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事死如事生”:先秦丧葬仪节是怎样的?(事死如事生出自哪里)

古人“事死如事生”,十分注重丧葬礼仪,并制定有繁琐的丧葬礼仪。自原始社会后期起,我国古代丧礼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西周最早的丧礼见载于《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延入翼室,恤宅宗……”记述了周成王死后为他举行丧礼的情况。

“事死如事生”:先秦丧葬仪节是怎样的?

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丧葬礼仪已基本定型,《仪礼·士丧礼》等礼书载有周代“士”阶层贵族自死亡至丧礼结束的七大项仪节,以及《周礼》、《礼记》之中均有详细的记载。秦汉以后乃至今天,很多丧葬仪节礼俗,都渊源于此。先秦丧葬仪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临终之际、对死者的装敛仪节、下葬仪节以及葬后祭祀仪节。

临终之际

古代自天子至士,都有正寝和燕寝。燕寝是日常生活起居的房间,正寝则是斋戒或患病时居住的房间。古人认为,正寝可正性情,去世时必须在正寝,因此称之为“寿终正寝”。病人病重时,要将正寝室内外打扫干净,然后将病人迁到正寝北面的窗户下,头朝东。

据《仪礼·既夕》篇云:“士处適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疾病,外内皆扫。彻亵衣,加新衣。御者四人,皆坐持体。属纩,以俟绝气。”可见,人处于病重时要撤掉琴,注意屋内和衣服的干净,同时重视死于適室(即正寝),避免死于异性之手。将新丝帛放在病人口鼻上,用来验证病人是否还有气。

对死者的装敛仪节

该环节大致包括招魂、沐浴、饭含、铭旌、小敛、大敛环节。

招魂。古人认为人之生命由魂和魄组成的,人刚死的时候,通过大声呼喊或许可以让魂重归于体魄中。人刚去世,家人难以立即接受现实,希望通过招魂来挽留亲人的生命。《礼记·檀弓下》:“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郑玄注:“复”谓招魂(孙希旦《礼记集解》)。“爱之道”即“尽爱亲之道也”。人死不能复生,“复”就是对亲人孝敬之情的具体表现。其实,“招魂”有一套完整的过程的,我们以《礼记》为例。

招魂的准备。首先确定好招魂的人选,如果是周天子的丧礼,人数高达十二人,卿大夫则以命数递减,一般士人,则只有“复者一人”。其次准备好“招魂”用的衣服,一般是用死者生前的上衣。

“事死如事生”:先秦丧葬仪节是怎样的?

招魂的地点。招魂一般要在死者所居正寝的屋脊上进行。周朝一些职官的职守理就有此项任务。据《礼记·丧大记》载:“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虞人”、“狄人”都是职官的名称。当然,为周天子进行“招魂”还要多一些地方。据《周礼·天官·夏采》载:“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又《礼记·檀弓》云:“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也就是说,只要是天子经常去的地方都要进行“招魂”。不过,也有一些变通,如《礼记·杂记上》载:诸侯或大夫到别国出访时“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

招魂的过程。据《仪礼·士丧礼》载:“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行“复”事时一般是呼唤死者名字,而对于周天子来说,则要“复,曰‘天子复矣’”(《礼记·曲礼下》),表示对天子的尊崇。又《礼记·丧大记》也载:“其为宾,则公馆复,私馆不复。其在野,则升其乘车之左毂而复。”

沐浴、饭含。沐浴一般用潘,潘就是淘米水。饭含,即往死者口中放入物品,饭含用米、贝。据《礼记·檀弓下》载:“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又《仪礼·士丧礼》载:“主人左扱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其中“米”指代“饭”,而“贝”即“贝壳”。为死者“含饭”,一般是不忍心亲人死后口中空无所实,体现了人死后得到奉养。

铭旌。按死者生前身份等级,用绛色帛制一面旗幡,上面用白色书写死者官阶、称呼,用与帛同样长短的竹竿挑起,在灵前右方竖起来。大敛后﹐用竹杠悬在灵柩的右边。下葬时取下覆盖在灵柩上。

小殓。即为死者穿寿衣,一般从人死之后次日开始,自清晨准备工作,收拾好小殓衣,为小殓奠准备好食物等。之后,据《仪礼注疏》载:“士舆,二人以并,东面,立于西阶下,有司,布席于户内”“商祝布、食、散衣、祭服”,“士举迁尸,反位”,“卒殓,彻帷”。主人夫妇分别西东“冯尸,踊无算”,悲痛。当然,主人要素发素颜,将头发盘起来,男主人还要袒臂。吊唁者需有致襚之仪,即来宾要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然后主人拜宾、送宾。

大殓。即尸体入棺,一般是人死之后第三天进行。天亮后把照明的东西灭掉,陈设大殓衣、奠及殡具、彻小殓奠、陈鼎……然后由商祝(即习商礼而任司祭的人)主持,将尸体放入棺中,设大殓奠。据《礼记·丧大记》载:“大敛布绞,缩者三,横者五。”又载:“大敛……君陈衣于庭,百称;大夫陈衣于序东,五十称;士陈衣于序东,三十称。”主人送宾客,再送众兄弟亲戚朋友。

成服。即亲属依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着不同的丧服。大殓之日就进行成服,《仪礼·士丧礼》:“三日,成服。”“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

闻丧、奔丧。人死之后,先派人讣告于死者的上司、亲戚、朋友等人,他们收到丧报,称为“闻丧”;然后陆续从各地赶往丧家,哀悼慰问,称为“奔丧”、“赴丧”。

“事死如事生”:先秦丧葬仪节是怎样的?

朝夕奠、朔望奠。每天日出日落时举行两次祭奠就是“朝夕奠”,而遇月朔也要祭奠,就是“朔望奠”。据《礼记·曲礼下》载:“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孔颖达疏:“丧礼,谓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殡宫,及葬等礼也。”

备明器。就是准备为死者陪葬的物品。“明器”必须是和生者的用器有别的东西,因为亡灵不能用生者的器具。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而用生者之器,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

下葬仪节

未葬之前称为“殡殓”,所谓殡,是指停柩待葬。据《论语·乡党》:“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又《淮南子·要略》载:“故治三年之丧,殡文王于两楹之间。”到了周朝,演变为人死之后入殓安置于西阶,如《礼记正义》规定:“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

朝祖。启殡前一天奉魂魄拜祖庙,寓意远行辞别先祖。

启殡。即把灵柩移到正屋中间,准备出殡,有时也可称为“出殡”。这时,五服之亲均要参加,表达悲痛之情。晋陆机《挽歌诗》之一:“捨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又《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载:“温成皇后启殯,帝不御前后殿,百官进名奉慰。”

起灵。即将棺材背到棺架上,死者男亲属于灵堂叩首,死者长子捧牌位,脚下放一个瓦盆,长孙打纸伞,侄子打引魂幡,次子持二根香火,女亲属一般等候于里屋。

发灵。时辰到,则丧礼开,灵柩起,孝子摔碎瓦盆,即“摔老盆”。

下葬。(这里以周天子的葬礼为例,因为当时平常百姓和其他阶层的葬礼还缺少资料。)下葬前,要把陪葬明器摆放在墓道两侧,然后送葬人员要各自站好丧位,此时还不能哭丧。据《仪礼·既夕礼》载:“陈器于道东西北上。茵先入。属引。主人袒。众主人西面,北上。妇人东面。皆不哭。”

接着进行方相氏驱鬼。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殴方良。”

驱完鬼完,开始落葬,接着是丧主赠丧(向死者赠以财物)。据《仪礼·既夕礼》载:“袭赠用制币,玄膜束,拜稽颗,踊如初。”赠物,一般包括玉硅、币帛等。

赠丧毕,用容根车载以亡者遗物回到宗庙,尚衣官依次将死者未随葬之遗物藏于宗庙便殿之内。如《后汉书·礼仪志下》载:“容根车游载容衣……尚衣奉衣,以次奉器衣物,藏於便殿。”之后,太祝行醴献之祭,然后由司空带领士兵填土将墓道回填,成封,葬礼结束。

葬后祭祀仪节

下葬完毕后,并不意味着丧葬礼仪就此结束。

立主。安葬后,要为死者立主,依神用。据《礼记·曲礼》载:“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又《礼记集解》孙希旦集解曰:“措,置也。王葬后,卒哭竟而衬,置于庙,立主,使神依之也。”

虞祭。父母葬后迎魂安于殡宫之祭。虞祭一般分为三次。第一次初虞,下葬当天举行;第二次“再虞”,初虞后第一个柔日举行;第三次“三虞”,再虞后第一个刚日举行。据《仪礼·士虞礼》载:“三虞,卒哭。”

居丧。又称丁忧、守丧、值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而产生的习俗,涉及饮食、居处、哭泣、容体、言语、衣服、丧期等。居丧之俗规定的礼节很多,《礼记》中《杂记》《檀弓》《曲礼》《丧大记》《闲传》《丧服旧制》《问丧》等篇都有记载。

注意言行举止。据《礼记·杂记》载:“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哀,三年忧。”“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又《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居丧而不哀,在感而有嘉容,是谓不度。”

注意节制饮食。居丧的人必须节制饮食,以示悲痛之情。据《礼记》载:“既殡食粥,朝一溢米,暮一溢米”,“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醯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乾肉。”

“事死如事生”:先秦丧葬仪节是怎样的?

注意住所。据《礼记·间传》载:“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父母之丧,既虞、卒哭,柱媚剪屏,芐翦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待到除服后,才可以恢复正常的起居生活。

实际上,从人情人道主义出发,丧葬礼仪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先人的感恩。据《史记•礼书》司马迁说“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情而作仪”。而《礼记》又云:“人情之实也,礼义之径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在中国,人际关系的纽带主要依靠血缘,可以将家族成员凝聚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后世丧葬礼制,又融入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