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颛顼诞生地若水在河南西峡县

文/杨名 桂珍明摘要:《吕氏春秋·仲夏纪》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古帝颛顼乃“五帝”中第二帝,昌意娶蜀山氏女昌僕生高阳(帝颛顼)于若水,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上古部族发展及迁徙,因而关于“若水”所在地域有四川说、河南及江淮说、东北及河北说等不

颛顼诞生地若水在河南西峡县文/杨名 桂珍明

摘要:《吕氏春秋·仲夏纪》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古帝颛顼乃“五帝”中第二帝,昌意娶蜀山氏女昌僕生高阳(帝颛顼)于若水,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上古部族发展及迁徙,因而关于“若水”所在地域有四川说、河南及江淮说、东北及河北说等不同观点。上古时期,华夏族多活动在中原地区,后来随着民族融合而向四周迁徙扩散。

文章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经过考证传世文献并与原始文化遗址相印证,得出若水在河南南阳境内的丹、析之间,即古之上郡、今河南西峡县的结论。

帝颛顼高阳氏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于上古五帝中时序第二。

他在华夏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上承黄帝之迹,下开帝喾、尧、舜之业,绝地天通,使民神不杂,居功至伟。

然由于历时弥久,人们关于帝颛顼的记忆比较模糊,故徐旭生先生曰:“在各代古帝里面,最难明了而关系又颇为重要的莫过于帝颛顼。

”关于帝颛顼的出生地,《吕氏春秋·仲夏纪》有载:“帝颛顼生自若水”。

至于上古若水在何处,学界仍各持其说,其中以“四川说”、“河南及江淮说”、“东北及河北说”三种观点为主,而“四川说”尤盛。

我们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帝颛顼的诞生地加以考证,认为若水当在河南南阳境内的丹、析之间,即古之上都、今河南西峡县。

关于帝颛顼诞生地的文献考证先秦文献《大戴礼记》、《世本》、《山海经》对帝颛顼之诞生地均有记载,故形成了《史记》中关于“黄帝一颛顼一帝喾一尧一舜”完整的五帝世系。

《大戴礼记解诂》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诋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产颛顼。

《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载: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纍祖,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濁山氏之子,濁山氏之子谓之昌濮,产颛顼。

《山海经校注》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第一,青阳降居“诋水”、“泯水”,昌意降居“若水”;第二,昌意(或韩流)娶蜀山氏(濁山氏)之女;第三,蜀山氏(濁山氏或淖子)之女于若水生帝颛顼。

关于第三点,从《国语·晋语》中司空季子向晋公子重耳所举黄、炎二帝因异姓异德而军师相见的例子可以进一步推断,炎黄时期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形态,故有“同姓为兄弟”、“娶妻避其同姓”的观念。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子孙以父系计,与之对应的婚姻制度当是“从夫居”。

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濮产颛顼,故可知帝颛顼生于若水。

于是《史记·五帝本纪》综合指出:颛顼诞生地若水在河南西峡县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惠焉。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据《史记集解》记载可知,高阳当属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

黄帝所葬之地桥山,即今陕西省黄陵县。

从轩辕、高阳再到桥山,不难看出在这一时期黄帝部落并未出现大的变动和迁徙。

因此,在父系氏族社会形态下,同姓之孙帝颛顼在诞生于若水之后,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黄帝之位。

另外,《后汉书·礼仪志》注引《汉旧仪》云:“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

一居江水,是为虐鬼;一居若水,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

”颛顼之子善惊人小儿,与楚地“招魂”民俗关系密切。

时至今日,楚地小儿若因不明原因受到惊吓,父母仍必于天黑之时在门口呼小儿之名,唤其回家。

这在当地称为“喊黑”或“喊魂”,即招魂。

可见,“善惊人小儿”之鬼所居之地当与楚地邻近或就在与南阳接近的楚地,“招魂”习俗于此地仍有留存亦不难理解。

于是也就可以进一步印证黄帝部落四代居住集中,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动和迁徙。

帝颛顼诞生地的历史地理考证“昌意降居若水,……产颛顼”是考证帝颛顼诞生地的关键节点。

降,《康熙字典》:“《尔雅·释诂》降,落也。

……又《尔雅·释言》降,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