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华夏得名于关中灞河流域的华胥氏和夏后氏

文/陈正奇 王建国摘要:关于华夏的起源和得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无定论。笔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灞河流域自然环境为考察范围,以文献记载为依据,以考古资料为印证,辅之以神话传说和民间谚语,用多重证据提出华夏源于华胥氏之“华”和夏后氏

华夏得名于关中灞河流域的华胥氏和夏后氏文/陈正奇 王建国摘要:关于华夏的起源和得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无定论。笔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灞河流域自然环境为考察范围,以文献记载为依据,以考古资料为印证,辅之以神话传说和民间谚语,用多重证据提出华夏源于华胥氏之“华”和夏后氏之“夏”组成“华夏”的观点;再用灞河流域及其附近的文化遗存链接为佐证,以关中的民间传说为旁证得出结论:今西安市灞桥、蓝田、临潼三区县交界处是华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带,以灞河、浐河、渭河三川汇流为范围的50公里半径区域,是华夏源脉所在地。而华胥氏之“华”和夏后氏之“夏”,很可能即是“华夏”得名的原因。

华夏及华夏族的传统说法中国自文明诞生以来,夏商周以降至春秋战国,凡在黄河流域建立的古代王朝及其臣民均以“华夏”自居,以示区别于“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等四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彰显其华贵、盛大与文明。

《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对这种相对应的称呼,范文澜先生曾解释:“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

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代《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成天命。

”伪孔传解释说:“冕服釆章曰华,大国曰夏。

”唐孔颖达正义:“夏,大也。

”《尔雅·释诂》亦云:“夏,大也。

”又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按:上述“华夏”既是指区域方位,又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称谓,并含有大、盛之意。

可见这里所谓的华夏,并非是“华夏”的来源,而是代表着华贵。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

……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

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

又说‘夏’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华夏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他在该书中还论证了秦岭在古代通称华山而汉水古名曾称夏水。

这一点正是笔者在《华夏源脉赋》开头一段沿用的观点。

“古史辨”派认为,“华”与“夏”古字相同,“华”即是“夏”,“夏”即是“华”。

故华夏之“夏”,一为中国人说,夏字象舞蹈者;二为大禹治水说,夏字象农夫治畦;三为图腾族徽说,夏字象蝉或爬虫;四为夏水说,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于雍梁之际(雍即雍州,梁即梁州),古夏水自然发源于秦岭腹地;五为夏国说,先有夏国,后有夏族、夏人之称。

这些认识都已接近“华夏”所指的本原。

无论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还是顾颉刚的“古史辨”派,他们都把“华夏”或“华夏族”的起源指向了西北,指向陕西,指向关中,这一点已无可争辩。

但“华夏”或“华夏族”具体源于何地?源于何族?由于文献记载的粗疏,要想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还须另觅途径。

华夏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

古代的关中,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应是早期人类生息繁衍的最佳选择区域之一。

司马相如《上林赋》对古代关中曾有赞美:“荡荡兮八川分流”,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八水绕长安”之说的来源。

在“长安八水”中,有一条神奇的河流,原称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为彰扬霸业,改称灞水。

《水经注》:“灞者水上地名,原名滋水。

秦穆公时为建霸业,改名灞水,以显霸功。

”灞河全长109公里,发源于秦岭之巅的蓝田、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九道沟,流经灞源镇折而西行,至蓝田县城时突然大回转而又折向西北,入经新街出蓝田境,又至灞桥以下4公里处汇入浐河,再往正北注入渭河,为渭河一级支流。

灞水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条倒淌河,与关中其他河的流向完全不一样。

渭河自西而东,泾、洛自西北流向东南,沣、浐由南而北行,唯有灞河由东南流向西北。

这是由山川地形决定的,正如著名作家陈忠实《青玉案·滋水》所咏:“涌出石门归无路,反向西,倒着流。

鹿原峙左,骊山踞右,夹得一线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