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

1. 所度之苦相

佛法说这个世间一切存在之法(有)皆是苦的存在,简单地说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1)生苦。经上说:“处胎如坐牢狱,出胎似剥牛皮。”子宫是世上最小的牢狱,胎儿在里边十个月,动弹不得。婴儿出世时好不容易才从小小的阴道中挤出来,离开了温暖安全的子宫,细嫩的皮肤接触到风吹、冷热的空气,身体如针刺般受苦。

(2)老苦。人老身心衰损,力弱行步龙钟,智力衰退做不了事情,加上怕老的精神负担,拼命运动、化妆、吃补品。人到中年就知道“老”是怎么回事儿,腰酸骨痛,尤其是女性,生儿育女后,如不好好照顾,过了四十岁大关后,就会感受到种种痛苦。

(3)病苦。病苦人人都有,但多少是因人而异的。病魔真可怕,使病者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甚至有些人承受不了病苦而自杀身亡。

(4)死苦。“四大违和分离,气喘抽筋拆骨”是“死”的最好写照。死是苦,怕死更加苦。我曾经到监狱里做辅导,某个死囚,当他得知三天后要被处死时,立刻昏倒。有些死囚在早上六点行刑之前竟泄青粪,脚软走不动。有些病重的人,临命终时全身抽筋,卷缩起来,这些都是怕死的现象。

(5)爱别离苦。生平恩爱眷属,如今生离死别。在新加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都要服役,儿子去当兵,做母亲的苦死。虽说小别胜新婚,但夫妻间的爱别离苦不需我多加解释,在你们当中想必有人尝过见过。再者是男女间的恋爱,当一方突然变心,另一方必然深受痛苦,甚至跳楼。

一般来说若夫妻有一方死了,另一半还不至于会自杀,因为还有儿女可以依靠,即使失去夫妻的恩爱,儿女的爱让他觉得值得活下去。如果恋爱中的男女发生情变,被抛弃的一方可能寻死,这是贪爱而又得不到时所感受到的苦,因为忘了还有父母之恩;当时若重视父母亲情就不会自杀了。可见世人觉得父母之爱比不上男女之情,所以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句话,而非“母爱价更高”。 除了感情外,当我们失去贪爱的东西也会感觉到苦,如搬家后,想念旧家。更奇怪的是更换了枕头就睡不着觉,这都是执著的缘故。

(6)怨憎会苦冤家狭路相逢分外眼红,你所不喜欢的人,偏偏跟你见面,就是怨憎会苦刚结婚的人暂时小别,多数是爱别离苦;结婚久了难忍对方缺点,则怨憎会苦比较严重。有句话:“因不了解而结婚,因了解而离婚。”婚前彼此都将不好的缺点掩饰,戴着面具做人,婚后就暴露无遗而讨厌其缺点。很多结婚已久的夫妇,都是为了孩子,才勉为其难地维持婚姻的生活。伙计给老板做工,老板整天盯着工人,怕他们偷懒,伙计讨厌老板,但天天又要见面,也是怨憎会苦。所以佛法说,如果你对某人起瞋心,就设想他的优点,想他曾经善待过你,那瞋心自然会减轻。

(7)求不得苦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却得不到,抑或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如单恋。又如父母亲望子成龙,偏偏孩子不长进,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完成大学教育,可是孩子的智力又不行,苦死。读书很苦,为了那张文凭,得到了自然很高兴,得不到时就生起求不得苦

(8)五蕴炽盛苦我们五蕴身心——色、受、想、行、识,一直在活动,使我们没有一点儿自由,但我们却不觉得,意然输快地生活,忍受若种种痛苦的煎熬。所以佛说我们所居住的世间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世界”,能忍受着种种痛苦的逼迫

先从身体说起,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护、喂养,希望身体苗壮成长,体力一天天地增强,所以时间到了要吃,为了生活与吃饭就必须做工,终日劳劳碌碌。为了满足食欲,到处寻找美食佳肴;每天吃同样的食物会腻,吃饱了要抹嘴、漱口……过后又要如厕。身体站久脚酸,坐久腰酸骨痛,所以站久不行,坐久也不行;坐久要走,走久要坐。整天要服侍这个臭皮囊,久了习以为常,照单全收,所以不觉得苦。但是,佛说这太苦了。天人没有这些苦事儿

有些女孩子很爱漂亮,整天买化妆品,涂了这个不满意,又涂另外品牌的,你们说苦不苦?在我看来是很苦的,何必这样子呢?我是卷发的,在家时每天上班前都要梳头发,怎样梳都不整齐,真讨厌!很多人每天都把身体服侍得妥妥当当,很乐意为身体服务,并不感受到苦。所谓牦牛爱尾,苦也

谈了身苦,现在来看我们的心,心想要睡觉,频频打呵欠,眼泪欲流,只好上床睡去,睡得不舒服也不行。一觉醒来,心就要活动,搞东搞西,心搞那么一天,你就得奉陪到底。你们有没有想过,苦吗?

以上是表面上的解释,其实五蕴炽盛苦并不止如此而已。佛说五蕴是刹那刹那地生灭,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修行人观察自己的心念时,将发现心念一念接着一念,没有一念是你要的,越看越厌倦。现在你不知道观察,一味随顺及满足心的需求,就不觉得苦我们的身心就是如此活动,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比如当我拿起桌面的红手巾让你们看,大家一看,立刻知道那是红手巾,并且马上猜想是不是要做什么事发生一系列不由自主且生灭神速的五蕴活动:当手巾的光刺激眼睛,眼睛是色蕴;感受到光的不苦不乐受是受蕴;心里想那是什么是想蕴;想后反应是行蕴;确知光影中的红手巾是识蕴。另外,耳朵听我说话,由耳朵也引起一系列的五蕴活动。试想,这些活动你能作主吗?是你要的吗?我们的身心活动,随着境界一个接着一个生起,念念生灭不已,我们天天就随着它不由自主地活着,即佛所谓的五蕴炽盛苦

除了明白了以上的种种苦,我们还要明白有受皆苦。感受苦时是苦,感受到快乐时也是苦,因为快乐最终也会变成坏苦。甚至乐受太多也是苦,比如喜欢打篮球的人强逼他一天打个不停,他准苦死!除了有受皆苦,无常的身心非我能作主,这就是苦。既然有如此众多的苦,那么“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要怎么样“度”的呢?这可分几方面来谈。

凡夫执取五蕴身心,生起种种烦恼见解行为,自我束缚而生起种种苦。当一个人修行觉悟苦、无常、无我,放下一切烦恼执著,遇违缘逆境不再生起烦恼,无烦恼束缚就不会感受到心苦,心解脱而证得阿罗汉果。然而,阿罗汉虽然没有烦恼,然而身体有生,必然会老、病、死,此类苦报犹不能免。所以当天气炎热流了满身大汗而发痒,阿罗汉也会难受而擦一擦汗,牙痛或给蚊子叮了,也会感受到痛。只要阿罗汉还有身心活动,身心依然因缘生灭无常,犹未摆脱“行苦”。所谓“行”是随因缘变化无主。因缘所作无主,所以不自在,这是行苦

2. 度苦依智慧

阿罗汉心已解脱,然而身犹受苦报,就是有余涅槃阿罗汉今生死后,不再执著要受生,身心活动不再延续,不再受将来生死之苦,无业报身的行苦才真正了断一切苦,叫做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度苦的次第是,先断尽烦恼,然后尽最后业报身。但一旦度尽烦恼,必定不再贪爱我及业报身,命终时若无我执烦恼,不再执取将来身心,就不会再来这世间受生

以上是阿罗汉证入涅槃的情形。菩萨不像阿罗汉那样进入涅槃,他要觉悟无住涅槃,所以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深”是指菩萨的心深入甚深、无相的般若智慧,无相的智慧是一种还是多种呢按小乘说证涅槃的智慧只有一种——涅槃智,大乘说圆满佛果的佛智是无二智;虽然两者皆说真相只有一个,但是,事实上有两种——小乘的偏空智、大乘的圆满智

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智慧:

(1)凡夫的世间智慧是有烦恼的智慧,心念比较粗。凡夫做事情时,心清清楚楚,如:我要考上大学,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要努力赚钱等等。这一类的智慧是在烦恼驱使下去思惟、去做,只观察及处理世间事物,但不观察身、心之真相,不知六根幻象非实,所以此智慧,称为世间智慧

(2)阿罗汉的出世间智慧阿罗汉觉悟有为世间的身心是苦、无常、无我的,于是放下种种烦恼,念念正念正知万法本无生及身心非我。另外,阿罗汉已见到诸法实相本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心不再贪染世间法,死时不执取虚妄境界而不再来受生。佛法把此智慧,称为出世间智慧

(3)菩萨的入世间智慧登地菩萨的般若智慧观烦恼性空,心已无执而能自在幻化,就能生死自在地来去世间。其智慧能自在地随缘应化,继续来这世间修成佛果。所以菩萨的智慧不但要与阿罗汉一样放下烦恼,还要能随机应化,出入世间度化众生

(4)佛的圆满智慧佛已觉悟圆满,对一切法无所不知,所以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这圆满的觉悟是心的本具智慧,大乘佛法说一切皆是心的显现,心能如此圆满显现就是智慧如此智慧圆遍十方,不是从修行造作而有,所以说众生亦有之,只是未证知

以上是以众生不同根性来区别智慧,然而,法无人、我,智慧亦无众生、圣人之相。智慧是人人有之,佛说乃至人人可修得佛的一切智,只是众生迷惑颠倒,心被烦恼遮盖而显现出智慧有高低的差别。

3. 智慧依清净心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智慧还可以深浅来区别,我们的心念有粗有细,智慧的高低与心的粗细有关,以下是以个人的心来解说智慧

(1)散心散乱没有定力的心。在散心下观察这世间,多数落入思惟里,有时生起善念,有时生起恶念其所观察的多数是外在境界,无法观察清楚自己的内心。散心下的智慧足够用于如何应付世间的生活、满足个人的需求,以及烦恼心所需要的事情等

(2)定心有定力的心比散心细微,所观察的多数是善法。修行人有了定心就能掌握自心而少造恶业此时观察少用思惟,多是直觉的观察,即定力强时没有贪欲、瞋、睡眠、掉悔、疑等五盖。此时的心微细,因此对自己的身心真相能观察入微。然而,不同深浅的定,其细心与清净度不同

(3)清净心修行人有了定心,继续修行到四禅时,欲界贪、瞋、痴等烦恼轻微到暂时不现前,心最清净,更加细微、明晰、平等无造作,即所谓舍念清净的心——定心清净佛经常说一个人不能明白佛法,是因为他的智慧被烦恼遮盖住,有了清净心,他就有机会看清楚佛法所讲的实相当定心已不贪外境,就有力量转向专注观察自己的内心;所以定力越强的人,越有能力观察自己的内心;反之则会花很多心思在观察外界的事物所以心念的粗、细影响观察的境界,影响智慧观察的深浅程度。四禅以上的(清净心)细心只是无造作心不是智慧,有些外道误以为那就是“无为”了

(4)智慧心修行人有定力的心之后,进一步更依佛法的指导修观。所谓“观自在”的“观”,并不是在那边想,也不是毫无目的地看,而是根据佛法的道理去观察世间的真相观不是思惟,是直觉的观察。当心念很微细时,念头很少,观察事物比较直觉,当微细到清净心生起时,就不再落入道理的思惟,而是直接观到真相就如佛法所讲的“观”的智慧并非分析、思考,是一种直觉的心(心本具智慧、不需思惟分析,反而是妄想的思惟蒙蔽心智);观是不加上任何见解,是正念正知之观察当修观修到心念非常微细时,就会达到无心舍觉支,此时他清清楚楚地观一切法的真相,于是当时的心不执著一切,也不会对外境作无谓的反应,即他对境无心,禅宗称他为无心道人佛经说,供养千百亿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所谓无心是有知觉的,只是无世俗之妄想分别,并非像睡觉那样的一无所知。

现在大家已明白智慧的高低与深浅跟心有关系,其中在散心、定心、清净心、舍觉支下产生的智慧都不一样,唯有清净心中的舍觉支才能无造作地直接观察佛法很多外道也可修得心清净,但是不知道以清净心直接观察佛法的道理,就没有办法建立平等舍的心去觉悟更深的智慧。因此当心清净之后,不要执取此清净心而只是维护着正念,应当以清净心缘一切境界,进一步依佛法去观察身心的真相,看心最后是否与佛所说的那样——平等不动因为佛已清楚开示如何观察世间的真相,我们不必从头盲修瞎练地观察,只要按照佛所讲的实相去观察,这将节省很多时间。

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利生时,专门度有定力的外道,经典记载佛最先度化的一千二百五十众即是因为他们在遇见佛之前已有定力,已修到心清净,只是不知如何从清净心生起智慧观察世间的真相;佛只要讲几句佛法,他们以清净心观察,很快就观到真相,智慧现前而证果了你的心越清净,就能越深入观察佛法,就能行深智慧。所以,观察佛法所生起的智慧高低,与修观时心的粗细有关当修行者的定心清净不随外境转,就有能力看清及放下内心种种知见的烦恼,才能使心更清净——知见清净四禅的清净心是没有造作的舍心清净及念清净,心不造作时才能放下各种迷惑(造作)的知见所以定心清净后,再修观以达到知见清净,觉悟中第一个悟便是知见清净他更进一步用这种心继续观察佛法,就证悟佛所讲的真理,即世间的真相,最终证悟空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并不只是深入智慧而已,智慧要依靠定心来生起清净心,心有多深多细,就能生起多深多细的智慧。

(广超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