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情感引导: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孩子们不乖通常都是事出有因的:过度兴奋、缺乏约束、寻求关注或者过度疲劳……在许多情况下,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家长未能意识到他们的这些需求,就直接施加了惩罚。暂停活动、打屁股、训斥和板起面孔都是惩罚性的消极驱动手段

采用消极的驱动手段,意味着要让孩子受到一些打击或者教训,好让他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惩罚孩子坐在房间的角落里并不会让他吸取教训,因为感情上的折磨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

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是不断地让孩子受到挫折,指望孩子会因此更听话。举个例子,女儿塔莎正和妈妈在咖啡馆里吃晚饭,席间她不停地敲打桌子。她的母亲严厉地说: “立刻给我停止,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桌子!”塔莎安静了几分钟,然后又开始“砰、砰、砰”!这一次她不但敲桌子,而且还用上了两只手。妈妈接下来对她说: “你再敲一下试试看?你再敲一下就到一边罚站去!”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你再敲,我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阻止孩子敲打,但塔莎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因为害怕母亲发火或者失去关爱而不得不顺从。然而我们不希望孩子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想要如愿以偿,就必须先服从父母的指挥。

如果换了是我的孩子在敲打桌子,我努力的目标就不会是让他顺从。我首先会尊重他的愿望,并找出他敲桌子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晚餐迟迟没上,他已经坐烦了;或者时间已经晚了,他觉得太累了。总之,要先找出根源,而不是急着惩罚。威胁不会让孩子领会我们想要教给他们的道理。不妨试试下面这种方式。

妈妈:“塔莎,你怎么了,亲爱的?你看桌子都在摇晃。是小蚂蚁钻进你的裤子里了吗?要不要妈妈和你出去走走,把它们赶出去?”

塔莎:“不是的,妈妈,我不想散步。我觉得很闷。”

妈妈:“我知道等着上菜很没劲,但是就因为这而敲桌子对吗?”

塔莎:“不对。”

妈妈:“为什么不应该敲桌子呢?”

塔莎:“会把东西碰倒,打碎……”

妈妈:“对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得打扫,你也不想这样做,是不是?”

塔莎:“是的。”

妈妈:“我们不敲了,因为那样做不对。你想画画吗?妈妈有笔。或者,如果你想出去走走,妈妈和你一起去。想做什么告诉妈妈。”

打屁股

如果你用巴掌来惩治淘气的孩子,他迟早还是会重复犯错,因为你并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打屁股无法教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只会导致他哇哇哭闹,并且从此相信谁的力气大谁就说了算。这种教育方法暂时确实有效,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值得吗?小时候被打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很可能会对他们的孩子沿用同样错误的教育手段。在第四章中,我将详细分析打孩子的长期危害。

把孩子送回房间关禁闭同样是错误的方法。家长认为是在给孩子一个教训,而所有的孩子却都在想妈妈是这么的不通人情,以及等会儿在房间里可以玩什么玩具——或者祈祷上帝给自己换个更好的妈妈。

如果孩子被父母过度地控制(包括行为上和情感上),他会渐渐养成以下两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中的一种:一种是不当回事,这样的儿童将变得善于压抑自己的感情;另一种就是叛逆,这种孩子可能会在私下里伤害无辜的同伴、兄弟姐妹或者宠物,长大以后,他们还喜欢操纵别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善于与人交往,待人有同情心。而打屁股、威胁、贿赂和奖励都是饮鸩止渴式的教育手段。你对孩子喊叫动粗,他们也会对别人喊叫动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因此要以身作则,学会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和感受,你可以约束和管教,但不要使用暴力。

相信情感引导的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他们会阅读育儿的书籍,参加家长培训班,或者在孩子难以管教的时候咨询朋友的意见。我还从来没遇到哪位父母是真的喜欢打孩子的。

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我常常看到下面这种情景: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到饭店吃饭,孩子的不乖让他们不胜其烦。让我告诉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是肯定不会听话的——这个要求超越了小家伙的能力!家长必须要带上玩具并准备好游戏,让孩子能在餐桌上玩,逗他开心,不时地带他去外面走走。关键是父母要包容年幼的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顺从父母的心愿,因为处在这个发育阶段的孩子还不会顺从父母的心愿。

那些期待孩子能老实坐着的父母不断地叫喊: “住手!我叫你停止!”——这和放任型父母恰好相反,后者任由他们两岁的孩子在餐厅过道里撒野,二者都是错误期望的典型范例。面对同样的场景,这两种父母的期望一个过高、一个过低。任何人都不应该指望两岁的孩子能在一个小时的晚餐中一直老实坐着,这个要求太高了。家长应当知道,他们最多只能得到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的安静就餐时间,所以最好接受这个事实并感到知足。包容孩子实际上是种乐趣,因为你总是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你开始考虑参加某项活动的那一刻起,例如一场公园音乐会,你就得接受你的两岁孩子不会让你一直看完的现实。所以尽情享受那开始的二十分钟吧,能听多少就听多少,然后就打道回府。如果你能做出符合现实的期望,生活会变得更加愉快。

某个爸爸对他四岁的儿子有很高的期许,可是每当十七个月大的妹妹弄坏他的玩具时,儿子都会打她。父亲认为儿子早就应该懂事了,所以他每次打妹妹,都会被罚暂停活动。显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惩罚没什么效果,因为男孩仍然在打妹妹。这个做哥哥的受到惩罚以后会怎么想呢?可能他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而且不能也不该表达自己的沮丧和愤怒。孩子往往不善于控制情绪,所以当他们感到过于沮丧的时候可能会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尽管四岁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是小大人了,但实际上他们还不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乃至之后,都需要父母对他们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应该承认,有个不懂事的小妹妹确实很麻烦,但同时也必须说清楚: “她这样做是很讨人厌,我知道和比你小的孩子玩确实很困难……但我们绝对不可以打人。和妹妹好好说话,下次她再弄坏你的玩具就马上叫我,我来帮你解决。”

家长们还对另一件事情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如厕训练。你认为孩子到了某一个时期就应该学会自己上厕所,为达到这个目标你可能会采取贿赂、奖励、恳求甚至是惩罚和威胁的手段,然而你会发现它仍然不会按照你的时间表来发生。结果无论是你还是孩子都会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失望,而孩子则会感到羞耻。

这种无休止的尿尿难题往往导致家长们神经紧张,总在担忧并频繁地检查孩子的裤子。实际上,父母根本不需要制定不切实际的如厕时间表,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每隔多久他的膀胱需要释放一回。尽管让你的孩子穿上开裆裤吧,他们迟早会有办法将它脱下来就算我的儿子一直到初中还要穿开裆裤,我也完全不介意,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自然会让他改正过来。实际情况是,如果孩子们准备好了,自然就会去使用便盆,这通常是在三岁左右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如果你把自己的问题和期望强加给你的孩子,教育子女就不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了,你会让自己和孩子都变得焦虑。而当你面对现实的时候,会发现为人父母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很享受的事情!

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

如果你能多了解自己和你的孩子的话,很多难题都会变得更容易解决。解决这些难题的秘诀就是预防。例如,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对适应变化感到格外困难,就可以制定一个策略来照顾他的特殊需要。

如果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容易过于热情,你可以鼓励他去尊重别的孩子的私人空间,当他们不听他的话时,也不要推搡或者打人,而是来找爸爸妈妈解决问题。根据孩子的个性来进行教育会奠定他成功的基础。如果你能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你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能种下良好行为的种子,那么你和孩子之间就不会总在斗争。

吉尔的女儿蒂芬妮在到别的小朋友家做客时总是比较慢热。她常常要在妈妈身后躲上十五分钟,然后才肯试着和小朋友接触,这让吉尔有时会颇感尴尬。但她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所以她从不要求蒂芬妮立即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她知道,这种压力很有可能让孩子难以承受。吉尔会提前和女儿说,妈妈知道马上和小朋友熟悉起来是很困难的事,但如果她愿意的话妈妈会帮助她。吉尔还告诉女儿,妈妈要和其他大人们谈话,所以不能一直陪着她玩。吉尔的这一策略充分体谅了蒂芬妮慢热的性格,避免了引发孩子不必要的焦虑

能解决孩子的所有教育问题的万能方法是不存在的。父母必须自己判断哪种方法最适合你和孩子。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也在左右你的决定和选择的话,将有益于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当你发现教育子女的奥秘有一半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性格的时候,你会因此而放松心态。当然,另一半则要仰赖于你的教育技巧。

教育子女如同进行投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健康成长,投资的回报会在眼前和未来慢慢兑现。你应该多陪孩子玩,给他支持和理解,关心他的需求,但最重要的还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良好的亲子关系会鼓励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与合作——这对于他们日后成为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因素了。

闪电妙语小贴士——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有没有用消极的办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你的任何一个回答是肯定的话,请修改你的策略并思考替代方案,让你的孩子也分享一些掌控权。

([美]金伯莉·布雷恩《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