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4000年前的“天下第一碗面条”

编者按: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大多数遗迹因突发性灾害而遭破坏并埋藏下来,从而让我们见证了伟大的母爱、无助的孕妇,以及“天下第一碗面条”。本文由两篇摘录性文章组成,分别从不同方面解读这碗面条。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还是一碗荤面文/王仁湘青海民

000年前的“天下第一碗面条”"编者按: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大多数遗迹因突发性灾害而遭破坏并埋藏下来,从而让我们见证了伟大的母爱、无助的孕妇,以及“天下第一碗面条”。本文由两篇摘录性文章组成,分别从不同方面解读这碗面条。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还是一碗荤面文/王仁湘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几年前因为发掘出4000年前一场突发的灾难现场,曾引起关注。

最近又因为灾难现场出土一碗古老面条的被确认,喇家遗址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这碗意外保存下来的齐家文化的面条,让人们很有些兴奋,兴奋之余又很有些疑惑不解。

按我们已有的常识,按祖宗传下的说法,中国古代的面条本来只有2000岁上下的年龄、它怎么一下子古老了这么多呢,这个千岁千岁千千岁在我们现存的知识系统中还真不容易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去。

这碗面条千真万确,4000岁的古老年龄不容置疑。

那是2002年,在喇家遗址的继续发掘中,在20号房址内的地面清理出一些保存完好的陶器。

其中有一件篮纹红陶碗,略为倾斜地翻扣在地面上。

在现场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原来是盛有物品的,陶碗移开了,地面上是一堆碗状遗物。

它的下面是泥土,而碗底部位却保存有很清晰的面条状结构。

这些条状的物件粗细均匀,卷曲缠绕在一起,而且少见断头。

它的直径大约为0.3厘米,保存的总长估计超过50厘米。

它的颜色,还显现着纯正的米黄色。

由图片上可以看到,它没有硬折出的弯度,表明原本具有一定的韧性。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提取陶碗中的实物进行了检测,2005年10月13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研究结果,题为“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China",认定陶碗中的遗物是面条。

很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广播电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媒体报道和评述了这个重要发现。

研究者从碗底到碗口,采了六个部位的样品,三个取自条状物层,三个取自条状物所在的土层内。

首先通过分析植硅体的途径,确定标本是否含植物遗存,结果发现有两种类型植硅体含量在条状层特别高。

接着通过与西北地区常见的大麦、青裸、小麦、小米、高粱、燕麦、谷子、黍子、狗尾草等近80多种植物果实中植硅体形状进行比照,发现这两种植硅体的形状与小米和黍子非常吻合。

由此判断条状物层里保存有大量的粟和黍子的典型壳体植硅体颗粒,壳体植硅体的含量,每克样品中高达近10万粒。

为进一步验证,又选择进行淀粉粒偏光实验。

淀粉粒也可以在地层里保存上万年,它是由碳、氢、氧组成的一种矿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有削光的特征。

偏光实验表明,条状物中的两种物质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与小米和黍子最为匹配。

在显微镜下观察,条状物中淀粉的光学性质显示大量的淀粉颗粒还没有完全糊化。

通过分析最终排除了其他可能,确认喇家出土陶碗里的遗物为食物,成分是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

也就是说,陶碗里的条状物是面条,这碗古老的面条是由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

实际上小米面本来可以加工成面条,在中国北方农村现代还有用小米磨面做面条的吃法,这样的面条正是在专用的工具里压出来的。

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分析面条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应当都是这碗面条的配料,说明这还是一碗荤面。

这么说来,我们的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了最早的面条。

虽然它的具体加工工艺还不清楚,但是这个过程中对植物籽实进行脱粒、粉碎、成型、烹调的程序一定都完成了,而且这成品小米面条做得细长均匀。

在中国乃至世界食物史上,这应当算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为人类的饮食生活增添了一个有滋有味的内容。

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是以粥饭方式食用五谷,称为粒食传统。

而面食传统起源较晚,可能到了汉代才较为普及。

有些文章还认为中国的面食技术是汉代自外域传入的,不属本土原有的粒食传统。

一说到面食,必然要提到小麦。

一般认为,饼食的出现,与小麦的普及种植相关,也与旋转磨的普及有关。

过去一些食物史研究者认为,中国虽然在商代就有了小麦种植,甲骨文上将麦称为“来”,但是就食用习惯而言,仍然同大米和小米一样,采用的也是粒食方式。

一直到周代仍是如此,周王的餐桌上摆的也只是麦仁饭,不见饼面之类。

再说旋转石磨迟至东周才发明,汉代才比较普及,周王没有口福吃到饼面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但是北方栽培小麦,根据新近的考古发现研究,在黄河中游地区应当开始于龙山文化时期,在距今4000~5000年前它已经不是稀罕之物。

不过因为干旱和技术的原故,更因为产量的限制,那时小麦的种植面积一定没有小米的大,人们的主食仍然以小米为主。

喇家的发现表明,在史前小米并不一定完全采用粒食方式,它也可以加工为粉面制品。

这种初级的粉食始自何时,现在还不能考定,但北方粟作农业的历史却非常悠久,已经发现的栽培作物粟和黍的遗存,年代可早至距今8000年前,这是粉面食出现的一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