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嬴姓溯源:或来自嬴汶河的蚌螺类水生物

文/祝中熹嬴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姓之一,《说文》在释“姓”之后列举了上古时代从女的11个姓,嬴姓位列第四。兼具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双重身份,而又被认为是东夷集团首领的少昊,即为嬴姓。嬴姓部族实为海岱文化圈内的主要居民。前文言及五帝后期佐禹治水的

嬴姓溯源:或来自嬴汶河的蚌螺类水生物文/祝中熹嬴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姓之一,《说文》在释“姓”之后列举了上古时代从女的11个姓,嬴姓位列第四。兼具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双重身份,而又被认为是东夷集团首领的少昊,即为嬴姓。嬴姓部族实为海岱文化圈内的主要居民。

前文言及五帝后期佐禹治水的伯益被“赐姓”为嬴,而伯益乃秦国有世系可寻的始祖。

不止秦国,嬴姓古国数量非常可观。

柳瑞明先生曾作过统计,《史记·秦本纪》所列嬴姓古国即有14个,罗泌《路史·国名记》所列为39个,而据柳先生考证则多达54个。

这些古国多在山东及其相邻地域,那正是东夷集团的活动范围。

以上认知是学界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者们的看法趋于一致,已无需赘论。

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嬴姓的缘起,换句话说,即嬴姓族为何以“嬴”为姓,“嬴”字初义是什么。

“赐姓”说不能解决姓的缘起问题,前文业已辨明。

突破赐姓说,对嬴姓缘起讲得最明确且影响最大的是郑樵,他在《通志·氏族略》序言中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

居于姚墟者赐以姚,居于嬴滨者赐以嬴。

”郑樵未采因德赐姓的义理观,而持“因所居而命”的看法。

依他的观点,嬴姓族体是因为居住在嬴水之滨而得姓。

他在后文中又对嬴的地望作了交代:“嬴,地名也。

唐并入兖州博城,博城今为奉符。

以所居于嬴,故因生以赐姓。

”宋代的奉符,含今山东泰安、莱芜相邻地域;而古嬴水,就是今流经莱芜、泰安的嬴汶河。

此水乃汶河上游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章丘县池凉泉,流经莱芜城子县村,入泰安境,全长86公里。

莱芜城子县村,正是嬴城遗址的所在地。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所属有嬴县,《水经·汶水》:“汶水出太山莱芜县原山西南,过嬴县南。

故城遗址可能晚至战国时期,但遗址内也出有商、周文化遗存,附近且不乏史前文化遗物。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处历史久远的古代居住中心。

《春秋》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嬴。

”表明至迟在春秋前期,这里已是一处重要城邑。

史载舜赐伯益嬴姓,故有史家推断嬴即伯益封地,《路史·后纪七》即谓伯益“始食于嬴”。

因有更古的文献说伯益封邑在费,故伯益是否封于嬴还有探讨余地。

但全国以嬴为名的河流就这么一条,以嬴为名的古城就这么一座,而这一带又正是东夷部族活动的中心区域,所以学界对嬴姓族体起源于该地区的认识相当一致。

如果我们再做点深层次的分析,便会发现,郑樵只解决了嬴族起源地的问题,并未解决嬴姓缘起的问题。

因为我们可以继续问:究竟是嬴姓族体因为生活区域有一条河流名嬴水而姓了嬴呢,还是那条河流因嬴姓族体在其流域居住而得了嬴水之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如系前者,不管我们要不要追究那条河流为什么叫嬴水,有一点是肯定的,“嬴”字的含义同嬴姓的文化特征没有内在联系,作为姓它只起标志符号的作用。

如系后者,那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出发点:嬴姓部族为什么姓嬴?最初为什么确定了“嬴”这个字作为族体的标志性名号?笔者的认识倾向于后者,即嬴水因嬴族居住而得名。

道理很简单,自然界的江河山峦原本都没有名字,它们的名字是人们赋予的,是那些日常生活同它们息息相关的先民呼叫出来的。

既然已知嬴姓是东夷集团的主体性族群,而东夷集团又是海岱文化圈内的大汶口文化及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山东龙山文化的主人,那我们就必须承认,这是个土生土长的部族。

这个族群,最早在嬴汶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发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嬴汶河与他们日夜相伴,滋育了族体的昌盛成长。

也就是说,嬴汶河同嬴姓部族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成为嬴姓族群生活中血肉相融的组成部分,它因此也便有了嬴水之名,或者说,嬴水之名就是嬴姓族众世代相承地这样呼唤它而形成的。

假如这种推论成立,那我们追寻嬴姓的缘起,就只能从探讨“嬴”字的本义着手了。

近世以来,文化人类学开始在我国兴起,对上古部族图腾信仰的研究十分流行。

正如我们前文已言及的,传统观念因生得姓的“生”字,的确常与族体的图腾始生神话传说相关联。

所以,许多学者着眼于古族图腾这条渠道,探究族姓的缘起问题,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影响较大的案例,如对姜、姬、妫三个上古大姓的追溯。

尽管和对嬴姓缘起的解说一样,古文献也说这三个部族是因姜、姬、妫三条水名而得姓,学者们还是通过对这三个字本义的深入剖析,得出了三个族姓皆与图腾信仰相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