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古代科举前三甲中

科举制发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在明朝达到顶峰,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告废除。这项制度先后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下,考生们先要通过院试考中秀才,此后依次参加乡试、会试,以及殿试。通过了乡试

科举制发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在明朝达到顶峰,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告废除。这项制度先后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下,考生们先要通过院试考中秀才,此后依次参加乡试、会试,以及殿试。

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

举人可以担任的最高官职是知县。

对于老百姓而言,知县已经是很大的官阶了。

著名故事“范进中举”里,范进考中进士就高兴到发了疯。

乡试后是会试,通过者被称作贡士,这之后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和选拔。

最终获得前三名分别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为“三甲”。

那么,古代科举前三甲中,为何有人考中探花,实际上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呢?古代科举前三甲中在科举考试中,状元是最高等级,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自然状元的名誉要高出很多,而状元有时候又皇帝指定,所以,他的能力才华未必这的就是第一。

会试时皇帝亲自出题考验,判断考生水平往往就有了一些变数。

我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看到,状元及第,慢慢的欢心喜气,他们戴上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巡行。

这不光是炫耀自己的功名,也彰显皇帝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功德。

若果长得对不起观众,就有可能被皇帝将一个等次。

在朱允炆时代,王艮的才华甩开别人八条街,应该是状元的不二人选。

但是建文帝嫌他长得形象不好,便让他当了榜眼。

话说这个王艮,并没有把皇帝对自己的委屈放在心上,当朱棣讨伐建文帝时,他忧心忡忡,京城要被攻陷时,他以死明志。

由此看来,古代科举的前三甲并没有完全按照实力排名。

跟王艮一样被人为排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们,往往都会尽心尽力,开始并不会把官职差别看得太重。

相反,当了状元后,行为举止都置于别人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还会引来非议。

到了后来,探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热捧。

因为探花有一个“美差”——争做“探花郎”。

实际上,探花的称谓在唐代就有了。

宋代开始把殿试的第三名被叫做探花。

唐太宗之后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慢慢推行开来,这种近乎完美的选拔人才制度对当时的读书人充满了诱惑。

唐太宗李世民每每看到天下大量人才赶赴京城,就非常高兴。

在他手里,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大唐高管层面的人数明显增加。

古代科举前三甲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好机制往往会激发更大的活力,为了能够在进士考试中取得功名,有人不会停止脚步,头白了、眼花了,能进入前三甲,那真是要大摆宴席的。

而出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的大诗人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高兴得几乎要简直不像样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们纷纷从端门走出,便高兴帝告诉身边大臣:“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进士们过端门、登大雁塔,还要在杏园一同聚会。

唐代李淖在其《秦中岁时记》中记载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

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

”而最早的探花,就是指在杏园里寻找最美丽的花朵,并将之采摘。

进士们会在自己的同伙中找出最为年轻英俊的两个人担任探花使,他们要在别人找到最美的花朵前,先将其摘下,否则就要受罚。

古代科举前三甲中这个游戏十分风雅有趣,还富有仪式感,很受进士们的喜爱,以后逐渐成为了固定项目。

可见,如果谁被选为探花郎,就意味着大家认可他的年轻和英俊。

被人认可,这是一桩美事,所以大家都盼着被选为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