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黄帝正妃嫘祖:14个地方争其故里

文/朱绍侯摘要:嫘祖西陵氏是黄帝正妃,她是蚕丝的发明者,又是热爱云游的旅行家,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女祖”、“先蚕”和“行神”,受到尊重和祭祀。但嫘祖的故里在哪里?据统计:全国有十四五处之多,各地众说不一。据武威汉简中的有关记载和《水经注

黄帝正妃嫘祖:14个地方争其故里文/朱绍侯嫘祖,亦书作雷祖、傫祖、累祖、纍祖。由于是传说时代的人物,是靠传说保留下来的历史,故字虽不同其音则同,都是力追反,音lei。嫘祖乃西陵之女,她的一生最令后人怀念、敬重的有三个原因。

嫘祖是黄帝正妃,生有二子,其子后皆有天下,因此后世炎黄子孙都尊奉她为“人文女祖”。

《世本·三皇世系》:“黄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孙为帝喾),青阳降居江水。

其二曰昌意(其子为颛顼),降居若水。

”以上两条是最典型、最权威的历史资料,以后其他各种史书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多源于《世本》、《史记》,故不一一备引。

嫘祖既是黄帝正妃,所生二子其后又皆有天下,因此,嫘祖被尊为“人文女祖”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嫘祖是养蚕缫丝,制作衣裳的创始人,故能享受“先蚕之祀”。

《路史·后妃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

”《通鉴前编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养蚕,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隋书·礼仪志二》:“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女弋)、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

”《农政全书》巻三一引王桢《先蚕坛序》:“先蚕,犹先酒、先饭,祀其始造者。

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即先蚕也。

”《农政全书》巻三一引王祯《蚕缫编》:“淮南王《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作衣裳因此始也。

”以上所引五条资料都提到“先蚕”,并对先蚕有明确的解释,即指最先发明养蚕的人,具体所指就是嫘祖,后世把“先蚕”奉之为神,故上自后妃,下至民女蚕妇都祭先蚕。

《易经·系辞下》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正义》曰:“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

”其实《史记·正义》的解释并不准确。

上古之人在发明衣裳之前,冬穿兽皮,夏穿树叶,并无长短可言,自从嫘祖养蚕缫丝,发明衣裳之后,人类的穿着才有了“质”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才有了飞跃的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发明衣裳,实际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嫘祖只是群众智慧的代表人物而已。

嫘祖是“道神”、“行神”,祭祀她是为求道路之福。

《宋书·律历志中》引崔寔《四民月令》曰:“祖者,道神。

黄帝之子(妻)曰嫘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

”《汉书·临江王荣传》注引师古曰:“黄帝之子嫘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

”以上两条资料都说嫘祖好远游,而且死于旅游的途中。

清人李远度重修《南岳志》引《湘衡稽古》则说:雷祖从(黄)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今岣嵝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

这是中国古代为旅游而牺牲的第一位旅游家,故被尊为“道神”、“行神”,而受到后人的祭祀,以乞求旅游的平安、愉快。

现在旅游事业大发展,迫认嫘祖为旅游神也是名正言顺的。

根据以上所举三项事例来看,嫘祖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具有如此巨大贡献的“人文女祖”,她的原籍、故里又在什么地方呢?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只说她是“西陵氏女”。

《史记·正义》说:“西陵国名也”,而西陵国实际是一个族团,又在什么地方呢?据学者不很准确的统计,从古到今在中国境内叫西陵的地方计有十四处之多。

如四川的茂县、盐亭、乐山,湖北的宜昌、黄州、安陆、淸水,河南的西平、开封、荥阳,浙江的萧山、杭州,山东的费县,山西的夏县等地都有嫘祖的传说和遗迹,都说本地是嫘祖的故里。

在以上十四处嫘祖故里传说中,以四川、湖北、河南几处最为活跃,且又颇为自信,故着重探讨一下四川、湖北、河南几处所谓的嫘祖故里。

其他如山东、浙江、山西等地的“嫘祖故里”,或缺乏文献记载,或遗迹较少,暂且从略,容掌握充分资料后,再作探讨。

四川茂县、盐亭嫘祖故里说汉代蜀郡有个蚕陵县,其地在今四川茂县叠溪,包括王国维《水经注校》在内的一些版本的《水经注》,在《江水》条下,误把蚕陵县刻为西陵县,于是这就成了茂县叠溪是嫘祖故里的文献根据。

但国学基本丛书本《水经注》对此已有更正:“《益州记》曰:“自白岭回行二十余里至龙涸(按:“十”近刻讹作“千”),又八十里至蚕陵县(按:“蚕”近刻讹作“西”)。

”国学基本丛书本《水经注》的更正是正确的,以误刻本《水经注》为据,认为茂县是嫘祖故里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还有人要在“蜀”字上作文章,为茂县是嫘祖故里找根据。

按《说文解字》对“蜀”字的解释是:“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头形。

中(谓勺)象其身,《诗》曰:‘娟娟者蜀。

’”特别是《尔雅释文》把“葵中虫”解释为“桑中虫”,把蜀解释为蚕,使持茂县说者更有了深一层的依据,进而又把蜀与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蚕丝联系起来,认为蜀国的得名就是由于当地人最早养蚕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