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妻子偷人死不承认

妻子偷人死不承认

京城鼓乐之声渐行渐远,太宁年间的和风吹拂大地。董万山一家虽非达官显贵,却也是祖上积劳千辛万苦才换来的富足生活。府上除了年迈的父母,还有妻子张氏和两个儿子董瑶与董瑶珠。

长子董瑶生就英俊潇洒,聪明过人,读书一气呵成,无师自通。而次子董瑶珠却别树一帜,天生迟钝,略显柔弱。可他心地纯善,待人友好。每当看到邻里杀鸡宰羊,总要哭着阻止,劝人吃青菜素食。

虽然董瑶珠有些特殊,但在父母眼里,他们都是掌上明珠。张氏对这个儿子更是怀抱着特殊的宝贝心思。她每日亲自照料董瑶珠的起居,想尽办法讨他欢心。董万山也格外喜爱这个孩子,生怕他受了一点委屈。

一个清晨,挚友苏相公匆匆上门,一脸激动之色。\"小董啊,可有一桩天大的好事!\"他拱手招呼着董万山。

\"怎么了这是?\"董万山被他一阵热情洋溢的神情弄得有些发懵。

\"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大师,专攻男科疾病。只要施展渎徒之术,便可医治多年的阙疾。\"苏相公狡黠地眨了眨眼,\"我已替二位预约上大师时间,不过需三百两白银作为诊资。\"

董万山愣了愣神,旋即转头看向妻子张氏,眼中满是喜色。张氏也止不住地热泪盈眶,伸手紧紧攥住苏相公的手说:\"只要能让瑶珠好起来,三百两又算得了什么。有求必应!\"

一室的欢声笑语在祥和的晨光中渐渐褪去。董家人为之后的重生充满了无限期待。

果不其然,隔月董瑶珠的确见了起色。他生龙活虎,神采奕奕,比往日更加机警活泼。看着儿子恢复的好景象,董万山和张氏也暗自高兴,恨不得他立马恢复正常。

可好景不长,三月后董瑶珠又开始懵懂迷离,恍恍惚惚,比从前更加迟钝。只怕是苏相公请来的那位\"大师\"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董万山背地很是气馁,但面上决不能流露出丝毫的失望,以免影响儿子的康复。

就这样一年复一年,董瑶珠的情况时好时坏,全家人也跟着他的病情起起落落。更令人绝望的是,三百两白银不知去向,家中慢慢也就捉襟见肘了。往日的祥和宁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和无助。

\"一定是那个神医骗人的!骗子!\"张氏愤愤不平地说,气得整日郁郁寡欢。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身姿,董万山也是心如死灰。

生死有命,困顿虽然痛苦,但并非终点。气消了几日之后,张氏忽然想通了什么,变得从容镇定起来。她暗自斟酌着,物色着能够终身陪伴在儿子身边的人选。

不久,一个合适的人选出现在张氏的视线之中。那时街坊邻里浣纱女阿珠,长相秀美温柔,勤劳贤惠,最重要的是她母亲自幼残疾,深知照顾有缺陷之人的诀窍。

于是,张氏装束得体,前去拜访阿珠娘家,诚心诚意地陈说心迹。没想到阿珠一家人听后都很是赞赏,说什么也要把这门好姻缘赐予瑶珠。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择了一个吉日,准备将两人拜堂结为连理。

这几日,董府上上下下无不喜气洋洋。老夫妻俩更是眉开眼笑,暗自窃喜。只要儿子寻得一个贤惠妻子,哪怕自身有缺陷,也可以过上安稳圆满的一生了。

阿珠入门后,果然贤惠大方,尽显温柔贤淑的一面。她不但勤恳持家理事,侍奉婆婆,更细心耐心地教导瑶珠一些生活小事。

起初,瑶珠对妻子这般上心体贴甚是不解。渐渐地,他被阿珠日复一日的真诚所打动,也学会了穿衣、洗手、梳头这些基本生活技能。他时不时地捡一朵野花,或找一些小点心,作为报答妻子的一点心意。

阿珠自是慧质非凡,深受这份挚爱打动。这对看似有缺陷的夫妻,却在岁月的沉淀中日益贴合,私定了永世不渝的盟誓。就在所有人都已放弃希望之时,阿珠却怀有了身孕,全家人无不欢欢喜喜,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孕育中的阿珠渐显反常,她时而喜怒无常情绪大起大落,时而又阴晴不定暴跳如雷。面对妻子前所未有的反常表现,董瑶珠满脸迷茫,无从判断其缘由所在。

老董夫妻二人内心也暗自生出一丝猜忌。这孩子莫不是董瑶珠所生?毕竟多年无出息,他们很早就已困于绝境。而阿珠近日更是与街坊邻里走得格外近,或许她铤而走险,背着丈夫另有别情?

肚子渐渐隆起,阿珠对丈夫的态度也变得爱理不睬,动不动就是一顿横眉怒目。董瑶珠依旧卖力取悦妻子,但无济于事。张氏看着即将临盆的儿媳妇,忧心忡忡,生怕生产时会有意外。董万山也在一旁深深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上有老、下有小,当自己苟且于世之时,已是宇宙的挚爱。\"

就在忐忑不安的气氛中,阿珠终于产下了一子。这沉重的喜悦压垮了董万山老两口的担忧。只是新生男婴的面容,与夫妻二人都不太像。难不成自己这把老骨头已阙了火候?

董万山不放心,当下就请来了驰名遐迩的吴县尉来家中评理。吴先生仔细端详之后,缓缓开腔:\"传闻阿夫人在怀孕期间,确实三番五次私通外男,但孩子生父究竟是谁?眼下实在难辨。唯有等他长大些年纪,再作比对。\"

听闻此言,张氏眼泪夺眶而出。他们夫妇二人为了培育一个好儿子,而付出了太多辛劳,如今却可能被石沉大海。董万山愤慨之余,也开始后悔当年没能早点生有儿嗣。但既成事实,谁又是生母已无可辩驳,只能静待时日见分晓了。

十年之后,那被质疑出生的小生命已长成一位面容俊朗,雍容文雅的青年了,被取名董彦祖。他为人诚恳谦和,勤学好问,在董万山及张氏的疼爱 下,更是博览群书,熟读典籍,诗书了得。

有一日,董老爷递予董彦祖一面古旧的铜镜。董彦祖捧起铜镜仔细看去,只见镜中不仅映照出自己的身影,更清晰地倒映出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深深的爱意,原来正是父亲董瑶珠的模样。

\"孩儿啊,无论你从何而来,在为父心里,你永远是我的亲骨肉。\"董瑶珠含泪说道,将儿子拥入怀中。董彦祖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扑入父亲的怀抱中痛哭一场。

当日傍晚,董彦祖在一首温婉的绝句中道出了自己的心迹:

\"世人只识有无情,纵使情爱有错过。六朝芳华谁同见,荷花与莲同心开。\"

自此,一家人重拾了往日的祥和欢乐,留下的只有浓浓的亲情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