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良渚文化解体后人群去了哪

文/万物君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位置处于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其人群对于中国现代人群的贡献必然很大。然而,良渚文化消亡后,其人群去向一直没有弄清楚。主要有三个观点,即北上中原说,沿海南下说和沿长江西去

良渚文化解体后人群去了哪文/万物君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位置处于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其人群对于中国现代人群的贡献必然很大。然而,良渚文化消亡后,其人群去向一直没有弄清楚。主要有三个观点,即北上中原说,沿海南下说和沿长江西去说。

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依靠古DNA研究来建立古代人群的遗传谱系。

1大榭遗址位于浙江宁波的一座海岛上,其文化层大致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为良渚文化晚期,第二期为钱山漾文化,第三期为东周,第四期为宋元时期。

良渚文化解体后人群去了哪考古学家在遗址第一期发掘出了四座墓葬,各出土人骨一具。

复旦大学的文少卿等人对其进行了古DNA提取和研究,成功判定了M3和M4样本的线粒体单倍群,分别为M7b1a1和M7b*。

M7在中国南方、日本和中南半岛人群中较为常见。

它分为两支:M7a和M7b'c。

M7a与现代东北亚人群有关,特别集中于日韩人群。

M7b'c分化出下游支系M7b和M7c,为东亚常见类型。

其中M7c1c3为南岛语人群的三大母系奠基者之一。

2大榭遗址 M3 样本的 M7b1a1 在侗台语人群的云南傣族(25.93%)、苗瑶语人群的广西瑶族(22.58%)和南岛语人群的阿美族(22%)中频率最高。

此外,它还在广西汉族(13.96%)、广东汉族(10.95%)和海南汉族(10.2%)中有较高频率。

良渚文化解体后人群去了哪M7在广东汉族中占比17.35%就语系而言,M7b1a1 在苗瑶语和南亚语中占比5-10%,在侗台语中占比10.55%。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认为大榭古人与侗台语人群的祖先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不能将大榭古人与良渚古人画上等号,但二者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良渚古人可能沿海岸线南下。

关于 M7b1a1 和 M7b* 的古代样本,就已发布的数据而言,蒙古、日本、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福建、台湾地区等地均未见大榭古人的母系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样本 M 4的 M7b* 极为罕见,在已有的线粒体现代人数据库中仅有一例缅甸人和三例泰国人被归为该类型。

3M7a主要分布在日韩、在中国的占比为0.1%;M7b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泰国、越南等地,在中国的占比高达5.1%,在M系中仅次于D4(16.3%),在N系中仅次于F1(9.7%)和A(7%);M7c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在中国的占比为3.1%。

根据魔方,M7a、M7b、M7c的年龄都在2.3万年左右。

基于他们的分布和年龄,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母体M7可能分布在“曾是陆地的黄海”。

大约2.3万年,他们陆续诞生,然后M7a去了日本,成为绳文人的母系;M7c去了南方的东南亚一带;而M7b则留在当地,大约上山文化到良渚文化期间人群爆发,并在后来成为百越族的主体母系,再后来,散布于越南、泰国等地。

4众所周知,良渚和侗台人群的父系单倍群主要是O1a,而其母系单倍群目前所知主要是M7b,这可能意味着二者具有强相关性。

当然,这种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古DNA数据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