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争家产

争家产

古时候丰州城清水镇,有一富商叫宋宽,在镇上经营数家店面,攒下不少家财。

当初,宋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书生,经过数十年打拼,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可以说,他的奋斗史充满了艰辛,也让他成为当地年轻人的楷模。

别看宋宽过得风光无限,每日山珍海味,每次出行前拥后簇;可实际上,宋宽特郁闷。

按理说,家中有娇妻罗氏,是数一数二的美女;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事业蒸蒸日上,为何宋宽还不满意?难道是他太贪心?

原来自从罗氏嫁入宋家后,至今未能生儿育女;当然这期间,夫妇二人不知找了多少名医问诊,花了不少钱,吃了不少药,可到头来罗氏肚子没有半点动静。

每每想到自己年近四十,可未能给宋家留后,想着宋家香火即将断了,宋宽坐立不安。

或许有人会说,以宋宽的身价,只要他点头,不知有多少女子投怀送抱?

尽管宋宽有纳妾之心,可他没有这个胆量。

原来夫人罗氏性格暴躁,而且心胸狭隘,她绝不许他人夺走送宽,所以哪怕自己无法生育,她死活不同意纳妾;再说罗氏有一哥哥在京城任职,虽说官职不高,可人脉广,结交了不少大人物,畏惧罗家的背景,宋宽哪敢放肆?

一晃又过去几年,此时宋宽四十来岁了。

为了不让宋家绝后,宋宽顾不上这些,悄悄跟府中丫鬟翠花勾搭上。

哪知二人好了一个月,此事被罗氏知晓。

罗氏雷霆大怒,直接将翠花扫地出门。

见翠花被撵,宋宽甚是心疼,可他非常忌惮罗氏,只好眼睁睁看着翠花离开宋家。

事后,宋宽趁夫人不注意,派心腹给翠花送去五十两银子,让翠花回老家,找个好人家嫁人。

没多久,翠花回到登州,嫁给了渔夫李三。

自从翠花离开后,宋宽从此郁郁寡欢,经常借酒消愁。

数年下来,宋宽的身子愈发虚弱。

直到有天,宋宽累到了。

随着宋家失去主心骨,一时间危机四伏。

原来宋宽有三个侄子,如今宋宽卧床不起,侄子们认为他时日不多,再加上宋宽又没有后人,于是他们认为宋家的家产,理应由他们继承。

于是,侄子们趁宋宽病危时,想方设法地转移宋家的产业。

此时,罗氏的哥哥病逝多年。

没了哥哥的依靠,罗氏一个弱女子,哪里是侄子们的对手呢?

宋宽亲眼看着侄子们大逆不道,竟气急攻心,口吐鲜血而亡。

让罗氏万万没想到,侄子们如此绝情,毫无亲情味,竟在宋宽出殡当天,拦着棺材叫嚣分家产。

此时,罗氏后悔不已。倘若自己有儿子,哪会受到汝等欺负?

为了让亡夫尽快入土为安,罗氏只好答应侄子们的要求。

很快,宋宽花了大半辈子攒下的积蓄,被侄子们瓜分殆尽,而罗氏只得了破旧不堪的宋家老宅。

从此,罗氏过着冷冷清清的日子。

直到头七那天,一个十岁的孩子前来吊唁。

上下打量这个陌生的孩子,罗氏隐约感觉这个孩子,和宋宽有几分相似。

就在她疑惑不解时,又来了位妇人。

妇人看到罗氏后赶紧行礼:“见过夫人”

罗氏一愣,此人正是当年被自己撵走的丫鬟翠花。

翠花看了一眼儿子,大声说道:“龙儿,还不过来跪拜你父亲”

听完翠花所言,罗氏无比震惊。

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是亡夫的孩子?

此刻,翠花才道出实情。

原来当年自己被撵走后,翠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可她一想到宋宽的绝情,于是她发誓绝不会和宋宽再有瓜葛。

趁着肚子不大,翠花赶紧嫁人。

嫁给李三后,二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后来翠花顺利生下儿子,取名为李大龙。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李大龙发现儿子和自己长得一点也不像,于是他逼问翠花。

翠花见瞒不下去,只好老实交代。

好在李三大度,不但没有休了她,反而视大龙为亲儿子。

那时,翠花很感动,发誓要和李三不离不弃。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李大龙九岁时,李三不幸病逝。

本来,翠花打算带着儿子,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

可她当得知宋宽病逝,家产被侄子瓜分后,翠花坐不住了。

为了儿子的将来,翠花决定带着儿子上门讨说法,帮儿子拿回本该属于他的财富。

听完来龙去脉,罗氏没有半点气愤,反而无比高兴。

那晚,罗氏和翠花商量如何讨回家产。

次日,罗氏将侄子们赶到跟前,告诉他们,自己有儿子。

侄子们看了看大龙,皆不信,认为是罗氏从外面找来一个孩子,故意冒充宋家的后代。

见侄子们不信,罗氏只好将他们告上衙门。

知县经过摸排走访,最终确认李大龙确实乃宋宽之子,由于宋宽尚有一子在,所以知县命宋宽的侄子们,三日内归还被霸占的家产;如若不还,定会严惩不贷。

侄子们怕了,赶紧归还财物。

事后,为了以儆效尤,知县将三个侄子各自杖罚三十大板。

此时,罗氏忐忑不安,她担心翠花会反过来报复自己,毕竟翠花如今有了儿子,用不了几年,儿子就会执掌宋家,届时自己定会被扫地出门。

可翠花却没有那样做,她反而让儿子以后必须好好孝顺罗氏;另外,罗氏继续成为宋家的正室,而她不求名分。

罗氏羞愧不如。

几日后,罗氏出家为尼。

随后翠花掌家。

从此,宋家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民间故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