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还乡

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还乡?中国古代的官员都有告老还乡养老的传统,古代的官员退休后,都会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这与现代人的养老方式完全不同,现代人一般长期在城市生活后,退休之后很少会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度晚年。为什么古代的官

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还乡 不能在之前就任的地方养老吗

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还乡?

中国古代的官员都有告老还乡养老的传统,古代的官员退休后,都会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这与现代人的养老方式完全不同,现代人一般长期在城市生活后,退休之后很少会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度晚年。为什么古代的官员都喜欢回到家乡养老,而不喜欢在自己就任的地方养老呢?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都要申请告老还乡

与现代的退休制度相似,中国古代很早也有了退休制度,但这种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员,古代官员的退休被称为?致仕?。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形成于汉朝,在唐朝逐渐得到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根据历史记载,汉唐宋元等朝代官员的退休年龄都定在70岁,明清两代则以60岁作为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除了在法定年龄退休之外,古代的官员也能够提前退休,如果官员厌倦了官场的斗争可以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的官员同样可以申请告病还乡。

在各个朝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也同样不同,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待遇最好,宋朝官员在?致仕?时都会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参与朝政,只是相对于?致仕?之前,少了一些实权。

古代官吏为何热衷于告老还乡?

古代官吏热衷于告老还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告老还乡可以远离官场的是非,对于一些在京为官的官员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有句俗语叫做?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为官,一不小心就可能搭上身家性命。碰上一些开明的皇帝还好,如果是碰上一些疑心病重的皇帝,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脑袋。同时朝堂上的斗争向来都非常残酷,朝堂之上,官员们一般都会分成多个派别,为官期间,如果站错队,轻则丢掉乌纱帽,重则搭上全家性命。即便这些官员退休之后,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也同样非常危险。因此对于这些退休的官员来说,如果能够远离京城,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古代为官一般都是异地为官,为了仕途,官员们往往都需要去外地为官。在外地为官数十载,在退休之时,很多官员都有落地为根的想法,因此退休之后能够回到家乡养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最后一点,古代官员虽然有退休制度,但是在很多朝代这种退休制度只能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在唐代以前,官员居住的府邸是朝廷分配的,但是这种这些府邸只能在就职期间居住,退休之后,这些府邸则会收归国有,因此这些官员如果想退休后还在京城居住,则需要自己置办府邸,对于一些官职比较低的官员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很多官员在任职期间喜欢在自己的家乡置办田地,这也是为了退休之后能够衣锦还乡,回老家养老。

因此,对于古代在京为官的官员来说,京城是天子脚下,同时也是一个是非之地,退休后远离权力的中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中国古人历来都有落地为根的观念,退休之后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以上就是为什么官员退休之后都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养老的原因。

绝大部分古代官员退休后都要回乡,其中既有“京城米贵”的经济原因,又有“皇帝诏令”等政治因素。

1、京城米贵

现在“北上广”的房价往往令人望而兴叹,其实古代也一样,大城市的房价让人高攀不起,即使科举成功,当上了公务员,拿着高薪水,但是没有深厚的家底儿,想在京城买房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当了官总不能自己打扫卫生吧,出了门也得有个小厮跟着显得有排面,古代又没有钟点工,这些人等于是当时的“住家保姆”,只买个一居室显然也不够用!

话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当“京漂”,刚到长安拜访前辈顾况,老先生就提醒他:“京城米贵,居之不易”。及后看到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就不怕长安米贵,能在这大城市好好生活了。

白居易确实凭借自己的才华中了科举,可并没有“居易”!他29岁考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在中央办公厅负责校对红头文件的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一万六千钱,这个工资水平只够白居易在长安郊区租几间茅屋。节衣缩食的存了点儿钱后,白居易才在长安城的卫星城买了一处宅子。但是宅子离单位太远,他只能过“候鸟”生活,工作日在单位凑合住,节假日再回渭南的家调节一下。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工作做得不错升了官,工资也跟着涨,终于租得起市里的房子了,不用跑来跑去做“候鸟”。后来外放了十几年,工资越来越高,终于攒够了钱,在五十岁的时候才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

可能会有人说白居易官做得小,工资低才买不起房。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官儿可不小,干到首都市长,还兼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想来工资待遇比白居易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吧,照样工作三十年才买了一个小户型。有诗为证:“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宋代官员的俸禄在历朝历代算是优厚的,但是依然难以解决一大家子人口在京城的住房问题。著名的苏家三父子,爸爸苏洵做了十几年的官也没能在京城置办上房子,还好当时实行官邸制,公家给解决住房,但是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苏辙和苏轼进京投奔父亲时,苏洵就让俩儿子借住在官邸。后来,俩儿媳妇也带着孩子来京城了,官邸实在住不下了才掏钱在外边租了一处宅院。

苏轼26岁开始当公务员,但是家庭压力太大,又经常做慈善,搞得自己一直没存到足够的钱买房。儿子在开封结婚也没有新房,最后借了朋友的房子才办了婚事。年龄大了以后想有个稳定的住所,钱还是不够,不得已找弟弟苏辙借钱买了第一套房子。

小弟苏辙虽然官做得比哥哥大,但是依然在开封买不上房。到了六七十岁,想想活了半辈子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连儿子们都老是抱怨。一狠心,决定要盖房,开封的房子买不起,就买远一点的吧,于是就在开封南边的许昌盖了套大房子。“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有了房子当然很开心,但是想想自己为了房子耗尽毕生积蓄,又自责到“我老不自量”!

小弟苏辙虽然官做得比哥哥大,但是依然在开封买不上房。到了六七十岁,想想活了半辈子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连儿子们都老是抱怨。一狠心,决定要盖房,开封的房子买不起,就买远一点的吧,于是就在开封南边的许昌盖了套大房子。“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有了房子当然很开心,但是想想自己为了房子耗尽毕生积蓄,又自责到“我老不自量”!

2、家有良田

我们知道古人要想通过科举出仕就得寒窗苦读数十年,能支撑得起一个人不事生产专心读书,这得是啥家庭啊!很多人本身就是官二代甚至官三代,比如白居易,他爷爷和爸爸都当过县令;杜牧的爷爷当过宰相;柳宗元出身名门望族的河东柳氏,母亲为范阳卢氏……

这些累世官宦家族一般在祖籍所在地都购置大量土地,依靠庄子的收入生活。田庄的收入十分不菲,《红楼梦》中乌进孝管着的宁国府一处田庄,一年的收入据贾珍估算就有5000两,而贾政从五品员外郎的岁俸银也只有80两。

即使一些官员出身贫寒,但是为官的俸禄也足可以养家活口,即使买不起京城的房子土地,买家乡的田地还是游刃有余的,宋人王正已就曾说:“吾观今人宦游而归者,鲜不买田。”

而且,为了防止家族式腐败,官员的父母和成年子女不得随任,只能在老家待着。只有个别有功之臣,年龄大了需要有子女在身边照顾,朝廷才会特批一个成年儿子随任。这种情况,即使在京城买得起房子,与家人分隔两地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一个人又有何趣味,不如回乡!

3、皇帝诏令

对于退休官员的去向,历朝历代都鼓励返回原籍,甚至为了让官员退休回乡,制定了法律加以约束。有的官员在某地任职,感觉当地空气质量好、老百姓素质高、教育资源强,退休后想在当地继续生活。但从法律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从南宋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如果在当地有亲属,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命令判处一年徒刑。这一招是为了防止外放官员在当地贪污腐败,形成自己的势力网,威胁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因行之有效为后世王朝沿袭!

明清两代,朝廷明令禁止所有官员在任职所在地买房,《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所置买田宅》:“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如果违反规定买了房,不仅屁股要挨上五十大板,还要开除公职,连买的房子也要没收。清朝对旗人有种种优待,但也禁止在任职地买房,并有旗人退休后归旗之令。

另外,古代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皇家有玉谍,官吏有士籍,户口不是当了公务员就可以更改的。东汉名将张奂,以正部级掌管北方边境军事,并监察当地高官,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董卓在当时只是张奂的小弟。在打败侵略边境的游牧民族之后,朝廷赏赐他二十万钱、并奖励家中一人做官。张奂推掉所有的赏赐,只希望皇帝把自己的户口从敦煌渊泉迁到弘农。“旧制边人不得内移,唯奂因功特听,故始为弘农人焉。”说明,迁户口太难了。

4、远离政治

让退休官员返回原籍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离职以后继续干预政事。宋朝时期对文人实行宽松的管理方式,自仁宗至神宗朝,围绕两次变法,形成支持和反对两个派别,日常在朝堂互怼。很多官员被怼输了以后不回自己老家,而是聚集到西京洛阳,一时之间洛阳官僚云集,一些政见相同者打着以文会友的旗号形成政治小团体。比如以杜衍为首的“五老会”、李昉组织的“九老会”、文彦博组织的“同甲会”、司马光组织的“直率会”……

这些人致仕之前多是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及朝野,虽然离开京师,但聚集在离开封不远的洛阳,密切关注朝中局势,一有机会就会逆风翻盘,搅动时局!比如宋神宗逝世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迅速从洛阳各种“会”中物色了一帮人马,很快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废除,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引起统治者的忌惮!

后世朝廷吸取经验教训,除了少数皇帝信任的官员会被“赐第京师”以备皇帝咨询以外,其余致仕特别是因失去皇帝信任而“被”致仕的官员,可能原本还念着面子让你回乡当个富贵翁,但是如果赖在京城不走,就会引起皇帝更深的猜忌,随时会被翻旧账。

所以,“被致仕”的大臣们也很识时务,比如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因为坚决反对嘉靖追赠生父为“皇”,招致皇帝的怨恨,杨廷和识趣的“累疏乞休”,皇帝一看挺懂事儿,“尤赐玺书,给舆廪邮护如例”,特别优待派公车送他回乡了。

可见古人退休后不是不想在京城住,实在是跟我们一样“住不起”,或者是“不敢住”。退休之后官邸还给朝廷,又在京城买不起房,即使买得起房,时不时的皇帝想起来问一句“XX怎么还没走”,可能就有大麻烦了!与其赖在京城当“黑户”,还不如回家享受高屋广厦、天伦之乐!

江南园林很多都是古代官员退休后回老家建的宅邸。如苏州留园就是明嘉靖时太仆寺卿徐时泰建的。

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申请告老还乡,不留在京城养老?

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陆游《思蜀》

古时候在官场上打拼也是一份艰辛工作,一个不小心还会有被诛九族的危险。有句话讲得好,伴君如伴虎,皇帝不是那么好伺候的。换句话来讲,这份工作某种程度上是“提着脑袋干活”。古代官员若是能够熬到退休,大部分会告老还乡,大多数官员选择晚年归隐之地时,多数不是京城。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申请告老还乡,不留在京城养老?

不同朝代对于官员退休的要求都大不相同,包括退休年龄,还有待遇,基本保障每个人晚年不会过得太差。按照常理来说,他们有优渥的条件在京城养老,毕竟能够在官场上长时间屹立不倒的,哪个不是老狐狸。至于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申请告老还乡,不留在京城养老,肯定有自己考量,对于他们来讲,京城有些像“虎狼窝”,还是早点离开为妙。

古代每个朝代官员的退休年龄,不一定有相同标准。汉朝官员大多数是劳累命,要干到70岁才退休,以后很多朝代都沿袭这一制度。明清时,官员待遇相应提升,将退休时间提前10年。不过并没有统一规定非要到这个年龄才能退休,若是惹了不该惹的人,有可能会提前滚蛋。能干的大臣尤其担心功高盖主,这种人多数不得善终。

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申请告老还乡,不留在京城养老?原因有很多,有可能因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古代人对于这种观念很坚持。他们认为,如果死在异地,那么死后会不得安宁。因此哪怕古代交通再不方便,人死后,家属也会把亲人尸首运回家乡,安葬在祖坟。

另外,古代人对于家族观念比较重,一个人出生时,名字被写进族谱里。对于祖宅的维护也很上心,不惜花费巨资。有这么一笔支出干嘛不回老家,否则不白弄了。另外这么做,还有一些小心思,毕竟古代官员当官时,出于各种原因很少能回到自己家乡,思乡之情不难理解。晚年退休后回归,是一种荣誉象征,颇有衣锦还乡的意味,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回报家乡。有的官员晚年退休之后,会选择开办书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请一些名人来讲学。

上述讲述的,都是明面上原因,真正原因在于保命。毕竟官场上难免有些是非,不是每个人都像曾国藩、郭子仪那样全身而退。有时候会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一些人,过去有权有势还能安全无虞,等到自己退休以后,情况就不好讲,如果留在京城,可能会给小人报复的机会。

还有一件事,就是躲避有人惦记。毕竟老臣子的影响力太大,难免会有人找上门。另外那些老臣子,有些不招人待见,给人感觉倚老卖老。如果皇帝都不待见你,若执意留在京城,有可能身家性命保不住。与其如此,还不如麻溜走人。老臣子纷纷选择离开京城,是为了远离政治中心。这种现象持续了很久,大家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初首辅杨士奇,到底有何魔力,使得五代君王都听信于他 明宣宗