随之延长。祖甲時,一祀為三十旬(据董作宾《殷历谱•祀与年》)或三十二旬(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而帝乙帝辛時,祀的周期增长為三十八旬。也就是说,"祀"的时间长度并不固定,且与自然年无关。尽管如此,大部分學者还是認為"祀"在殷商晚期被借作表达年的意義,虽然殷商晚期的"祀"周期接近太阳年,但其基础并不是二分二至,故不可混淆。

总之,閲讀殷商甲骨文与金文,則卜辞中的"年"字是指年成谷熟的意思,"祀"為宗庙的祭數。殷商的时间记录仅有日的干支和月數,未见有"王某年"之类的记载。

商人显然早已有周年的概念,卜辞中的月数有一到十二,并曾出现十三月。我們也知道,商人的年周期采用二分二至的太阳年算法,单历法上虽有年周期,并不代表有进一步計算年数的习惯。商代文献有基于自然现象循环周转的月数和季节記法,亦有含神秘意義的干支記载,以及宗庙祭祀的周期记录,但仍没有紀年的歷譜。在殷商社会中,尚無基于王世,朝代等社会现象的計算年度方法。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兽面纹壶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扁足铜纹鼎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父乙觥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小臣方卣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小臣方卣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四羊首郶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酒觚

二 周代文献中的歷譜

(一)祀

冯時先生認為,虽然殷商時期的"祀"与年月无关,但在西周早期,"祀"与"年"两字却发生了混淆,其谓:晚商周祭,一祀時大约一年,這是周人以"祀"為年的根本原因。而殷商當朝,祭祀周期的长度在早晚期并不相等,时代愈晚,入祀先王愈多,祭祀周期长度愈長,显然,變祀為年的作法没有理由发生在商代。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陕西省寶鷄市博物馆藏西周户卣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寶鷄青铜器博物院馆藏西周漁伯簋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西周金文“萬”字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西周金文“萬”字释義

基本上, 本人赞同冯先生之言。虽然商末"祀"的周期接近一年,可是在西周早期铭文中,"祀"仍用以表达祭祀祖先之意。如西周武王時期的天亡簋铭文,:王祀于天室……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不过在少数一些铭文中,"祀"字也可以作為铭文的尾語,如周公時期的何尊铭文,其末以为隹(唯)王五祀作結。直至康王時,少数铭文上又出现了(唯王何祀)的结語,如大盂鼎“唯王廿有三祀”,小盂鼎“唯王廿有五祀”。其他如西周中晚期的吴方彞盖“唯王二祀”,五祀卫鼎“隹(唯)王五祀)”,五祀㝬(西周厉王名讳,周厉王姬㝬,㝬通胡)钟,“唯王五祀”亦是如此。卫鼎铭文中提及共(恭)王之后的禮器,或与五祀㝬种同属于厉王時期的礼器。上述幾列或许是模仿古代铭文用语的產物,却因商代祀祖傳统早已绝迹,后人不详其義而误用,据铭文的惯例,事件记录都不会放在最后,而置之開頭。後人誤以祀作為年数的假设,目前仍不能成立。究竟“祀”在在這些文献中是否被誤當作年來用,尚须做一步研究才能厘清!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西周青铜重器天王簋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天亡簋俯视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天王簋铭文释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天亡簋铭文释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唐蘭所著書中天亡簋释讀释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唐蘭所著書中天亡簋释讀释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中國國家博物馆藏 鎮國之寶何尊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何尊铭文释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何尊铭文释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西周青铜重器大盂鼎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大盂鼎铭文拓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大盂鼎铭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大盂鼎铭文释讀

由西周早中期铭文可见,虽有仿古的“唯王何祀”结语,但其后的铭文并没有接着用“年”取代“祀”字,更何况铭文的时间记录向来都不会放在结语,而是置于开头,西周前半葉的铭文,尽在前段指出月份和日期,盗了西周后半葉,月份之前已另外出现年数,并开始用“年”字來记录王在位的年数,可见,用“年”和用“祀”并無關涉。其理由有二:其一,只有极少数的西周铭文上出现用“祀”字的文例,且与西周下半葉用“年”的系统相隔甚远,“年”字亦非用來取代与表达“祀”字的意義。其二,铭文以时间记录為起始,西周晚期的铭文多从王的在位年度,月,日開始,亦即年月日在西周晚期已结合為完整的记時系统。至于“祀”,因自始就不指涉自然年岁,祀數与月数根本無關,故作為铭文的尾語的“祀”从來未见与月日链接。

据上可知,周代铭文中“祀”与“年”的用法不同,并非统一概念。直至戰國時期,“祀”与“年”才完全被混淆,如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的楚王酓章鍾,即仿用西周铭文以“祀”取代“年”,且不提及月日:

隹(唯) 王五十又六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楚王酓音yan(熊)章鍾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楚王酓音yan(熊)章鍾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楚王酓音yan(熊)章鍾铭文拓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楚王酓音yan(熊)章鍾铭文释文

另外,也有少数战国早期铭文采用以“祀”取代“年”字,而不提日月的写法,如驫羌鍾曰:

唯廿又再祀…………

在传世的《逸周書》里,“祀”与“年”更被完全混淆了,其谓:

维二十三祀庚子朔……

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

维王一祀二月………

唯王二祀一月既生魄……

唯王三祀二月丙辰朔…………

唯王十有二祀四月………

《逸周書》仿用铭文記时的模式,但以“祀”取代“年”,還加上了干支,完全不依照周代传统,铭文里也不见这样的例子。对照《逸周書》与楚王酓章鍾,驫羌鍾的铭文,或许能够证明上述几篇文献的撰著年代接近战国早期,有可能是春秋以后的文人欲做作仿古文章,却误以为早期的“祀”周期与“年”周期没有差别,才出现这类文本。

(二)年

白川静先生曾进行对西周诸王年数的推算工作,其所或结论是要“要到紀年录较多的共(恭)王,懿王以后始成為可能”。本人考察铭文的结果也相同,自西周共(恭)王,懿王时期以来,记录王的年数才趋為常见,但部分共(恭)王,懿王时期的铭文仍未记录年数,如:

唯十又二月初吉……免簋

唯三月初吉………趩觯(音chi zhi)

唯正月初吉………申簋盖

另外,著录年数的铭文则以如下方式開頭:

唯王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戌,王才(在)周康宫新宫,…………朢簋(朢通望)

唯廿年,正月既望甲戊戌,王才(在)周康宫…………走马休盘

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十三年瘀壶

这些文献均以王某年起始,亦都是恭(共)王第十年之后的铭文。在这三件铭文中,朢簋因稱康宫為新宫,所以可能是共(恭)王时期的铭文,而走马休盘应是懿王孝王时期的铭文。而更早期铭文则记录月日,如師毛父簋:“唯六月既生霸(魄)戊戌旦。”

这里简单说一下,西周月相辞的大致意含义,从很早开始,古人就注意到了月亮的阴缺变化,并以此計时,周仁沿用商人立法,一年有12个月,岁首即正月。除此之外,还将一月划分成“初吉”,“既生霸”(這里霸讀音破,霸通魄)“既望”和“既死霸”四部分。按照王國维的月相四分法:“初吉”就是每个月的月初那幾天,“既生霸”是指一个月的第八,九日至第十四,十五日,既望是每个月的十五,十六日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也就是月亮最圆的那幾天,“既死霸”是指每个月的23日至月末。《說文解字》曰:“霸(霸通假字,霸通魄),月始生魄然也。”魄可理解為月光。既生霸指的是新月出现后,月光逐渐明亮的一段过程,既死霸指的是圆月渐亏後,后月光逐渐暗淡的一段过程。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既生霸是上半月,即死魄是下半月,因人与干支纪日周人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免簋铭文释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朢簋拓片铭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朢簋拓片铭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趩觯铭文拓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趩觯铭文拓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休盘铭文拓片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休盘铭文拓片释讀

浅谈商周历史文献中年和祀的关联和区别

休盘铭文拓片释讀

关于西周的断代学者们看法并不一致,有認為共(恭)王在位23年,而懿王在位七年者(夏商周断代工程):或认为共(恭)王在位18年,懿王27年(如夏含夷,在传世文献中,《太平御览》云:懿王在位25年),白川静先生的看法则是共(恭)17年,懿王14年,此外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唯有在确定这些问题之后,则才能断定上述禮器應属于共(恭)王或懿王时代。

在传世的史书文献中,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有言:

太史公读春秋歷譜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这说明西汉时人只能见到厲王之后的年谱,所以《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仅上溯至西周共和元年,当于公元前841年。司马贞《索隐》引南朝齐,梁朝劉杳雲:“譜起周代。《艺文志》有古帝王譜。有自古为春秋学者,有年歷,譜谍之说…………”西周金文恰可与《史记》的记载互证,在西周晚期之前,以年記事习惯还未成熟。公元前九世纪初的懿王时期,铭文上已可见周王年数的纪录,唯有在此基础上,系统化的年谱才能出现。是故中国传统的史书中,编年史仅能上溯公元前九世纪中。

据傳世文献来看,周始作紀年后,列国也循例开始写作编年史。是故晋国的紀年从宣王时期开始。《竹书纪年•晋紀》曰:

鄭桓公王之子。

晋文侯二年, 周宣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曰桓公。

此处第一条引文没有记录年份,第二条才提及晋文侯二年,相当于公元前780年。鲁国的近年则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相当于公元前722年。

对照传世文献与西周铭文,我们可以理解:中国传统的编年史,之所以仅能追溯西周厲王以后,并非之前更古老的纪年记录已经亡佚,而是因为纪年的习惯滥觞于西周后半葉的社会中。共王懿王以後的孝王,夷王以及西周晚期字数较长的铭文,一般都会指出王的在位年数,却始终不见在位的王名,正因为这一点使西周青铜器的断代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自懿王时期的铭文开始记录王的年代,周代后半葉的时间观念已经不仅是基于自然现象的四季循环,而是同时蕴含着社会现象中的王世年度计算,显示出历史时间观念已然形成。

四 總 结

自然时间是以季节的周转為周期,据周代文献得知,周人观念中的历史时间周转是以与王世为周期。此外,殷商时期还有祭祀周转的周期,祭祀周转既不是自然时间,又不是历史时间,应视为其于宗庙天数的特殊时间周转观念。而祭祀周期与自然周期不能相合,使这两种计时系统不能统一,亦难以作計年之用。这三种时间观念中,只有以王世为周期的计时方法,才合乎纪年的要求。西周下半葉的文献中才使用王年,月,日的完整时间记录系统,从而春秋各国都有采用繫年的记录。因此,中国传统的编年史仅可追溯至西周晚期(公元前九世纪初)《竹书纪年》《春秋》等传世的列国史书,也只从公元前八世纪开始记录。是故,司马迁编撰年表时,只能参考西周共和以来的年谱资料,而未能见到更早的年谱。

西周晚期铭文以王世为历史时间的周期,但仅指出王的年数,不提及王的名号,(商周时期都不用名号指稱在位的王)青铜器断代的难度正在于此。春秋时期的历史时间依然以王世为周期,但据《竹书纪年》和《春秋经》可见,当时的文献不仅指出王的在位年数,同时亦記有王的名号。

战国社会的历史时间观念发展趋势是以朝代为周期,奠基于广泛且具结构性的历史观念,《吕氏春秋•应同》的五代相配五行理论与司马迁的《史记》就是此发展过程的综合结果。

综上所述,考查文献就可以得知,中华文明的历史时间观念应滥觞于西周下半叶的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