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第一回 功高盖主 仓颉补过始下凡

弄巧成拙 混沌开窍命归天混沌时代天地刚刚分开不久,凡间仍然是一片泽国,没有一块可以立足的绿洲。因此唇来仓颉先后造了两个昔日的昔字,第一个是三道水波浪上面加...个圆圆的太阳"墨"意思是昔日的白天,凡间只能看见太阳照在水面上;第二个是两道水波纹下面画一个半圆的月亮倒映在水底"萝"意思是昔日的夜晚,凡问只能看见倒映在水里的明月。那时候除了鱼鳖虾蟹水草,凡问再没有别的动物、植物,更没有人。

弄巧成拙 混沌开窍命归天

混沌时代天地刚刚分开不久,凡间仍然是一片泽国,没有一块可以立足的绿洲。因此唇来仓颉先后造了两个昔日的昔字,第一个是三道水波浪上面加...个圆圆的太阳"墨"意思是昔日的白天,凡间只能看见太阳照在水面上;第二个是两道水波纹下面画一个半圆的月亮倒映在水底"萝"意思是昔日的夜晚,凡问只能看见倒映在水里的明月。那时候除了鱼鳖虾蟹水草,凡问再没有别的动物、植物,更没有人。

天上几位德高望重的天神觉得,凡间虽然几乎一无所确.却也是"三界"中的一界,决不可一日无主,应当派神仙下凡去充当君主。派谁下凡呢?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上界元老们认为与其硬性委派,不如自告奋勇.没料到数以万汁的天神中居然没有...个"告勇"者敢下凡去治理那片水的世界。

太自金星见"自告"无故"奋勇"全无,只好改为抓阉儿,神仙抓阄儿与凡人完全不同。地们首先清点人数并如数将抓阄儿用的珍珠放在金鼎内,然后按照"上为阳下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的道理,在其中一颗珍珠上画一个弯月。便当众宣布:抓住了带月亮的珍珠者下凡为帝。"

绝大部分天神都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慢腾腾的向金鼎移动。唯独身材瘦长,下颏尖尖。白须白发,文质彬彬的文曲星君拼命朝前挤去。他认为第一个抓,下凡的可能性最小:"假如有一万颗珍珠.第一个抓下凡的可能性仅占万分之一,如若仅仅剩下最后十颗珍珠其可能性就变成了十分之一,幸亏别的天神都没能及时悟出其中的道理,文曲星君也就顺顺当当捷足先登了。出人意料的是,文曲星君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郑重其事地从中间摸出一颗最大的珍珠时,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金鼎的一侧,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啊!该文曲星君下凡啦!"不知是谁领的头,其他天神也跟着幸灾乐祸。

文曲星君抓到的恰恰是唯一画有一弯残月的那颗。

"不!这样太不公平!"在一片"该文曲星君下凡"的喧闹中,他突然大声喊叫。

"你认为以什么办法最为公平呢?"太白金星问。"比武,谁输了谁下凡。"文曲星君说。

太白金星一听这话便火冒三丈地说:"正因为我们知道你文曲星君既不会兴风作浪,兴云布雨,又不会刀枪剑戟,骑射之术更没有捆仙绳、照妖镜之类的法宝,如果比武定难取胜。正是为了照顾你,这才想出抓阄儿的办法以示公正......"

"小仙不求法外施恩,但求公平竞取。"文曲星君毫不领情地回敬道。

太白星君说:"既然你执意要比武,就只好请你自己出题,让你输个心服口服。"

太白星君话音刚落,文曲星君便迫不及待地说:"比最简单的--捕风捉影。"太白金星觉得捕风捉影对天神而言的确不难,便答应了。哪料到刚准备宣布比赛开始,一位身材不高,圆头圆脑、面目全无、七窍不通的天神站出来,以手势示意道:"不用比了,我下去还不行吗!"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混沌。他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既听不见,也看不见,当然无法捕风捉影。

"唉呀!真该死,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不明摆着捉弄人吗?"太白金星既怨恨自己不该急于表态,又指责文曲星君不应当耍小精灵儿,变着法子欺负七窍不通的混沌之神。

混沌心里明白,文曲星君的捕风捉影之法是针对他的弱点提出来的,也知道凡间是一片很难治理的水乡泽国。文曲星君是因为怕在"水晶宫"内过那种枯燥乏味的寂寞生活才不惜玩弄诡计的。尽管这样做不公平,但是为了天庭的安定,为了避免那没完没了的争论,混沌还是心甘情愿地下凡去替文曲星君受过。临行前他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带一撮息壤下凡,二是请东西南北四海之神一道下凡定居。息壤就是一种自长不息的神土,只要带上一小撮放入水中,无论水有多深,息壤都会自动长出一块陆地来。后来大禹治水时也曾得益于这种神土。

息壤当然不成问题。迟、缓、倏、忽等四海之神更是如鱼得水求之不得。海神哪有不喜欢水的呢?他们早就有心下凡统领水族的虾兵蟹将,只因不敢担负治理凡问的重大责任,也就不敢自告奋勇了。如今有混沌天神牵头负责又何乐而不为呢?一场看似无法缓和的矛盾被混沌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精明的天神们无不被这愚蠢而勇敢的选择所感动,但是谁也无法给他们以实质性的帮助。为了鼓励那高尚品德,众天神一致决定给他们每人封一顶"天帝"的桂冠。迟为东海天帝,定居东海,统管东方;缓为西海天帝,定居西海,统管西方;倏为南海天帝,定居南海,统管南方;忽为北海天帝,定居北海,统管北方;中央天帝混沌,因不识水性无法在水中定居,便将天上带下的那撮息壤在泽国中央筑了一块方圆百丈的绿洲而盘踞其上。

东海天帝迟和西海天帝缓可谓神如其名,他俩不仅行动迟缓,而且性格内向耐得寂寞,下凡后便心安理得地在各自水域定居,三千年一大觉,五百年一小觉地混日子。不串门不问事,更不求有所作为,不想升迁,不要发财,只求日 日夜夜舒舒服服,年年月月自由自在。

南海天帝倏和北海天帝忽,同样是名不虚传。因为倏忽是疾速、忽然、迅速、突然的意思。所以他们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办事急躁而缺少心计。倏忽二帝不愿在水晶宫内空坐清守,有事无事都到混沌那里去晒太阳,一边天南地北地闲聊,共商振兴凡间的良策,身为中央天帝位居五帝之首的混沌亦非等闲之辈,别看他有头没脸,七窍全无,脑袋像个安在脖子上的皮球;其内心却通灵透亮清明如镜。混沌早就意识到,凡间的前途命运,主要有赖于倏、忽二帝。对于他们的来访无不尽其所能地热情款待,万一没有什么好吃的便悄悄在自己的屁股上割一块肉来做下酒菜。好在割股虽痛却能尽快生肉。有一天,恰巧混沌外出未归,倏、忽二帝便面对面地闲聊起来,倏帝觉得混沌不以中央天帝自居而真诚待友,难得可贵。忽帝认为混沌割股待客恩德无量。倏帝觉得混沌什么都好,可惜没有七窍,美昧不能吃,甘露不能尝,满天星斗、火红的晚霞看不见,美妙的仙乐、悦耳的风声听不到,实在是一大憾事。

"我们何不帮他开窍呢?"

"对呀!这等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呢?"

"倏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分头去找开窍的器具如何?"

"东海迟帝那里有金钟铁鼓和定海神针,你我将那万钧鼓锤、干钧神针借来用上十天半月又有何妨?"

倏、忽二帝脚蹬藕丝步云履,头戴凤翅金冠,借风踏云去找东海之神借宝,在法宝的帮助下他俩倏忽之间便到了。脚刚踏上东海水面,便被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呼噜声吓了一跳--不巧得很,迟帝正在蚌壳床上睡觉。守门的虾兵说:"迟帝已经睡了一千五百年。"蟹将说:"二位帝君别急,再过一千五百年他便会醒来的。"

"如果你家主人赖床呢?"倏帝着急地问。虾兵说:"少则一百年,多则二百五十年。""二位帝君请放宽心,你们远道而来,本家主人决不会赖床

的。"蟹将知道倏、忽二帝是迟帝的老朋友,便安慰道。

忽帝急得在水晶宫内直转圈儿。倏帝坐在那把银光闪闪的珊瑚椅上,急躁不安地听着,虾兵蟹将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啪、啪"两声,倏帝扳断了左右扶手后,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说:"只怕我们等白了头发,他还没睡醒呢!"

"倏帝的意思是不是擂鼓撞钟将迟帝闹醒?"

"只怕四海兵将全部被钟鼓之声召来,迟帝仍旧是鼾声如雷睡意正浓啊。我的意思是先斩后奏。"倏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他俩准备动手时,虾兵蟹将却招来大批水族兵丁,把金钟铁鼓和定海神针围了个水泄不通。无论他俩如何解释,那位为首的海龟元帅翻来复去就那么一句话:"没有迟帝的手令或亲口应允,谁也别想拿走东海的一砂一石、一撮泥土、一把水草!"

"只要你能唤醒迟帝,别说口谕手令,我倏某让他自己将这两件宝物亲自送去,迟帝也决不人说半个不字。"

海龟元帅不慌不忙地回敬道:"倏帝你何必如此性急,一千五百年转眼即逝,你们在这里睡一觉又有何妨,本帅负责准时叫醒你们。"

一见海龟元帅死了亲爹亲娘也不急不躁,丢了娇妻爱子也不慌不忙的样子,忽帝就料定今天急惊风碰上了慢郎中,若要速战速决,除非改借为偷。倏帝的性子更急,他认为与其偷不如抢。

忽帝还没来得及表态,倏帝已经念动咒语,吐出浓烟白雾,将那水晶宫弄得伸手不见五指,对面难辨雌雄。当烟雾散尽时,倏、忽二帝与钟鼓神针早就不翼而飞了。

海龟元帅情知责任重大,连忙召集了虾兵蟹将紧急磋商对策。三天刚过便拿定了主意--半年后召开十万火急的军事会议,共同商讨夺回鼓钟神针的紧急措施:"力争在八面年内夺回这两件镇海之宝,最迟也必须在一千四百九十九年之内完成这一紧迫任务。若待迟帝醒来,你我他三位要员均难逃脱责任。"不过这些仅仅是螃蟹将军和海龟元帅的意见。三天来,身为传令官的龙虾一直在听二位将帅的意见,连屁也不敢放一个。

当他们决定半年后召开会议时,龙虾忍不住问道:"既然是十万火急,为什么要半年后再开呢?"螃蟹将军说:"如此重大的抢劫案当然是处理得越快越好哕,否则怎么在火急前面加一个十万呢?"龙虾说:"我的意思是半年太迟了,半天还差不多,否则便成了迟缓拖议啊。"

海龟元帅见龙虾是误会了自己的一片苦心,便耐心地向它解释说:"我们说的半年比你说的半天快多了。因为迟帝下凡之后,将时间概念全部更改了,别人叫做一年的时间,在迟帝看来便是一个时辰,别人的十二年,在迟帝看来仅仅是一天,也就是十二个时辰。在别人眼里迟帝是三千年一大觉,五百年一小觉。在迟帝的时间概念里,他的大觉不足一年,睡小觉才四十几天。因此我们说的半年,在迟帝的时间概念中仅仅半个时辰而已。而你所说的半天,在迟帝听来一定会误认为是实际上的六年。海龟元帅解释得极其耐心,龙虾小兵听得万分认真且反复提问,当龙虾自认为已经弄通弄懂时,又过去了七天。海龟元帅见自己用这么短的时间,便讲清了如此深奥的道理,很有些自我陶醉,并洋洋得意的吩咐道:"龙虾贤弟,现在可以准备传令去吧。"话音刚落螃蟹将军便说:"不必再传了,那两件宝物早在三天前,倏、忽二帝便亲自送还了。"

倏、忽二帝抢走神针、铁钟之后,立即动手为混沌开窍。为了防止流血过多,他俩又弄了满满一海螺壳鱼胶,每开窍,便用鱼胶将流血的伤口粘住。

倏帝主张先凿眼睛,让混沌尽快看到碧波荡漾的海景奇观。他俩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只差没有大打出手。最后只好采取折衷的办法,既不凿眼睛也不凿嘴巴,而是先凿鼻子、耳朵,然后凿嘴巴和眼睛。

没料到第一天刚把鼻子凿通,混沌便借助鼻孔发出闷雷般的吼声,意思是:"滚!滚!滚......"倏帝听后却说:"他好像在喊"痛!痛!痛!"

忽帝说:"他是在喊平!平!平!我们把他的鼻子加高一点也就是了。"从第二天始,他们便把凿耳朵、掏耳孔和凿眼睛掏咽喉时剩下的边角余料,为混沌堆起一个高高的鼻梁,做了两只漂亮的耳朵。

第七天,七窍全部开通了,混沌大叫一声:"唉呀,我的天呐"便气绝身亡了。

尽管当时还没有阴间地府,混沌的冤魂也不必下地狱,但那一凿却使混沌先前数万年的修炼前功尽弃,必须重新修炼。太白金星非常同情混沌的不幸遭遇,便让他住在最轻闲的文昌宫内,待修成正果再妥善安置。

混沌死后,那块方圆百丈的中央绿洲也随之漂逝了。相传后来人间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岛"之一的方丈,之所以名为"方丈",就是因为它是那块方圆百丈的绿洲"长"成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方丈岛在东海的正中央,占地三千里之广,有群龙聚集岛上,建有金玉为墙、琉璃为瓦的宫室,由三天司命统治。

神仙不愿升天的,都可以在方丈岛上受太玄生篆。岛上有神仙十万之众,还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能治百病的玉石泉。三天司命就住在"九原丈人宫"中,统管天下水神及龙螗、龟鱼等水族,这是后话。

再说混沌归天,绿洲漂逝后,凡间又变成了水乡泽国。南海之神倏帝和北海之神忽帝,因为好心办了坏事而痛心疾首。从此后,一心效法东海之神迟和西海之神缓二帝睡大觉,熬时光,坐视天边苦海,卧等世态变迁,熬过了数千年之后,凡间终于有了陆地山川,天上也有了自己的君主玉皇大帝。

只因四海之神千百万年以来,空有天帝之名,未负天帝之责,不行天帝之职,所以玉皇大帝决定,收回他们四方天帝的封号,改封为四海龙王。因为他们龙王头衔是熬出来的,所以赐姓熬和广、闰、钦、顺之名。从此后便有东海龙王熬广,西海龙王熬闰,南海龙王熬钦,北海龙王熬顺。广就是自我宽慰;闰表示非正统的王位;钦便是钦佩;顺就是依顺、趁便的意思。玉皇大帝仅用·。广闰钦顺,,四个字便表达了他既钦佩南海之神和北海之神的混沌凿开七窍的胆量,又欣赏东海之神和西海之神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心静如水的自慰精神。实在是言简意明,"放之四海而皆准"。

后来四海龙王认为熬字下面的火字部"..."犯了水火不相容的水族大忌,因此决定,去火成敖,且改姓留名沿用至今。

混沌的死使天神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使凡间彻底改变面貌,单靠少数天神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集中全部天秤的智慧,发挥全部天神的作用,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法术,使、凡间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众天神一齐动手,山神造山,河神造河,树神造树,花神散花,土地神造绿地平原。黄龙开黄河,乌龙造乌江,黑龙造黑龙江。鸡神造鸡,狗神造狗,马王造马,金牛星造牛,女娲娘娘造人。太阳神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多地将水晒成气体;雪神则发誓,纵然拼了老命也要将绝大部分蒸气变成霜雪,使尽可能多的水变成冰......从此后,凡间不仅有了高山、平原、雪山、冰川、江、河、湖、海,而且有了人和各种动物、植物、飞禽走兽,谷、麦、桑、麻......

最初的水陆面积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后来又另加"半分道路和庄园",这半分也是从水乡泽国中挤出来的,因此水面就由最初的六分变成了五分半。

动植物则是按照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即: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羊、四日造猪、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造人、八日造谷、九日造油(菜)、十日造麦......民间流传的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人死后要做"七七斋"等习俗,无不起源于此。

从那以后,人与七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且无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说,单是人的年龄阶段就与七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奇妙关系:婴孩期到七岁为止;儿童时代是到二七一十四为止;少年时代是三七二十一为止;青年时代是到四七二十八为止;中年时期是到七七四十九岁为止,更年期是到七九六十三岁为止......

洪荒时代的初民普遍与野兽为伍,过着完全靠天吃饭,风餐露宿、群居、乱婚的原始生活。那时候地广人稀,荒原旷野之间拥有取之不尽的食物,用不着操心费神,便能吃饱吃好。吃不完的瓜果食物,依然任其挂在树上,躺在山坡平原,不用耽心别人采摘。生的孩子可以丢在草丛中,也可以放进鸟窝里,风吹树动鸟窝摇晃恰是天然的摇篮。豺狼虎豹都很驯服,大蛇猛禽从不伤人,小孩子可以抱住虎头拔须,拉着虎尾当花棍儿玩。小鸡碰到老鹰不怕,山民踩到蟒蛇不惊,人与动物相安无事,天下太平,无忧无虑。

随着人类的迅速繁衍和野生植物的不断减少,自然生长的东西不够吃了,初民们不得不饮兽血,食生肉,穿兽皮,过渔猎生活了。一种求生的本能,使飞禽走兽们从与人友好相处发展到与人为敌;从惧怕人发展到防范攻击人。人们也不得不从森林旷野搬进山洞,找不到天然山洞便筑穴而居。遂氏又发明钻木取火的办法,使人类由生食改成了熟食。

嘴是一种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兽肉被填进了张合灵巧的洞口。禽兽有限众难填,当初民们面临缺食的威胁,陷入生存危机时,一位伟大的先贤降世了。

他生于姜水之淀,以姜为姓。他教民务农,故号神农,因崇尚火德所以又称炎帝。他先分五谷杂粮,传授耕作技艺,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尝百草辨别药性,为民疗伤治病,消痛去疾。

因为炎帝实际上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帝君,在位一百四十年而崩,而步其后尘者又名叫黄帝,因此,华夏民族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又因为炎帝是太阳之神下凡,其本身就是一条火龙,而黄帝在凡间功德圆满之后,也有一条长须飘垂的黄龙将他迎至仙境,所以中华民族又被誉为"龙的传人"

炎帝和黄帝的宏伟业绩,使混沌幡然醒悟。原来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不仅泽国可以变成陆地,万事万物可以从无到有,就连那一盘散沙似的人也可以组成氏族、部落、郡邑、国家。那些放荡不羁的禽兽也能调教成拉车耕田下蛋的家禽家畜,驯教成驰聘沙场的战马,看门狩猎、捕鱼捉鼠的鹰、雕、猫、狗。

混沌为自己先前的浅见与短视后悔不已,为自己曾经被天大的迷惑地大的困难所吓死而无地自容。混沌也曾因七窍不通而原谅自己:"这也难怪。我先前没有眼睛,对于世上的事情一无所知,突然问看到了那不可思议的一切岂有不怕之理?"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凿通了七窍,睁开眼睛已经数万年了,又为凡间做了些什么?"

窍(寂)字的本义是通明透亮的孔穴。因此,最早的窍字从穴从敫,写作"寂"。"穴"代表孔穴,"敫"代表光明。

人类之所以能找到弄通、弄懂世事的窍门或诀窍,就因为也得力于七窍畅通。由于"窍门"、"诀窍"都离不开灵巧的思维,因而简化后的窍字从穴从巧,也不无道理。

开窍之后的混沌以为:若不能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情,便枉费了倏、忽二帝的一片好心,便枉开了一回七窍。

"鸭蛋无门尚有进盐之路,我七窍畅通,岂能再混混沌沌,碌碌无为地混日子?"

混沌经过无数次反省自责之后,决定重新投胎转世,为凡间做一点有益的事,除了文字、数目字,凡间几乎什么也不缺。而最难的又莫过于文字的发明创造。于是混沌再一次选择了别的神仙不敢做也做了不的行当,下凡造字。

他之所以决定再次下凡,除了潜在的赎罪感之外,还因为他的处境非常艰难。

混沌被凿死后在文昌宫内从端茶倒水、抹桌扫地的苦役做起,尽管干百年后方成正果。然而,混沌却十分珍惜那用性命换来的"七窍",以及用脱胎换骨为代价换来的"正果"。在文昌宫当杂役时他见什么干什么,不分份内份外。修成正果后,他又见什么学什么,学到之后就千方百计记在心里,从不间断决不满足。若遇不懂之处定要寻根究底,务求烂熟于心,决不吃夹生饭,更不囫囵吞枣。工夫不负有心人,七窍畅通之后的混沌终于成了文昌宫中问不倒、难不住的"万事通"。没有他读不懂的天书,没有他讲不通的文理。不仅宫中同僚将他视为良师益友,就连诸神公认的文苑魁首文昌神也自叹不如。

混沌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但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到十分必要时不说话。非说不可时,他也是惜言如金点到为止,从不多说半句。因此,尽管他在关键时刻曾多次在幕后为文昌神解围"救驾",替上司保全面子,为文昌宫争得了荣誉,但在文昌宫之外很少有人了解他的才能。从玉皇大帝到杂七杂八的小神仙,都以为只有俗称文曲星君的文昌神才是三界之内举世无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神。文昌神姓张名恶子,字先常,道号六阳。出生于梓潼县又名梓潼神。他有两个得力侍从,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因为文昌神的职责是:"为文章之司命",直接关系到文人福禄贵贱之天机。而天聋,地哑一个是知者不能言,另一个是言者不能知,因而不必担心他们泄露天机。

刚开始,文盐星君也曾为自己有混沌这位有才能的下属,得力的助手感到高兴,总觉得他比负责看守文人花名册的天聋、地哑强多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曲星君越来越觉得混沌对他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如果让混沌继续在文昌宫呆下去,那预文曲星君的桂冠或迟或早要让给新的主人......混沌。从那以后文曲星君表面上对混沌非常尊重,暗地里却利用各种机会打击这位才气横溢的下属,想把混沌排挤出文昌宫。

玉帝虽为三界君主,却因自己的资历远远不如混沌而不便轻易采取行动。左右为难之际,恰逢混沌主动提出要下凡投胎转世。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正好就坡下驴。玉帝当即应允了混沌的请奏,并且答应为他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家。

"黄帝系人间君主,所谓独一无二想必......?"混沌本想试探一,不料刚开口玉皇大帝便打断他的话,说:"天机不可泄露。"混沌不便再问,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凡投胎去。文曲星君见混沌主动要求下凡.不由得晴暗高兴:"烧了灵牌子去了个鬼,总算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当他听说混沌投胎转世的目的是为凡间造字时,又极力要求天帝收回圣旨.其理由是:"造字是我文昌神的责任和权利"心里则害怕将来混沌的影响会超过自己,又一次成为"文曲"幢冠的争夺者。当玉皇大帝驳回他的请求后,文曲星君又恶狠狠地说:"好一个混沌,竟敢继续与我张恶子作对,张某定叫你不得善终,处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