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印度改名为“婆罗多”

文/万物君正如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一样,部分印度人称自己为bharata(婆罗多)的子孙。不同的是,我们不会以炎黄命名自己的国家。众所周知,黄帝名轩辕。如果我们把国名改为“轩辕国”,合适吗?我觉得不合适。理性上的原因就不说了,情感上,也给人怪

印度改名为“婆罗多”文/万物君正如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一样,部分印度人称自己为bharata(婆罗多)的子孙。不同的是,我们不会以炎黄命名自己的国家。众所周知,黄帝名轩辕。

如果我们把国名改为“轩辕国”,合适吗?我觉得不合适。

理性上的原因就不说了,情感上,也给人怪怪的的感觉。

印度现政府坚持改名的原因是,他们觉得India一名有殖民主义色彩,倘若如此的话,应该改名为Sindhu,而不是bharat。

印度改名为“婆罗多”不管如何,“印度改名为婆罗多”将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见到“婆罗多共和国”的诞生。

在此,有必要梳理下印度的“他称”和“自称”。

1印度在中国最早被称做“身毒”,相关记载见于《史记》:

《史记·大宛列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

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

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

’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

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今天阿富汗境内的一个国家,当时称作“大夏”,张骞在那里听说,在大夏的东南,还有一个国家,称作“身毒”,这个国家,离中国的西南边境还不远。

为此,汉武帝一度试图通过从西南方向打通到印度的通道。

汉魏时,印度被称为“天竺”: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大宛列传》中“身毒”一词引孟康云:“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

南朝梁时,印度被称为“悬度”、“贤豆”:

《广弘明集》载梁荀济上书论佛教说:“《汉书·西域传》: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于炖煌,为月氏迫逐,遂住(往)葱岭南奔。

又谓悬度、贤豆、身毒、天毒,仍讹转以塞种为释种,其实一也。

荀济称印度人为允姓之戎的后裔自然是错的,但也指出了印度的“悬度”、“贤豆”等异名。

到了唐代,始有“印度”之名: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

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另外,印度还有“咽度”、“信度”、“信图”、“辛头”等异名。

印度改名为“婆罗多”2据学者研究,印度之名起源于梵语Sindhu一词。

Sindhu最初的意思是河流,后来用来专指今天的印度河。

Sindhu在伊朗语中读作hindu。

印度一词汉译的读音,或与梵语Sindhu音近,或与伊朗语hindu音近,可大致分为hindu和Sindhu两大系列。

据《史记》所载,“身毒”一词系公元前2世纪张骞在大夏时从大月氏人处得知的印度名称。

身,书母真韵真部;毒,定母沃韵觉部。

身毒上古为hjinduuk,正是伊朗语hindu的译音。

天笃、天督、天竺见于汉魏,汉魏时,“天”除了读为透母thin外,还可读为晓母hin。

天竺在上古某些方言中读为hiintuk或hinduka,与伊朗语hindu亦音近。

贤,匣母先韵真部;豆,定母侯韵侯部。

上古为giindoo,经hindu演变为hendou,亦与伊朗语hindu音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